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汝斈
論文名稱: 臺灣百年老店接班人生涯發展歷程之敘說分析--以老雪花齋為例
指導教授: 田秀蘭
Tien, Hsiu-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百年老店生涯發展歷程接班歷程家族敘說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7下載:1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台灣百年老店接班人之生涯發展歷程,藉由代間和性別觀點,共構整體家庭系統對接班歷程的解讀,並探討社會脈絡與家族倫理在個人接班歷程中的影響。
    本研究以百年老店「老雪花齋」作為訪談對象,以第三代接班人做為訪談主軸,輔以其他家族成員之聲音。參與觀察和相關報導之收集,增加對「老雪花齋」的認識,做為資料分析時之背景知識。對訪談內容進行「整體—內容」之敘說分析,萃取出重要主題進行理解與詮釋,並以時間序加以排列,構築整體故事。
    研究結果發現,在百年老店之本土化現象裡,互依我的個體觀將影響接班人之生涯決定,而義務教育延緩生涯決定時間,讓接班人出現生涯猶豫現象,但滿足家庭需求,維繫百年老店之延續仍是接班人的優先選擇。在代間傳遞現象裡,父親所傳遞的價值觀,將對長子的生涯發展與決定具有影響力,但接班過程中,較無刻意的培育過程,易形成接班行為上的不適應。在性別議題裡,技藝傳子不傳女,媳婦位置可能高於女兒,且男性呈現家族以我為傲的心態,女性則出現我以家族為榮的現象,整體而言,百年老店的延續仍依賴著家族倫理的維繫,但經營者將百年成就歸因於社會烘托。
    針對研究過程和結果,將提出研究限制與建議,以做為未來研究作為參考。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族企業接班行為之文化脈絡……………………………… 8 第二節 生涯發展理論之內涵與相關研究……………………………15 第三節 代間傳遞現象之相關理論觀點………………………………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22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28 第四節 研究過程………………………………………………………32 第五節 文本分析與判準………………………………………………34 第六節 研究倫理………………………………………………………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遇見老雪花齋…………………………………………………43 第二節 接班人之生涯發展歷程………………………………………55 第三節 接班人未來的生涯發展再敘說………………………………70 第四節 從代間和性別觀點看接班歷程………………………………77 第五章 討論與反思 第一節 百年老店接班之本土化現象…………………………………99 第二節 相關理論與概念的思索………………………………………101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1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15 附表目次 表3-1 前導性研究四位訪談對象基本資料…………………………33 表3-2 正式研究訪談對象與順序流程表……………………………34 表3-3 研究編碼之原則………………………………………………35 表3-4 弘仁對研究參與之檢核與回應………………………………40 表3-5 呂父松吉對研究參與之檢核與回應…………………………41 附圖目次 圖3-1 第一代至第三代目前經營餅舖之概況……………………29 圖3-2 訪談對象老雪花齋之目前經營者家族圖…………………30 圖4-1 第四章之書寫架構圖………………………………………44 圖5-1 第一代至三代自我發展與家庭需求關係之生涯發展圖 104 圖5-2 第一代至第三代價值觀代間傳遞圖…………………… 107 參考文獻………………………………………………………………………118 附錄目次 附錄一 研究參與同意書……………………………………………122 附錄二 謄稿同意書…………………………………………………123 附錄三 訪談大綱……………………………………………………124 附錄四 訪談札記……………………………………………………126 附錄五 研究參與檢核函……………………………………………127

    文崇一(1988):從價值取向談中國國民性。載於李亦園、楊國樞等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玉波(1998):中國古代的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軍龍(1997):由世代移轉看家族政治之交替—以台灣為例之實證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叢桂(2002):影響工作價值觀傳遞之因素:男性中小企業主及一般職業工作者子女之比較。應用心理研究,14,117-150。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應用心理研究,17,85-119。
    何菁蓉(1986):國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態度、性別角色與其個人性別角色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1987):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pp.1-13)。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吳嘉瑜(2002):代間矛盾經驗之分析:成年子女婚後與父母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亦園(1988):中國人的家庭與家的文化。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pp.113-12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禮仲、鄧哲偉(2003):公司治理對家族企業的效益。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
    林文英、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坤池(1986):國內家族企業接棒人培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碩士論文。
    林惠瑜(2004):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親子界線與其生涯自我效能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惟真(1996):朱光潛自我之建構:一種敘說式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化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慶雲(1992):家族企業的繼承問題—國內家族企業繼承人的培育。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 26, 261-274。
    高尚仁、楊中芳(1991):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高尚仁、楊中芳(1991):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小鳳(2003):家族主義認同與接班行為—個人生涯選擇模式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
    張尊禎(2004):台灣老字號。台北:上旗文化。
    許士軍(1997):家族主義、專業主義與創業—以華人企業為背景的探討。管理評論,16(1),1-9。
    許維素(1998):輔導教師專業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璋(1984):家族文化與企業管理。載於楊國樞等主編:中國式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陳泰和(2001):台灣家族企業接班人選擇因素之研究-以交易成本、信賴機制、網絡關係之觀點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彭懷貞(1996):婚姻與家庭(二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曾文鑑(2001):國小學生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其性別角色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淑瑜、陳秉華( 2001):台灣的家庭文化與家族治療。亞洲輔導學報,8(2), 153-174。
    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國樞(1998):家族化歷程、泛家族主義及組織管理。載於鄭伯壎等主編:海峽兩岸之組織與管理。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楊國樞、葉光輝(1991):孝道認知結構組型之分析。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32-55。
