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苡軒
Yang, Yi-Xuan
論文名稱: 清代邊疆賦裡的「京都賦」傳統
The Tradition of “Capitals Fu” of Frontier Writing in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祁立峰
Chi, Li Feng
口試委員: 祁立峰
Chi, Li Feng
梁淑媛
Liang, Shuyuan
游適宏
You, Shi Hong
口試日期: 2024/12/1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5
畢業學年度: 11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清代邊疆京都賦華夷以賦作志都城書寫
英文關鍵詞: Qing Frontier, The Capitals Fu, Hua-Yi (China and the Barbarians), Writing Gazetteers through Fu, Urban Writing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文件分析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京都賦」為《文選》所提出的文類,象徵皇權中心的「京都」以天子的視野觀看天下,由此佔領地方,藉此區分他者夷狄、形成華夏自我。而清代邊疆賦作的書寫者與書寫範圍拓展至諸多傳統上被視為「夷狄」者。因此,本文欲由清代的社會背景以及「京都賦」視角,觀看清代邊疆賦作中所展現出的辭賦演變脈絡以及地方形象。首先,由《歷代賦彙》整併《文選》「京都賦」、《文苑英華》所設立的「邑居賦」以及收錄非「京都」之都邑為「都邑賦」的現象,探討「京都賦」此一文類的演變脈絡。由漢魏至明代,京都賦的都城範圍從中心拓往地方郡縣、城關、橋市,甚至是「中國」之「外」的夷狄、邦國。因此,「京都賦」所展現出的地方精神雖然旨歸皇權,但顯現出的都城自我形象漸趨不同。都城不再只有帝京形象,亦可展現地方人文特色。此外,「京都賦」中的「中心」意義也將跟隨掌權者的身分、意識形態而變化。故而,每每改朝換代之時,京都賦中的「邊疆」或是「夷狄」便詮釋出新的「中心」、「華夏」。由歷代「京都賦」的中心論述,都城可「相對」歸納出三類都城形象,分別為:由邊疆成為京都、由邊疆成為地方大城、由「外」進入到中國之「內」的「邊疆」。由此,本文將歷代京都賦,視為一種文學傳統,並以此文學傳統探討清代邊疆賦作的發生及改變。在第三章中,由「京都賦」的結構,分辨清代邊疆賦作中接近「京都」賦類傳統者。並且,結合清代邊疆賦作的書寫與清代的方志風潮呈現正相關的現象,觀察到「以賦作志」的閱讀活動,連帶影響賦的書寫模式。「賦」從雕琢的文學創作,轉為強調真實記錄地理、具有實用價值的方志。而後由「盛京、卜魁、西藏、新疆、臺灣、瑯嶠、澎湖」此七地的地方形象分析,關注賦作所展現的「中國」與漢文化下的「京都賦」文學傳統有何差異。由此了解到清代賦家如何詮釋出帝國「想要」的邊疆形象。整體而言,「盛京」呈現的是「滿清」下的「中國」疆域與歷史,餘下六地則藉由京都賦中的建制、歷史、人文等傳統論述,迫使邊疆進入「中國」文化脈絡中,強化邊疆與「中國」的關聯。本文關注歷代「京都賦」所形成的文學傳統,如何進入清代邊疆賦作中的都城及邊疆書寫,從中探討「京都賦」的中心權力視角如何塑造地方形象、並藉此佔有地方。期許能在漢魏樹立的「京都賦」傳統中,開闢一條清代邊疆的路徑,看到不同的都邑風景。

    The "Capitals Fu" (京都賦), as a literary genre proposed in Wen Xuan(文選), symbolizes the imperial center of power, with the "capital" viewing the world from the emperor's perspective, thereby dominating local regions and distinguishing others as barbarians, forming a sense of Huaxia(華夏) identity. In contras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authors and scope of frontier Fu(賦) writing expanded to encompass regions traditionally regarded as barbaria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Fu composition and the depiction of local imagery in Qing frontier Fu writings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Qing social context and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s Fu."
    First, by examin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compilation in Lidai Fu Hui(歷代賦彙), which integrates the "Capitals Fu" from Wen Xuan, the "Residence Fu" (邑居賦) established in Wenyuan Yinghua(文苑英華), and the categorization of non-"capital" cities as "Urban Fu" (都邑賦),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volutionary trajectory of the "Capitals Fu" as a literary genre.
