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育儒 Li, Yu-Ju |
---|---|
論文名稱: |
後疫情時代表演藝術消費動機探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例 Consumption Motivations for Performing Arts After COVID-19 —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范聖韜
Fan, Sheng-Tao |
口試委員: |
于國華
Yu, Guo-Hua 江政達 Jiang, Zheng-Da 范聖韜 Fan, Sheng-Tao |
口試日期: | 2023/06/0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疫情 、表演藝術 、消費者行為 、消費動機 、表演藝術觀眾 |
英文關鍵詞: | COVID-19, Performing Arts, Consumption Behavior, Consumption Motivation, Audience |
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 、 深度訪談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8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冠疫情(COVID–19)肆虐全球,各大產業受其影響。而臺灣也於2020年開始百業蕭條,其中,仰賴實體活動,如表演藝術產業面臨停辦、延期等危機。隨著政策改變與人民對於疫情之態度,「共存」已是未來趨勢,但在病毒的影響下,表演藝術消費者對於實體活動的態度又是如何?是否有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影響其消費模式與習慣?本研究將透過調查表演藝術重度消費者,於疫情後的表演藝術消費習慣,來探討影響新一代消費者之因素與動機有哪些。故本研究中,將以專家訪談、質性研究來瞭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的消費動機,透過文獻回顧與深度訪談,以探討促成其表演藝術消費之因素與內涵。研究結果發現,學生觀眾對疫情的態度會影響其購票行為,然而政府的應對方針和社會大眾的開放態度,可減輕觀眾焦慮感。觀眾在線上觀賞時所獲得的感動和實體演出不同,但線上演出可以作為一種紀錄,讓未能參加實體演出的觀眾可以透過線上播放的方式認識該作品。因此,「線上化」應做為表演藝術實體演出的輔助工具,而非取代實體演出。此外,觀眾購買表演藝術節目的動機因素,會因其專業背景與非專業背景而略有不同。對於表演藝術相關科系的觀眾而言,製作品質、自我意念及同儕影響是主要的購買動機;而對非相關科系的觀眾而言,行銷宣傳、教育推廣、同儕影響和票價折扣是主要的購買動機。然而,對所有觀眾而言,好的作品質量才是最主要吸引他們進場消費的因素。最後,本研究呼籲表演藝術產業重視節目本身的品質,以吸引更多觀眾進場消費。希冀本研究結論與建議能提供給未來表演藝術團隊或表演藝術機構,於未來在節目宣傳、行銷企劃、經營策略布局可以參考。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ravaged industries worldwide, and Taiwan has experienced an economic downturn since 2020. Among the industries affected, performing arts have faced crises such as cancellations and postponements due to their reliance on physical events. As polici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pandemic evolve, “coexistence” is becoming the future trend. However, how do performing arts audiences view physical ev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VID-19? Has the pandemic affected their consumption behavior?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nd motivations that influence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n performing arts heavy audiences after the pandemic. The researcher used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consumption motivation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tudent audiences’ attitudes toward the pandemic can affect their ticket purchasing behavior. However, the government’s strategies and the open attitude of society can alleviate audience anxiety.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s obtained from online viewing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hysical performances. However, online performances can serve as a record for audiences who were unable to attend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s. In addition, the motivations of performing arts comsuption differ slightly between audiences with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Finally, this study urges the performing arts industry to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grams themselves to attract more audiences to consume.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performing arts teams or organizations in program promotion, marketing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于國華(2010)。2009年臺灣表演藝術觀眾與市場分析。2009年表演藝術年鑑,293-307。
大學藝術研究所,桃園市。
中央社(2020)。疫情下的娛樂寒冬:成立36年「太陽劇團」聲請破產,百老匯熄燈到2021年,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7075。點閱日期:2023年3月10日。
文化部(2018a)。2017/2018 文化參與概況。新北市:文化部。
