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姍蒲
Wu, Shan-Pu
論文名稱: 德勒茲的「類比論」
Gilles Deleuze’s “Analogy Theory”
指導教授: 陳瑞文
Chen, Zuei-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德勒茲類比相似性媒材在場
英文關鍵詞: Gilles Deleuze, analogy, resemblance, medium, presenc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7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3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論文旨在研究德勒勒茲的「類類比論論」。「類類比論論」是德勒勒茲以「類類比」概念念對培 根繪畫作品進行行之材質問題探討。此研究主要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 「類類比論論」的基本架構;第二部分研究「相似性」議題在「類類比論論」的論論述角 色;第三部分分析媒材議題具體化於「類類比論論」的方式;第四部分釐清「在 場」議題被用於繪畫材質問題上的論論述意義。研究發現,德勒勒茲以獨特的「類類 比」意義,藉「相似性」指涉排除形似而直接透過媒材進行行表達的「類類比繪 畫」,賦予之獨特的物質在場。最終發現,「類類比論論」的思考方式,涉及德勒勒茲 多重的、創造性思考模式:繁多性。

    This thesis aims to study Deleuze's “analogy theory”. “Analogy theory” is the discussion of material issues of Bacon's paintings in analogical concept.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part discusses basic infrastructure of “analogy theory”;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role of resemblance issue at “analogy theory”; Third part analyzes how Deleuze specify mediums issues in “analogy theory”; Forth part clarifies presence-issues implication used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painting materials. This study finds that Deleuze left analogy the unique meaning, and he signified the “analogical painting” by resemblance which excludes resemblance problems of the shape but directly expresses through the mediums. Accordingly, analogy and resemblance give “analogical painting” a unique material presence. To sum up, this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thinking ways in “analogy theory” involve the multiple, creative thinking character of Deleuze: multiplicité.

    目錄 一、緒論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研究方法 4 (三)文獻回顧 12 1. 德勒茲相關研究 12 1.1中文研究狀況 12 1.2英文研究狀況 16 2. 德勒茲及其著作 17 (四)重要名詞解釋 20 (五)論文研究限制 23 二、「類比論」的基本架構 24 (一)、「類比語言」與「類比」的辨識 24 (二)、「類比繪畫」與「具象繪畫」的分辨:「具象」問題 29 (三)、「類比繪畫」的特性:三個面向和三重解放 35 (四)、「類比繪畫」與「圖表」的關係:色彩「細微變化」 38 結論 42 三、「類比論」的相似性議題 44 (一)「相似性」的第一種討論方式:藉「相似性」看見「類比」的可能 45 (二)「相似性」的第二種討論方式:由「相似性」轉向「中介物直接性」的「類比」論述 53 (三)「相似性」的第三種討論方式:「數位」編碼之「同構的相似性」 65 (四)「相似性」的第四種討論方式:繪畫必須排除「具象」,實現「美學類比」 73 結論 84 四、「類比論」的媒材議題 86 (一)塞尚的幾何:將中介物「直接使用」具體化為「關係表達」的「類比」意義 86 (二)「中介物直接性」是繪畫油彩呈現自身以進行表述 89 (三)透過塞尚「母題」嚴謹定義的媒材「直接」運作 91 (四)藉塞尚的印象派評述點出油彩自行表述的繪畫理想 94 結論 96 五、「類比論」的在場議題 98 (一)「在場」的範圍定義:純屬於繪畫自身的內部見證 98 (二)「體」的力量運動:所見證、所等待、所發生的 100 (三)「體」的「在場」與層級:動態「在場」 102 (四)「歇斯底里」的繪畫 104 (五)透過「感覺」確立的繪畫「在場」 105 (六)「無器官身體」意指繪畫物質持續變化 107 (七)「無器官身體」對「圖表」的回應:引入兩種繪畫時間性 111 (八)「歇斯底里式在場」的繪畫意義:以培根繪畫為例 112 (九)與再現決裂的「歇斯底里的在場」 117 結論 119 結 語 121 附錄1.「數位」的三個層次 131 附錄2. 相似性 138 參考書目 151 (一)德勒茲的著作 151 1. 中文譯本 151 2. 英文譯本 152 (二)研究德勒茲之相關文獻 153 1. 外文著作 153 2. 外文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 154 3. 中文著作 154 4. 中文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 155

    參考書目
    (一)德勒茲的著作
    1. 中文譯本
    于奇智、楊潔(譯)(2001)。福柯;褶子(原作者:Gilles Deleuze)。長沙市:湖南文藝。(原著出版年:1988)
    周穎、劉玉宇(譯)(2001)。尼采與哲學(原作者:Gilles Deleuze)。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原著出版年:1962)
    林長杰(譯)(2004)。何謂哲學?(原作者:Gilles Deleuze、Félix Guattari)。臺北市:臺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91)
    姜宇輝(譯)(2008)。普鲁斯特與符號(原作者:Gilles Deleuze)。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4)
    姜宇輝(譯)(2010)。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原作者:Gilles Deleuze、Félix Guattari)。上海:上海書店。(原著出版年:1980)