    From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to the Ming dynasty, the scope of the capital cities described in "Capitals Fu"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the central imperial capital to regional commanderies, county seats, city gates, bridge markets, and even to regions outside of China, such as lands of barbarians and foreign nations. Thus, while the local spirit expressed in "Capitals Fu" remained centered on imperial authority, the self-image of the capital evolved toward increasing diversity. The capital no longer solely embodied the imperial metropolis but also reflecte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regions. Furthermore, the meaning of center in "Capitals Fu" shifted according to the identity and ideology of the ruling power. Consequently, during each dynastic transition, the frontiers or barbarians described in "Capitals Fu" were often reinterpreted as the new center or "Huaxia." Based on the central discourses in "Capitals Fu" across different dynasties, three relative types of capital images can be identified: frontiers transformed into capitals, frontiers developed into major regional cities, and outer regions incorporated into the inner realm of China as frontiers.
    Accordingly, this study regards "Capitals Fu" across various dynasties as a literary tradition and uses this tradition to examine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Qing dynasty frontier Fu compositions. In Chapter Three, the structure of "Capitals Fu" is used to identify works within Qing frontier Fu writing that closely align with the "Capitals Fu" tradition. Furthermore, by linking the writing of Qing frontier Fu with the phenomenon of the Qing-era local gazetteer trend, it observ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is connection reveals how the practice of "writing gazetteers through Fu" influenced the modes of Fu composition. The Fu gradually shifted from a form of elaborate literary creation to one that emphasized accurate geographic document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akin to gazetteers.
    Subsequentl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local imagery of seven regions—Shengjing, Bukui, Tibet, Xinjiang, Taiwan, Langqiao, and Penghu—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in these Fu writings and the "Capitals Fu" literary tradition rooted in Han culture. This reveals how Qing-era Fu authors interpreted the empire’s "desired" image of the frontiers. Overall, Shengjing is portrayed as embodying the territorial and historical concept of "China" und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ule, while the remaining six region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ltural framework of "China" through traditional discourses on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history, and humanistic values in "Capitals Fu", thereby reinforc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rontiers and "Chin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Capitals Fu" established across various dynasties was integrated into Qing frontier Fu writings, particularly in the depiction of capitals and frontiers. It examines how the central power perspective of "Capitals Fu" shaped local imagery and facilitated the appropriation of local spaces. The aim is to carve out a path for Qing frontier writings within the "Capitals Fu" tradition established during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revealing diverse urban landscap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範圍界定與用詞說明 6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0 一、賦學 10 二、研究方法 17 三、研究文本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1 一、文本分析 21 二、歷史研究 21 三、文化研究 22 第二章 從「京都」到「都邑」:清代前的都邑賦 23 第一節 東漢:何謂「京都」賦 23 一、《文選》「京都賦」與《歷代賦彙》「都邑賦」的篇目差異 23 二、《文選》「京都賦」中「二都」的書寫典範 24 第二節 三國與魏晉:以「都邑」作為「京都」 27 一、三國:從「帝京」到「郡縣」 27 二、魏晉:當「王國」取代「帝京」 28 第三節 晉室南渡與南朝:「夷」轉為「華」 32 一、晉室南渡:「南方」城市作為「中心」的先聲 32 二、南朝:破敗且邊緣的「京都賦」 36 第四節 唐代:城關、橋、市之都 38 一、唐代「中國」疆域與邊防關係 39 二、城關、橋、市、堤的「關防」功能 42 第五節 宋代:南移的「京都賦」 45 一、宋:以「南方」為「中心」 46 二、以「京都賦」作「志」之濫觴 48 第六節 元代、明代:「北」移、「外」移的京都賦 51 一、元代與明代的「北京」書寫 52 二、明代:逐漸拓往中國之「外」的「京都賦」 54 第七節 「京都賦」中的都城類型與書寫模式 59 一、「京都」、「都邑」、「京都賦」 59 二、「京都賦」中的都城類型 60 三、「京都賦」的書寫模式 62 第三章 清代邊疆賦作中的賦類傳統 64 第一節 賦類題材 64 一、以「山」、「海」為名的清代邊疆賦 65 二、以「平定」為名的清代邊疆賦 76 三、以「形勝」、「景物」、「風土」、「風俗」為題的清代邊疆賦作 77 四、以「都邑名城」為名的清代邊疆賦 81 第二節 以「賦」作志 88 一、前因:成為「方志」的「賦」 88 二、後果:「京都賦」成為「方志」後 94 第四章 從「外」到「邊疆」:清代邊疆賦作 97 第一節 東北:盛京賦與卜魁城賦 98 一、以「北」京為「中心」視角的盛京論述 98 二、漢族視角下的盛京論述 99 三、天子視角下的盛京論述 102 四、盛京「外」的卜魁城視角 105 第二節 西南:西藏賦 108 一、西藏賦的「語言」論述 109 二、西藏與中國的政教關係 110 第三節 西北:新疆賦 112 一、從「新」疆成為「新疆」 112 二、「新疆」地方形象的形成 115 第四節 東南:臺灣、瑯嶠、澎湖賦 118 一、中國想像下的海島史地 118 二、渡海來臺的漢族視域下的臺灣、瑯嶠與澎湖 123 第五節 清代邊疆賦作中的「中國」想像 134 一、清代中國內「大陸」邊疆的形象 134 二、清代中國外「海洋」邊疆的形象 137 三、清帝國「內」的邊疆形象 140 四、清代「京都賦」的「中國」想像 145 第五章 結論 154 參考書目 156 一、古籍書目 156 二、近人專著 159 三、引用論文 160

