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怡錚 |
---|---|
論文名稱: |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政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5 |
中文關鍵詞: | 霸凌行為 、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 、學校因素 |
英文關鍵詞: | bullying, actors, family factors, school fact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8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霸凌行為現況,並探討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與霸凌行為之關係。以一百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之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學及高級職業學校日間部一到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以橫斷式調查研究法,採分層集束隨機抽樣,以「班級」為單位,抽取2所高中,2所高職,每年級各一班,共24班學生為樣本,最後得有效問卷415份,有效回收率達94.7%。研究結果,得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個人因素方面,暴力認知、情緒控制及偏差行為偏正向;
自我概念及溝通技巧偏負向。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親與主要照顧者
的管教方式皆以「開明權威」為最多,其次為「專制權威」;在親子
依附上,父母親與主要照顧者親子依附關係尚佳。在學校因素方面,
導師領導風格及同儕關係亦不錯。在霸凌行為方面,研究對象整體霸
凌行為尚屬輕微,但就各分量表平均值來比較,則以「言語霸凌」較
為嚴重。
二、就個人因素來看,研究對象暴力認知越負向、情緒控制越差、自我概
念越不佳、溝通技巧越不佳及偏差行為越高其越可能有霸凌行為。就
家庭因素來看,研究對象母親管教方式屬於專制權威者相較開明權威
者會有較多的霸凌行為;而父親及母親親子依附程度越高其霸凌行為
就越少。就學校因素來看,研究對象同儕關係越不好其越可能有霸凌
行為。
三、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可以有效預測
其霸凌行為,並可解釋霸凌行為總變異量為32.2%,其中以男生、暴
力認知越負向者、偏差行為越多者及同儕關係越差者,越傾向有霸凌
行為。
This research was completed with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metho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from first semester of the one hundred academic year for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s by the stratified-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e selected first to third yea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12 different classes. A total of 41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effective return rate is 94.7%.The important summary is as follow:
1. Research factors in terms of personal factors, violence cognition, emotional
control, and deviant behavior tended to be positive; self-concept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ended to be negative. In terms of family factors, the
leading parenting style of primary caregivers is authoritative. The second is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In gener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caregivers and our participants were relatively well. In terms of school
factors, guidance styles of teacher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peers
were generally well. On the other hand, bullying behaviors were still slightly
noted, while verbal bullying was more common than other types of bullying
behaviors.
2. In terms of personal factors, the higher rate of violent cognitions, worse
emotional control, poorer self-concept, poorer communicating skills and
increase deviant behavior subjects were more likely involved in bullying.
Family factors also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The parenting style of the
subject’s mother is authoritarian rather than authoritative, mo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bullying behavior;The subjects had higher dependence to
their parents, bullying behavior was less likely to be noted. Lastly, students
that had poorer interrelationships with peers were more likely to show
bullying behaviors.
3.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personal background,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nd school factors can predict bullying behaviors which can explain
32.2%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e following people will have more bullying
behaviors: boys, increased violent thoughts, more deviant behaviors and
poorer peer relationships.
一、中文部分
王昱婷(2010)。國小學童霸凌行為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生命教育與健
康促進研究所碩士,台北。
王麗芳(2012)。高中職生知覺教師正向管教與偏差行為之相關
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
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石友馨(2008)。家庭教養行為、社區鄰里關係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
差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臺北。
江文慈(2004)。正視校園中的欺凌事件。諮商與輔導,221,6-10。
朱美瑰(2008)。網路犯罪新型態~看不見的拳頭:青少年網路
霸凌現象初探。諮商與輔導,268,6-10。
谷傳華、張文新 (2003), 小學兒童欺負與人格傾向的關係, 心
理學報, 35,101-104.
