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瓊慧 Tseng, Chiung-Hui |
---|---|
論文名稱: |
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之初探:以視覺與造形藝術為例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indigenous art: visual and plastic arts as a case |
指導教授: |
呂清夫
Lu, Ching-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2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藝術 、藝術場 、典範 、後傳統 、審美理想 |
英文關鍵詞: | Indigenous Art, Artistic Field, Paradigm, Post-Tradition, Aesthetic Idea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9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是社會的產物,台灣原住民藝術的發展,必然受到台灣整體時代環境的影響。日本殖民至光復後,原住民原始社會受劇烈衝擊,祭儀信仰、習俗制度逐漸崩解,根基於原始信仰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發生嚴重的質變,打破傳統形制的自主性創作逐漸形成。日據時代的前輩藝術家們,歷經原始藝術逐漸瓦解的年代,他們最接近原始藝術的精神,卻也是逐步走出原始藝術,延伸傳統典範者,成為獨立的藝術創作,展現自我意識的最佳例子。然而即使如此,原住民藝術自原始藝術轉變為現代藝術的過程相當緩慢,直至80年代末走上街頭的原住民運動以及90年代初原住民正名,現代意識的思潮才開始影響原住民青年。在自由風氣與多元文化氛圍的90年代,正值青壯年的原住民藝術工作者,回歸家鄉投入創作,其中少數人反思原住民藝術的困境,或苦於新風格的突破,使得原住民藝術發展新的局面,並影響至今的藝術發展。本研究從藝術場域開始論述,劃分前輩、中生代及新生代藝術群,探討創作風格的生成,最終至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謹提出三個結論:
第一、在政策、藝術活動、藝術評論三大推力相互影響下,建構出藝術場的外部輪廓,也促成藝術家群聚、觀摩與交流,累積各世代藝術群的創作經驗,在實踐現代藝術的過程中,平行發展出多元的面貌;同時,因時間的推進,累積藝術環境的發展史。
第二、原住民藝術從傳統典範孕育而生,隨著時間遞嬗而轉變,「時間」成為重要的潛在因素,世代藝術家群歷經傳承與凝聚,並時逢90年代政策與藝術活動的推力下,才得以產生一連串的創作變革。從「原始精神」到「擬仿傳統」,再逐漸反思回歸原始自然的「質樸風格」風格;而正當「擬仿傳統」、「質樸」風格興起之際,繼起另一股「後傳統表述」。
第三、總結各個世代藝術群的審美意識,以及為實踐「以族群為使命 / 大我實現」、「環境倫理」的審美理想。這獨特的審美理想是創作者本身的審美個性,以及台灣社會審美意識、部落社會審美意識相互結合的結果,使得藝術家透過一連串的方法與過程,創造出崇高或優美的藝術形象,以體現自己時代的審美理想。
關鍵詞:原住民藝術、藝術場、典範、後傳統、審美理想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contemporary Taiwan indigenous art: visual and plastic arts as a case
Abstract
Art is a reflection o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igenous art i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era and state that Taiwan is in.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o post-World War II, the Taiwan indigenous society experienced huge impacts that ceremonial rituals, religions, social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ll seemed to experience collapses. The huge changes in the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aspects of culture led to the forming of autonomous creativity that broke away from the tradition. The elderly artists, active during the era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experienced the gradual collapse of tradition at the time. They were the closest link to the origin of tribal ar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demonstrated the diversion from the primitive art while extending the root tradition, which generated a sense of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sciousness. Despite all these developments, the change of indigenous art from primitive to modern is considered slow. Modernism did not take place to influence the new generation until the indigenous demonstration toward the end of 1980s and the indigenous name reinstall movement in the early 1990s. During the 1990s when freedom and multiculturalism were more active, many young indigenous artisans returned to their root to do what they really enjoyed. They emphasized on the rethinking of the closed culture issues to seek new breakthrough that created new dimensions with lasting effects on the art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art fields, categorizing artists into three groups of elderly, middle-aged, and new generation. We look into the inspiration of their creativity, the spirituality they represent, and produce the three conclusions below:
First, with the influences coming from policies, art activities, and critiques, art forum is outlined to encourage the gathering, demonst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fellow artists. In accumulating the vast experience of artists from various generations, modern art displays its multifaceted appear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environment is accumulated as the time goes by.
Second, indigenous art is based on tradition, with “time” being a latent variable causing the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pass-down and accumulation of experience from artists of various generations, and the activation of policy and activity, comes a series of creativity. From “Original spirit” to “tradition mimicking”, the trend then returns to “simplicity”. While “tradition mimicking” and “simplicity” styles are going on, “post-tradition” raises.
