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駱怡璇
Lo, Yi-Hsuan
論文名稱: 臺北都會區淡水區分租農地的經營特色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bleased Farmland of Tamsui in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指導教授: 林聖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都市農業分租農地淡水區位租
英文關鍵詞: urban agriculture, subleased farmland, Tamsui, Location R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的市民農園,是接受農委會或農會輔導,分布在都市或都市近郊的都市農業形式。近年來,在臺北都會區周邊的新北市淡水區,出現了一種不受農會輔導,私人經營,但功能類似市民農園的農業經營型態,一般稱為分租農地。本研究透過基礎資料分析、深入訪談及參與觀察,試圖了解淡水區分租農地的形成與發展、經營型態、地主與承租者的空間行為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分租農地的形成,對地主來說,多是因為從農的經濟效益低,以及都市郊區農村的勞動力不足;承租者則多為了健康與休閒。
    分租農地的經營型態大致分成集約和粗放兩類。山區地主經營方式較粗放,市區地主經營方式較集約。山區承租者較能自行進行農事;市區承租者較希望地主提供類似市民農園的部分代耕服務。
    分租農地地主都希望能將分租農地的經濟效益最大化。早期山區與市區分租農地的租金差異,可驗證丘念的都市農業帶理論;但是後來山區地主提高租金,丘念的都市農業帶理論,漸無法解釋今日分租農地租金從市區到山區的分布。市區的分租農地,大部分皆為本地的承租者;山區的分租農地,有更多來自外地的承租者,原因是此地較好的耕作環境。

    In Taiwan, urban allotment, which receive guidance from Council of Agriculture and various Farmers’ Associations, are located in and around the metropolitan area. Tamsui District of New Taipei City is the suburb of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Recently, a type of privat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known as subleased farmland, which is similar to urban allotment, has been found in Tamsui. This thesis attempted to analyze this phenomenon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the landlords and renters.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was to assess the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ubleased farmland, and to assess the spatial behavior between landlords and renters.
    The thesis revealed that landlords sublease their farms due to the low economic benefit and labor shortage. The renters do not place economic benefits as their priority, and rent farmlands for leisure and for health reasons.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bleased farmland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intensive type and extensive type. Landlords in the suburbs managed subleased farmlands extensively when landlords in the urban areas managed subleased farmlands intensively. Renters in the suburbs could cultivate on their own, but renters in the urban area preferred the landlords to help some part of their cultivation.
    All of the landlords wanted to maximiz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ir subleased farmlands. In the beginning, the shor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armlands and the city, the higher the rent, and vice versa. This phenomenon could be compared to the Thünen’s Location Rent. However, landlords in the suburb areas raised rent recently. Thus the Thünen’s Location Rent could not explain the phenomenon. When selecting farmlands to rent, the renters’ decision were influenced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ir homes and the farms, and also the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farm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 第四節 研究區概況 12 第二章 淡水區分租農地的形成 21 第一節 三空泉分租農地的形成 22 第二節 埤島里分租農地的形成 31 第三節 北投里分租農地的形成 36 第四節 崁頂里分租農地的形成 41 第五節 小結 46 第三章 淡水區分租農地的經營型態 49 第一節 三空泉與埤島里分租農地的經營型態 49 第二節 北投里與崁頂里分租農地的經營型態 65 第三節 小結 77 第四章 淡水區分租農地地主與承租者的空間行為差異 82 第一節 分租農地地主的空間行為 82 第二節 分租農地承租者的空間行為 86 第三節 小結 94 第五章 結論 95 參考文獻 100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04 附錄二 建議地主G01和H01試算表 106 附錄三 臺北市各級農會市民農園輔導作業要點 107 附錄四 臺北市農會會員申請市民農園申請相關表件 109 謝辭 111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內政部(2011),《變更淡水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專案通盤檢討)(第二階段)案》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內政部營建署(2013),《更淡海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第一階段)》。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臺北縣政府主計處(2010),《臺北縣統計要覽》,臺北縣:主計處。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1989),《臺北縣綜合發展計畫: 簡明版》,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
    臺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1981),《淡水鎮(竹圍地區)都市計畫書》。
    臺灣省政府(1990),《擬定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書》。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1967),《淡水都市計畫說明書》。
    林聖欽等(2013),《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六臺北縣》(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臺北:南天。
    陳春泉(1978),《臺北縣、宜蘭縣土壤調查報告》,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報告第35號。
    陳國川等(1997),《高級中學經濟地理下冊》12版,臺北:國立編譯館。
    陳國章(2004),《臺灣地名辭典(合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頁401。
    陳國棟(1983),〈淡水聚落的歷史發展〉,《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報》,2:1,頁5-20。

