研究生: |
鍾雅鈞 Chung, Ya-Chun |
---|---|
論文名稱: |
課堂筆記教學對於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科大室內裝修乙級證照課程為例 The Impact of Note-taking Strategy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Outcome: Taking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Class B Certificate Course in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李懿芳
Lee, Yi-Fang |
口試委員: |
張明文
Chang, Ming-Wen 戴建耘 Dai, Jiann-Yun 李懿芳 Lee, Yi-Fang |
口試日期: | 2023/07/3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技職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dministration in Technological-Vocation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室內裝修乙級證照課程 、課堂筆記教學 、學習動機 、學習成效 、科技大學 |
英文關鍵詞: | Interior Decorating Level B course, Classroom note-taking instruc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Outcom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研究方法: | 準實驗設計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8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于富雲、陳玉欣(2006)。不同知識表徵建構的學習策略對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1),99-118。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21) 。行政院主計總處 國情統計通報,110年11月12日,取自www.stat.gov.tw。
王立言(譯)(2012)。七年教出七個全國榜首的超強學習法(原作者:今村曉)。臺北市:如果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2022)。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行政院。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五南。
江玥蘋(2009)。探討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池麗萍、辛自強(2006)。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測量及其與自我效能感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22(2),64-70。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1)。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行政院。
吳靖國(2014)。大學中的技職教育:培育學生的職涯發展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112,77-105。
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22)。技專校院學校本位系科課程發展參考手冊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坤崇(2004)。修訂布魯姆認知分類及命題實例。教育研究月刊,122,98-127。
林心茹(譯)(2000)。自律學習(原作者:Zimmerman, B. J., Bonner, S., & Kovach, R.)。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詩恩(2003)。大學生學習動機、情緒智力與學業拖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金自強、蔡桂芳、陳振明、蔡源福(2012)。一個新的也是舊的方法:學生自編筆記學習法。物理教育學刊,13(2),148-152。
洪寶蓮(2001)。影響大學生學業學習之因素探討,通識教育年刊,3,7-27。
胡夢萍(2014)。動機與自我效能影響大學生報考導遊領隊證照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1)。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2)。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
張智淵(譯)(2020)。這樣學習改變了我(原作者:齋藤孝)。臺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張新仁(2006)。學習策略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與發展,2(2),19-42。
教育部(2018)。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課程綱要-設計群。教育部。
教育部(202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教育部。
莊治軍(2005)。網路化精熟學習系統對於技藝性科目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電腦軟體應用丙級技術士學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莊修田(2000)。室內設計之法令管理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2),156-166。
許雅瑄(2010)。多媒體教材對高職學生電腦網路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小異、王州林(2019)。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崧博。
陳文誌、徐冬(2021)。大學工業設計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動機。工業設計,143,43-48。
陳泳楠(2019)。職業學校學生參與工業配線丙級證照課程的學習動機、策略與學習環境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品華(2006)。技職大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動機困境與調整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8(1),37-50。
陳品華(2013)。大學生課堂筆記策略教學方案之成效。教育研究集刊,59(1),73-112。
陳美玲(2015)。低頭族的教學策略。遠東通識學報,9(2),91-106。
陳莉雯(2020)。大班教學環境中即時反饋及適性化學習系統的應用對大學生學習成效和投入的影響。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3(1),101-128。
陳逸聰、陳慧伶(2013)。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內容分析之研究。空間設計學報,15,11-25。
陳楷霖(2022)。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以技術型高中機械群「機械製造」課程遠距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繪茹(譯)(2017)。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原作者: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臺北市: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勞動部(2022)。業務專區 技能檢定。勞動部。
勞動部(2016)。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勞動部。
曾盈琇(2018)。提升學習動機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9),138-142。
程炳林(2001)。動機、目標設定、行動控制、學習策略之關係:自我調整學習歷程模式之建構及驗證。師大學報,46(1),67-91。
程炳林(2002)。大學生學習工作、動機問題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3(2),79-101。
黃文鳳(2013)。知識信念影響學習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新竹市。
黃建翔(2015)。少子化時代的大學校院招生策略方針—以應用校務研究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1),111-116。
黃郁婷(2018)。翻轉教學對國中公民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黃國豪、陳碧茵、曾薇方、黃筱惠(2013)。程式設計課程應用悅趣化遊戲競爭策略於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數位學習科技期刊,5(4),27-43。
黃晴湄(2021)。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介入對綜合型高中學生自主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敬仁、蘇皇文、王硯聰、柯元植、劉建生、林建華(2008),數位學習中學習者風格對學習滿意度與學習績效之影響分析。商業現代化學刊,4(3),67-80。
黃聖哲(2022)。科技大學專業證照結合課程訓練之展望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155-158。
黃瑾瑜(2020)。新北市電機電子群學生參加乙級技術士檢定術科訓練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萬同軒、駱俊賢、謝宜芳、鄭如婷(2022)。個案式教學法對學習者學習成效分析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5(2),187-214。
