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邦權 bang chuan wang |
---|---|
論文名稱: |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影響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for Junior Hight School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洪欽銘
Hong, Chin-M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資訊融入教學 、資訊融入教學 、動畫幾何 、電腦輔助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 Geometry of Dynamics, Computer Aid Learn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88 下載:27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已是時代趨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進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運用資訊科技技術融入教學以建構理論為出發,搭配Bruner倡導之學習的概念為基礎,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動畫方式輔助,建置一套符合國中生學習需求的幾何數學系統,探討不同的教學模式,比較分析其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情形。本實驗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以「不等的前測 後測與控制組設計」進行實驗研究,實驗對象為台北縣某一大型國中八年級六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實施一般教學模式、有資訊輔助學習的教學模式。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為「數學學習成就測驗」、「系統使用滿意度問卷」及自行設計之「幾何數學動畫輔助學習系統」。為考驗兩種教學模式及成就高低學生之間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關係,經六週課程教學後進行測驗,以所得結果進行二因子共變數分析,以考驗其成效。
研究結果發現:1.有使用資訊融入輔助教學系統能增進幾何數學學習的成效。2. 有使用資訊融入輔助教學系統教師能有效拉近高低能力水準之成就差異。3. 有使用資訊融入輔助教學系統統輔助學習能有效提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就。4. 不同教學法對不同能力水準學生在「學習保留」沒有交互作用。5. 高能力水準學生在學習保留上比低能力水準學生成績為佳。6.有使用資訊融入輔助教學系統可提高學習興趣及幫助理解幾何數學學習。
Abstract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tegrate teaching already is the time tendency, may stimulat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deepening study impression, then promotion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y result. Integrates the teaching using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take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as to embark, matches study of the Bruner initiative concept is the foundation, utilizes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s auxiliary by the animation way, establishes a set to conform to the country mesozoic study demand geometry mathematical system,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model, the situation whic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ts study achievement and the study retain.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for Taibei County some large-scale country in eight grade six class's students, The different information integrates the educational model, i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eaching effect.
This research institute uses the research tool is “mathematics study achievement test”, “the system us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dependently designs it “the geometry mathematics animation auxiliary learning system”. In order to test two kind of educational models and between ability height student studies the relations which the achievement and the study retain, after six week curriculum teaching carries on the examination, carries on two factor covariant number analysis by the obtained result, tests its result.The study wishes to compare the achievement from start to end to find the better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The study finds some results listed below.
1.The system can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those students.
2.The system can reduce the gap for those students.
3.The system is effective to help those students of low grade
4.The different teaching for different students has no effect for those students Of learning reserved.
5.The progress for the students of high grade is better than ones of low grade.
6.The computer aid learning of system can promote the interest and understanding to solve problems of Geometry mathmetic and learning.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綱要修訂小組(2003)。教育部課程綱要修訂說明。台北市:教育部。
仁林文化出版企業股有限公司。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四冊)。台北市:仁林文化出版企業股有限公司。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頁23-31。
王煥琛(1979)。各國小學數學課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古智勇(2003)。動畫網頁輔助學習數學幾何成效之研究依以國小六年級角柱和角錐。為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何榮桂、嚴永進(2002)。台灣資訊教育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
吳美美(2004)。「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李玉慶、蔡佳良 (1999)。 現代體育教師如何運用電腦科技提昇教學效果。教學科技與媒體。
李坤崇(2002)。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之新舊課程銜接手冊-數學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李昇暾、張淵鈞、林居鴻(2003)。「數位學習教材自動化管理-以整合SCORM與LDAP為例」。2003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李進福(2006)數學教材設計之研究-以視覺設計理論為基礎,國立交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
林文昌(2004)。融合網路多媒體在國小數學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態度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
林 岑(2003)數位學習系統施行補救教學之研究。高雄師大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能(2002)。九年一貫教科書問題。師友。(420)。38-40。
林紀慧(2001)。全球資訊網路的教學應用。竹師初等教育學報,6,33-53。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三屆第六會期。台北:教育部。
林殿傑、張素貞(2002)。因應九年一貫課程銜接問題之探悉。國民教育。
林燕珍(2003)。中小學教師應用科技於教學之發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周文祥(1998)。改造以來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暨中全會有關黨務革新之重要決議案。近代中國。
周麗萍(2001)。資訊融入數學領域教學。教師天地。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
邱建偉(2005)。在數學簡報系統上設計數學教材之研究。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一書局企業股有限公司。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四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有限公司。
陳明璋(2005)。數學簡報系統math ps。萬腦奔騰數學網(第三輯)。
陳彥廷、姚如芬(2004):高一數學科S-T 合作學習模式之行動研究──以「數列」 單元為例 295。中學教育學報,第九期。
陳淑貞、王克經(2004)。光線對總膽紅訴數值的體外影響 。國民教育。
