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大維
Wang, Ta-Wei
論文名稱: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中的賦格:以作品101, 106, 110為例
指導教授: 葉綠娜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貝多芬奏鳴曲賦格對位作品101作品106作品1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0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啟蒙運動的影響,讓古典時期重視理性的思維;巴洛克時期所醞釀出的各種曲式,也在古典時期臻至成熟。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927)為古典時期風格的集大成,其作品皆具有平衡而完美的曲式架構,但在音樂本身的音響與內涵上,則是跳脫了理性與節制,大膽地表達了個人內在的情緒與精神狀態,使得貝多芬的音樂總是兼具啟發性與憾動人心;這份建築在裡性上的情感,也在貝多芬以後的世界中開始發酵,釀出氾濫情感的浪漫樂派。
    本論文題目並非研究完整的曲目,而是針對貝多芬數首作品的部分進行分析與比較,因此在第一章緒論是關於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以及對於所研究的範圍進行分析、比較與定義。第二章大概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根據《葛洛夫線上音樂辭典》(Grove Music Online) ,將貝多芬一生分為四個時期,再根據晚期的年代概述其創作背景;晚期的五首奏鳴曲呈現出鮮明的晚期風格;最後,第二章第三節討論賦格在貝多芬奏鳴曲中的源由、重要性與功能。第三章、第四章為《作品101》、《作品106》、《作品110》研究範圍的音樂分析與演奏詮釋。
    貝多芬晚期的五首奏鳴曲,當然擁有完整的架構,但他終其一生醞釀出的內涵與音響,卻讓芸芸眾生難以理解。因此除了基本的作品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演奏詮釋,表達貝多芬的美感與精神。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的範圍 3 第二章 貝多芬晚期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5 第一節 貝多芬的創作年代之分期與晚期的時代背景 5 第二節 貝多芬的晚期風格 8 第三節 貝多芬晚期的對位手法 19 第三章 作品分析 24 第一節 《作品101》第三、四樂章之分析 26 第二節 《作品106》第四樂章之分析 37 第三節 《作品110》第三樂章 65 第四章 演奏詮釋 76 第一節《作品101》第三、四樂章 76 第二節《作品106》第四樂章 83 第三節《作品110》第三樂章 89 第五章 結論 95 參考書目 97

    【樂譜】
    L. van Beethoven. Ludwig van Beethovens Werke. Leipzig: Breitkopf & Härtel, 1862-1890.

    ──────. Sonaten für Pianoforte solo .Band 2. Leipzig: C.F. Peters, 1910.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5

    ──────. Analytical exposition of the Fugue. Ed. by F. Busoni. New York: G. Schirmer,
    1894.

    【中文書目】
    Kremlyov, Yuly Anatol′yevich.《論析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丁逢辰 譯。台北:大呂
    出版社,2000年。

    Morris, Edmund.《於是,命運來敲門:貝多芬傳》。李維拉 譯。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05年。

    Sonneck, Oscar George.《貝多芬其人其事》。張冕 譯。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民國八
    十四年。

    Said, Edward.《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彭淮棟 譯。台北:麥田出版,
    2010年。

    【英文書目】
    Cockshoot, John. The Fugue in Beethoven’s Piano Music.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59.

    Cooper, Barry, ed. The Beethoven Compendium: A Guide to Beethoven’s Life and Music.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1.

    Cooper, Martin. Beethoven: The Last Decade 1817-182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Forbes, Elliot, ed. Thayer’s Life of Beethoven. Vol. 2.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Gordon, Stewart. A History of Keyboard Literature: Music for the Piano and Its Forerunner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6.

    Lockwood, Lewis. The Music and The Life: Beethoven. New York: W. W. Norton, 2003.

    Rosen, Charles. Beethoven’s Piano Sonatas: A Short Compan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The Classical Style: Haydn, Mozart, Beethoven. Expanded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Schindler, Anton. Beethoven As I Knew Him. New York: W. W. Norton, 1972.

    Stanley, Glen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eethov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Stephen Rumph. Beethoven After Napoleon: Political Romanticism in The Late Work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Taub, Robert. Playing The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Portland: Amadeus Press, 2002.

    Tovey, Donald. A Companion to Beethoven’s Pianoforte Sonatas: Bar- to-bar Analysis.
    London: The Association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 1931.

    ────────. Beethove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期刊】
    郭亮吟。〈貝多芬後期作品的復古作品〉。《台南女院學報》,第二十三期,民國九十三年
    十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