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靜宜 Liu, Ching-I |
---|---|
論文名稱: |
皇權與孝道——唐代文武職奪情起復的考察 Imperial authority and Filial piety:Being on Duty during Mourning Period among the Tang dynasty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ers |
指導教授: |
陳登武
Chen, Den-Wu |
口試委員: |
陳登武
Chen, Den-wu 陳俊強 Chan, Chun-Keung 劉馨珺 Liu, hsin-chun |
口試日期: | 2024/05/2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5 |
中文關鍵詞: | 三年喪 、奪情起復 、文職 、武職 、政爭 、藩鎮 、節度使 、唐代 |
英文關鍵詞: | Three-year mourning period, Being on duty during mourning period, duó qíng qǐ fù, civil officers, military officers, Regional military governor, Military governor, Jiedushi, Tang Dynasty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9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2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傳統中國,官員任職期間若遇父母喪時,需解官回鄉守喪三年,即為所謂的「三年喪」。與此相應,便出現了所謂的「奪情起復」,意指官員遭遇父母喪時,可以不必服滿喪期,重新任職,當是一種作為在皇權與孝道之間衝突的權衡方式。解官守喪三年一事起源於先秦時代,並於兩漢開始發展,隨著西晉君主的大力推行,最終在唐代寫入律令,成為定制;因此,唐代解官者眾、奪情起復者亦有一定數量。
本文分別以文職與武職為經、時間軸為緯,並以帝國體制發生巨變的安史之亂為分界,分別討論兩種職位的官員在唐前期與唐後期起復的變化趨勢。
經過考察,在文職起復上,無論是政治目的與政爭或者是作為獎勵的起復,在數量呈現下降的趨勢。這樣的變化與文人的孝道意識提升,以及政爭轉向宦官、地方軍閥的角力有關。武職的起復上,前期起復者主要以鎮守邊將以禦外患為主,後期因藩鎮廣設的緣故,出現大量的節度使起復,以及為了平叛而起復的武職,而獎勵的起復上,則是除了因戰立功,增加了獎勵忠節的目的。
這些官員在當權者因各種目而重新授職時,反映出的是帝國基於統治下的人事安排。因此,透過分析不同類型的起復者的起復時間、原因、官職升降等,能以了解其反映出的唐代政治局勢變化。
In traditional China, officials were required to resign and return home to observe a three-year mourning period upon the death of their parents, a practice known as "three-year mourning." Correspondingly, there emerged the concept of " duó qíng qǐ fù"(Being on duty during mourning period, 奪情起復), which allowed officials to resume their duties before the mourning period was completed. This was seen as a way to balance the conflict between imperial authority and filial piety. The practice of resigning to observe a three-year mourning period originated in the pre-Qin era and began to develop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t was vigorously promoted by Western Jin rulers and eventually codified into law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becoming a fixed practice. Consequently,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many officials resigned for mourning, and a significant number also resumed office earl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rends in the resumption of office for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using the period of the An-Shi Rebellion, which marked a maj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imperial system, as a dividing line. The study is organized chronologically, comparing the early and later Tang periods.
Upon investigation, it is evident that the resumption of office among civil officials, whether for political purposes, factional struggles, or as rewards,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This 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ing consciousness of filial piety among literati and the shift in political struggles towards eunuchs and regional warlords. For military officials, early resumption was primarily for border defense against external threats. In the later period, due to the widespread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military governors (jiedushi),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ilitary officials resuming office to quell rebellions. Additionally, resumption as a reward expanded to include not only military achievements but also loyalty.
These reappointments of officials by those in power for various reasons reflect the personnel arrangements based on the empire's governance needs. Therefore, by analyzing the timing, reasons, and changes in official posi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uming officials, one can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shifts i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of the Tang Dynasty.