金炫泰(2010)。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
究-以台中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臺中。
吳文琪(1999)。台北市國中生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關係。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
北。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
心理學報,29,25-49
吳清山、林天祐(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130,143。
吳雅真(2008)。校園霸凌現況調查與介入措施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系,台中。
李美慧(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
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長
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南。
李卓穎(2010)。高中職同儕間霸凌行為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以花蓮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
治所,嘉義。
李政憲(2008)。校園霸凌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國
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術
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屏東縣。
李淑貞譯(2007)。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
冊。臺北:五南。
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與影響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制所,嘉
義。
李曉菁、王鴻年(2009)校園霸凌!12名高一生痛毆同學 自
拍po上網炫耀。檢索於2012年1月25日,自NOWnews
今日新聞網。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09/01/24/11458-2399749.htm#ixzz1l6JsXgSf。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
知覺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嘉義。
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珍琬 (2002)。國小國中校園欺凌行為比較研究。彰化師大教
育學報,3,99-129。
邱靖惠、蕭慧琳(2009)。台灣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兒
童福利聯盟。台北市。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
現象調查報告。2007/2/10,網址:
http://www.children.org.tw。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
查報告發表記者會。網址: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php?id=1848&typeid=11&offset=35。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台灣校園霸凌現況。網址:
http://web.ljes.hcc.edu.tw/campus/web/index.php?wid=4&dup=0&mid=60&pid=1&lel=1&art_id=1。
林青瑩(1998)。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臺北。
林孝慈(1986)。國中校園暴行之研究-台北實證分析。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新北市。
林坤松(2000)。青少年校園暴力盛行率及危險因子研究-以台
南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
學研究所,台南。
林翠湄等譯(2002)。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林玫君、歐怡雯(2007)。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
和衝突。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筱芬(2009)。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
周秀玲(2008)。高中職生受凌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義。
胡瑋潔(2004)。國中學生社交技巧、欺凌行為和學生適應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
化。
侯崇文(2000)。青少年被害影響因素之探討。犯罪學期刊,5,
79-106。
侯佳伶(2010)高中職學生家庭暴力經驗與解決約會衝突類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柯采伶(2009)。真的只是囝仔的打鬧嗎?--國中霸凌者校園霸
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高雄市。
柯清心(譯)(1995)。Kim Zarzour著。Battling the School-Yard
Bully/校園暴力-別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台北市:遠
流。
洪莉竹(1993)。從攻擊行為理論探討欺凌行為之輔導。諮商與
輔導,88,12-15。
洪榮照(1999)。兒童攻擊行為的認知與家庭因素之研究。特殊教
育學報,13,395-432頁。
洪嘉謙(2003)。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團體輔導效
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
研究所,屏東。
洪鳳美(2005)。國中導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
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
月刊,110,88-98。
夏以玲(1998)。家庭暴力對少年暴力犯罪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
連秀鸞(1998)。國中生認知扭曲與攻擊行為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
程紋貞(1996)。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教育研究
所,嘉義。
集體性虐高職女 帶頭判8年旁觀判1年。(2011年8月5號)。
自由時報﹐社會版。
陳麗欣(1992)。國中學生生活方式與校園暴行受害經驗之關係。
嘉義師院學報,6,157-194。
陳志勇(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屏東。
陳國威、陳小梅(2005)學童欺凌-心理剖析。香港教師中心學
報,4,142-149。
陳姿伶(2010)。從被害者促發理論觀點分析國民中學校園欺凌
事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
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台北。
陳明珠(2010)。高中職學生霸凌經驗與人際依附風格、焦慮、
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
陳郁瑾(2010)。台中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
導師領導、父母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
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秋瑩(2005)。青少年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
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
所,台中。
陳薇先(2012)。臺東縣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霸凌行
為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臺東。
郭耿南編。2020 健康國民白皮書。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台
東。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台北。
張平吾(1999)。被害者學概論。台北市: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
61,31-35。
張雅婷(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
系,台北。
張怡真(2008)。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
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95)。學生行為檢核手冊。臺北:教育部
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2010)。霸凌重新定義。教育部電子報,448。
許春金、楊士隆(1993)。社區與少年偏差行為:社區解組犯罪
理論之實證研究。警察學報,23,183-218。
許春金、謝文彥、周文勇(1996)。校園暴力行為學生個案輔導。
教師天地,80,29-37。
莊素美(2010)。臺北地區國小高年學童霸凌之相關家庭因素探
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
營所,台北。
許文宗(2010)。國中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許憶真(2004)。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所,臺中。
曾慧青(2009)。校園霸凌之探討。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3/5930。
黃德祥(1996)。班級效能的增進。載於陳奎熹、王淑俐、單文
經、黃德祥著,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
黃牧仁(譯)(1999)。P. Erwin著。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
展(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台北
市:五南。
黃德祥、李介至(2002)。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
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163-195。
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
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
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1(3),114-134。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之研究-以台
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
課程與教學,台南市。
楊宜學(2009)。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台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
心理學刊,28(1),7-28。
楊翠娟(2006)。青少年暴力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中縣
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環境醫學研究
所,台中。
董旭英、陳羿足(2002)。探討家庭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
聯性:重新思考「家庭氣氛」的測量內涵及建構一個家庭解
釋模型的新方向。教育研究月刊,94,71-87。
雷新俊(2009)。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學生事務,48,(1),
19-26。檢索於2010年2月3日,自臺北市教育入口網站。
網址:
http://www.tp.edu.tw/neighbor/school_detail.jsp?d=5000258。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
等暴行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鄭如安、王馨、王瑞安、王純琪(2009)。96年度國中小校園霸
凌現況調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
託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PG9609-013)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
鄭英耀、黃正鵠(2010)。校園暴力霸凌現況調查與改進策略實
施計劃。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劉哲宇(2010)。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
台北。
劉炘衢(2009)。國小校園霸凌現況與防治教育需求調查研究-
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
所,嘉義。
蕭頌恩(2010)。國中生之衝動性格對父母管教方式認知及其偏差行為
發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嘉
義。
賴朝輝(1998)。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校園暴力行為之
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台中。
盧蘇偉(1996)。青少年偏差行為輔導實務。福利社會,56,11-16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新北。
蔡德輝、鄭瑞隆(2000)。校園暴力與危機處理。高中教育,15,
10-13。
顏肇基(1997)。「傷人的話語」:一個國小四年級班級口語攻
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台北。
顏綵思、魏麗敏(2005)。臺灣中部地區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
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19(2),23-48。
簡茂發主編(1990)。教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魏麗敏(2003)。校園欺凌行為、家庭環境與校園氣氛之研究。
台中師院學報,17,21-49。
魏麗敏、黃德祥(2003)。高中職校園欺凌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3–
H142–010–S)。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魏麗敏、黃德祥 (2005)。高中職校園欺凌行為現況與輔導策略
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國輔導學會年會,台灣。
謝淑芬 (1991)。人際問題解決之認知歷程、攻擊信念與攻擊行
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
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蘇建文(1982)。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縱貫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2,99-114。
蘇英仲(2002)。師生溝通不良與校園暴力之關聯性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二、英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1991). Attachments and other affectional bonds
across the lifecycle. In C. M. 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pp.33-51).NY:Routledge.