Third, the aesthetic value from various generations display collectivism which calls for the priority of group goals over individual goals, and the environment ethics, both represent aesthetic ideal. This ideal is the combined product of the aesthetic value held by the artist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 senses of local Taiwanese and indigenous tribal society. Artists use a series of methods and progresses to create what they believe is the original aesthetic ideal.
Keywords: Indigenous Art, Artistic Field, Paradigm, Post-Tradition, Aesthetic Ideal
圖書
井出季和太,《日據下之臺政》,郭輝編譯,臺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孔恩(T. 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程樹德、傅大衛、王道遠、錢永祥譯,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4。
文高一等編輯,《生命與傳統:峨格雕塑展》,屏東市: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1996。
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王嵩山,《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1。
卡西爾(Ernst Cassirer),《語言與神話》,于曉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
巴森(Jacques Barzun),《從黎明到衰頹:五百年來的西方文化生活》,鄭明萱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4。
臺北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雕琢原夢:2005年原住民族木雕比賽得獎作品專輯》,臺北縣:臺北縣政府原住民行政局,2005。
台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原住民工藝創作甄選得獎作品專輯》,1999。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山胞雕刻藝術全省巡迴展》,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處,《原象:藝術家作品聯展作品集》,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處,1996。
布迪厄(Bourdieu, P.)、華康德(Wacquant, L. D.),《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1998。
瓦歷斯‧拉拜,《當代原住民藝術、工藝、文化創意誌》,臺北市:桑格文化有限公司,2013。
瓦歷斯‧諾幹,《迷霧之旅》,臺北市:布拉格文化出版社,2012。
皮耶‧布迪厄(Pieer Bourdieu),《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劉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列寧(Lenin),《哲學筆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現代性的後果》,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編印,《第一屆山胞藝術季文藝創作》,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原住民工藝匠師基本資料》,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原鄉藝術作品集》,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原鄉藝術作品集Ⅱ》,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林業雕 原民刻 森板劃:2007年林業經營與原住民族文化木雕藝術創作》,臺北市:農委會林務局,2008。
江桂珍,《再現傳統的實踐:烏來泰雅族的文化圖像》,臺北市: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0。
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藝術》,周金環、馬鍾元譯,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吳淑姿總編輯,《2009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雕塑印象詩文集》,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2009。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
李澤厚,《美學論集》,臺北市:三民出版社,1996。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的藩籬》,林雅琪、鄭惠雯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0。
拉黑子‧達立夫,《夢的延續:港口阿美古房舍的創新與傳承》,花蓮縣:拉黑子工作室,2008。
易中天,《藝術人類學》,臺北市:馥林文化出版社,2010。
林建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林為道、尤瑪‧達陸,《泰雅族北勢群的農事祭儀》,苗栗市:苗栗文化局,2002。
林義娥、莊麗華總編,《飛躍的子民-臺灣原住民藝術特展系列活動》,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
花蓮縣政府,《2001花蓮原住民生活藝術導覽》,花蓮縣:花蓮縣政府,2001。
花蓮縣政府,《2002花蓮原住民生活藝術導覽》,花蓮縣:花蓮縣政府,2003。
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薛絢譯,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公司,2008。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八十八年原住民木雕獎專輯》,屏東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
屏東縣政府,《「良原美藝-2002全國原住民工藝聯展」活動成果專輯》,屏東縣:屏東縣政府,2002。
施翠峰,《台灣原始藝術研究》,臺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施翠峰等,《2005亞太地區原始藝術特展》,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
洪萬隆總編輯,《90年原住民木雕獎專輯》,屏東市: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1。
洪萬隆總編輯,《91年原住民木雕獎專輯》,屏東市: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2。
洪萬隆總編輯,《痕:大武蹤跡》,屏東市: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1。
孫大川,《山海世界:臺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摩寫》,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
徐慶東、林勝賢撰文,《2009東海岸漂流木國際藝術創作展活動成果專輯》,台東市: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09。
浦忠義等編輯,《愛 生命 尊嚴:安力•給努(賴安淋)創作集》,屏東市: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1999。
浦忠義編,《族跡-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20年的史記》,屏東縣:行政院原民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7。
