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麗芳
Liu,Li-Fang
論文名稱: 排球扣球空中手臂動作揮擺時機與扣球表現分析研究
The Analysis of Timing of Arm swing motion in the air on volleyball spike
指導教授: 劉錦璋
Liu, Gin-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排球扣球手臂揮擺手臂後拉手臂轉折
英文關鍵詞: volleyball spike, arm swing, including back-swing, turn-sw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4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排球扣球技術中的揮臂擊球是扣球各環節中的關鍵,可彌補彈跳或身高不足、舉球不理想等不利因素,而且對球的力量、速度、技術有著直接影響。而空中擊球是人體失去支點,利用身體肢段在空中維持平衡完成揮臂擊球的技術動作,必須在0.5~0.8秒完成手臂後拉、轉折、加速揮臂進而完成手臂、身體軀幹與地面呈垂直面的擊球動作,所以是技術環節的困難點,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找出扣球空中手臂動作揮擺最佳時機與身體肢段之運用。
    方法以高速攝影機以(500frame/sec)矢狀面拍攝排球扣球空中動作,利用kwon 3D影像分析軟體分析女子特優級與女子乙組選手空中手臂揮擺動作的最佳時機及其身體肢段相對動作。
    從研究結果可發現,女子特優級選手能夠充分發揮身體各肢段維持平衡及發力,雖手臂後拉時間需較多時間,因提早起始後拉動作則可在較佳擊球點擊球,並增加更多的有效動作空間促使發力,使手臂與身體肢段呈180°的擊球動作,進而達到得分之目標。因此可提出以下結論:要完成完整的扣球手臂揮擺動作時間要愈早愈好,揮擺方向應由體側向前上方急速擺起,使肘關節轉折,整個手臂像鞭子一樣揮打,做出較多有效動作空間促使發力,在達到最佳擊球點前需完成手臂與身體呈180°的擊球動作,在上升到最佳擊球點是最好的。訓練上也可加強兩邊肩部肌群及非慣用手肌群訓練,不僅維持身體平衡更是積極發力的一種方式。

    Arm swing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mong the spiking techniques, not only decrease the weakness of jumping ability, body height and mis-setting, it can also increase the power and speed of the ball, directly.
    Hitting ball, without ground reaction force, was performed by the balance of body segments in the air, including back-swing, turn-swing, and forward-swing should be within the duration of 0.5~ 0.8 second off the groun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uitable timing and coordination of body segments applied on spiking in the air.
    Cinematography (500 frame/sec, sagittle plan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nd software Kwon 3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iming and coordination of arm swing motion in the air among top level and second level female volleyball athlet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as following: the top level athlete efficiently performe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balance of body segments. Although with longerback-swing duration, back-swing early could lead to better hit- ting point, and increase more range of motion of spiking. The conclusion was described as following: 1.the more early back-swing, the more completely arm sw- ing.2.the swing direction should be from lateral and up to lead to elbow turn-swing, like wipe motion, and execute more range of motion to spiking volleyball, and arm-trunk-leg performed as “line”shape at the hitting ball.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表次………………………………………………Ⅵ 圖次………………………………………………Ⅶ 第壹章緒論……………………………………1 第一節前言…………………………………1 第二節問題背景……………………………2 第三節研究目的……………………………4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五節名詞操作性定義……………………5 第貳章文獻探討………………………………11 第一節排球扣球相關文獻…………………11 第二節文獻總結……………………………14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步驟………………………15 第一節研究對象……………………………15 第二節實驗時間及地點……………………15 第三節實驗儀器工具與設備………………15 第四節實驗場地佈置圖……………………18 第五節實驗步驟……………………………19 第六節實驗資料處理流程…………………19 第七節資料分析……………………………20 第肆章結果……………………………………22 第一節 女子四號位置長攻扣球手臂揮擺之有效動作空間之分析……22 第二節 女子四號位置長攻扣球身體各肢段相對動作之探討…………26 第三節 女子四號位置長攻扣球空中手臂揮擺時機之分析……………30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35 第一節 結論………………………………………………………………35 第二節 建議………………………………………………………………36 參考文獻………………………………………………………………………38 中文部分……………………………………………………………………38 英文部分……………………………………………………………………40 附錄一…………………………………………………………………………41 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角度分析摘要表………………………41 女子乙組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角度分析摘要表…………………………41 附錄二…………………………………………………………………………42 女子乙組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42 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47 附錄三…………………………………………………………………………56 