    一、古籍書目
    〔周〕《尚書》,收入自〔清〕紀昀撰,宋衛平、徐海榮編:《文瀾閣四庫全書》經部四十八《尚書全解》,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初版。
    〔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台北:黎明事業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0月增訂5版。
    〔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班固撰:《漢書》: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9、251》,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漢〕董仲舒撰:《春秋繁錄‧卷十五‧郊事對》,收入自〔清〕紀昀撰,宋衛平、徐海榮編:《文瀾閣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
    〔漢〕鄭玄著,〔唐〕陸德明音義,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樂,收入自〔清〕紀昀撰,宋衛平、徐海榮編:《文瀾閣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
    [東晉]庾闡:〈揚都賦〉,收入[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南朝.梁〕蕭統編選,〔唐〕呂延濟等注,俞紹初、劉群棟、王翠紅點校《新校訂六家注文選.第一冊》,鄭州:鄭州大學,2013年。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張衡列傳》,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3》,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35》,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8》,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南朝.梁〕劉勰著,〔清〕黃叔琳註:《黃叔琳注本文心雕龍(全二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7年。
    〔唐〕房玄齡等奉敕撰:《晉書》,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5、256》,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唐〕張九齡等編:《唐六典》,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95》,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唐〕韓愈:《韓昌黎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後晉〕劉昫等奉敕撰:《舊唐書》,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68》,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王十朋《會稽三賦》,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89》(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頁589-251~589-287。
    〔宋〕王溥撰:《唐會要》,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07》,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李昉奉敕:《文苑英華》,收入〔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333》,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22》,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05》,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新唐書》,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72、276》,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明〕宋濂奉敕撰:《元史》,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93》,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明〕焦竑輯:《國朝獻徵錄》,收入於〔清〕紀昀編:《四庫全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清〕王嗣槐:《桂山堂文選》卷十,收入於《四庫未收書輯刊‧柒輯‧27》,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王先謙:《東華續錄》,收入於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江闓:《江辰六文集》,收入於《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呂耀曾,魏樞棠著:《欽定盛京通志》,收入於《中國邊疆叢書第一輯》,台北:文海,1966年。
    〔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清〕和寧撰:《三州輯畧》,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和寧:《三州輯畧》,收入於《中國方志叢書‧西部地方‧11》,臺北:成文,1968年。
    〔清〕阿桂,劉謹之等奉敕撰:《欽定盛京通志》,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01》,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阿桂等奉敕撰:《滿洲源流考》,收入自〔清〕紀昀撰,宋衛平、徐海榮編:《文瀾閣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
    〔清〕姚椿:《國朝文錄》,臺北:大新書局,1965年。
    〔清〕英和:《恩福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0月增訂5版。
    〔清〕施琅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靖海紀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收入於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胡建偉、蔣鏞著,張光前點校:《澎湖紀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2004年。
    〔清〕英和:《恩福堂詩鈔;步魁集;恩福堂詩鈔;植杖集》,收入於《上海圖書館未刊古籍稿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清〕柏葰:《薜箖吟館鈔存》,收入於《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姚元之:《竹葉亭雜記》,收入於〔清〕姚元之、王晫撰:《竹葉亭雜記;今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郝玉麟監修,魯曾煜編纂:《廣東通志》,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62、564》,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袁枚:《隨園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4年。
    〔清〕徐松著,朱玉麒整理:《西域水道記(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郝懿行撰,王其和、吳慶峰、張金霞點校:《爾雅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收入於《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郝懿行撰,王其和、吳慶峰、張金霞點校:《爾雅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張廷玉等奉敕撰:《明史》,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98、302》,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陳元龍等編:《御定歷代賦彙》,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張玉書撰,馮濤編:《康熙字典‧現代版》,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
