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冠嫻
Kuan Hsieh Wu
論文名稱: 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The correlation among aesthetic literacy,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指導教授: 陳瓊花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美感素養生活品質工作品質相關性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 literacy, quality of working, quality of life, correl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3下載:10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為了解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的相關性,以網路與紙本問卷方式對二十歲以上具有工作之成人進行調查,以變異數分析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下的美感素養、工作品質、生活品質現況,再以積差相關分析探求美感素養、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間的相關情形,並使用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探求美感素養、工作品質、生活品質對彼此之間的預測力。
研究發現:
一、 美感素養會因為不同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而有顯著差異;生活品質與工作品質會因為不同的年齡、教育程度、所處地區而有顯著差異。
二、 美感素養、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間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三、 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三者之間,美感素養對於生活品質、工作品質的預測力,以及生活品質、工作品質兩者分別對於美感素養的預測力,約近一成,生活品質對工作品質之預測力較高,可達到四成七。
四、 客觀的外在因素差異,無法完全決定個體表現,但心理狀況對個體認知影響很大,會影響對於自身及外在環境的價值判斷與滿意度。故個體心理是影響美感素養、生活品質、工作品質的重要因素。
研究認為,藝術教育是實行美感教育的最佳方式,透過美感素養對於個體心理的正向影響,強化個體面對生活與工作的正向精神,可將心靈積極性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積極性。研究建議,學校教育可參考美感素養各面向以檢視課程與教學,提供生活體驗的學習環境;社會單位應主動提供美感學習資訊,並維持社會基本條件的安定;民眾應培養主動接近藝術的習慣,並維持健康的身心發展。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 literacy,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researcher used both online and paper questionnaires to collect the data of adults above 20 years ol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 literacy,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each other, the researcher adopted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procedure to analysis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eople with different gender, age,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coul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 aesthetic literacy. People with different ag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from different areas coul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t satisfaction in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esthetic literacy,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3. The aesthetic literacy could predict around 10 % variance of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Both the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lso could predict around 10% variance of aesthetic literacy. The quality of life could predict 47%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of working.
4. The external factors could not represent the outcome.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might affect the personal cognition of individual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ould influence the result of aesthetic literacy, quality of work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rt education was the best way to develop aesthetic literacy, and to enhance the positive attitude for work and life. According to the dimensions of aesthetic literacy, school should review the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more aesthetic education resource and a safe city. Individuals should participate in art activities to maintain his or h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美感素養11 第二節 工作品質與美感經驗19 第三節 生活品質與美感經驗28 第四節 美感教育36 第三章、研究設計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4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資料處理方法64 第四章、分析與討論65 第一節 美感素養、生活品質、工作品質在不同背景項目的現況分析65 第二節 美感素養、生活品質、工作品質之間的相關性79 第三節 美感素養、生活品質、工作品質之間的預測力87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93 第一節 研究發現93 第二節 結論 97 第三節 建議 10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112 二、西文部分115 附錄一:工作品質量表118 附錄二:生活品質量表119 附錄三:美感素養量表(專家效度使用) 120 附錄四:美感素養量表之專家效度檢核121 附錄五:美感素養問卷量表(預試使用) 130

一、中文部份
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孟倫(2011)。yes123調查/逾6成上班族超時工作大爆肝。2011/5/1自由時報。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1/today-t3.htm
毛筱豔、邱惠貞(2008)。員工之工作生活品質滿意度、教育程度與離職傾向間關係之研究 。北商學報,14,1-15。
石宜家、謝季宏、吳和堂(2011)。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生命意一桿因果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37,177-214。
朱光潛(1990)。談美。臺北市:萬卷樓。
朱國榮(2009)。工作壓力與工作生活品質關聯性之研究—心理資本之中介效果。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源管理及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雅華(2009)。台中市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美感素養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宗慶(2012)。創意美感之島的實踐基礎—文化創意人才培育。研考雙月刊,36(1),52-65。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0)。生活素質指標制度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民眾對當前生活品質的看法」民意調查。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Data/133114432071.pdf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122/p3.pdf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勞動統計調查。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statdb.cla.gov.tw/html/com/statinvest.htm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1)。台北市市民休閒心流經驗、休閒體驗與生活品質之研究。E97016。2012年12月8日,取自https://srda.sinica.edu.tw/search/gensciitem/1220
行政院文化部(2010)。文化創意發展法。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服務網。2013年6月19日,取自http://www.cci.org.tw/cci/cci/law_detail.php?c=240&sn=3731
杜明城(譯)(1999)。M. Csikszentmihalyi著。創造力(Creativity)。臺北市:時報文化。
呂廷和(譯)(2007)。H. Read著。透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 3d rev. ed.)。臺北市:藝術家。
呂佛庭(1993)。美育。載於黃昆輝編,美育與文化,3-16。臺北市:三民。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臺北市:三民。
李鴻生(2012)。教育人員涵育美感素養之探詢。耕莘學報,10,74-84。
林玫君(2012)。臺灣幼兒園課綱美感領域學習指標發展初探—以戲劇指標與量表之建構歷程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1-44。
