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紀冠地
Chi Guan–Ti
論文名稱: 圖像.嫁接 — 紀冠地彩墨創作論述
Icon‧Grafing–Thesis on creation of colored ink painting–by Chi Guan–Ti
指導教授: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7
中文關鍵詞: 圖像嫁接潛意識彩墨
英文關鍵詞: icon, grafing, sub-consciousness, coloured ink paint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圖像嫁接涵出發,探討在後現代時空背景之下,試圖先將水墨回到「繪畫性繪畫」思維,當當代圖像不斷的推演出新的視覺圖像,尋求水墨圖像能與當代西方圖像,不管是平面藝術還是影像應用藝術,相互抗衡,不致使水墨式微,被淘汰。
    利用「神思」、「藝術的間離本質」、「潛意識與夢的理論」來輔助說明「圖像嫁接」的概念。
    南朝梁劉勰所提出「神思」來探討藝術想像,「神與物遊」的概念,及其作為神思的發生機制「感興」,來了解是如何成為「神思」裡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作用以形成新的審美意象。
    阿多諾提出「藝術的間離本質」來說明藝術的本質–藝術是在追求非現實之物,藝術是在追求現實不存在或是尚未為出現的東西,以此為中心,進而闡述說明藝術離不開對現實的模仿,及在者和非在者共時並存的辯證的構造,簡單的說就是藝術是對現實有距離的模仿。
    佛洛依德的「潛意識與夢的理論」認為人的慾望尚未滿足,則會轉由其他的方式扭曲出現,就是作夢,他也把夢的理論應用在文藝創作理論上,指出文學藝術和夢都是一樣,在實質上都是一種替代物,是一種具有充份價值的精神現象,藝術家潛意識的欲望,亦即是他的「潛在思想」,經過這種扭曲的形式表現出來。在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他們找到一種類似可以解放心靈壓抑的滿足感。
    最後再藉由創作脈絡來檢視和釐清自己的創作方法論及美學思想是否能相互銜接,而這樣的創作方式是否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

    This research discuses the issue of the ink painting back to the thinking of painting for painting’s sake, in the postmodern setting, from the icon and grafing. Nowadays it has a majority of contemporary visual images; however, we need to seek the ink painting as well as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images. In addition, we need to balance not only tow dimensional arts, but the applied arts so as to conserve the ink painting.

    It is implem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concepts of ‘icon and grafing’ via ‘divine thinking’, ‘the elements of arts’ and ‘sub-consciousness and dream interpretatio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e Liang Dynasty, Liu Xie points out ‘divine thinking’ to discuss the concepts of art-image and god and objective image. “Artists have various feelings and imaginations, so that their art works can touch people’s heart” said by ‘divine thinking’ i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o achieve the relationships of divine things withi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to form a brand new aesthetic era.

    Adorno asserts the ‘the elements of arts’ to explain the true arts-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chase the un-real object or the object that has not been created. Based on this, he claims that art is to imitate the reality and the dialectical structure. Therefore, art is a imitation with distance to reality.

    From Freud’s theory ‘sub-consciousness and dream interpretation’, because of the unsatisfactory human desires, they will appear in the twisty form, which is ‘dream’. He also utilizes the dream interpretation into creative writing and mentions that literature, arts and dreams are all the same. In the reality, all those things are substitutions, which mean a fully value of spirit, sub-consciousness’ desire of artists. It is also artists’ “conscious thought” that is shown up by a twisty form.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the artists, they find a satisfaction to release their souls.

    Finally, I will exam and clarif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y theory of creation and the thinking of aesthetics. Thus, I will find my own way in art field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3 第三節 研究方法……………………………………………………4 第四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嫁接的哲學思考…………………………………………………6 第一節 中國藝術想像–神思………………………………………6 第二節 藝術的間離本質……………………………………………9 第三節 潛意識與夢的理論和藝術創作的關係……………………11 第三章 圖像嫁接的藝術表現……………………………………………13 第一節 圖像嫁接的意涵……………………………………………13 第二節 水墨「圖像嫁接」的藝術表現分析………………………17 第四章 創作論述…………………………………………………………25 第一節 創作理念……………………………………………………25 第二節 創作方法……………………………………………………28 第三節 創作歷程……………………………………………………32 第五章 作品分析…………………………………………………………34 第一節 契機系列……………………………………………………34 第二節 異芋系列……………………………………………………45 第六章 結論………………………………………………………………53 第一節 創作心得…………………………………………………………53 第二節 未來期望……………………………………………………54 參考書目……………………………………………………………………56

    (梁)劉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下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版。
    (唐)張彦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版。
    (明)釋道濟撰,《苦瓜和尚畫語錄》,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2003年版。
    (清)王昱撰,《東莊畫論》,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2003年版。
    于德山,金元浦編,《中國圖像敘事傳播》,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楊智文化,2002年版。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李振明,《李振明作品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8年版。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金會敏、趙士林,霍桂桓、劉悅笛,西方美學史第四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林進忠,<與古為新的書藝傳承探索>,收入於林進忠主編,《當代書畫藝術發展展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台北:台灣藝術大學,2009版。
    林昌德,《先秦至兩宋繪畫寫生理論研究》,台北:藝風堂,1988年版。
    林世斌,《象無象,色無色,意無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 ,2003。
    邱明正、朱立元主編,《美術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版。
    徐建融,孫丹妍導讀,《傳統的興衰》,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版。
    張法,《20世紀西美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張晶,《神思:藝術的精靈》,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曹玉霖,《當代中國畫體格轉》,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版。
    莊連東,《真實與虛幻之間─與中國園林對畫的繪畫創作試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 ,1993。
    陸真儀,《想像與幻想繪畫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 ,2005。
    崔詠雪,<新象–2009兩岸當代水墨展>前言,收入於《新象–2009兩岸當代水墨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年版。
    詹福瑞,《中古文學理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
    謝東山,《藝術概論》,台北: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版。
    ﹝英﹞蘇立文,曾堉、王寶連譯,《中國美術史》,台北:南天書局,1985年版。
    〔美〕丹尼爾.貝爾,趙一凡等譯,《資本主義文化的矛盾》,上海:三聯書店, 1989年版。
    阿恩海姆,《視覺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