財團法人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台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台灣原住民手工藝展專輯》,臺北市: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1997。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2Pulima藝術獎》,臺北市: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2。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海的記憶:臺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臺北市: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馬塞爾‧莫斯等(Marcel Mauss),《論科技、技藝與文明》,蒙養山人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高雄市立美術館,《超越時光‧跨越大洋:南島當代藝術》,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08。
高業榮,《台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1997。
梅耶(Ralph Mayer),《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貓頭鷹編譯小組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
國立臺灣博物館,《眾神的故事-臺灣原住民神靈意象與神化特展專輯》,台中市:國立臺灣博物館,2003。
國立歷史博物館,《原生與創生: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家作品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台灣與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巡迴展「祖先、靈魂、生命:台灣原住民藝術展」》,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國防大學資圖中心,《山海子民-藝術創作特展》,桃園縣:國防大學,2009。
國防大學資圖中心,《原民雕刻藝術展-排灣與泰雅的對話》,桃園縣:國防大學,2009。
張炎憲編,《歷史文化與台灣1:台灣研究研討會1-27回記錄》,臺北市:台灣風物雜誌社,1992。
許功明,《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臺北市:南天書局,2004。
許功明,《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新北市:稻香出版社,2001。
陳千武,《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臺北市:臺原出版社,1991。
陳奇祿,《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
陳郁秀編,《鑽石台灣:多元歷史篇》,臺北市:玉山社出版社,2010。
陳福成,《歷史上的三把利刃:部落主義、種族主義與民族主義》,臺北市:時英出版社,2006。
陳錦忠,《雕塑符號與傳達》,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鳥居龍藏,《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楊南郡譯註,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
傅寶玉、李淑玲等人編輯,《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3:臺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1)~(3)》,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曾媚珍編,《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蒲伏靈境:南島當代藝術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0。
曾智勇總編輯,《反璞歸真:屏東縣92年原住民木雕獎專輯》,屏東市: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4。
森丑之助,《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楊南郡譯註,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
湯瑪斯‧華騰伯格(Thomas E.Wartenberg),《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張淑君、劉藍玉、霈恩譯,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4。
程得祺,《原始社會的初探》,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
黃河,《藝術市場探索》,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6。
黃集偉,《審美社會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1993。
黃鼎成、王毅、康曉光,《人與自然關係導論》,武漢市: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黑格爾(Hegel, G. W. F.),《美學‧第一卷》,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論傳統》,傅鏗、呂樂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楊恩寰,《審美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1993。
溫吉編譯,《台灣蕃政志(二)》,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詹姆斯‧弗雷澤(James Frazer),《金枝》,趙昍譯,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路易斯‧亨利‧摩爾根(Lewis Henry Morgan),《古代社會》,楊東蒓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達比烏蘭‧古勒勒,《勒勒的創作世界:作品‧手稿‧心情》,屏東縣:行政院原民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1。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8台北原住民文化祭「台灣原住民現代藝術展」》,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199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陳金田等譯,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1999。
趙天儀,《現代美學及其他》,臺北市:三民出版社,1990。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6。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臺北市:立緒出版社,1997。
劉其偉,《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臺北市:雄獅美術出版社,1995。
劉其偉,《藝術人類學:原始思維與創作》,臺北市:雄獅美術出版社,2002。
暮澤剛己(Kuresawa Takemi),《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蔡青雯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1。
蔡明哲等,《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鄭天財等策畫編輯,《原住民傳統工藝展•台灣省八十六年》,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1998。
鄭桂英編撰,《第3屆原住民藝術創作研討會:創新與認同》,台東縣:布農文教基金會,2003。
盧梅芬,《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7。
盧梅芬主編,《來自部落的聲音-微弱的力與美:當代台灣原住民創作的文化展現》,台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2。
鮑桑葵(Bernard Bosanquet),《美學史》,彭盛譯,新北市:華立文化出版社,2005。
謝示忠,《「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臺北市:自立晚報社,1994。
謝東山編,《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謝麟兮,《台灣原住民工藝匠師專輯》,嘉義市:嘉義大學原住民生產力培訓中心,2003。
簡扶育,《搖滾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8。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市:文英堂,1997。
蘇振明,《臺灣樸素雕刻家》,臺北市: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