王泊(2020)。疫情蔓延時的生存之道 網路是表演藝術安身處?。PAR表演藝術雜誌,(328),19-19。
朱狄(1984)。當代西方美學。臺北:人民出版社。
江昭倫(民109)。產業專題研究及調查報告。取自https://taicca.tw/article/87597d13。瀏覽日期2022年5月18日。
江義平、蔡坤宏、翁蕊、吳依柔(2018)。探索社群媒體行銷之品牌及社群效益:以知名品牌為例。行銷評論,15(4),417-461。
何康國(2010)。我國表演藝術團體組織定位與經營策略。臺北市:小雅音樂。
別蓮蒂(2006)。青少年的博物館參觀行為與長期博物館良性關係建立,收錄於李明珠主編,《博物館與青少年-2006 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 206-213。
別蓮蒂(2015)。華人藝文消費市場趨勢。龍吟研論。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227000752-260502?chdtv。瀏覽日期2022年4月16日。
吳岳霖(2021)。兩波疫情,臺灣現場演出的折衷與轉變。 PAR 表演藝術雜誌,(343),108-109。
吳書榕(2009)表演藝術團體知名度及贊助者類型影響觀眾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吳靜吉(1987)。談表演藝術活動與文化。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弘暉(2022)。高雄市表演藝術演出活動附加價值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4(2),143-159。
呂弘暉、陳偉銘(2022)。2020/2021 年中央政府表演藝術政策及預算探討。表演藝術年鑑,196-293。
宋建璋(2013)。臺灣表演藝術行政與管理人員職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李玉瑛(2010)。〈消費社會與消費文化〉。頁418-443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李明明(1989)。藝術批評的本與末:藝術學方法探討之一。當代,44。
李秋玫(2020)。疫情肆虐下一探劇場未來—訪國家兩廳院總監劉怡汝。PAR 表演藝術雜誌,(328),30-32。
李韋達、方文昌(2004)從品牌知名度探討知覺品質和購買意願-以價格與來源國形象為調節變數。管理評論,23(4),89-112。
李時安(2022)。現象 09: COVID-19 延燒下的市場挑戰-難敵本土疫情驟升,表演藝術票房一片慘澹。PAR 表演藝術雜誌,350,23-23。
兩廳院文化生活統計(2019)。2013~2018兩廳院售票系統消費行為報告【原始數據】。取自https://artsticketreport.npac-ntch.org/2019。瀏覽日期2023年3月16日。
周文韜(2022)。後疫情時代獨立樂團樂迷消費行為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406-418。
林巧婷(2009)。平衡計分卡理論對表演藝術團體之適用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林秀鑾(2014)。臺灣民眾表演藝術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依樺(2004)。臺灣表演藝術團體之整合行銷溝通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依樺(2004)。臺灣表演藝術團體之整合行銷溝通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琇瑛(2010)。國內表演藝術經濟現況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林瑞端(2001)。媒介、消費與認同:臺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林聖凡(2006)。影響青少年觀賞或參與表演藝術活動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林潔盈(譯)(2004)。如何開發藝術市場(原作者:Hill L., O’Sullivan T., O’Sullivan C)。臺北市: 五觀藝術。(原著出版年:2003)。
林靜芸(1997)。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表演藝術年鑑。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政策研究指標資料庫(2023)COVID-19 全球即時疫情地圖。https://pride.stpi.narl.org.tw/index/graph-world/detail/4b1141ad70bfda5f0170e64424db3fa3。點閱日期:2023年3月12日。
施欣宜(2012)。北市非藝術科系國立大學生表演藝術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凡育(2002)。臺灣地區民眾參與音樂類表演藝術活動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胡愈寧、邱文舜(2020)。文化參與暨文化消費行為初探:以苗栗縣為例。休閒研究,10(2),70-86。
陸洛、高旭繁(2011)。消費者行為。滄海書局。
胡蘭沁(2002)。在學青少年消費能力發展狀況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載於九十一學年度師範學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嘉義市:嘉義大學。
范惟翔、黃仁華(2015)。青少年選購流行音樂之消費行為研究-運用計畫行為理論觀點。經營管理論叢。10(1),第 35-52 頁。
唐至明(1993)。大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會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臺北市。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12)。文化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夏學理、秦嘉嫄、洪琬喻、陳國政、施沛琳、謝知達、陳怡君(2011)。文化創意產業概論。五南出版社。
孫明恩(2018)。社會企業模式導入表演藝術經營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殷寶寧(2012)。大學生博物館經驗初探:以觀眾認同與服務品質為核心。文資學報,(7),47-81。
翁穎哲、譚克平(2008)。設計研究法簡介及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範例。科學教育月刊,(307),15-30。
馬慧妍、錢佳緯、穆芹、施馨媛(2022)。面對變動的世界 I:疫情對表演藝術結構及場館的影響。PAR 表演藝術雜誌,(344),77-80。
高竹嵐(2021)。 COVID-19 疫情對臺灣表演藝術節目退票率之影響分析。 中國統計學報,59(1), 28-48。
高竹嵐。 (2019)。 從數據看表演 臺灣表演藝術產業走勢。 PAR 表演藝術雜誌,317,125-127。
高琳、李文立、柯育龍(2017)。社會化商務中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意向的影響:情感反應的中介作用和好奇心的調節作用。管理工程學報,31(4),15-25。