    姜宇輝(譯)(2010)。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原作者:Gilles Deleuze、Félix Guattari)。上海:上海書店。(原著出版年:1972)
    張宇凌、關群德(譯)(2002)。康德與柏格森解讀:柏格森主義:康德的批判哲學(原作者:Gilles Deleuze)。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6)
    張祖建(譯)(2007)。什麼是哲學?(原作者:Gilles Deleuze、Félix Guattari)。長沙市:湖南文藝.。(原著出版年:1991)
    陳蕉(譯)(2009)。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原作者:Gilles Deleuze)。苗栗縣:桂冠出版。(原著出版年:1981)
    馮炳昆(譯)(2004)。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原作者:Gilles Deleuze)。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70)
    黃建宏(譯)(2003)。電影1:運動-影像(原作者:Gilles Deleuz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3)
    黃建宏(譯)(2003)。電影2:時間-影像(原作者:Gilles Deleuz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5)
    楊凱麟(譯)(2006)。德勒茲論福柯(原作者:Gilles Deleuze)。南京:江蘇教育出版。(原著出版年:1986)
    董強(譯)(2007)。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原作者:Gilles Deleuze)。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1)
    劉云虹、曹丹紅(譯)(2012)。批評與臨床(原作者:Gilles Deleuze)。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劉漢全(譯)(2000)。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德勒茲訪談錄(原作者:Gilles Deleuze)。北京市: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90)
    2. 英文譯本
    Deleuze, G. (1973). Proust and Signs (R. Howard, Trans.). MN: Univi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 (1983).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H. Tomlinson, Trans.). London: The Athlone.
    Deleuze, G. (1985).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H. Tomlinson & B. Habberjam, Trans.). MN: Univi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 (1986).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H. Tomlinson & B. Habberjam, Trans.). London: The Athlone.
    Deleuze, G.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 (B. Massumi, Trans.). NY: continuum.
    Deleuze, G. (1988). Bergsonism (H. Tomlinson & B. Habberjam, Trans.). NY: Zone Books.
    Deleuze, G. (1988). Foucault (S. Hand, Trans.). MN: Univi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 (1988). 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R. Hurley, Trans.). CA: City Lights Publishing.
    Deleuze, G. (1989). Cinema 2: The Time-Image (H. Tomlinson & R. Galeta, Trans.). London: The Athlone.
    Deleuze, G. (1990). Expressionism in Philosophy: Spinoza (M. Joughin, Trans.). NY: Zone Books.
    Deleuze, G. (1991). Empiricism and Subjectivity (C. V. Boundas, Tra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euze, G. (1993).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T. Conley, Trans.). MN: Univi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 (1994).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P. Patton, Tra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euze, G. (1995). Negotiations (M. Joughin, Tra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euze, G. (1997). Essays Critical and Clinical (M. A. Greco and D. W. Smith, Trans.). MN: Univi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 (2003). Desert Islands and Other Texts 1953-1974 (M. Taormina, Trans.). NY: Semiotext(e).
    Deleuze, G. (2003). 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D. W. Smith, Trans.). NY: continuum.
    Deleuze, G. (2006). Two Regimes of Madness: Texts and Interviews 1975-1995 (A. Hodges & M. Taormina, Trans.). NY: Semiotext(e).
