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承達
Tsai, Cheng-Ta
論文名稱: 以互動性觀點探討擴增實境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與科技接受度之影響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activity of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s on Child’s Spatial Ability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指導教授: 蘇照雅
Su, Chao-Y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擴增實境空間能力互動性科技接受模式
英文關鍵詞: augmented reality, spatial ability, interactivity, T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6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設計不同互動性之擴增實境教材,用以探討擴增實境的互動性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與科技接受度的影響。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擴增實境教材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
    二、探討擴增實境的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
    三、探討學童對擴增實境的科技接受度。
    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準實驗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民小學四年級共75名學童。研究工具包含國小空間能力量表、擴增實境空間能力教材、科技接受度問卷。以描述統計、相依樣本t檢定、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
    研究結果顯示,擴增實境教材對學童空間能力有正向的影響,然而教材互動性對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上並無顯著的差異,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也發現,學童對於使用擴增實境進行學習的整體接受度相當高。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activity of augmented reality (AR) content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patial abilit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R contents on students’ spatial ability.
    2.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activity of AR contents on students’ spatial ability.
    3.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acceptance of AR.
    The research methods involved literature analysi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 total of 75 fourth grade students enrolled in a prim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The instrum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spatial ability scal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patial ability learning contents with the AR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was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aired-sample t test and ANCOVA.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R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spatial ability.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 their special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 the students had high acceptance for learning with the AR.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 錄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六節 研究步驟 7 第七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擴增實境 9 第二節 空間能力 15 第三節 科技接受模式 23 第四節 互動性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5 第四節 研究對象 36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7 第六節 實施程序 46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擴增實境教材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之影響 49 第二節 擴增實境教材互動性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之影響 54 第三節 擴增實境接受度問卷分析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 67 第二節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3 一、中文部份 73 二、外文部份 80 附錄 87 附錄一 擴增實境接受度問卷 89 附錄二 教學活動大綱 91 附錄三 教學現場照片 92

    一、中文部份
    王泓斌(2002)。互動超媒體設計應用於虛擬資訊空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國雄(2010)。輔助古蹟寺廟行動學習之多標記擴增實境遊戲的互動模式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乙仲(2010)。擴增實境介紹與應用於數位學習環境分析。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9(1)。2012年6月13日,取自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HaveYourSayContent_en.php?nid=2876&lid=341
    吳怡馨(2007)。以科技接受度探討部落格於學習使用意向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煥昌(2001)。高工機械製圖科學童空間能力與展開圖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鴻(譯)(2002)。S. K. Feiner著。擴增實境︰虛擬與實境的無限延伸。科學人雜誌,6,36-44。
    呂潔筠(2009)。空間旋轉的診斷教學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侑巡(2010)。運用點觸控操控技術於空間旋轉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沈佳興(2008)。從五連方拼圖遊戲中探討不同工具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安泰(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理論及品牌忠誠度探討智慧型手機使用之影響因素。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秀娟(1993)。動態評量結合試題反應理論在空間視覺學習潛能評量之研究。測驗年刊,41,73-108。
    林佳蓉(2004)。幾何空間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信志、湯凱雯、賴信志(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大學生學習以網路教學系統志做數位教材之意圖和成效,數位學習科技,2(1),60-78。
    林浚傑(2007)。國小學童之平面視覺空間能力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逸農(2006)。五連方幾何積木課程對國小學童視覺空間能力的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施幸玟(2010)。桃園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空間旋轉能力表現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志盈(2004)。國小學童空間能力量表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計惠卿、張秀美、李麗霞(2005,6月)。華語文數位教材之內涵與互動設計研析。載於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舉辦之「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96-212),臺北市。
    高啟洲、唐璽惠、詹明惠(2005)。互動式數位學習系統之設計。南大學報。39(1),111-132。
