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尉良
Chu, Wei-Liang
論文名稱: 宜蘭平原三合派陰宅風水的空間實踐
The Practice of San-he School of Cemetery Feng Shui In Yi-Lan Plain.
指導教授: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1
中文關鍵詞: 陰宅風水巒頭派理氣派三合派宜蘭平原
英文關鍵詞: Cemetery Feng Shui, the School of Luan Tou, the School of Li Chi, the School of San He, Yi-lan Plai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3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2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傳統上,漢人重視風水,並將風水視為秀麗的風景意象,但透過風水師建造的風水,在傳統舊式公墓卻呈現紛亂無序的景觀。本研究旨在探究陰宅風水的理想模式與實踐方法,以及陰宅風水的內涵。一般認為,理想的風水環境需具備「背後倚龍脈、穴場富生氣、前方有明堂、砂山環護衛、流水要有情」等條件,採用巒頭派的觀點。而宜蘭平原因為地勢平坦,平原區公墓缺乏高處作為倚靠,理氣風水三合派以方位的安排為主,能適用於各種地形環境,成為宜蘭平原重要的風水流派。但實際操作上,仍以巒頭風水為大原則,再輔以三合派的方位安排。巒頭風水與三合派風水都具有「追求龍脈生氣、重視血親關係、以及尋求生活穩定」的共通點,因此三合派風水也能自有一套合理的解釋系統,符合理想風水的模式,使風水文化能存在於各種地形環境,並延續至今。

    In tradition, Chinese highly value Feng Shui, and view a good one as a beautiful landscape. However, the graves built by geomancers in the old traditional cemetery look disordered.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the discussions on the ideal model, practice and connotation of Cemetery Feng Shui.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with the viewpoint of the School of Luan Tou that ideal environment of Feng Shui must have highlands behind, good energy inside, plains in the front, hills and slow rivers around.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ostly flat fields in Yi-lan plain and it lacks hillside around some cemetery, the School of San He as part of the School of Li Chi arranged the direction of the graves in order to adapt to any terrain, and became the leading school of Feng Shui in Yi-lan Plain. Nevertheless, in the real practice, the School of Luan tou has the higher priority than the School of San He. The two Schools above have a universal point that searching for the natural energy, emphasizing the blood relationship, and seeking the peaceful and stable life. Consequently, the School of San He ha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system for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al model of Feng Shui, making the culture of Feng Shui exist in any terrain and continue until now.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 第五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陰宅風水的理論與理想模式 17 第一節 風水的內涵 17 第二節 風水的理論基礎 22 第三節 風水的派別 32 第四節 風水的理想模式 35 第五節 宜蘭平原的公墓分布 40 第六節 小結 52 第三章 陰宅風水的實踐 53 第一節 理氣風水的要素 53 第二節 常見的理氣風水派別 59 第三節 宜蘭三合派的造墓流程 64 第四節 宜蘭三合派的陰宅擇址、擇向方式 69 第五節 個案探討 96 第六節 小結 127 第四章 從地形與方位的抉擇探究陰宅風水的內涵 129 第一節 宏觀尺度下的巒頭風水:地形的抉擇 129 第二節 微觀尺度下的理氣風水:方位的抉擇 136 第三節 陰宅風水的內涵 139 第四節 小結 142 第五章 結論 145 參考文獻 149 附錄一、三合派營造陰宅風水的過程:宜蘭風水師A的個案 155 附錄二、陰宅風水個案一覽表 161 圖次 圖 2-1祖宗父母胎息孕育之圖 36 圖 2-2龍脈運行圖 37 圖 2-3宜蘭平原公墓分布圖 42 圖 2-4宜蘭市第二公墓背山面海的環境 45 圖 2-5宜蘭市公墓南面山坡 46 圖 2-6宜蘭市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一) 46 圖 2-7宜蘭市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二) 47 圖 2-8員山鄉第二公墓墓塚分布(一) 48 圖 2-9員山鄉第二公墓墓塚分布(二) 49 圖 2-10位於海岸沙丘西側的壯圍鄉第二公墓 50 圖 2-11壯圍鄉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一) 51 圖 2-12壯圍鄉第二公墓墓塚景觀(二) 51 圖 3-1五行生剋關係 55 圖 3-2八卦方位配置 57 圖 3-3河圖、洛書 59 圖 3-4扦分金 66 圖 3-5納音五行隔八相生圖 71 圖 3-6羅盤分層示意圖 72 圖 3-7地支互沖示意圖。 74 圖 3-8三合四局示意圖 77 圖 3-9三合四局刑害示意圖 81 圖 3-10墓塚型制示意圖 89 圖 3-11研究個案分布:員山鄉第二公墓 97 圖 3-12研究個案分布:員山鄉第一公墓、員山福園 98 圖 3-13研究個案分布:礁溪鄉第一公墓 99 圖 3-14研究個案分布:宜蘭市第二公墓 100 圖 3-15個案180號墓塚 101 圖 3-16員山福園土葬區一隅 106 圖 3-17個案40號墓塚 108 圖 3-18個案67號墓塚 113 圖 3-19金斗甕 122 圖 3-20個案67號金斗甕正面朝向示意圖 122 圖 3-21個案67號金斗甕位置表 123 圖 3-22個案182號墓塚 124 圖 3-23個案182號金斗甕正面朝向示意圖 126 圖 3-24個案182號墓塚內金斗甕排放位置表 126 表次 表 2-1清代宜蘭「義塚設置」相關的古碑文 42 表 3-1三合局與十二長生 60 表 3-2宜蘭地區風水師的風水派別調查記錄 63 表 3-3三合四局的煞方關係表 78 表 3-4天乙貴人關係表 82 表 3-5地支相沖、相刑關係表 82 表 3-6二十四山的五行屬性 84 表 3-7《二十四山水法歌訣》彙整表 87 表 3-8二十四山適用水口方位 88 表 3-9后土適用方位對照表 90 表 3-10個案180號較佳的坐山方位 103 表 3-11個案180號備選的坐山方位 105 表 3-12個案40號可供選擇的坐山與分金 110 表 3-13個案67號合葬墓不利的坐山方位 116 表 3-14個案67號合葬墓第一組仙命適合的分金方位 117 表 3-15個案67號合葬墓第二組仙命適合的分金方位 119 表 3-16個案182號須避忌不用的坐山方位 125