(一)史料
1.〔先秦〕韓非子撰、韓非子校注組校注,《韓非子校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2.〔西漢〕公羊壽撰、〔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4.〔東漢〕許慎著、〔宋〕徐鉉等校定、陶生魁點校,《說文解字(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2020。
5.〔東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6.〔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7.〔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8.〔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9.〔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0.〔晉〕陳壽著,〔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11.〔劉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12.〔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13.〔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14.〔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15.〔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16.〔唐〕魏徵著,《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17.〔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
18.〔唐〕李白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19.〔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20.〔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21.〔唐〕李林甫著、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22.〔唐〕李隆基注、〔北宋〕邢昺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3.〔唐〕李德裕著、傅璇琮、周建國校箋,《李德裕文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7。
24.〔唐〕李翱,《李文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5.〔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26.〔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27.〔唐〕長孫無忌等編、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28.〔唐〕姚思廉著,《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29.〔唐〕姚思廉著,《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30.〔唐〕柳宗元著、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22。
31.〔唐〕張九齡著、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32.〔唐〕張說著、熊飛校注,《張說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33.〔唐〕張鷟著,《朝野僉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34.〔唐〕劉肅著,《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35.〔唐〕蕭嵩等撰,《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6.〔唐〕權德輿著、郭廣偉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7.〔後晉〕劉昫等著,《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38.〔北宋〕王欽若等著、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39.〔北宋〕王溥著、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40.〔北宋〕司馬光等著、標點資治通鑑小組點校,《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41.〔北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學中華書局,2008。
42.〔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
43.〔北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44.〔北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45.〔北宋〕歐陽棐撰,〔清〕繆荃孫校輯,《集古錄目》,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46.〔北宋〕錢易著、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47.〔南宋〕洪邁著、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48.〔南宋〕胡寅,《讀史管見》,長沙:岳麓書社,2011。
49.〔明〕劉健等修,《明神宗實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50.〔明〕顧炎武,顏文儒、戴揚本校點,《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1.〔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52.〔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新編諸子集成《墨子集解》,臺北:華成書局,1987。
53.〔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54.〔清〕張廷玉等著,《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55.〔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56.〔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57.〔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
58.〔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59.〔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60.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61.吳廷燮撰,《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62.李希泌主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3.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
64.唐長孺,《唐書兵志箋正》,北京:中華書局,1962。
65.〔日〕池田溫編,《唐代詔敕目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二)墓誌資料
1.〔清〕王昶編,《金石萃編》,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
2.〔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臺北:文物出版社,1985。
3.毛漢光著,盧建榮、耿慧玲助理,《唐代墓誌銘彙編附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1。
