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秀婕 Hsu, Hsiu-chieh |
---|---|
論文名稱: |
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增能研習課程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
指導教授: |
蔡居澤
Tsai, Ju-T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綜合活動教師 、增能研習 、教師專業能力 、課程發展 |
英文關鍵詞: |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增能研習課程發展之架構、內涵與需求。本研究所指之增能研習課程係針對「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綱要」中所揭示之綜合活動教師關鍵能力發展之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增能研習課程。
研究首先以焦點座談歸納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增能研習課程之架構與內涵,次針對346位98學年度任教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從重要程度、能力評估及研習意願三方面,暸解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對於增能研習課程之需求及對課程實施之意見。末輔以訪談三位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家政及童軍專長之國中教師,暸解教師對於增能研習課程之需求情形、對課程實施之意見與相關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增能研習課程架構包含:課綱內涵解讀與轉化、課程規劃與發展、教材選用與評鑑、教學資源整合與運用、多元教學方法與實務、教學效能省思與精進及多元評量理念與實務等七項課程,時數共計三十六小時。其內涵包含課程名稱、研習時數、課程實施方式及重點說明。研究發現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認為,增能研習課程宜利用寒暑假集中研習或於學期中分階段辦理。研習宜由各縣市輔導團及師資培育機構辦理,惟應注意辦理研習應兼顧理論與實務,以符合教師教學需求。研究最後對教育部、輔導群、各縣市輔導團、師培機構、學校及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分別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JHSIA teachers). What the research meant by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teacher Core Competence of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s of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Firstly, the researcher invites members of National Integrated Activities Advisory Group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 to form focus group to discuss and develop the conten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Then, the researcher surveyed some 346 JHSIA teacher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Focus Group,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eed assessment of th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and also the opin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such curriculum from the aspects of importance, capability judgment, and the intention of continuing participating. At last,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s three Integrative Activities Teacher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their reasons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tent, need-assessment,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 of the JHSIA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content of the JHSIA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course includes seven subjects: (1) Interpretation and Conversion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 Learning Areas of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2)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3)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4)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5)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s, (6) Teaching efficacy 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7) Multiple assessment ideas and practice. The whole course takes 36 hours. The course title, hour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guidelines were suggested as well.
2.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JHSIA teachers prefer to take professional growth curriculum course either one course during the winter or summer vacation, or some separate sessions during school term. The Integrated Activities Advisory Group of local Educational Bureau or other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should conduct such course. The course should have a balance on theory and sharing of best practices in order to meet the teachers’ needs when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specific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and local IA Advisory Groups,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Schools and IA teachers.
中文部份
Allen C. Ornstein & Francis P. Hunkins著、方德隆譯(2004a)。課程基礎理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Allen C. Ornstein & Francis P. Hunkins著、方德隆譯(2004b)。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高等教育。
Tyler, R. W.著、黃炳煌譯(1988)。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臺北市:桂冠。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姿媛(2008)。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專業發展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雪薰(2007)。同儕評鑑與輔導模式之研究―以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丘愛鈴(2010,6)。「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區塊研究」整合型研究(一)子計畫四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分析。李駱遜(主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分析。98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課程與教學輔導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群年度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田耐青(2010)。整合與運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資源。發表於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群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九十八學年度北區工作坊。
池叔樺(2001)。國小低年級教師綜合活動課程的實務知識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文慶(2000)。學校本位教師進修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青蓉(1995)。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23,41-46。
吳明清(1996)。營造學習型教育專業社群:教師進修的政策目標與制度規劃。載於國立花蓮師院進修推廣部主編,進修推廣教育的挑戰與展望。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1989)。在職進修是教師的權利也是義務。研習資訊,50,1-3。
吳菜霞(2004)。臺北市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與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雅琪(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專業知識之個案研究--以童軍教育專長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儒興(2008)。台南縣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現況調查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李子建、黃顯華(2002)。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2)。國民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之多元評量理念。載於教育部主編:國中國小校長與督學培訓手冊,頁137-154。臺北市:教育部。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8)。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修訂。發表於教育部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與教學輔導群增能課程。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湖(2007)。我國教學輔導體系現況與建議。研習資訊,24(5):43-49。
