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佩恩
論文名稱: 1945-1987年台灣國民中學(初中)公民教育課程內涵探討
指導教授: 王錦雀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公民公民教育國民中學動員勘亂戒嚴令課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之下,台灣也結束了日本五十年的殖民,執政當局急於洗去日本在台五十年對於台灣人民皇民化的教化,故實施三民主義教育,以達成建設三民主義新台灣的任務。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台灣後的首要目標在於去日本化、行中國化,主要手段之一便是透過教育來實施。戰後台灣在黨國體制的威權統治下,教育的特色包含黨化教育、軍國民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再加上之後國共的分立與分裂,當局政府欲建立起其政權之正當性與仇視中共之意識型態,乃利用教育來推動其教化。1949年國民政府又全面退守台灣,隨者政治局面的改變,台灣成為「反共抗俄」的基地,教育便成為培養國民愛國精神與民族意識之最佳途徑。其中,公民教育為配合國家政策,成為重要課程之一。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因面臨當時政治局勢,且中共占據大陸造成國土分裂,立即面臨執政權生存的危機,為了鞏固政權,藉由實施威權體制,有效地達成社會控制與政權統治的目標。國民政府為保守台灣,並抵制共產浪潮,且希望能反攻回大陸。自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之後,教育對學童的影響更為深遠。當時受黨國意識濃厚教育的人,現今已成為社會中主要的中堅公民。而此種內涵有亦可能是造成現今台灣政治對立的現況的主因。

    此研究以下列方式闡述:
    (一)解釋時代和社會背景與教育之間的關係。
    (二)瞭解1945-1987年間時代背景和政策演變。
    (三)分析1945-1987年間台灣國民中學公民教育課程標準內涵與演變
    (四)檢視1945-1987年間台灣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教科書內容分析。
    (五)探討1945-1987年間台灣國民中學公民教育課程內涵與分析。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的問題提出……………………………………………………………………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方法與限制………………………………………………………………………6 第四節 相關概念的釐清…………………………………………………………………………………10 第二章 1945-1987年台灣教育政策 第一節 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教育背景分析……………………14 第二節 戰後初期台灣教育政策……………………………………………25 第三節 台灣戒嚴令頒布後至解嚴(1950-1987)之台灣教育政策………35 第三章 1945-1987年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課程標準分析..61 第一節 台灣戰後初期至國民政府遷台時期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課程標準之演變………………………………………………………………63 第二節 國民政府遷台後至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頒佈時期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課程標準之演變…………………………………………66 第三節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至解嚴令公佈時期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課程標準之演變………………………………………………………72 第四章 1945-1987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科教科書內涵分析 第一節 戰後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科教科書分析方法………86 第二節 第二節 台灣戰後初期至國民政府遷台時期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教科書內涵分析……………………………………………………91 第三節 國民政府遷台後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教科書內涵分析………………………………………………………………………………97 第四節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至解嚴令公佈時期台灣國民(初級)中學公民教育教科書內涵分析………………………………………………………………………………10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6 參考書目………………………………………………………………………129