    楊國樞、葉明華(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楊智馨(1997):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懋春(1972):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載於李亦園、楊國樞等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懋春(1988):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載於李亦園、楊國樞等主編:中國人的性格(pp.133-167)。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葉明華、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與衡鑑。載於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樊景立、鄭伯壎(2000):華人組織的家長式領導:一項文化觀點的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3,127-180。
    樂國安、杜林致(2002):不同文化取向的人成就歸因模式的差異性。論文發表於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蔡秋雄(2002):現代家庭價值觀之傳遞與父母因應之道。教師之友,43(2),41-47。
    蔡美華(2002):高中資優生之生涯準備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同僚(2001):質性研究方法在台灣─以教育類科博碩士論文為例。論文發表於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師研習中心。
    鄭伯壎(1998):家族主義與領導行為。載於楊中芳、高尚仁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pp.365-407)。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操禮芹(1993):台灣大型家族企業接班過程的網絡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瞿海源、王振寰主編(2004):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譚偉象與吳琇瑩(2002):華人的分離—個體化與關係主義。論文發表於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嚴奇峰(1994):台灣傳統家族企業極端共存組織現象之探討—系統穩定觀點。管理評論,13(2),1-22。
    蘇承桂(1993):台灣家族企業傳承之研究—第二代企業主傳承條件與組織類型之關係。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Benson, B. (1984). The enigma of the family-owned business. Perspective, 10, 1-5.
    Beckhard, R. W. & Dyer, W. G.. (1983). Managing continuity in the family-owned busines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2, 5-12.
    Blustein, D. L., Walbridge, M. S., Friedlander, M. L., & Palladino, D. E. (1991). Contributions of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and parental attachment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 39-50.
    Bratcher, W. E. (1982).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on career selection: the 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61(2), 87-91.
    Dahlberg, K. & Drew, N. (1997). A lifeworld paradigm for nursing research. Journal of Holistic Nursing, 15(3), 303-31.
    Gottfredson, L.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a development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6), 545-579.
    Johnson, P., Buboltz, S. L., & Nichols, C. C. (1999). Parental divorce, family function, and vocation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6, 137-146.
    Krumboltz, J. D., Mitchell, A. M., & Jones, G.. B. (1976).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selecti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71-81.
    Larson, J. H., & Wilson, S. M. (1998). Family of origin influences on young adult career decision problems: A test of Bowenian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6(1), 39-53.
    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CA: Sage.
    Lopez, F., & Andrews, S. (1987). Career indecision: A 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304-307.
    Marceau, J. (1989). A family business? the making of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Roe, A. (1957). Early determinants of vocational choi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 212-217.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L. Brooks, & Associate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2nd ed., pp. 197-261).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hulenberg, J. E., Vandracek, F. W., & Crouter, A. C. (1984).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o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 139-143.
    Tiedman, D. V., & O’Hara, R. P. (1963).Career development: choice and adjustment. 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Wilson, L. M.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attachment,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gender, race and career indeci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61(5-B), 2800.
    Yang, C. F. (1988). Familism and development: The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family in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In D., Sinha & H. S. R. Kao (Eds.), Social values and development : Asian perspectives (pp. 93-123). New Delhi: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