    康鳳梅(2002)。在高工學童機械製圖(交線與展開)空間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提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516-S- 003-0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張金鐘(2002)。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教師與學生採用數位化教材的態度。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珈(2009)。行動數位渾天儀用於國小天文觀測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學望、邱柏升、陳宗禧、黃悅民(2010,10月)擴增實境融入行動學習環境中學習者行為意向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臺南大學舉辦之「TANET2010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臺南市。
    張樹安(2011)。3D擴增實境應用於行動導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2012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莊振中(2005)。製圖科學童應用3D電腦繪圖軟體學習立體圖在空間能力表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勝雄(2004)。互動式教學光碟版面表現形式與使用者喜好度之研究-以學童英語教材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世玉(2007)。空間能力性向測驗之建模與驗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玉婷、蔡立元(2009)。從科技接受模式觀點探討資訊科技融入學習。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類,(28),217-236。
    陳光勳、魏春蓮、廖雅如、張慧如、曾淑慧(2006)。資訊科技融入空間教學對國小學童空間能力影響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521-S-152-008)。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
    陳坤森(2007,10月)。可供多人移動式互動使用之擴增實境系統及方法。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電子報,19。2011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nchc.org.tw/tw/e_paper/sub_subject/index.php?EPAPER_ID=46&SUB_SUBJECT_ID=29
    陳玥君(2010)。應用AR教具於單雙子葉植物特徵學習之眼動評估。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建同(2007)。以1:1空間擴增實境設計環境初探「體驗式設計輔助系統」。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眉期(2011)。擴增實境輔助立體幾何概念學習系統之使用性暨學習效益評估。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偉民(2010)。不同空間能力學童使用3D繪圖軟體對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珍(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及資訊系統成功模式探討使用者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體育衛生管理系統子系統-「流感疫情通報系統」使用意願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位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鎮潦(2003)。高工製圖科學童學習立體圖與提升空間能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游嘉豪(2009)。空間冒險數位遊戲之教學融入與設計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啟文(2010)。運用點觸控操控介面於網路圖資學習以提升國小學童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國豪(2004)。擴增實境應用於家具配置設計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惠薇(2008)。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在空間旋轉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煥文(2009)。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詠年(2010,4月)。擴增實境在科學教育領域中學習與應用之評析。載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舉辦之「2010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論文集(頁541-544),新竹市。
    劉再興(2004)。國小六年級幾何教學對空間能力提昇之研究:以柱體與錐體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屾垚(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空間旋轉能力之調查-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俊祥(2000)。機械製圖科學童空間能力與立體圖成就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逸帆、廖冠智(2011)。魔術方塊之悅趣化空間感知設計研究。設計學報,16(3),45-67。
    潘朝明(2007)。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Moodle應用於高中音樂課程教學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舉辦之「2007 e化社會的課程與專案式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蔡佩璇、游萬來(2005,6月)。電子故事書融入語文學習互動設計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舉辦之「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259-270)。臺北市。
    蔣家唐(1995)。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向度分析暨數學-語文資優生視覺空間認知能力差異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術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海蓮、陳鈺方、賴宛吟、林逸農(2010)。建構空間幾何思考模型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8-2511-S-011-002-)。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盧俊龍(2010)。應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社交性書籤網站使用者接受度之研究。長庚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賴崇閔、黃秀美、廖述盛、黃雯雯(2009)3D虛擬實境應用於醫學教育接受度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3),341-362
    戴文雄(1998)。不同正增強回饋型式電腦輔助學習系統對不同認知型態與空間能力高工學童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516-S-018-010-TG)。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薛凱文(2009)。擴增實境應用探討-使用無標記技術。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鍾瑞國、鄭曜忠、洪志盈、謝秀珍(2003)。國小學童空間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1-2516-S-018-008)。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暨研究所。
    簡文益(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Moodle系統運用於高中職教師教學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簡慶郎(2001)。學習正投影對提升高工學童空間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春蓮(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學童立體展開圖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義鋒(2002)。3D-電腦輔助繪圖在工程圖學之應用。雄工學報,4,299-311。
    羅雅薇(2005)。電腦化空間能力測驗題庫之建置。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外文部份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h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 11-39). Heidelberg, Germany : Springer.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sai, K., Kobayashi, H., & Kondo, T. (2005, July). Augmented instructions a fus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and printed learning materi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Kaohsiung, Taiwan.
    Azuma, R. T. (1997).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6(4), 355-385.
    Billinghurst, M., Belcher, D., Gupta, A. & Kiyokawa, K. (2003).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Colocated Collaborative AR Interfaces. Computer Interaction, 16(3), 395-423.