女子乙組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非慣用手肘關節角速度曲線圖………56 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非慣用手肘關節角速度曲線圖……61 附錄四…………………………………………………………………………71 乙組選手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圖…………………………………71 特優級選手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圖………………………………76 附錄五…………………………………………………………………………85 受試者同意書………………………………………………………………85 附錄六…………………………………………………………………………86 受試者基本資料……………………………………………………………86 表次 表3-1 受試者基本資料摘要表…………………………………………15 表4-1 扣球手臂肘關節轉折至揮臂階段參數分析摘要表……………23 表4-2 女子特優級選手手臂揮擺各階段百分比摘要表………………32 表4-3 女子乙組選手手臂揮擺各階段百分比摘要表…………………33 圖次 圖1-1排球位置順序輪轉圖………………………………………………7 圖1-2座標方向定義圖……………………………………………………7 圖1-3手臂後拉期…………………………………………………………8 圖1-4手臂轉折期…………………………………………………………8 圖1-5手臂揮臂擊球期……………………………………………………9 圖1-6扣球手臂肘關節、非慣用手肘關節、膝關節示意圖……………9 圖1-7手臂有效動作空間…………………………………………………10 圖3-1研究架構模式圖……………………………………………………17 圖3-2實驗場地佈置圖……………………………………………………18 圖3-3實驗流程圖…………………………………………………………21 圖4-1 7-1特優級選手有效動作空間角度………………………………24 圖4-2 12-4特優級選手有效動作空間角度………………………………24 圖4-3 3-5乙組選手有效動作空間角度…………………………………25 圖4-4 1-3乙組選手有效動作空間角度…………………………………25 圖4-5 12-4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27 圖4-6 7-1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27 圖4-7 3-5女子乙組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28 圖4-8 12-3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29 圖4-9 7-4女子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29 圖4-10 5-2女子乙組選手扣球手臂肘關節與右膝關節角速度曲線圖…30 圖4-11 12-4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間圖………31 圖4-12 8-3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間圖…………31 圖4-13 6-3乙組選手扣球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間圖……………31 圖4-14 1-5乙組選手扣球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間圖……………33 圖4-15 7-1特優級選手扣球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間圖…………34 圖4-16 4-4乙組選手扣球手臂後拉轉折擊球各階段時間圖……………34

    中文部分
    李毅鈞(1993)。男排三種扣球技術的運動學比較分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10卷3期,頁21-25。
    吳祖會(2003)。女子排球的男子化征象分析。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
    版),15卷1期,頁30-32。
    林竹茂(1985)。排球跳躍扣球發球之研究。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邱文宗(1980)。排球扣球動作的力學分析。國民體育季刊,9卷1 期,
    頁38-40。
    紀忠呈(2001)。黃寶賢選手排球後排扣求之運動學分析。中華體育,15卷
    2期,頁31-40。
    許樹淵(1982)。排球運動技術分析。台北市:協進出版社。
    張木山(1997)。排球單、雙腳跳躍發球動作之分析比較。花蓮師院學報,
    7期,頁1-22。
    張恩崇(2001)。我國優秀三級男子排球選手四號為強攻扣球運動學分析。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膺成(2003)。優秀高中男子排球選手直線扣球之三維運動學分析。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研究論文。
    陳麗萍、江輝祺(1997)。六人制排球扣球發展之探討。中華體育,頁43-
    48。
    黃德壽(1991)。排球訓練理論與應用之研究。知音出版社。
    張華(1997)。排球強攻扣球的新特點。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3卷1 期,
    頁33-36。
    彭蕾(1997)。現代排球扣球技術研究成果分析。四川體育科學,79期,
    頁34。
    萬京、葛春林、劉鐵(2004)。對我國甲A女排主攻手強攻扣球揮臂速度的
    分析與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卷1期,頁127-129。
    趙國斌、黃長福(1994)。排球前後排扣球之運動學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
    報,17輯,頁243-254。
    劉志華、莊美華(1999)。女子排球比賽中立體進攻打法的研究。大專體育
    ,45期,頁60-68。
    劉錦璋(1998)。從動力鏈理論探討排球扣球時的手臂揮擺動作。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芳梵、張甫嘉、張意德(1996)。世界男排強隊後排扣球進攻質與量之差
    異比較。北體學報,5期,頁31-42。
    鄭芳梵(1996)。排球後排扣球進攻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
    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Dapena, J., McDonald, C., Cappaert, J. (1990):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high Jumping techn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Biomechanics 6:246-261.
    Harman, E. A., Rosenstein, M. T., Frykman, P. N., &
    Rosenstein, R. M.(1990)The effects of arms and
    countermovement on vertical jumping.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22,825-833.
    Miller, D. I., Nelson, R. C. (1973): Biomechanics of Sport.
    Philadelphia:Lea & Febiger.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