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樹慧
論文名稱: 療養院嚴重情緒障礙班學員的生活經驗
指導教授: 王天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民族誌學青少年日間留院嚴重情緒障礙生活經驗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8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擷取民族誌學的典範及方法,長期深入雙峰療養院青少年日間留院「杏花村」,透過學員、家人及專業人員等村民的敘說來建構他們現實及理想中的杏花村;經由深刻的理解及忠實的紀錄,以描繪結合精神醫療與特殊教育之嚴重情緒障礙班學員,在療養院內的復健生活中如何面臨疾病適應、學習安排、重要他人的關係及未來的憧憬。
    精神疾病診斷及輾轉各病房住院是學員的共同命運,自己、他人與疾病交織成杏花村生活的基本元素。恍如置身學校的杏花村減少了住院的烙印,學員對疾病的成因游移在有病或沒病、先天或後天、生理或超自然之間,須適應與症狀及副作用及克服現實的失真感,須調適生活斷裂而修正理想與現實我的差距。
    學習與復健活動以自我體驗為核心,以落實在生活的體驗與實作為基礎,經由工作訓練的職業試探,透過美學的陶冶與藝術治療的啟發,通過大自然體驗而思考個人與萬物生命的相繫,構成了杏花村的學習生活。醫療以復健觀點為課程設計的方針,忽略了特殊教育以累積社區生活的實用知識為目標,醫療與教育如何集思廣益為學員謀最大的福利,是教師加入專業團隊後亟需須努力的方向。
    專業人員及家人織成了學員最重要的人際網絡。專業人員提供專業服務外,時而放下專業的立場,經由語言或非語言的溝通貼近學員的心、敲開他們的心門;從專業人員變動引發的緊張氛圍中得知,醫療不是他們唯一的依賴,情感性的社會支持才是最終的寄託。家人的參與,家人陪伴學員參與復健是常見的現象,透過陪伴瞭解孩子而調整親子互動的方式,同時家人在會談與陪伴過程也可能解決家庭問題,而相得益彰。
    日間留院是回到社區生活的中介站,學員在疾病穩定後也希望回到學校就讀或社區就業。由於學員個人身心狀況、家庭支持系統、學校接納度、職場的對待及日間留院的轉介功能都影響回到社區的成功。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精神醫療發展回顧…………………… 9 第二節 社區精神醫療…………………………. 12 第三節 兒童社區精神醫療…………………… 13 第四節 精神疾病兒童與青少年的教育與醫療整合性服務………………………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 19 第二節 研究場所……………………………….. 2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26 第四節 研究時間……………………………….. 33 第五節 進入現場……………………………….. 35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 37 第七節 資料蒐集……………………………….. 39 第八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4 第九節 研究信賴度……………………………..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帶著疾病來到杏花村………………… 51 第二節 杏花村的一天…………………………. 66 第三節 在杏花村的學習………………………. 71 第四節 師生的關係…………………………….. 128 第五節 家人的參與…………………………….. 148 第六節 學員的未來…………………………….. 163 第五章 結論與想法 第一節 總結性想法……………………………. 187 第二節 寫在最後……………………………….. 199 參考文獻 ……………………………………………. 200 附 錄 附錄一 研究記事一覽表………………………. 206 附錄二 觀察日誌範例…………………………. 209 附錄三 正式訪談範例…………………………. 210 附錄四 相關文件一覽表………………………. 211 附錄五 資料分析範例…………………………. 213 圖表目次 圖一 杏花村平面圖…………………………. 24 表3-1 研究期間大事紀………………………. 34 表3-2 本研究資料之編號說明範例………. 45 表3-3 訪談紀錄及代碼一覽表…………….. 45

    一、中文書目︰
    丁雁琪(民82)︰高學歷精神分裂者主觀經驗之研究。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3期,93-107頁。
    孔繁鐘、孔繁錦譯(民86)︰DSM-Ⅳ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記。
    文榮光(民74)︰精神疾病與求助行為:問題與對策。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卷2期,37- 46頁。
    王昭正、朱瑞淵譯(民88):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
    田基武(民75)︰精神分裂病患家屬對疾病調適之研究—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門診個案為例。私立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何曉旭(民90)︰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應策略評估量表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民88)︰民八十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華總(一)義字第八六00一0一一九0號令修正公佈。
    吳惠媛(民83)︰疾病的聲音—青年精神分裂病患的疾病經驗之詮釋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吳曉明(民88)︰精神分裂症患者於疾病適應過程中自我力量激發的過程及其相關因素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李宗芹(民85):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張老師。