詹秀雯、張芳全(2014)。影響國中生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1),49-76。
賓靜蓀(譯)(2017)。學習動機:決定孩子學習成敗的關鍵(原作者:Ischta Lehmann)。臺北市: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劉又瑄(2008)。大學會計系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學習風格與學習成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劉文浩、張文權、范熾文(2015)。大學教師教學創新、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術樂觀之研究。教育行政,11(1),65-103。
劉政宏(2009)。對學習動機最有影響力的動機成分?雙核心動機模式之初探。教育心理學報,41(2),361-384。
劉國英(2001)。影響高商學生會計技能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潘冠羣(2015)。多媒體融入高職建築科測量學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蔡慶隆(2003)。創造思考教學對高職電機科實習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宗順、黃兆璽(2015)。臺灣技職教育學術化發展省思-從德國、美國、新加坡經驗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75-80
韓美文(2014)。從課程與證照結合探討課程學習動機、證照取得動機及學習態度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慈濟技術學院學報,23,137-153。
闕凡、郭金國(2022)。臺灣與他國技職教育之探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1(7),122-129。
羅正佳(2022)。引導臺灣大學生以圖形化英文文本的方式撰寫筆記。臺北市立大學學報,53(2),43-60。
羅雙彥(2009)。第一名教室的十堂課。臺北市:海鷗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蘇錦麗(2009)。美國WASC採行的「學生學習成果本位評估模式」。評鑑雙月刊,22,37-41。
Austin, J. L., Lee, M., & Carr, J. P. (2004). The effects of guided notes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cording of lecture content.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1(4), 314-320.
Bonner, J. M., & Holliday, W. G. (2006). How college science students engage in note-tak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3(8), 786-818.
Baker, L., & Lombardi, B. R. (1985). Students’ lecture not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est performanc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12, 28-32.
Carrier, C.A., Williams, M.D., & Dalgaard, B.R. (1988).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notetak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lected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urse achievement.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8, 223–239.
Castello, M., & Monereo, C. (2005). Students’ note-taking as a knowledge-construction tool. Educational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5, 265-285.
Dyson, B. J. (2008). Assessing small-scale interventions in large-scale teaching.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9(3), 265-282.
Guay, F., Ratelle, C. F., & Chanal, J. (2008). Optimal learning in optimal contexts: The role of self determination in education.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49(3), 233.
Konrad, M., Joseph, L. M.,& Eveleigh, E. (2009).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guided notes.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32(3), 421-444.
Kobayashi, K. (2005). What limits the encoding effect of note-taking?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0, 242-262.
Mulders, M., & Krah, S. (2021). Digitales Lernen während Der Covid-19-Pandemie Aus Sicht Von Studierenden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en: Handlungsempfehlungen für Die Digitalisierung Von Hochschullehre. MedienPädagogik, 40, 25-44.
McKeachie, W. J. & Svinicki, M. (2006). Teaching tips: Strategies,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g Company.
Pintrich, P. R. (1989). 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student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6, 117-160.
Pintrich, P. R., Smith, D. A. F., & McKeachie, W.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 Mic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Ann Arbor,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Peper, R. J., & Mayer, R. E. (1986). Generative effects of note-taking during science lectur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8, 34-38.
Peverly, S. T., Ramaswamy, V., Brown, C., Sumowski. J., Alidoost, M., & Garner, J. (2007).What predicts skill in lecture note ta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9(1), 167-180.
Savitri, W. E., & Chakim, N. (2019, December). Students’ Perception on Note-taking Skill and Strategy. In Social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Education Conference (SoSHEC 2019) (pp. 200-204). Atlantis Press.
Van Meter, P., Yokoi, L., & Pressley, M. (1994). College students’ theory of note-taking derived from their perceptions of note-ta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23-338.
Weiner, B. (1972). Attribution theory,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2), 203-215.
Weiland, A., & Kingsbury, S. J. (2001). Immediate and delayed recall of lecture material as a function of note ta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72, 228–230.
Weinstein, C. E., Husman, J., & Dierking, D. R. (2000). Self-regulation interventions with a focu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 Boekaerts, P. 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Handbook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pp. 727-747).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Wong, S. S. H., & Lim, S. W. H. (2023). Take notes, not photos: Mind-wandering mediates the impact of note-taking strategies on video-recorded lecture learn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9(1), 1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