林姵君(2007)。情緒管理對工作品質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素穗(2004)。城市生活品質評量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逢祺(譯)(2008)。D. Townsend著。美學概論(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臺北市:學富。
林正峰(2007)。不丹,最快樂的窮國。商業周刊。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4120
吳明隆(2011a)。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1b)。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新北市:易學圖書。
武珊珊、王慧姬(譯)(2003)。J. Maquet 著。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凃金堂(2010)。SPSS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洪榮昭、林婉茹(2010)。臺灣地區勞工工作生活品質調查研究 。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0(4),83-100。
洪詠善(2012)。文化創意世代中美感教育的課程圖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2),61-86。
徐恆醇(譯)(1987)。J. F. C. Schiller著。美育書簡(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in a Series of Letters)。臺北市: 丹青。
孫大川(譯)(1991)。A.H. Maslow著。談談高峰經驗。人的潛能與價值,337-354。臺北市:結構群。
孫沁光(2000)。從價值觀觀點探討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價值觀契合與個人效能之關聯性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瓊花、林世華(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陳瓊花(2007)。美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194-235。臺北市:教育部。
陳秀娟(譯)(1998)。M. Csikszentmihalyi著。生命的心流(Finding flow)。臺北市:天下文化。
陳美志(2000)。工作生活品質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關務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吉象(1994)。藝術學概論。臺北市:淑馨。
楊依璇(2009)。Maslow需求層次改變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澤泉(2010)。楊澤泉教學網站。2011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ba.ncku.edu.tw/stuff/teacher/yong/z/EXPLAIN/ch07/085.htm
黃紫雲(2006)。學校行政人員美感素養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行政人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男(2012)。通識教育的美感教育課程。通識在線,39,5-7。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英熙(1991)。彰化師範大學學生高峰經驗調查及其在教育輔導上的應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
漢寶德(2007)。談美感。臺北市:聯經。
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生活美學。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臺北市:臺灣書店。
劉豐榮(1986)。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
潘金定(2006)。臺灣社區大學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金定(2007)。也談「生活美學」。美育,155,40-46。
潘金定(2008)。文化、經濟、美育新策略─兼介蕭新煌、劉維公《迎接美感社會來臨》。國際藝術教育學刊,6(1),79-122。
潘惠雯(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美感素養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勳(2000)。藝術概論。臺北市:臺灣東華。
蔡宗儒(2006)。影響臺灣人民生活品質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探討。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東華(2009)。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三部曲。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www.klsh.kl.edu.tw/pre/trilogy.htm
蕭伊芳(2009)。核心自我、工作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臺北市: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藍惠美、林明助(2008)。美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53,4-9。
104人力銀行(2010)。超過4成七年級生評主管不及格!滿意度僅給54.7分。104人力銀行。2011年5月3日,取自http://www.104.com.tw/area/freshman/book_content.cfm

二、西文部分
Ahmed, N. (1981).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a need for understand. Indian Management, 20(11),29-33.
Catino, R. J. (2000). Relationshhip between flow experience, flow dimension, and the equivalence of challenges and skills in the web-based training environment.(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990793)
Chang, P. F. (1996).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 teachers’ capacity for flow experien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9710943)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 Harper & Row.
Csikszentmihalyi, M.(1992). Arts educati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Reimer, B. & Smith, R. A.,Arts in education : Ninety-first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ofEducation(pp. 169-191).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Robinson, R. E. (1990). The Art of Seeing. CA: J. Paul Getty Museum.
Cannatella, H. (2007). Education Through Art.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Great Britain. Retrieved April10, 2013, from http://www.philosophy-of-education.org/conferences/pdfs/CanatellaEducation.pdf
Deci, E. L. & Porac, J. (1978).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motivation. In Lepper, M.R. & Greene, D., The hidden costs of reward: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otivation(pp.149-176).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eene, M. (2001).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oln Center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eo, J. (2007). Daily experience of serious leisure, flow,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lder adults.(Doctoral dissertation).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 (UMI No. 3264312)
Kenrick, D. T. (2010).Modernizing Maslow with a multi-level evolutionary structure. Retrieved May 3, 2011, from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ex-murder-and-the-meaning-life/201005/rebuilding-maslow-s-pyramid-evolutionary-foundation
Maquet, J. (1986).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thes, E.W., M.A. Zevon, P.M. Roter, and S.M. Joerger.(1982). Peak experience tendencies: scale development and theory testing.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2( 3), 92–108.
Mezirow, J. A. (1981). Critical theory of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32, 3-27.
McFee, J. K. (1998).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art education(pp.24-42).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Scott, D. G. & Evans, J.(2010). Peak experience proje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15(2),143-158.
Shusterman, R. (2010). Dewey’s Art as Experence: The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44(1), 26-45.
Young, J. O. (2010). Art and the Educated Audienc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44(3), 29-4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