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宋健誌
論文名稱: 國中生公民科學習經驗之探究—學為公民?
指導教授: 湯仁燕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學生觀點國中公民科學習經驗
英文關鍵詞: students’perspective, civic curriculum, learning exper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33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國中生對公民科的看法、在公民科學習歷程中的經驗,並以此探討影響學生公民科學習經驗的因素。
    本研究以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蒐集研究資料,研究場域為臺中市一所公立國中,參與者為一班九年級學生,共37位。研究者觀察學生在公民課學習時的行為反應,並透過訪談進一步探究行為背後的原因及其對公民科在教學、教材、評量等面向的想法。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結論如下:
    壹、學生認為公民科是「簡單」但「難考」、重「理解」而非「死背」、與「生活」相關且「實用」的課程,有實施之必要
    貳、學生感受的公民科教學歷程受教師的教主導,學習經驗圍繞在教科書「知識」的重點擷取。「老師講,我聽」、「使用自編講義和黑板筆記來輔助教學」是其主要的課堂經驗
    參、學生的學習歷程受評量考試的目的性導引,易輕忽公民科的教學目標。「考前才複習的讀書習慣」、「看課本、看講義、做題目」是其主要學習經驗
    肆、學生認為選擇題的測驗卷會限制思考,教師檢討考卷時又較為制式,故期望公民科課程能「跳脫課本與生活和時事連結」、「從活動中帶出課程內涵」,並希望教學歷程中多一點「師生互動」,增加跟課程有關、可以玩的活動
    伍、公民科學習經驗受到「教師」、「學生個人」、「課程內容」、「課堂互動」和「評量的目的與形式」的影響,其中又以「教師教學」和「評量」影響最深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從三個面向提出研究建議。首先,在教師教學方面,教學方法應多元而不花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重心,協助學生培養主動探究與統整學科知識內容的能力,並透過良好的師生互動來了解學生的想法。其次,在課程教材方面,教師應多選用生活化議題融入教科書文本,並將評量作為培養學生公民知識、態度與行動的輔助工具,以促進學生學習。最後,在未來研究方面,建議研究者可調整研究場域的條件、限縮課程的範圍、拉長觀察期間、增加訪談的次數,也可參酌加入教師訪談作為與學生經驗之對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ocus o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on civic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tudents’ civic curriculum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research data, and to study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on civic curriculum.
    This study involved 37 ninth-grad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Researcher observed the reactions of students in civic class, and interviewed students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pattern behind behavi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thinking of teach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ssessment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think civic curriculum is "easy" but "difficult to test" , to focus on "understanding" rather than "memorization" , related to "life" and "practical", and it'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2. Teaching in civic curriculum is teacher centered, and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focus on the knowledge of textbook, which includes " teacher taught , student listened" , " notes on blackboard and handouts are auxiliaries in teaching".
    3.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is driven by assessment, which easily omits teaching objects of civic curriculum. The major learning experiences include "review before test" , "study text books, handouts and practice by doing questions."
    4.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would limit thinking and teacher reviews the answers mechanically. They expect the civic curriculum would "jump out of the textbooks and link to hot news", "bring out context through activities" and more "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5.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civic curriculum is influenced by "teacher", "students self" , "context" , "interaction" and " assessment", especially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teacher" and " assessment".
    Based on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ar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First is about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diversification but not fancy, helping students study actively and able to integrate knowledge of subject. Second is teaching material, issues can be involved in textbooks, and assessmen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ivic knowledge, attitude and action. The last is future study,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are as follows: modulate the conditions of study field, narrow the ranges of course and lengthen the period of observation, more interview times and contrast to teacher interview and students' experience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生學習經驗的內涵 11 第二節 學生學習經驗相關研究 20 第三節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課程之概念與現況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5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5 第三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47 第四節 資料管理與分析 49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分析 55 第一節 國中生對公民課作為一門學科的想法 55 第二節 國中生在公民科教學歷程的經驗與想法 72 第三節 影響國中生學習公民科課程的因素 10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省思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5 第二節 研究省思 11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9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 13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47

    壹、中文文獻
    王迺莉(2011)。多元文化替代性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公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王秋原、張伯宇、周惠民、洪泉湖(2012)。國民中學—社會。臺北市:南一。
    何信慧(2009)。台中市國中公民教師對公民學科知識之探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昭瑩(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06)。教學目標、能力指標與評量。臺北市,高等。
    李佩寧(2006)。國中社會領域教師教學之現況分析-以臺北市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研考會。
    林有土(1995)從課程規劃談公民訓育學系的發展。中等教育,46(6),3-10。
    林美賢(2001)。國小社會科實施多元評量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志彥(2002)。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觀點探究學生心目中理想的生物教學。科學教育,246,49-52。
    林金葉(2011)。臺北市市公立高中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卓淑瑛(2009)。服務學習活動方案融入國中公民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中縣光德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律與生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敬文(1987)。發現學習課程的基本理念。載於信誼基金會主編,從發現學習邁向統合教學:教師手冊(頁10-15)。臺北市:信誼。
    秦孝儀(1975)。蔣總統集。臺北市:華岡出版部。
    教育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2014年2月14日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4%BD%A5%C1&pieceLen=50&fld=1&cat=&ukey=-1377173450&serial=1&recNo=0&op=f&imgFont=1
    教育部(2001)。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議題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0)。教育部電子報。2013年10月04日取自http://epaper.edu.tw/
    epaper.aspx?period_num=408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一○三年國中教育會考參考題本。臺北市:作者。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9)。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莊富源(2004)。析論轉變中的臺灣公民教育及其發展趨勢。白沙人文社會學報,
    3,1-32。
    陳光輝、詹棟樑(1998)。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市:水牛。