    壹、中文
    一、 專書
    王玉德
    1994,《神秘的風水》,臺北市:書泉。
    1995,《中華堪輿術》,臺北市:文津。

    王振復
    2007,《風水聖經 宅經.葬書》,臺北市:恩楷。

    王維工
    2013,《河圖洛書新解》,臺北市:商周出版。

    李子源
    2003,《臺灣龍穴(上)》,臺北市:益群。

    李勉
    2013,《管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何培夫主編
    1983,《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 嘉義縣市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何曉昕
    1990,《風水探源》,南京市:東南大學出版社。

    沈鎬
    2000,《地學》,台北,武陵出版社。

    徐善繼、徐善述
    1991,《地理人子須知》,臺北市:武陵。

    陳進傳
    1989,《清代噶瑪蘭古碑之研究》,彰化縣:左羊出版社。

    張解民
    1994,《中國堪輿辭典》,香港:捷幼。

    梁貴博
    1989,《風水的研究》,臺北市:武陵。

    馮友蘭
    1944,《中國哲學史上冊》,臺北市:臺灣商務。
    1944,《中國哲學史下冊》,臺北市:臺灣商務。

    劉賁
    2009,《五術築基》,臺北市:進源書局。

    劉沛林
    1995,《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上海:三聯書店。

    萬民英
    1986,《三命通會》,臺北市:武陵。

    羅雋、何曉昕
    2004,《風水史》,臺北市:華成圖書。

    榮錫勳
    2002,《地理辯證翼》,臺北市:武陵。

    蔣大鴻著、張心言疏
    2000,《地理辨正疏》。臺北市:武陵。

    龔抗雲, 鄭玄, 李學勤, 孔穎達
    2001,《禮記正義(經解~喪服四制)》,臺北市:五南出版。

    趙九峰
    2000,《地理五訣》,臺北市:鼎文書局。

    戴志堅
    2013,《閩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鐘明義
    1988,《增訂臺灣地理圖記》,臺北市:武陵。