    Carroll, J. B. (1993). Human cognitive abilities : A survey offactor-analytic studie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tero, M., Naya, F., Company, P., Saorín, J. L., & Conesa, J. (2005). Improving visualization skill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5(5), 24-31.
    Crawford, M., Chaffin, R., & Fitton, L. (1995). Cognition an social context.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4), 341-362.
    Davis, F. D. (1986).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res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Cambridge, MA.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 319-340.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3.
    Dunser, A., Kaufmann, H., Steinbugl, K., & Gluck., J. (2006, July).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as Spatial Ability Training Too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ACM SIGCHI New Zealand chapt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Design centered HCI,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2005) .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augmented reality. Boulder, CO:Educause.
    El Sayed, N. M., Zayed, H. H., & Sharawy, M. I. (2011). ARSC: Augmented reality student card an augmented reality solution for the education field. Computers & Education, 56(4), 1045-106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rgorio, N. (1998). Explor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visual and non-visual strategies in solving rotation problem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5, 207-231.
    Heinich, R., Molenda, M., Russell, J., & Smaldino, S. (2002).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Kang, S. (1998, Janu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Evolvi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1st IEEE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Hawaii, HI.
    Kaufmann, H., & Schmalstieg, D. (2003). Mathematics and geometry educ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Computers & Graphics 27(3), 339-345.
    Kaufmann, H., Steinbügl, K., Dünser, A., & Glück, J. (2005, April). Improving spatial abilities by geometry education in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design. Paper presented at First International VR-Learning Seminar, Laval, France.
    Kelley, T. L. (1928). Crossroads in the mind of ma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erawalla, L., Luckin, R., Seljeflot, S., & Woolard, A. (2006). Making it real: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augmented reality for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science. Virtual Reality, 10(3-4), 163-174.
    Kristof, R. & Satran, A. (1995). Interactivity by design: creating and communication with new media. Mountain View, CA: Adobe Press.
    Lord, T. R. (1985). Enhancing the visual spatial aptitude of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5), 395-405.
    McGee, M. G. (1979). Human spatial ability: Psychometric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 genetic, hormonal, and neurological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5), 889-918.
    McVey, M. D. (2001). Understanding concepts in research methodology. Research in Education, 65, 100-102.
    Michalis, M. P. (2003, April).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n a Rotation Test.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Milgram, P., Haruo T., Akira, U., & Fumio K. (1994, November). Augmented Reality: A class of displays on the reality-virtuality continuu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IE conference on telemanipulator and telepresence technologies, Boston, MA.
    Olkun, S. (2003). Comparing computer versus concrete manipulatives in learning 2D geometry.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22(1), 43-56.
    Pan, Z., Cheok, A. D., Yang, H. W., Zhu, J. J., & Shi, J. Y. (2006). Virtual reality and mixed reality for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Computers & graphics, 30(1), 20-28.
    Park, S. Y. (2009). An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 Understanding University Students'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e-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2(3), 150-162.
    Rafaeli, S., & Sudweeks, F. (1997). Networked interactivity.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2(4). 157-179.
    Schwier, R. A., & Misanchuk, E. R. (1993).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struction.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lnow, G. W. (1988). Using interactive computer to communicat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2(2),124-135.
    Shepard, R. N., & Metzler, J. (1971).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Science, 171(1), 701-703.
    Sims, R. (1997). Interactivity: A Forgotten Ar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3,157-180.
    Tartre, L. A. (1990). Spatial orientation skill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1(3), 216-229.
    Taylor, J. C. (1998). Flexible delivery: The globalis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Indian Journal of Open Learning, 7(1), 67-78.
    Thornton, T. B., Ernst, V. J., Clark, C. A. (2012). Augmented reality as a Visual and Spatial Learning Tool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Teacher, 71(8), 18-21.
    Thurstone, L. L. (1938).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ods, E., Billinghurst, M., Looser, J., Aldridge, G., Brown, D., Garrie, B., & Nelles, C. (2004, June). Augmenting the Science Centre and Museum Exper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in Australasia and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Yilmaz, H. B. (2009).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of spatial ability.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1(2), 83-9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