施方良(1988)。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莊一凡、陳光勳(2004)。資訊融入數學科教學困難模式之探討, 台北:國科會。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2003)。台北:教育部。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民小學數學課本(第七冊)。台北縣: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中學數學課本(第四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波(2004)。試論引導發現型教學模式。教學月刊中學版,7 上,頁47-48。
張政亮(2001)。多媒體網路教學的發展趨勢–以模組式網頁教材的設計為例。2001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
張國恩(2002)。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兼論 e-learning 跨領域之整合研究。教育研究月刊。
張逸婷(民2002)。電腦學習網站輔助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之學習成就、數學態度及電腦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梅鳳(2003)。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之教材製作與教學策略初探。論文發表於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逢甲大學圖書館、中華資訊素養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主辦之「2003 年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北。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 7 期,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補強小組(2005)。國民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補強建議事項。載於http://www.math.ntu.edu.tw/edu/index.html。
梁世傑(2001)。網路科技融入國二數學科教學之個案研究--簡單的幾何圖形。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斯琪(2002)。數學教師降低國中學生數學焦慮之行動研究。彰化師大科教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立宏(1998)。「數學教材設計之研究-以知覺理論為基礎」。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陳宜良(2003)。《九年一貫數學科暫行綱要》與《加州公立學校數學內容綱要》之比較。載於中華民國數學會,數學教育公共論壇。
http://www.math.ntu.edu.tw/phpbb-2/edu/edu_articles.htm
陳明璋(2005)。數學簡報系統math ps。陳明璋主編。萬腦奔騰數學網(第三輯)。
陳冠州、陳莉萍(2001)。八十二年數學科課程標準vs. 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陳裕隆(2000)。電腦融入教學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資訊與教育,77,29-35。陳錦芬(1997)。電腦網路教學的詮釋與活動設計。國民教育,37(5),49-61。
陳淑貞、王克經(2000)。光線對總膽紅訴數值的體外影響 。國民教育。
戴寶蓮(2004):台灣地區數學輔導團組織與運作之研究報告。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2-2521-S-152-001。台北:國北師數理教育研究所。
麥 菁(1995)。發現學習的性質與條件 國教月刊,42(3.4),43-49。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課程銜接與統整的推動與落實。台灣教育 。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炳煌(1995)。談課程發展的一些基本概念。教改通訊,11,41-43。
楊朝祥(2001)。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新主張。國家政策論壇。1(6),11-21。
楊錦潭(2005):認知風格在SCORM 2004 SN不同瀏覽順序對學習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虞志平(2004)。例談「引導發現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數學教學研究,6,頁2-3。
鄒慧英(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原則談專題學習。載於洪碧霞(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新思維(頁131-164)。台南:翰林。
鄒景平(2002)。數位學習概論。載於資策會教育訓練處講師群著,
數位學習最佳指引(1-20 頁)。台北市:資策會教育處。
甄曉蘭( 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劉世雄 (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
謝清俊(1997)。談資訊的定義與特質。一九九七年網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台北:資訊工業策進會。
顏龍源(1996)。Internet 上遠距教學系統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論文。
蘇柏奇 (2006),數學教材設計之研究-以知覺理論為基礎,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
鐘樹椽(1993)。問題引導式電腦教學在改進高層次學習效果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學報,7,77-118。
二、英文部分
August, D. L., Flavell, J. H. & Clift, R. (1984). Comparison of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of skilled and less skilled reader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39-53.
Baker, L. (1984). Spontaneous versus use of multiple standards for evaluatingcomprehension:effect of age, reading proficiency, and type of standard. Journal of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 289-311.
Behr,M.J.,et al.(1984).Order and Equivalence of rational numbers:A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ment,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Vol.15,No5,pp.323-341.
Bruce, B. C., & Levin, J. A. (1997).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edia forinquiry, communication ,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Journal ofEducation Computing Research, 17(1), 79-102.
Bruner, J. (1966).The Growth of Mind. Cambridge. MA: Educational Services, Inc.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Campione, J. C. & Brown, A. L. (1987). Linking dynamic assessment with schoolachievement. In C. S. Lldz (Ed.). Dynamic assessment:An interaction approach toevaluation learning pote ntial. New York: Guiford press.
Carin, A. A., & Sund, R. B. (1989). Teaching science through discovery (6th ed.).London: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Clark, R. E. & Salomon, G. (1986). Media in teaching.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NY: Macmillan
Ferguson, G. A. (2004). On learning and human abi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8, 95-112.
Ferguson, G. A. (1956). On transfer and the abilities of man. Canadian Journal ofPsychology, 10, 121-131.
Horn, J. L. (1976). Human abilities: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in the early1970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7, 437-485.
Joyce, B., & Weill, M. (1986). Models of teaching.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Karplus, R., & Their, H. (1966). Science teaching s becoming literate: The science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y. Education Age, 2(3), 27-41.
Kelly, A. V.(1997). The curriculum-theory and practice. N.Y.:Harper and Row.
Romiszowski, A. J.(2004). How’s the E-learning Baby Factors Leading toSuccess or Failure of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5-27
Skinner, B. F.(1968). 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 N. Y.: Applet on Century-Crofts.
Suler, J. (1996). 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Networks as "mind" and "self". Retrieved November 21,200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psycyber.htm
Wentling, T. L., Waight, C., Gallaher, J., Fleur, J. L., Wang, C., & Kanfer, A. (2000).E-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