李苑翠(2007)。國中綜合活動教師工作滿意度與領域發展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啟華(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進修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惠鈴(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台北縣教師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義男(2002)。綜合活動的教育理想與教師素質之探討。載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21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編行。
周祝瑛(2003,9月13日)。教改會議談當局觀點?論基層需求!--談弱勢教育、高教品質、12年國教,不如檢討十年教改或才執行完畢的五年教改。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計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秀珍(2007)。臺東縣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及學校本位教師進修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林思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接受度及執行時的困難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恩仲(2004)。童軍小隊制度教學專業知識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實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臺北市:教育部。
林琦鴻(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聯喜(1999)。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職進修之需求評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繡子(2003)。國中童軍教師對童軍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發展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施心韻(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本質認知與落實情形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洪士雯(2001)。學校本位教師進修之個案研究-以英語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金水(2003)。臺北縣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科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圖書。
高勳芳(2004)。追求生命意義的教師專業發展-專訪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陳伯璋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26,99-105。
張文嘉(2001)。高中音樂教師專業知能需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雋婷(2005)。國民小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認知與接受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1994)。教師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世紀,28(6),50-54。
張德銳、丁一顧(2008)。國民教育輔導團人才培育課程規劃研究(教育部國教司委託專案)。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9)。國民中小學成績考查辦法。73.12.26教育部台(73)參字第54196號令發布;88.6.29教育部台(88)參字第88075896號令發布後修正第9條、第24條條文修正發布。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0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a)。97年師資培育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9)。99年度國中學生教職員統計數字。上網日期:2010年7月25日。網址: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3553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出版社。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思筠(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校本課程發展與實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玉(1998)。教師行動研究與專業發展。教學輔導,4,27-39。
陳美玲(2007)。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現況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富雄(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內涵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映江(1997)。高級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專業知能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臺北市。
曾文龍(2003)。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致鏹(2004)。國小教師參與課程發展之實踐知識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玉英(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美雯(2005)。彰化縣國小教師對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團到校服務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湯梅英(2000)。實踐參與、體驗意義—綜合活動領域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74,51-60。
程仁慧(2003)。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光雄、蔡清田著(2002)。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楊思偉(1996)。在職進修教育的趨勢與做法。研習資訊,13(6),頁24-27。
楊美雪(1985)。由教學設計觀點論需求評估的模式與內涵。教學科技與媒體,26,29-35。
楊鈴羢(2004)。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溫昇勳(2007)。台東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葉蕙蘭(1999)。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需求評估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詹于倩(2001)。國民中學試辦綜合活動課程之研究--以三民國中課程試辦歷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清揚(2005)。綜合活動輔導團專業功能之研究─以南部某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歐用生(1999)。新世紀的學校。臺北市:臺灣書店。
歐慧敏、李坤崇(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舊課程的差異。載於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基礎研習手冊,頁11-25。臺北市:教育部。
蔡培村(1994)。國民小學教師生涯能力發展之研究。南投:臺灣省教育廳委託研究。
蔡靜芳、高熏芳(1998)。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教育專業課程內涵之需求評估。教學科技與媒體,40,18-30。
鄭秀琴(2005)。國民中學綜合活動領域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現況之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美娟(2005)。綜合活動教師實施創意教學之專業成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淑文(2003)。台灣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教育態度與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郁璿(2004)。國小專家╱初任教師教學歷程之比較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梨真(2000)。國小統整課程教學實務─邁向課程新紀元(二)。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
謝寶梅(1996)。教師進修需求之評估。國教輔導,38(5),34-39。
簡婉娟(2002)。教師專業成長、進修需求與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362-376頁)。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英文部份
Barbulesco, D. W. (1980). Components of a major needs assessment study. New Dire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7,73-82.
Burton , J. K & Merrill , P .F(1991).Needs assessment : Goals, needs and Priorities. In Briggs , L . J ; Gustafson , K l. ; Tillman , M . H (Ed.).
Husen & Postlethwargife(1985). The inter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 Pergamon Press Ltd , 6 ,3497.
Kaufman, R. A., & English, F. W. (1979). Needs assessm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J: Educational Techology Publications.
Pennington , F .(1980).Needs assessment: Concept , models, and characteristics . In Pennington , F (ed.) Assessing educational needs of adults.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Scissons, E. H.(1982).A Tpologyof Needs Assessment Definitions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Fall 1982, 33(1),p.20-28. (EJ272242)
Scotter,V. & Richard, D.(1991). 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ors(3rd ed).
Taba, H. (1962).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Tyler, R.W. (196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29th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