    李茂興譯(民84)︰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李姿瑩(民89)︰花蓮地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私立慈濟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李淑娥譯(民87)︰認識自己。台北︰心理。
    李緯綺(民87)︰精神分裂症病患主要照顧者之情緒與因應行為。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沈志仁、張碧凰(民82)︰精神分裂症者主要照顧者的需要及其相關因素。中華心理學刊,6卷1期,49-66。
    沈麗惠(民86)︰影響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相關因素。私立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林美伶(民90)︰精神分裂病患烙印之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林美珠(民79)︰憂鬱症患者家庭功能。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林惠珍(民83)︰精神分裂症者主觀性生活品質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林惠琦(民86)︰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私立高雄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林憲(民73):精神醫學史。台北:水牛。
    林燕玲(民88):直接教學模式對青春期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社會技巧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邱淑貞(民83)︰社區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與自我照顧之相關性。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洪儷瑜(民87):我國學校教育對情緒障礙學生的服務。載於情緒障礙特殊教育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胡幼慧(民85):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維恆(民88a):台北市立療養院杏花村青少年日間留院簡介。台北︰台北市立療養院。
    胡維恆(民88b):台北市立療養院蘭亭書苑精神障礙特殊教育班簡介。台北︰台北市立療養院。
    胡興梅(民90)︰兩性問題。台北:三民。
    洪儷瑜(民87):我國學校教育對情緒障礙學生的服務。八十八年一月八日「情緒障礙特殊教育國際研討會」之引言報告。
    特殊教育法(民86)︰中華民國八十六年華總(一)義字第八六00一一二八二0號令公佈。
    陳新綠譯(民83)︰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及痊癒之道。台北︰心理。
    張作貞(民86)︰影響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教育部(民88):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民88年修正公布。
    莊明敏(民84)︰精神病患醫療服務體系之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郭峰志譯(民90)︰現代社區精神醫療—整合式心理衛生服務體系。台北︰心理。
    黃芸芳(民89)︰高雄地區精神醫療日間留院病友家屬對服務需求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黃碧琴(民84)︰寓居於世的受苦生命—現象學取向的心理病理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楊坤堂(民89)︰情緒障礙與行為異常。台北︰五南。
    楊蕢芬(民88)︰情緒障礙兒童之教育服務簡介。載於情緒障礙特殊教育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廖榮利(民75)︰心理衛生。台北:千華。
    劉玉雲(民87)︰精神分裂病患之疾病不確定感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潘英美(民86)︰他不重,他是我孩子—精神病患雙親中主要照顧者負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蔡佩芬(民87):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患壓力源、因應行為及生活適應相關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蔡敏玲(民87):詮釋性研究的一個可能的方式:我如何建構婷婷與穎的故事。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衛生署(民82)︰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計劃。行政院衛生署編印。
    衛生署(民85)︰近五年補助公私立醫療機構加強精神醫療設施概況。衛生報導,6卷5期,10-18頁。
    穆佩芬(民85)︰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卷2期,195-201。
    賴倩瑜(民85):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患生活適應與其主要照顧者教養方式之相關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顏秀雯(民90):以教師為個案管理員的專業團隊運作—以一個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二、英文書目
    Anonymous.(2001). Reduc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The Lancet, 357 (9262), 1055.