    一、專書
    Apple, Michael W.著,王麗雲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臺北:桂冠。
    Bernstein, Basil著,王瑞賢譯(2005),《教育、象徵控制與認同:理論、硏究與批判》,臺北:學富。
    Mannheim, Karl著,張明貴譯(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臺北:桂冠。
    Tsurumi, E. Patricia著,林正芳譯(1999),《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1982),《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重要文獻》,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1962),《團務十年》,臺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7),《教科書制度與影響》,臺北:五南。
    王錦雀(2005),《日治時期台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臺北市:台灣古籍。
    王家通、陳伯璋、吳裕益合著(1993),《中等教育》。高雄:復文出版社。
    王家通(1997),《中等教育》,高雄巿:麗文文化。
    王亞權(1963),《中華民國中等教育》,臺北市,教育部中教司。
    台灣教育會編(1939),《台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台灣教育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0),《台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教育行政篇、教育設施篇》,臺北:眾文圖書印行。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1946),《台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1946),《台灣省教育概況》,臺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1974),《台灣省近二十年國語文教育工作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1956),《進展中的台灣教育》,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1955),《十年來的台灣教育》,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1984),《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篇》,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3),<開拓本省教育新境界的重點工作-71年11月30日向 省府委員簡報>,《開創教育新境界-台灣省教育新措施的構想與實踐》。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教育廳編(1977),《細針密縫推展臺省教育》,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1958):台灣省教育法令彙編,台中:台灣省教育廳。
    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灣:帕米爾
    石計生等著(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臺北:前衛出版社。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臺北:桂冠。
    羊憶蓉(1994),《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
    何鳳嬌編(2000),《九年國民教育資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李園會(1989),《台灣光復初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
    李筱峰(1998),《解讀二二八》,臺北市,玉山社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印書局。
    汪知亭(1957),《台灣教育史》,臺北:台灣書店。
    周婉窈(2003),《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臺北:允晨。
    林玉体(2003),《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玉体 (2003),《台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1998),《台灣教育與國家定位》,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玉体(2000),《教育改造與政治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清江(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硏究》。臺北市:行政院硏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
    吳密察(1991),<從日本殖民地教育學制看臺北帝國大學的設立>,《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
    吳文星(2000),《台灣教育使展示規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吳文星、張勝彥(2001),《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全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2005),《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4。
    徐南號主編(1993),《台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市,復文,。
    秦孝儀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國史館編(1990),《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臺北:國史館。
    國史館編(1999),《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臺北:國史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編(1984),《明日的公民教育》,臺北:幼獅。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研究小組編著(1988),《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
    詹棟樑(2005),《中等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生玉(2004),《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
    張玉法(1988),《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
    張鐸嚴(2005),《台灣教育發展史》,臺北縣,空中大學。
    張秀雄主編(1999),《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正藩(1953),《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瑞成編(1990),《光復台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臺北:國民黨黨史會。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編(1987),《中小學人文學科教育目標研究報告》,臺北:三民。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編(1987),《中小學社會學科教育目標研究報告》,臺北:三民。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1962),《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1969),《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198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1968),《教育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籌備工作報告》,臺北: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教育部軍訓處編(1978),《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幼獅,。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8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63),《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教育部教育資料研究室編(1953),《教育方針與政策資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教育部編(1952),《修訂中學公民、國文、歷史、地理科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1953),《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教育部編(1967),《教育法令》,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編(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1970),《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編(1984),《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教育部。
    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秘書處編(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教育部。
    許佩賢(2005),《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
    許毓峰(2007),《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臺北:稻鄉。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的影響》,臺北:正中書局。
    陳光輝(1990),《公民與道德教材教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1),《開放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主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陽明山莊編(1953),《文教類:三民主義文化運動、民族精神教育、生產與勞動教育》,臺北:陽明山莊。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課程設計》,臺北:台灣東華書局。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
    楊思偉、溫明麗(1997),《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臺北:師大書苑,。
    經典雜誌主編(2006),《台灣教育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
    劉菁華(1983),《童子軍的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正中。
    歐用生、楊慧文(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臺北:五南。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
    藍順德(1986),《公民教育的內涵》,高雄:復文。
    藍順德(2006),《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五南。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鄉。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 : 主體性之建構》,臺北:玉山社。
    鄧傳楷(1988),《中華民國之教育》,臺北市:正中。
    李園會(1984),《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硏究》,高雄市:復文。
    黃天、徐薔(2004),《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臺北市:支點管理顧問。
    施正鋒(2003),〈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收入台灣歷史學會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臺北:稻鄉。
    孫邦正(1971),《六十年來的中國教育》。台北市:正中
    蔣中正(1975),《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三民。
    洪萬生與彭婉如(1994),<教材設計與社會文化>,《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