    Deleuze, G. & Boundas, C. V. (1990). The Logic of Sense (M. Lester & C. Stivale, Tra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77). Anti-Oedipus (R. Hurley & M. Seem & H. Lane, Trans.). Canada: Penguin Group.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86).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D. Polan, Trans.). MN: Univi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94). What Is Philosophy? (H. Tomlinson & G. Burchell, Trans.). N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euze, G. & Parnet, C. (1987). Dialogues II. N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euze, G. & Sacher-Masoch, L. V. (1989). Masochism: Coldness and Cruelty In Furs (J. McNeil & A. Willm, Trans.). NY: Zone Books.

    (二)研究德勒茲之相關文獻
    1. 外文著作
    Bogue, R. (2003). Deleuze on music, painting, and the arts. London: Routledge.
    Genosko, G. (2001). Deleuze and Guattari: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philosophers. New York: Routledge.
    Lambert, G. (2006). Who's afraid of Deleuze and Guattari? New York: Continuum.
    Parr, A. (Ed.). (2010). The Deleuze dictiona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P. (1996). Deleuze: a critical reader.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Rajchman, J. (2000). The Deleuze connec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Smith, D. W. (2012). Essays on Deleuz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Smith, D. W., & Somers-Hall, H. (2012).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leuz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ivale, C. J. (2005). Gilles Deleuze: key concepts.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 外文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
    Bradley, J. P. N. (2014). The Zerrissenheit of Subjectivity. Tamkang Review, 44(2), 37-62.
    Ellison, D. R. (2014). Situating Deleuze o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Territories Distinct but Uncannily Analogous. Tamkang Review, 44(2), 3-15.
    Ramey, J. A. (2006). Gilles Deleuze and the powers of art. (Ph.D.), Villanova University.
    Stevenson, F. W. (2001). Resonant Noise: Poe's Pit and Deleuze's Pendulum.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27(1), 31-67.
    Stevenson, F. W. (2004). Becoming Mole(cular), Becoming Noise: Serres and Deleuze in Kafka’s “Burrow”.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0(1), 3-36.
    Stevenson, F. (2009). On the Horizon: Nietzsche's Lady Dawn and Deleuze's Sky-Chance.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5(2), 355-378.
    Stevenson, F. (2009). Stretching Language to Its Limit: Deleuze and the Problem of Poiesis.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5(1), 77-108.
    Stevenson, F. (2014). Vibration, Singularity, Event: Deleuze and Badiou on Poetic Language. Tamkang Review, 44(2), 17-35.
    3. 中文著作
    方成(2001)。精神分析與後現代批評話語。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瑞全(1993)。休謨。臺北市:東大發行。
    李醒塵(2000)。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姜宇輝(2007)。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高宣揚(2005)。後現代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宣揚(2005)。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永國(2014)。理論的逃逸。臺北市:秀威資訊。
    陳炳輝(2011)。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瑞文(2002)。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第1版)。臺北市:臺北市美術館。
    麥永雄(2007)。德勒茲與當代性:西方後結構主義思潮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程黨根(2009)。遊牧思想與遊牧政治試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小惠(2013)。慾望・遊牧・政治:吉爾・德勒茲的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北京市:知識產權。
    楊凱麟(2000)。從傅柯到德勒茲。載於楊凱麟(主編),德勒茲論傅柯(9-36頁)。臺北市:麥田。
    楊凱麟(2010)。德勒茲哲學的思想與特異性。載於林慶勳(主編),文化與語言論叢(271-296頁)。高雄市:中山大學。
    楊景邁(1997)。文馨最新英漢辭典。臺北市:文馨出版社。
    楊雁斌、薛曉源(2001)。重寫現代性:當代西方學術話語。上海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萬胥亭(2009)。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臺北市:唐山。