    蕭統、李善主編,
    2009,《文選》上冊,臺北市:五南出版。

    鐵筆子
    1987,《擇日天文學》,臺中市:創譯出版社。

    二、 期刊論文
    林開世
    2007,〈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一個人類學的反思〉,《臺灣人類學刊》5(2):63-12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漢寶德
    1983,〈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

    蔡穗
    1996,〈墓園風水的理想結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二十四期,臺北市:中國地理學會。

    三、 專書譯著
    索秋勁(譯),渡邊欣雄(原著)
    2000,《風水.氣的景觀地理學》,臺北市:地景。

    陳立夫(主譯),李約瑟(原著)
    1973,《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楊昭(譯),渡邊欣雄(原著)
    1999,《東方社會之風水思想》,臺北市:地景。

    鄭勝華等(譯),Paul CLAVAL(原著)
    2005,《地理學思想史》,臺北市:五南。

    四、 編著論文
    史箴
    1990,〈風水典故考略〉,《景觀.建築.風水》,臺北市:地景。

    秦笠(節譯)
    1980,〈風水:中國的環境設計〉,《景觀.建築.風水》,臺北市:地景。(原著:郭中端、堀込憲二,1980,《中國人の街づくリ》,日本:相模書坊。)

    五、 學位論文
    洪健榮
    2003,《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陳進國
    2002,《事生事死:風水與福建社會文化變遷》,廈門:廈門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六、 其他參考資料
    不著撰者
    《二十四山水法歌訣》,2017年3月19日取自網頁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ec9948f20102vzlf.html?cre=blogpagew&mod=f&loc=1&r=a&rfunc=-1

    不著撰者
    《孝經》,2017年2月15日擷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xiao-jing/zh。

    不著撰者
    〈道化二十四〉,《老子河上公章句》,2017年3月19日擷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heshanggong/42/zh。

    允祿等
    〈協紀辨方書.卷六〉,《四庫全書》,2017年4月15日擷取自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3g0051/006。

    司馬光
    〈葬論〉,《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第九十七卷,2017年2月15日擷取自「古今圖書集成全文資料庫」http://210.60.55.29/bookc/ttsdbook.exe。
    《資治通鑑》的一百九十六卷,2017年2月15日擷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47663。

    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
    〈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沿革〉,於2017年3月15日參閱http://fuyuan.e-land.gov.tw/。

    房玄齡等
    〈郭璞傳〉,《晉書》,2017年2月15日擷取自http://www.xysa.net/a200/h350/05jinshu/t-072.htm。

    紀曉嵐
    〈葬書提要〉,《四庫全書》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2017年2月15日擷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03332#%E5%8D%B7%E4%B8%80%E7%99%BE%E4%B9%9D%20%E5%AD%90%E9%83%A8%E5%8D%81%E4%B9%9D%E3%80%8A%E8%91%AC%E6%9B%B8%E3%80%8B%E4%B8%80%E5%8D%B7。

    荀子
    〈王制〉,《荀子》,2017年3月19日擷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xunzi/wang-zhi/zh。

    程頤
    〈葬說〉,《古今圖書集成‧禮儀典》第九十七卷,2017年2月15日擷取自「古今圖書集成全文資料庫」http://210.60.55.29/bookc/ttsdbook.exe。

    蔡邕
    《月令章句》,於2017年3月19日取自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206337

    貳、英文
    一、 期刊論文
    Chuen-Yan David Lai
    1974,”A Feng Shui Model As a Location Index ”, AAG Vol. 64, No. 4,December 197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