    陳光輝(1983)。析論公民教育的意義和內涵。公民訓育學報,1,163-175。
    陳埩淑(2000)。課程與教學的關係在教室層面上的探究。教育研究,8,132-134。
    陳靜怡(2008)。國中學生對國語文課程詮釋之研究--以一所鄉村學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以叡(2010)。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梅英(2002)。重大議題之融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
    計與教學策略(頁164-180)。臺北市:師大書苑。
    童玉娟(2010)。政治漫畫融入國中公民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3)。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
    法與實例(頁1-46)。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2005)。課程理論。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1-24)。臺北市縣:冠學文化。
    黃月嬋(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立欣(2003)。學校層級課程決定之研究--以青水中學自然領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
    99-131。
    黃宜貞(2009)。國中社會領域成績評量文字描述詞庫之研究-以公民科為例。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楊旭日(1985)。公民教育的政治學基礎。載於史振鼎(主編),公民教育之問
    題與對策(上冊)(頁142-156)。臺北市:台灣省教育會。
    楊雲龍、徐慶宏(2007)。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轉化教科書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學報,24(2),1-26。
    董秀蘭(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應用:結構性爭論模式
    的實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3-64。
    廖鳳瑞、李昭瑩(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的個案
    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2),89-112。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8)促進學習的課堂評量─概念分析與實施策略。中等教育,59(1),
    92-109。
    劉怡婷(2011)。高中師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經濟課程觀點之研究--以單元四「經
    濟與永續發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美慧(1997)。 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公民教育之應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
    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美慧(2009)。ICCS2009 公民教育與素養評量架構對我國公民教育之啟示。
    研習資訊,26(6),89-95。
    趙彩杏(2007)。公民教材比較。102年11月19日取自:http://blog.ilc.edu.tw/
    blog/blog/12/catid=1548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
    蔣中正(1953)。公民教育。載於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頁50-51)。臺北市:
    中央文物供應社。
    蔡安繕(2003)。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擎淦(2003)。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以雲林縣一所國中為例。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碧夆(2008)。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毓浩(2001)。公民教育與情境教學。教學與研究,14(2),26-31。
    鄧毓浩(2002)。近五十年來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課程的發展。2013年
    12月03日,取自http://www.isst.edu.tw/s60/cum1.htm
    鄧毓浩(2006)。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民基本內容評析。公民訓育學報,
    18,1-18。
    薛人華(2011)。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介紹。教育研究
    與評鑑中心電子報,45,2014 年 7 月 3 日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
    /index.php?id=520
    簡良平(2005)。淺談教師教室層級課程決定的架構。國教新知,52(2),37-53。
    簡羽均(2007)。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國中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宜
    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北市。
    顏宛平、掌慶維(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學生經驗。中
    等教育,64(2),15-38。

    貳、英文文獻
    Barr, R. D., Barth, J. L., & Shermis, S. S. (1977). Defining the social studies.
    Arlington, VA: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Brophy, J. E. (1982). How teacher influence what is taught and learned in classro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1), 1-13.
    Cornbleth, C. (1990). Curriculum in context. New York: Falmer.
    Chiodo, J. J., & Byford, J. (2004). Do They Really Dislike Social Studies? A Study of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28 (1) , 16-26.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mpany.
    Dewey, J. (1977). The bearing of pragmatism upon education. In A. Boydston (Ed.),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Vol. 4, pp. 125-142).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arl, L. M. (2003). Assessment as learning: Us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o maximize student learning.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Erickson, F. & Shultz, J.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465-485). New York: Macmillan.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Goodson, I. F. (1997). The changing curriculum: studies in social construction. New
    York:Peter Lang
    Jorgense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bory Park, CA: Sage.
    June, R. C. (2006). D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really dislike
    social studies? The Social Studies, 97 (5), 187-188.
    Klein, M. F., & Goodlad, J. I. (1978).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eighteen selected countr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6 093).
    Klein. M. F. (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M. F. Klein (Eds.),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pp. 24-41). New York: SUNY Press.
    Langness, L. L., & Frank, G. (1981). Lives: An anthtopological approach to
    biography. Novato, CA: Chandler & Sharp.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tton, M.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llard, A., Thiessen, D., & Filer, A. (1997). Children and their curriculum: The
    perspectives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Rogers, V. (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 (9), 714 –717.
    Schug, M. C., Todd, R. J., & Berry, R. (1984). Why kids don’t like social studies.
    Social Education, 48, 382-87.
    Schubert, W. and Lopez, A. (1994)‘Student’curriculum experiences’, in Husen, T.
    and Postlewaite, T.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aedia of education (p. 5817), New York, Pergamon.
    Thiessen, D. (1997). Knowing about, acting on behalf of, and working with primary
    pupils’ perspectives: three levels of engagement with research. In A. Pollard, D. Thiessen, & A. Filer (Eds.), Children and their curriculum: The perspectives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Thiessen, D. (2007). Researching student experienc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 evolving field of study. In D. Thiessen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tudent experience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p. 1-76).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Wang, M. C., Haertel, G. D., & Walberg, H. J. (1997). What helps students learn?
    Spotlight on students success. Laboratory for students success, 209, 59-75.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