    〔清〕張澍:《養素堂文集》,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1506》,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清〕黄沛翹著,李毓澍編:《西藏圖考》,收入於《中國邊疆叢書第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清〕湯斌:《湯子遺書》卷六,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萬福麟修,張伯英纂:《黑龍江志稿》,收入於《中國邊疆叢書第一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清〕董誥等輯:《皇清文穎》卷四十一,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清〕清聖祖御纂:《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趙爾巽等著:《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鴻寶齋主人:《賦海大觀》,北京:北京圖書館,2007年。
    〔清〕藍鼎元:《平臺紀略》,收入於〔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69》,台北:臺灣商務,1983年。
    二、近人專著
    (一)中文專著
    方師鐸:《傳統文學與類書關係》,台中:東海大學,1971年。
    田曉菲:《神游: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1979年。
    肖愛玲:《西漢城市體系的空間演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何一民:《中國城市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祁立峰:《建康內外:南朝作家的都城書寫與空間想像》,臺北:政大出版社,2020年。
    吳儀鳳:《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臺北:萬卷樓,2012年。
    來新夏主編:《方志學概論》,福建:福建出版社,1983年。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浙江:浙江省新華書店,2000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郭維森、許結著:《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光貽:《中國方志學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2001年。
    張煒、方堃綸:《中國海疆通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許俊雅、吳福助編:《全臺賦》,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郭哲銘:《誦清堂詩集注釋》,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程存潔:《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馮小祿:《漢賦書寫策略與心態建構》,雲南:雲南師範大學學術文庫,2010年。
    游適宏:《以賦憶賦:清代臺灣文集賦的仿擬與記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詹杭倫:《清代賦論研究》,臺北:臺北學生,2002年。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1
    葛兆光:《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年。
    葛兆光:《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
    董馥榮:《清代順治康熙時期地方志編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年。
    劉緯毅等著:《中國方志史》,太原:三晉出版社,2009年。
    蔣寅:《清代文學論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年。
    潘務正:《清代賦學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薛鳳旋:《中國城市文明史》,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20年。
    (二)外文譯著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英〕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美〕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圖像(1683–1895)》,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8年。
    〔美〕傅羅文、陳伯楨著,戚軒銘譯:《古代中國內陸:景觀考古視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峽和長江中游地區》,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1年。
    〔美〕喬治.萊考夫(George Lakoff)、馬克.約翰遜(Mark Johnson)著,何文忠譯:《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浙江:浙江大學,2022年。
    三、引用論文
    (一)專書論文
    聞一多:〈類書與詩〉,《唐詩雜論》(上海:上海古籍,2006年),頁1-7。
    張羽新:〈清朝前期的邊疆政策〉,收入於馬大正編:《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頁315-353。
    莊吉發〈從史學的觀點研究中國邊疆的理論與方法〉,收入於林恩顯:《中國邊疆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渤海堂,1992年),頁383-402。
    (二)學位論文
    王欣慧:《歷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
    朱開宇:《唐代交通圖與唐帝國的空間運作——邊防、軍政布局及歷史意義》,臺北:臺大歷史所博士論文,2014年。
    任樂宜:《《爾雅‧釋天》訓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21年。
    陳俊隆:《乾隆皇帝運用文殊菩薩化身策略與西藏地區的治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9年。
    許宗傑:《清代澎湖方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張加佳:《臺灣賦研究-—以身分視域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13年。
    塗怡萱:《清代邊疆輿地賦作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坤倫:《唐代關防研究——以關中四面關為中心》,臺北:臺師大歷史所博士論文,2017年。
    (二)期刊論文
    丁涵:〈論中國紀行文學的發生與確立:以劉歆〈遂初賦〉為中心〉,《中正漢學研究》第二期,2017年12月,頁17-44。
    朱曉海:〈〈兩都〉、〈二京〉義疏補〉,《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四期,1999年3月,頁193-256。
    李軍:〈論〈西藏等三邊賦〉清代邊疆與地賦之代表〉,《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五十七卷第二期,2012年9月,頁93-123。
    村上信明:〈乾嘉時期清朝與達賴喇嘛的關係:以會見禮儀爲中心〉,《成大歷史學報》第五十三號2017年12月,頁117-134。
    林仕鉉:〈清朝的同文與滿洲政治文化〉,《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三十八期,2006年6月,頁145-178。
    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113-148。
    烏日罕:〈試論《西藏賦》文體特徵〉,《赤峰學院學報》第5期,2011年,頁119-120。
    徐瑋:〈賦寫帝國的邊緣——論徐松《新疆賦》〉,《東方文化》第47卷第2期,2014年2月,頁77-92。
    陳家煌:〈《林豪手抄本》中院課文章及賦作探析〉,收入陳益源主編:《2019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局;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20年),頁145–163。
    陽達、夏菁:〈唐詩中的「灞橋」文化——基於交通的視野〉,《平頂山學院學報》第34卷第1期,2019年2月,頁33-37。
    劉萱萱:〈「只此一丸地,曾為百戰場」——吳德功、丘逢甲、洪棄生〈澎湖賦〉探析〉,《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46期,頁48-69。
    韓暉:〈《文選》京都賦置首的文化分析〉,《廣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1期,2004年1月,頁76-82。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第二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1979 年,頁31-57。
    龔克昌:〈中國古代賦體研究總論〉,《東方論壇》第3期,2001年,頁26-2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