高毓婷(2000)。臺北都會區青少年消費文化初探--以兩所不同社會階級學區的國中為例。
專案經理雜誌(2020)表演「疫」術新思維 不在劇場行不行?。https://www.pm-mag.net/Article/article_content.aspx?Tid=940點閱日期:2023年2月12日。
張建一(2011)。ECFA 與兩岸產業競合。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4(1),21-26。
教育部(2022)。111學年度各級學校縣市別學生數【原始數據】。取自https://data.gov.tw/dataset/40121
梁志明(民109年9月3日)。2020臺北後疫情時代藝文產業論壇【線上論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EG8nF_XFR27GPedE95HNXeZfVQRb75 w。瀏覽日期2022年4月19日。
莊增榮(2009)。表演藝術觀眾開發成效之研究—以金枝演社《山海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許景涵(2020)。 韓國疫情雖見緩和表演藝術界復工仍困難重重。 PAR 表演藝術雜誌,(329), 18-18。
郭昭佑(2001)。學校本位評鑑的理念與實踐─以臺北縣柑園國中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6(1),21-43。
郭惠禎(2011)。表演藝術觀賞者之生活型態與觀賞動機之研究。
陳光華(1996)。臺北市民觀賞表演藝術行為之區隔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陳育含(譯)(2007)。訪談研究法(原作者:Steinar Kvale)。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7)。
陳亞萍(2000)。北市表演藝術觀眾之生活型態與行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大學,桃園市。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陳宣伃(2021)。臺灣新冠肺炎時期對民間表演藝術團隊經營之影響探討─以朱宗慶打擊樂團、故事工廠、阮劇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陳思妤、許家瑋、陳諾、陳映廷、林詠能(2020)。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民眾參觀博物館決策之影響。博物館與文化,20,頁3-37。
陳映廷(2021)。新冠肺炎疫情下美術館觀眾參觀需求: 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Journal of Museum & Culture,22,09-132。
游郁萱(2023)臺灣音樂劇邀演網紅及明星之跨領域製作管理與行銷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臺北市。
黃亞琪(2018)當企業經營,臺師大漂亮變身。今周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9/post/201807110032/點閱日期:2023年2月16日。
黃麗婷(2003)。產品情感與自我認同對衝動性購買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東縣。
楊國樞(198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
楊雅棠、張敏專、蔡瀚霆、陳湘怡、江志偉(2008)。文化創意產品之消費價值、消費動機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布袋戲為例。致理學報,頁1-42。
葉潔如(2012)。新舞臺對表演藝術團隊服務品質之建構與執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0)。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取自https://www.pwc.tw/zh/news/press-release/press-20200720.html
廖健博、謝榮峯(2021)。觀眾體驗、產品藝術置入程度對表演藝術衍生產品購買意願之探析。政策與人力管理,12(2),1-28。
臺灣經濟研究院(2019)。創作及藝術表演業之現況與展望。臺北市:臺灣經濟研究院。
劉家渝(2006)。表演藝術觀眾資訊尋求與會員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藝 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潘淑滿(202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心理。
蔡宜潔(2017)。從非觀眾成為忠實觀眾之歷程研究—以屏風表演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昕妤、高欣、施善贏(2022)。品牌形象、品牌認同、顧客品牌投入及購買意願之關聯性研究-以 Z 世代消費者為例。紡織綜合研究期刊,32(3),109-127。
蔡淳任(2021)。從疫情前後的數位轉型,紓困政策,定錨臺灣2025表演藝術發展方向。PAR 表演藝術雜誌,(343),96-99。
蔡瑞霖(2005)。臺灣地區小劇場文化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衛生福利部(2023)https://covid-19.nchc.org.tw/dt_005-covidTable_taiwan.php。點閱日期:2023年03月10日。
鄧成連(2010)。觸動服務接觸點。裝飾—藝術設計月刊,206。網址:http://www.izhsh.com.cn/doc/127/597.html。瀏覽日期2023年4月21日。
黎家齊, & 吳垠慧。 (2020)。 讓國家文化力 帶動國家的品牌力-訪文化部長李永得談後疫情文化振興。 PAR 表演藝術雜誌,331, 54-57。
穆佩芬(2014)。質性系統性文獻回顧研究法。源遠護理,8(3),5-11。
蕭淑玫(2011)。 [舊作重製] 對現代劇團營運之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蕭富峰(2008)。消費者行為。智勝文化。
賴柏叡(2012)。表演藝術的觀賞動機與情感依附之研究。
戴湘君(2001)。影響表演藝術消費體驗之因素及評估準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臺北市。
謝桂芬。(2013)。 臺灣國人餐飲,旅遊及藝文之消費文化與其相關產業廣告行銷策略之研究。 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1(1),171-182。
鍾如(2015)。從非觀眾研究探博物館大學生觀眾之開發: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為個案研究。科技博物,19(3),5-26。
簡明輝(2008)。消費者行為。新文京出版社。
魏君穎 (2020)。瘟疫關上劇場之門繼續生存的大哉問表演藝術產業,疫情下如何度難關?。 PAR 表演藝術雜誌,328,22-29。
酈佩珍(1996)。臺北市民眾觀賞表演藝術行為之區隔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Anderton, M., & Pick, J. (2002). Arts Administration. London: Routledge.