    二、學位論文
    吳秉榮(2001),《臺中市民參與市民農園意願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周茂春(1993),《臺灣推行市民農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煌(2000),《市民農園設施用地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家維(2005),《近代淡水聚落的空間構成與變遷─從五口通商到日治時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滿顯(2000),《影響市民農園承租者繼續承租意願因素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慶(2000),《臺北市民農園附屬遊憩設施使用分析與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晴(2000),《探討臺北地區市民農園環境教育功能的現況與未來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柏孜(2001),《影響市民農園承租者承租滿意度因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鈺琳(2007),《種出綠色生活圈:志願務農者的生活方式選擇與農耕生活風格社群之形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勝賢(2001),《影響個人休閒行為因素、活動傾向與市民農園經營關聯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江榮吉(2000),〈市民農園為國人帶來活力〉,《農業經營管理會訊》,23,頁8-10。
    何秀榮(2008),〈都市農業的發展、特徵和成效〉,《蔬菜》。
    林英彥(1989),〈日本之市民農園〉,《農訓雜誌》,6:5,頁72-78。
    林英彥(2000),〈日本住宿型市民農園簡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9:1總號33,頁35-48。
    林梓聯(1994),〈都市農業的構想與實施〉,《農政與農情》,30=267,頁21-28。
    張錦秀、陳益州(2007),〈臺灣都市農業發展概況〉,《臺灣休閒農業會訊》,11,頁11-14。
    許滿顯、王俊雄、蔣憲國(2002),〈影響市民農園承租者繼續承租意願因素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48,頁95-128。
    陳文德、鄭担鶯(2001),〈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內容簡介〉,《農政與農情》,108:43-48。
    陳勁甫、蔡郁芬、蕭玉華(2005),〈臺中地區市民農園參與者動機、參與頻率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旅遊管理研究》,5:2,頁157-171。
    陳昭郎(2000),〈德國市民農園發展經驗〉,《農訓雜誌》,17:10,頁22-24。
    陳秋伶(1989),〈歐洲的市民農園〉,《鄉間小路》,15:50,頁32-33。
    陳國尊(1999),〈我如何經營市民農園〉,《農業經營管理會訊》,20,頁20-23。
    黃光政(2001),〈臺灣休閒農業的經營形式和發展規劃〉,《農訊雜誌》,18:7=137,頁76-79。
    廖安定(2001),〈農業政策與農業法規〉,《農政與農情》,103=340,頁50-60。
    蔡宏進(2003),〈臺灣加入WTO與農業問題的探討〉,《臺灣鄉村研究》,創刊號,頁1-41。
    鄭健雄、蔡奇助(1995),〈市民農園之推展概況〉,《臺灣農業》,31:4,頁78-89。
    鄭詩華(1995),〈都市農業發展的課題與方向〉,《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2:35,頁201-211。
    簡秀芳(2009),〈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第16條、第28條修正簡介〉,《農政與農情》,206,頁23-24。

    四、英文文獻
    Afrane, Y. A., Klinkenberg, E., Drechsel, P., Owusu-Daaku, K., Garms, R., Kruppa, T.(2004), Does irrigated urban agriculture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malaria in the city of Kumasi, Ghana? Acta Tropica, 89, pp.125-134.
    Agrawal, M., Singh, B., Rajput, M., Marshall, F., Bell, J. N. B.(2003)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peri-urban agriculture:a case study. Enviromental Pollution, 126, pp.323-329.
    Anikwe, M. A. N, Nwobodo, K. C. A. (2002) Long term effect of municipal waste
    disposal on soil properties and productivity of sites used for urban agriculture in
    Abakaliki, Niger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3, pp.241-250.
    Bradford, M. G. & Kent, W. A. (1977), Human Geography-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2-34.
    Ellis, F. & Sumburg, J.(1998), Food Production, Urban Areas and Policy Responses, World Development, Vol. 26, No. 2, pp. 213-225.
    Haggett, P.(2001), Geography: A Global Synthesis.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pp.459-463.
    Pasquini, M. W. (2006) The use of town refuse ash in urban agriculture around Jos, Nigeria: health and enviormental risk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orment, 354, pp.43-59.
    Pasquini, M. W., Alexander, M. J. (2004) Chemical properties of urban waste ash produced by open buring on Jos Plateau: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The Science of the Toatal Environment, 319, pp.225-240.
    Wheeler & Muller & Thrall & Fik (1998), Economic Geography.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pp.300-330.

    五、官方資料
    臺北市農會(1989),《臺北市市民農園推展計劃》,臺北市:臺北市農會。
    臺北縣統計要覽,民國71年至90年,臺北縣:臺北縣政府主計處。

    六、網站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index.aspx,瀏覽日期:2013/11/06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http://www.ca.ntpc.gov.tw/230;DATA_Population/List ,瀏覽日期:2014/07/11
    新北市統計要覽http://www.bas.ntpc.gov.tw/_file/1528/SG/21861/D.html,瀏覽日期:2013/11/14
    新北市農業局網頁 http://www.agriculture.ntpc.gov.tw,瀏覽日期:2013/10/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