    趙復三(譯)(2003)。歐洲思想史(原作者:Friedrich Heer)。臺北市:臺灣商務總代理。(原著出版年:1953)
    趙德恕(2011)。現代法漢辭典。臺北市:文橋出版社。
    潘于旭(2007)。斷裂的時間與「異質性」的存在:德勒茲《差異與重復》的文本解讀。浙江省:浙江大學出版社。
    篠原資明、徐金鳳(2001)。德魯茲:游牧民。河北省:河北教育出版社。
    羅貴祥(1997)。德勒茲。臺北市:東大發行。

    4. 中文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
    周兮吟(2010)。差異的差異化:淺析德勒茲的三種時間綜合(碩士論文)。取自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4362047*cht
    胡新宇(2008)。德勒兹的“感性美學”初探(碩士論文)。浙江大學,浙江。
    胡新宇(2012)。德勒兹差異哲學與美學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5560165*cht
    唐卓(2009)。談德勒茲的「褶子」思想。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87-88。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唐卓(2010)。影像的生命──德勒茲電影事件美學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4369978*cht
    夏光(2006)。德鲁兹的反柏拉圖主義哲學。國外社會科學,2006(6),2-11。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
    夏光(2007)。德魯茲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學(上)。國外社會科學,2007(2),21-32。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
    夏光(2007)。德鲁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學(下)。國外社會科學,2007(3),30-38。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
    耿幼壯(2006)。如何面對繪畫-以德勒兹論培根為例。文藝研究,2006(4),116-124。北京市:中國藝術研究院。
    張晨(2013)。第三條路:德勒茲論培根(碩士論文)。取自 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5574531*cht
    陳瑞文(2007)。觸覺空間與平滑空間-德勒茲論培根的思想開展與特色。現代美術學報,14,11-52。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瑞文(2008)。德勒茲的圖表史觀特徵。中外文學,37(4),13-5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陳瑞文(2009)。以問題為核心的美學經驗:德勒茲的圖表思想。現代美術學報,17,11-44。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瑞文(2009)。德勒茲的影像:運動及主體性視野。藝術觀點,39,74-79。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09)。德勒茲圖表徵候學的前身。藝術觀點,37,36-41。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09)。德勒茲複合性的創造理論。藝術觀點,38,79-84。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0)。德勒茲的外部視野及其藝術觀:電影作為鏡子與種子。藝術觀點,44,134-141。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0)。德勒茲的電影系譜:電影與哲學之間的相關問題。藝術觀點,43,114-122。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1)。德勒茲的電影系譜:電影與哲學互為的來龍去脈。現代美術學報,21,105-136。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瑞文(2011)。德勒茲創造理論的非人稱與非人稱性。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5,1-45。臺北市:政治大學。
    陳瑞文(2012)。德勒茲的雙重音樂系譜。視覺藝術論壇,7,70-96。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陳瑞文(2013)。再現與單義性:康德與德勒茲茲。藝術觀點,57,128-136。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4)。永恆輪迴:尼采與德勒茲茲。藝術觀點,59,149-156。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程黨根(2006)。後哲學話語中的哲學合法性質疑―以德勒茲為例。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4),17-22。南昌市:南昌大學。
    黃修文(2011)。從美學到哲學的思維軌跡:德勒茲論培根的思想特色(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凱麟(1996)。域外的幻想者—一個德勒茲式的傅柯。台灣賦格,德勒茲紀念專輯,58-64。
    楊凱麟(1999)。虛擬與文學:德勒茲文學論。中外文學,28(3),29-49。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楊凱麟(2003)。德勒茲「思想-影像」或「思想=影像」之條件及問題性。臺大文史哲學報,59,337-367。臺北市:臺灣大學。
    楊凱麟(2003)。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揭諦,5,215-237。嘉義縣:南華大學。
    楊凱麟(2003年12月)。德勒茲的特異性思考:事件的間接自由言說與無人稱場域。「2003年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東吳大學。
    楊凱麟(2006)。二(特異)點與一(抽象)線-德勒茲思想的一般拓樸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4,173-189。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楊凱麟(2014)。起源與重複:德勒茲哲學的差異問題性。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1,107-140。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賈福生、高麗萍(2008)。德勒茲:於悖論處尋找流動的生命。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4(1),38-43。汕頭市:汕頭大學。
    劉純妤(2011)。運動的疊置與空間多重化搭建:從德勒茲《感覺的邏輯》看培根三聯畫的另類思考(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劉莉君(2009)。哲學詩化的遊牧者:淺論德勒茲的後現代文化思想(碩士論文)。取自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4657865*cht
    潘于旭(2006)。「差異」邏輯:德勒茲反表象主義的理論物質。浙江學刊,2006(3),89-91。浙江省: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韓桂玲(2010)。論身體感覺的創造價值-對德勒茲《感覺的邏輯》的解讀。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40-45。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