4.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誌匯編》,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周紹良、趙超編,《唐代墓誌匯編續集》,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張沛,《昭陵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7.楊作龍、趙水森等編,《洛陽新出土墓誌釋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8.趙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館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7。
(三)專書
1.丁凌華,《五服制度與傳統法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編,《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4.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6.王守棟,《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7.王妙純,《魏晉士人的生死關懷——以《世說新語》為核心的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8.王壽南,《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第三版)》,臺北:正中書局,1992。
9.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從夏商周到民國初年,中國地理史之開山巨作》,臺北:崧燁文化,2022。
10.申君,《唐代藩鎮》,北京:中華書局,1983。
11.任衍文,《唐開元禮中喪禮之研究》,臺北:郁氏印書基金會,1984
12.任爽,《唐代禮制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13.朱大渭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14.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15.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6.吳麗娛,《唐禮摭儀: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7.吳麗娛,《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18.吳麗娛主編,《禮與中國古代社會》,全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19.呂思勉,《隋唐五代史》,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20.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21.李斌城等編,《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2.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23.李鴻賓,《唐朝朔方軍研究——兼論唐廷與西北諸族的關係及其演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4.汪籛稿,唐長孺編,《汪籛隋唐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25.孟憲實,《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26.林偉洲,《唐代藩鎮研究論文集》,新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
27.倪彬,《漢唐「匿哀」等罪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
28.孫國棟,《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9.徐連達,《唐朝文化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0.郝虹,《魏晉儒學新論——以王肅和「王學」為討論的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31.馬建興,《喪服制度與傳統法律文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
32.高二旺,《魏晉南北朝喪禮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33.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
34.張文昌,《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35.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36.張國剛,《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37.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8.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39.張衛東,《唐代刺史若干問題論稿》,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
40.梁滿倉,《魏晉南北朝五禮制度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1.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二版。
42.郭聲波著、周振鶴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43.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魏晉南北朝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44.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45.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
46.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47.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論略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48.陶敏、傅璇琮著,傅璇琮主編,《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初盛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49.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50.黃樓,《神策軍與中晚唐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19。
51.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52.廖宜方,《唐代的母子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53.蓋志芳、黃繼紅著,《以孝管官——孝與古代丁憂制度》,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
54.樊樹志,《重寫晚明史:新政與盛世》,北京:中華書局,2018。
55.鄭雅如,《親恩難報 : 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56.蕭群忠,《孝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7.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58.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59.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
60.駱芬美,《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61.戴偉華,《唐方鎮文職僚佐考(修訂本)》,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四)期刊論文
1.仇鹿鳴,〈碑傳與史傳:上官婉兒的生平與形象〉,《學術月刊》,第46卷,上海,2014.5,頁157-168。
2.卞孝萱,〈試論王叔文集團的任人唯賢及其侷限性〉,《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2期,蘭州,1983,頁63-72。
3.牛志平,〈試論唐代的孝道〉,《晉陽學刊》,1991年第1期,太原,1991,頁22-27。
4.牛致功,〈《安元壽墓誌銘》中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99年第三期,鄭州,1991,頁37-40。
5.王慶昱,〈吳卓墓誌與唐德宗、憲宗朝史事考〉,《出土文獻研究》,2022年第0期,上海,2022,頁316-325。