    期刊論文
    王錦雀(1998),<從檢視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內容談民主內涵之建構>,《公民訓育學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
    沈宗瑞(1999.6),〈國家、社會與公民權的發展〉,《通識教育》,第6卷第2期,頁65-83。
    周珮儀(2005.10),〈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1979-2004〉,《課程與教學季刊》,第8卷第4期,頁91-116。
    范壽康(1946.9),〈本省教育事業的現狀及今後的趨向〉,《台灣文化》,第1卷第1期,頁2-4。
    殷海光(1958.1.16),〈我們的教育〉,《自由中國》,第18卷第2期社論,頁3-4。
    殷海光(1958.5.13),〈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自由中國》,第18卷第10期社論,頁3-4。
    張榕庭(2003.10),〈戰後台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9期,頁14-25。
    許雪姬(1991.12),〈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155-184。
    彭國樑(1981),〈民族精神教育政策在台灣〉,收入《教育論集》(彰化:國立台灣教育學院,頁29-82。
    楊希震(1977.3),〈我起草「生活教育實施方案」及「民族精神教育實施方案」的原因〉,《訓育研究》,第15卷第4期,頁13-19。
    楊聰榮(1993.8),〈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第138期,頁77-113。
    葉龍彥(1994.6),〈台灣光復初期的中等教育〉,《臺北文獻》108,頁17-71。
    劉阿榮(2000),〈公民教育與公民社會—以台灣的威權轉型為指涉〉,收入《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頁145-164。
    蕭阿勤(2005.6),〈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九期,頁1-58。
    蕭阿勤(2003.6),〈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五期,頁195-250。
    吳清山、林天祐,〈公民教育〉,《教育研究月刊》第90期。
    張秀雄、王錦雀(1997),<二十一世紀公民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以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為例>,《邁向二十一世紀公民教育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歐用生(1979),<日據時代台灣公學校課程之研究>,《台南師專學報》,第三期。
    薛化元(2000),〈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盤的奠定—以1949年台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的探討〉,收入《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頁261-284。
    薛化元(2000),〈戰後台灣教育制度中國家權力問題的歷史探討〉,收入《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頁393-407。
    薛化元、楊秀菁(2004),〈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收入《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頁268-315。

    學位論文
    王鬱德(2006),《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文化塑造-以教科書為探討中心》,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尤玉文(2001),〈台灣國小教科書中國家認同概念之演變─以1949年後之社會與音樂教科書為例〉,新竹: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貞淩(1984),〈我國現階段民族精神教育政策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的教育與教化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涵茹(2005),〈台灣戰後初期的中學教育(1945-1952)〉,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金英(1995),〈台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張期玲(2003),〈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臺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
    張榕庭(2005),〈戰後台灣民族精神教育之研究1951-1996〉,臺北: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憲峻(1993),〈二次世界戰後初期臺灣之中國化教育—以初等教育為例〉,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定霖(1989),〈政治意識形態與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教材之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銘賢(1998),〈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台東: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科書書目
    1948年之前初級中學課程審定版
    王鴻俊等與教育部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編(1947),《初級中學公民第一冊》,臺北市:國定中小學教科書七家聯合供應處。
    1948年初級中學課程審定版
    劉脩如編(1951);《新世紀初中公民第一冊》,臺北市:世界。
    龔寶善編(1951),《新開明初中公民第一冊》,臺北市:臺灣開明。
    崔書琴編(1951),《初級中學公民第一冊》,臺北市:勝利。
    楊幼烱編(1951),《中華新編初中公民第三冊》,臺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楊幼烱編(1951),《中華新編初中公民第三冊》,臺北市:台灣中華。

    1952年初級中學課程標準版
    國立編譯館(1954),《初中公民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54),《初中公民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54),《初中公民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962年初級中學課程標準版
    國立編譯館(1966),《初中公民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66),《初中公民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66),《初中公民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968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版
    國立編譯館(1971),《國中公民與道德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1),《國中公民與道德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1),《國中公民與道德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1),《國中公民與道德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1),《國中公民與道德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1),《國中公民與道德第六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972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版
    國立編譯館(197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7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1983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版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一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二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三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四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六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圖表
    表2-1、資料來源:台灣省教育廳編印:「十年來的台灣教育」,民44年10月25日,頁294-296。
    表3-3、資料來源:李園會,台灣光復時期與政府前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頁120-121。
    表3-4、資料來源:李園會,台灣光復時期與政府前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頁1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