Britannica. (1992 ). Book of the Year:1992. UK: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hilvers, I., & Osborne, H., Eds. (1988).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A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ubb, M., & Chubb, H. (1981). One-Third of Our Time? New York: JOHN.
Crawford, D., Jackson, E.,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309-320.
Crawford, D.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9, 119-127.
Dann, S. (2010). Redefining Social Marketing with Contemporary Commercial Marketing Defini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3(2), 147-153.
Douglas, M., & Isherwood, B. (1979). The World of Goods: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ledge.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5) Consumer Behavior. Orlando, FL: Dryden Press.
Engel, J. F., Kollat, D. T., & Blackwell, R. D. (1968).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He, Y. S., Tseng, S. M., & Leung, K. C. (2022). Performing Arts and the Pandemic - A Study on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Attitudes of Hong Kong Performing Arts Audiences during COVID-19, American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10(6).
Iso-Ahola, S. E., & Mannell, R. C. (1985).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traints Leisure. In N. M. G. Wade, (ed.), Constraints On Leisure (pp. 111-151). Spring field, IL: CharlesC Thomas.
Jackson, E. L., & Henderson, K. A. (1995). Gender-Based Analysi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 17, 31-51.
Katcher, A. H., & Gregory W. (1994). The Use of Animal Assisted Therapy and Education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 and Conduct Disorders. Interactions, 12(4), 1-5.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Lemerise, T. (1995). The Role and Place of Adolescents in Museums: Yesterday and Today.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4(4): 393-408.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McCracken, G. (1986).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nsumer Good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6),71-84.
McIntosh, R. W., Goeldner, C. R., & Ritchie, J. B. (1995).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and Sons.
Mokwa, M. P., Dawson, W. M., & Prieve, E. A. (1980). Marketing the Arts. New York, NY: Praeger Publishers.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Sarup, M. (1996).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Schreiber, R., Crooks, D., & Stem, P. N. (1997).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 Issues and Techniques. In J. M. Morse, (Ed.), Completing a Qualitative Project: Details and Dialogue(pp. 311-326). Thousand, Oaks, CA: Sage.
Smith, T. R., & Yamakawa, N. (2020). “Asia’s Generation Z comes of age.” McKinsey. Retreived Mar. 10, 2023 from https://www.mckinsey.com/~/media/McKinsey/Industries/Retail/Our%20Insights/Asias%20Generation%20Z%20comes%20of%20age/Asias-Generation-Z-comes-of-age.ashx.
Soloman, M. R., (1995) Consumer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Tajtakova, M., & Arias-Aranda, D. (2008). Targe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udien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Opera and Ballet.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8(2), 179-191.
Tauber, E.M. (1972). “Why Do People Shop.” Journal of Marketing, 36(4), 46-49.
Tilley, C. (1999). Metaphor and Material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Wills, P. (1992). The Motor-Bike and Motor-Bike Culture. In B Waites, T Bennett & G Martin (eds), Popular Culture Past and Present (pp. 379-396),. Croom Helm Ltd & Open University Press.
Xanthoudaki, M. (1998). Educational Provision for Young People as Independent Visitors to Art Museums and Galleries: Issues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7(2):159-172.
Zhu, Y. Q., & Chen, H. G. (2015). Social Media and Human Need Satisfaction:Implications for Social Media Marketing. Business horizons, 58(3), 33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