6.皮慶生〈唐宋時期五服制度入令過程試探——以《喪葬令》所附《喪服年月》為中心〉,《唐研究》,第十四卷,北京,2008,頁381-411。
7.朱海,〈唐代忠孝問題探討——以官僚士大夫階層為中心〉,《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3:3,武漢,2000,頁394-398。
8.朱海,〈唐玄宗御注《孝經》發微〉,《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十九輯,武漢:2002,頁99-108。
9.朱海,〈唐玄宗御注《孝經》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二十輯,武漢:2003,頁125-135。
10.吳豐培,〈唐代吐蕃名相祿東贊後裔五世仕唐考〉,《西藏研究》,1983年第4期,拉薩,1983,頁83-85。
11.吳鵬,〈論高宗時期對選官制度的調整——以舉人自代和長名榜為中心〉,《乾陵文化研究》,2011年第0期(西安,2011),頁71-79。
12.李中和,〈儒家「孝治」施政視域下「丁憂」制度的法律化、社會實踐及影響——基於唐史文獻資料的考察〉,《青海社會科學》,2019年第4期,青海,2019.7,頁181-187。
13.李文才,〈「安史之亂」以後唐代驅使官之分類及時代分布〉,《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3輯,西安,2016,頁10-18
14.李文才,〈論唐代驅使官性質、職掌及待遇〉,《唐史論叢》,第一輯,西安,2017,頁72-88。
15.李明,〈唐高力士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6期,西安,2002,頁29-31。
16.李錦繡,〈試論唐睿宗、玄宗地位的嬗代〉,《原學》,1995年第3期,頁161-179。
17.杜文玉,〈關於薛元超幾個問題的考證〉,《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渭南:1996,頁64-68、92。
18.杜文玉,〈唐代宦官劉光琦家族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陝西,2000,頁28-34。
19.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內部結構〉,《學術月刊》,2000年第6期,上海,2000,頁88-95。
20.杜文玉,〈唐代泉氏家族研究〉,《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渭南:2002,頁34-40。
21.杜文玉,〈宦官家族的建構與唐後期政治研究——以宋國良家族為中心〉,《江西社會科學》,2019年第12期,南昌,2019,頁116-125。
22.杜文玉,〈唐代吳氏宦官家族研究〉,《唐史論叢》第二十輯,西安,2015,頁150-169。
23.杜文玉,〈唐代宦官梁守謙家族世系考〉,《唐史論叢》第二十二輯,西安,2016,頁1-10。
24.杜文玉,〈唐代宦官劉宏規家族世系考〉,《唐史論叢》第二十一輯,西安,2015,頁140-150。
25.孟彥弘,〈「姑息」與「用兵」——唐代藩鎮政策的確立及其實施〉,《唐史論叢》第十二輯,西安, 2010,第115-145頁。
26.黃樓,〈唐代神策軍建中四年汝州「扈澗之敗 」史實考辨〉,《唐史論叢》第二十輯,西安,2015,頁170-178。
27.周東平,〈論睿宗朝的政治改革與開元之治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廈門,1990,頁119-125。
28.季慶陽,〈試論唐代的孝治〉,《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1,西安,2009.1,頁74-78。
29.季慶陽,〈唐代孝文化與禮文化〉,《民辦教育研究》,57:6,西安,2010,頁5-12。
30.俞可平,〈孝忠一體與家國同構——從丁憂看傳統中國的政治形態〉,《天津社會科學》,2021年第5期,天津,2021.11,頁107-117。
31.姜密,〈唐代成德鎮的割據特點〉,《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石家莊,2000,第104-107頁。
32.胡戟,〈酷吏政治與五王政變〉,《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西安,1983,頁3-12。
33.唐長孺,〈唐代的內諸司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五輯,武漢,1983,頁1-11。
34.夏炎,〈唐代刺史的軍事職掌與州級軍事職能〉,《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 4期(天津,2006),頁58-65。
35.孫英剛,〈唐代前期宮廷革命研究〉,《唐研究》,第7卷,北京:2001,頁263-288。
36.徐偉、吳疆,〈〈王忠嗣碑〉所見吐蕃史料鉤沉〉,《中國藏學》,2015年第2期,北京,2015,頁103-107。
37.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北京,1991,頁9-18。
38.高二旺,〈喪禮改革視野下的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3,武漢,2009,頁62-65。
39.高二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心喪」之禮〉,《南都學壇》,2010年第三期,南陽,2010.5,頁44-46。
40.高二旺,〈魏晉南北朝喪禮學的興盛及其實踐〉,《江漢論壇》,2010年第9期,武漢,2010.9,頁84-88。
41.高二旺,〈魏晉南北朝喪禮制度中的變禮〉,《南洋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8,南陽,2015.8,頁。
42.張正田,〈唐代成德軍節度使之變動——安史亂後初期(781-789)河北中部軍政形勢研究〉,《政大歷史學報》,第22期,臺北,2004,頁119-165。
43.張效民,〈張九齡「丁父憂」準確時間考辨——兼及初唐授官泛濫問題〉,《嶺南文史》,2017年第4期,廣州,2017.10,頁71-76。
44.張煥君,〈從鄭玄、王肅的喪期之爭看經典與社會的互動〉,《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北京,2006),頁66-76。
45.張龍,〈史憲誠父子與藩鎮魏博——以〈史孝章墓志〉為線索〉,《民族史研究》,2011年第00期,北京,2011,頁31-48頁。
46.梁翠,〈論孝道對中國古代官員仕途的影響〉,《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3期(增刊),南京,2011.6,頁30-32。
47.郭茂育、趙振華,〈唐〈史孝章墓志〉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期,北京,2007,頁115-121頁。
48.陳勇,〈從僕固懷恩反唐看中唐的河朔政策〉,《文史雜誌》,1991年第2期,成都,1991,頁26-27。
49.陳弱水,〈唐代長安的宦官社群——特論其與軍人的關係〉,《唐研究》第十五卷,北京,2009,頁171-198。
50.陳國燦,〈跋〈武周張懷寂墓誌〉〉,《文物》,1981年第1期,北京:1981,頁47-50。
51.陶希聖,〈服制的構成〉,《食貨月刊》,復刊1:9,臺北:1971,頁10-24。
52.賀忠輝,〈唐〈楊執一墓誌〉記事考補〉,《碑林集刊》,西安,1994,頁73-79。
53.閏德華,〈隋末唐初東突厥與中原諸勢力的演變〉,《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昆明:2009,頁85-87。
54.馮金忠,〈幽州鎮與唐代後期政治探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北京,2006,第 62-71頁。
55.黃永年,〈「涇師之變」發微〉,《唐史論叢》,第二輯(西安,1987),頁163-201。
56.黃修明,〈中國古代仕宦官員「丁憂」制度考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3,成都,2007,頁118-124。
57.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分第1本,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第89-134頁。
58.虞萬里,〈「奪情」補義〉,《辭書研究》,2013年第四期,上海,2013,頁85-87。
59.寧欣,〈唐代的選人與官闕〉,《人文雜誌》,1991年第5期,西安,1991,頁95-102。
60.寧欣,〈論唐代薦舉〉,《歷史研究》,1995年第4期,北京,1995,頁125-134。
61.趙瀾,〈《大唐開元禮》初探——論唐代禮制的演化歷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5期,上海,1994,頁87-92。
62.趙瀾,〈唐代的三年之喪略論〉,《福建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福州,2001,頁13-16。
63.趙瀾,〈唐代喪服改制述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福州,2000,頁96-102。