Batsche, G. M. & Knoff, H. M. (1994). Bullies andtheir victims:
Understanding a pervasive problem inthe school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3, 165-174.
Berger,K.S. (2007) Update on bullying at school: Science forgotten
Developmental Review, 27, 90-126.
Besag, V. E. (1989). Bullies and Victims in School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Boulton, M. J., & Underwood, K. (1993). Bully/victim problem
among middle school children. European Education, 25(3), 18.
Cotton, N.U., Resmick, J, Browne,D.C.,Martin, S.L., McCarraher,
D.R. , Wood,J.(1994).Aggression and fighting behavior among
African-American adolescents:Individual and family
factors.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84,618-622.
Dahlberg,LL.(1998)Youth Vio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Major
Trendes,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Approach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tion medicine, 14(4),259-272.
Deffenbacher,J.L.,Oetting,E.R.,Lynch,R.S&Morris,C.D.(1996).The
Expression of anger and its consequences.Behav Res
Ther.34,575-590.
Duncan, N. (1999). Sexual bullying: Gender conflict and pupil culture
in secondary schools. London: Routledge.
Hoover, J. H., Oliver, R., & Hazier, R. J. (1991).Bullying:Perceptions
of adolescent victims in themidwestern USA.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13, 5-16.
Jessor, R.(1991).Risk behaviorin adolescence:Apsychosoci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J Adolesc
Health.12,597-605.
Krejcie, RV.& Morgan ,DW.(1970).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ment,30,607-610。
Malek,M.K.,Chang,B.H.,&Davis,T.C.(1998a).Self-report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nth-grade student’fights.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3.103-109.
Malek,M.K. ,Chang,B.H. ,&Davis,T.C.(1998b).Fight ing and
weapon-carrying among seventh-grade student in Massachusetts
and Louisiana.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94-102.
McMaster, L., Connolly, J., Craig, W., Pepler, D. (1997). Sexual
harassment and dating violence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Olweus,D.(1991).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school children: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In I. Rubin & D.Pepler (Eds.),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411-447. Hillsdale, NJ: Erlbaum.
Olweus,D.(1993).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what we can do. Oxford,UK:Blackwell.
Olweus,D.(1994). Annotation: Bullying at school: Basic facts and effect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35(7),1171-1190.
Olweus,D.(2003).A Profile of Bullying at School.Educational Leadership,60(6),12.
Orpinas,P.K.,Basen-Engquist,K.,Grunbaum,J.A. ,&Parcel,G.S.
(1995).The comorbidity of violence-related behavior with
health-risk behaviors in a popul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Journal
of Adolesent Health,16,216-225.
Pascall,M.J.,Ennett,S.T.,&Flewelling,R.L.(1996).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violent behavior by back and white male adolescents.Journal Youth Adolescent,25,177-197.
Patchin,J.W.,& Hinduja,S.(2006).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4(2), 148–169.
Rigby,K.,Cox,L.&Black,G.(1997).Cooperativeness and 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Australian schoolchildren.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37(3),357-368
Smokowski ,P. R.&Kopasz ,K. H(2005).Bul lying in school:an
overview of types,effects,family characteristics,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Children&Schools 27, 101-110.
Stevens,V.,Bourdeaudhuij,I.D.&Oost,P.V.(2002).Relationship of the Environment to Childrens Involvement in Bully/Victim Problems at School.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1(6),419-428.
Valois,R.F., Mckeown,R.E., Garrison,C.Z. ,&Vincent,M.Y.(1995).
Correlation of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s among public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lth,16,26-34.
Valois,R.F., Vincent,M.L. ,&Mckeown,R.E.(1993).Adolescent risk
behaviors and the potential for violence:A look at what’s
coming to campus.College Health,41,141-147.
Wang, J., Iannotti, R., & Nansel, T. (2009). School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ysical, verbal, relational, and
cyber.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5(4), 368-375.
Wei , HS.& Huang ,CK. (2005). Reviewing school bullying research: Empiricalfindings and methodical considerations. NTTU Educational Rresearch Journal, 16(1),6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