    Bennett, D. H., & Freeman, H. L. (1991). Community psychiatry.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Berrios, G. E., & Freeman, H. (Eds.)(1991). 150 years of British psychiatry, 1841-1991. London: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Bogrov, M., & Crowel, R. L. (1996). Child and adolescent service system program.In W. R. Breakey(Eds.),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odern community psychiatry (pp. 399- 418).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yman, A. (2001). Ethnography. London: Sage.
    Caan, W., & Rutherford, J. (1996). Auditing psychiatric day hospitals: The user’s views in an inner city setti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5(2),173-182.
    Cresswell C. M., Kuipers L. & Power, M. J. (1992). Social network and support in long-term psychiatric patient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2, 1109-1026.
    Davis, J. M., & Casper, R. (1997). Antipsychotic drugs: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 use. Drugs, 14, 260-282.
    Dezin, N. K. & Lincoln, Y. 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Prentice-Hall.
    Freeman, H. L. (1996). Community psychiatric changes in England.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odern community psychiatry (pp. 399- 41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H. L., & Bennett, D. H. (1991).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In H. L. Freeman & D. H. Bennett (Eds.),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iatry ( pp. 40-70). London: Churchill Living Stone.
    Gordon, T. & Breakey, W. R. (1983). A comparison of the outcomes of short-term standard-stay patients at one year follow-up.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34, 1054-1056.
    Hollander, D. & Slater, M. S. (1994). “Sorry, no beds.”: A problem for acute psychiatric admissions. Psychiatric Bulletin, 18, 532-534.
    Janca, A. (1997). Multiaxial presentation of the ICD-10 for use in adult psychiat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A. B. (1990). Out of bedlam: The truth of deinstitution. New York: Basic Book.
    Jones, P. (1992). Patient’s perception of health as a measure of outcome. Medical Audit News, 2, 57-58.
    Kauffman, J. M., & Smucker, K. (1995). The legacies of placement: A brief history of placement options and issues with commentary on evolution. In J. M. Kauffman, J. W. Lloyd, D. P. Hallahan, & T. A. Astuto(Eds.), Issues in educational placement: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pp.21-4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nitzer, J., Steinberg, Z., & Fleish, F. (1990). At the schoolhouse door: An examination of programs and policies for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New York : Bank Street College of Education.
    Lally, S. (1989). Does being in here mean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e?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5(2), 253-266.
    Lourie, I.. (1994). Principles of Local System Development. Chicago: Kaleidoscope.
    Lubel, D. & Denham, M. (1993). As time goes by. Health Services Journal, 16/9/93, 26-27.
    Nestadt, S. (1996). Partial hospital. In R. B. William (Eds.),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odern community psychiatry (pp. 279-29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shkin, A. (1988). In search of subjectivity- one’s ow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7(7), 17-21.
    Rosie, J. S.(1987). Partial hospitalization: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38, 1291-1299.
    Schmall, V. L., & Webb, L. C. (1994). Respite and adult day care for rural elders. In J. A. Krout (Eds.), Providing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to rural elders (pp.156-181). Thousand Oaks, CA: Sage.
    Smith, T. E., Polloway, E. A., Patton, J. R., & Dowdy, C. A. (1998).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inclusive settings. Boston: Allyn & Bacon.
    Spindler, G., & Spindler, L. (1992). Cultural process and ethnography: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In M. D. Lecompte, W. L. Millroy, J. Preissle(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pp.215-237). San Diego, CA : Academic Press.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trathdee, G. & Thomicroft, G. (1992). Community secors for need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Thornicroft, G., Brewin, C. R. & Wing, J. Measuring Mental Health Needs. London,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
    Stroul, B. A., & Friedman, R. M. (1986). A system of care for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and youth. Washington, DC: CASSP Technical Assistance Center.
    Woods, C. (1988). Nursing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St, Louis, MO: C. V. Mosby Compan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