64.趙瀾,〈儒家喪服制度對唐代社會的文化整合〉,《唐史論叢》,2010第2期,西安,2010,頁40-47。
65.齊東方,〈唐代的喪葬觀念禮俗與禮儀制度〉,《考古學報》,2006年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6,頁59-82。
66.歐佳,〈唐中宗之死新論〉,《乾陵文化研究》,2018年第00期,西安,2018,頁96-103。
67.鄭雅如,〈〈韋契義墓誌銘〉釋讀——兼論唐人的孝道意識〉,《早期中國史研究》,第1期,臺北,2009,頁63-80。
68.鄭雅如,〈重探上官婉兒的死亡、平反與當代評價〉,《早期中國史研究》,第4卷第1期,臺北,2012.6,頁111-146。
69.鄭雅如,〈唐代前期預政女性身分的官僚化:從上官婉兒墓誌談起〉,《中國史學》,第24卷,北京,2014,頁87-103。
70.魯才全,〈竇誕職官年表─—以〈竇誕墓誌〉為中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998年第0期,武漢:1998,頁114-122。
71.賴亮郡,〈論唐代高、睿二朝的太子監國與皇位繼承〉,《臺東大學教育學報》,第14期,臺東,2003,頁70-97。
72.賴瑞和,〈唐代的翰林待詔和司天臺——關於〈李素墓誌〉和〈卑失氏墓誌〉的再考察〉,《唐研究》,第9卷,北京:2001,頁315-342。
73.閻守誠,〈論張說與宇文融之爭〉,《晉陽學刊》,1989年第4期,太原,1989,頁65-70。
74.羅小紅,〈再論唐代奪情起復制度〉,《西北大學社會科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3,西安,2006.5,頁64-67。
(五)專書論文
1.牛致功,〈薛元超與武則天——讀〈薛元超墓誌銘〉〉,收入氏著《唐代碑石與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頁137-138。
2.杜文玉,〈唐代權閹楊氏家族考〉,《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頁370-377。
3.汪籛,〈唐高宗王武二后廢立之爭〉,收入氏著《唐王朝的崛起與興盛》,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頁129-138。
4.林天蔚,〈安史之亂後百五十年始亡之檢討〉,收入氏著,《隋唐史新論》,臺北:東華書局,1978,頁297-334。
5.唐長孺,〈魏晉南朝的君父先後論〉,收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233-248。
6.孫國棟,〈從夢遊錄看唐代文人遷官的最佳途徑〉,收入氏著,《唐宋史論叢(增訂版)》,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頁1-16。
7.徐復觀,〈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在歷史中的諸問題〉,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頁197-198。
8.徐復觀,〈明代內閣制度與張江陵(居正)的權、奸問題〉,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頁279-293。
9.高明士,〈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唐朝立國政策研究之一〉,收入中國唐代會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頁1159-1214。
10.張文昌,〈服制、親屬與國家——唐宋禮法之喪服規範〉,收入臺師大歷史系編,《新史料.新觀點.新視界——天聖令論集(下)》,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頁199-243。
11.陳寅恪,〈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收入氏著《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頁143-265。
12.陳登武,〈法律與教化:二十四孝故事所見的家內秩序與國家統治〉,收入氏著《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7,頁177-231。
13.傅樂成,〈唐代宦官與藩鎮的關係〉,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91-208。
14.馮培紅,〈論唐五代藩鎮幕職的帶職現象——以檢校、兼、試官為中心〉,收入於高田時雄主編,《唐代宗教文化與制度》,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7,頁133-210。
15.黃永年,〈論安史之亂的平定和河北藩鎮的重建〉,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二刷),頁223-236。
16.黃正建,〈唐代司法參軍的若干問題——以墓誌資料為主〉,收入柳立言主編,《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世中國的變與不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頁105-140。
17.榮新江,〈一個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收入氏著《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頁238-257。
18.鄭雅如,〈中古時期的母子關係——性別與漢唐之間的性別史研究〉,收入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頁135-190。
19.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收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三民出版社,2005,頁206-276。
20.羅彤華,〈唐代官人的父母喪制——以〈假寧令〉「諸喪解官」條為中心〉,收入臺師大歷史系編,《新史料.新觀點.新視界——天聖令論集(下)》,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頁1-40。
(六)學位論文
1.李玉婷,〈唐代奪情起復問題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2.林宗閱,〈帝國之隙:唐代前期的軍政危機及其對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臺北,2020。
3.張煥君,〈魏晉南北朝喪服制度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4.黃亮文,〈敦煌吉凶書儀寫卷與其五服制度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1。
5.楊兆國,〈唐代丁憂制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6.趙瀾,〈唐代喪服制度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
7.羅小紅,〈唐代官員服紀制度(子為父母)及守喪制度初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
(七)外文論著(含譯著)
1.〔日〕小田義久著、李濟滄譯,〈唐代告身的一個考察——以大谷探險隊所獲李慈藝及張懷寂告身為中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二十一輯)》,武漢: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2004,頁161-177。
2.〔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
3.〔日〕桑原騭藏著、宋念慈譯,《中國之孝道(再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19。
4.〔美〕A.Peterson, Charles A. “P’u-ku Huai-en and the T’ang Court: the Limits of Loyalty,” Monumenta Serica, 29(1970-1971), pp. 423-455.
5.〔美〕Jessey J. C. Choo, Burials, Representations, and Remembrance in Tang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22.
6.〔美〕Keith Nathaniel Knapp(南愷時)著,戴衛紅譯,馬特校,《中古中國的孝子與社會秩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
7.〔美〕Miranda Brown(董慕達), The Politics of Mourning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7.
8.〔美〕崔瑞德、霍華德.韋克斯勒著,〈高宗與武后:繼承人與篡位者〉,收入《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頁24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