蘇振明編,《臺灣樸素藝術薪傳展》,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0。
報告
內政部,《臺灣山胞物質文化:傳統手工技藝之研究(雅美、布農二族)》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臺北市:內政部,199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日治末期台灣原住民皇民化之研究期末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6。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比較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199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
孫大川主持,《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陳志梧主持,《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委託專題研究計劃報告書「台北市原住民藝術職業訓練規劃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勞工局,1997。
學術論文
尤瑪‧達陸,《泰雅族傳統織物研究》,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1998。
李韻儀,《「他者之域」中,「她者」的自癒儀式與力量:布農族女性藝術家Ebu繪畫中的性別與族群認同探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3。
張一傑,《哈古:對一個卑南木雕藝術家創作與風格的研究》,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5。
陳文之,《臺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
楊正字,《生態、藝術與原住民:探索港口部落藝術家的生態視野》,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2008。
羅貴芬,《排灣族雷恩創作之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9。
期刊論文(以出刊日期排序)
許世珍,〈臺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956):163-188。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展望〉,《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北市:幼獅出版社,1995)。
台邦‧撒沙勒,〈部落主義──原住民運動的戰鬥起點〉,《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4),8。
陳麗文,〈文化的斷裂與延續:以臺灣社會為例〉,《空大人文學報》16(2007):79-83。
盧梅芬,〈在虛幻與現實之間:台灣原住民人像雕刻中的去殖民想像〉,《現代美術學報》14(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7),107-134。
伍寒榆,〈記憶生態原鄉──亞榮隆‧撒可努的獵人書寫〉,《臺灣文學評論》8.1(台南:真理大學台文館,2008),102-119。
瓦歷斯‧拉拜,〈前瞻當代原住民跨領域藝術設計的未來〉,《原民藝識:東台灣部落藝術論文集》,(花蓮市:東華大學,2009),135。
李韻儀,〈從邊緣轉化為存在的美感實踐:東海岸原住民當代藝術/生活的美學〉,《原民藝識:東台灣部落藝術論文集》,(花蓮市:東華大學,2009),68-81。
萬煜瑤,〈原住民藝術現象:從世紀末展覽場域的觀察〉,《原民藝識:東台灣部落藝術論文集》,(花蓮市:東華大學,2009),91-92。
萬煜瑤,〈原住民藝術發展及場域社群分析:以「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為例〉,《現代美術學報》20(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37-66。
瓦歷斯‧拉拜,〈論當代原住民藝術的現代性〉,《2011全國原住民族研究優選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166。
雜誌文章(以出刊日期排序)
瓦歷斯‧尤幹,〈與祖先共舞:撒古流印象記〉,《雄獅美術》243(臺北市:雄師美術月刊社,1991),119。
朱苓依,〈檳榔花的傳奇:哈古和他雕刻刀下的卑南情事〉,《雄獅美術》243(臺北:雄師美術月刊社,1991),112。
林榮欽,〈排灣族木雕藝術的繼承人:高富村創作生活訪問紀實〉,《臺灣手工業》47(1993):70-74。
林柏年採訪、郭乃玲記錄,〈阿美族木雕藝術祭創作與生活談─―鄭宋彬Tafong〉,《空間》81(1996):109-101。
洪健元,〈當代人作當代事:古勒勒‧達比烏蘭〉,《藝術認證雙月刊》4(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5),47-50。
洪健元,〈學成而歸,挹注文化新活力:雷恩〉,《藝術認證雙月刊》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6),62-65。
黃瀞瑩,〈採集與織造的勞動軌跡─―伊命〉,《藝術認證雙月刊》9(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6),54。
江冠明,〈關於原住民、當代與藝術的探問〉,《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53。
李韻儀,〈我們在這裡!東海岸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生活創作實踐〉,《藝術認證雙月刊》1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60-63。
拉黑子‧達立夫,〈從自已的位置談起〉,《藝術認證雙月刊》1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52-55。
林佳禾,〈靈魂與軀殼─談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44-47。
洪健元,〈漂旅的心靈:峨冷〉,《藝術認證雙月刊》13(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93。
曾媚珍,〈走在原漢的稜線上─―思考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問題〉,《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58。
張晴文,〈原住民藝術〉,《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166。
黃瀞瑩,〈如何以藝術之名─―採訪原住民藝術家〉,《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60-63。
黃瀞瑩,〈從樸素藝術到原住民藝術?還是在「做」!-阿水〉,《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87。
潘小雪,〈從「達魯岸」到美術館─原住民當代藝術的緣起與發展〉,《藝術認證雙月刊》1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48-51。
盧梅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之觀察〉,《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48-51。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中的原住民藝術〉,《藝術認證雙月刊》1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30-33。
李韻儀,〈夏曼‧瑪德諾‧米斯卡:用藝術守護原住民族的根與葉〉,《原住民族季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78。
陳秀薇,〈從群獵的場景開展─―沈秋大「獵人成果分享」〉,《藝術認證雙月刊》26(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9),86-87。
黃瀞瑩,〈原運精神的續航者-夏曼‧飛魚〉,《藝術認證雙月刊》33(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0),70。
國外文獻
英文
A. J.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
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rts, Arts funding guide 2012, 2012.
Boas, Franz, Primitive Art.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27.
Clement Greenberg, Art and Culture: critical essays. Boston: Beacon Press, 1989.
David Horton (ed), Papunya Tula, The Encyclopaedia of Aboriginal Australia, Vol.2, Aboriginal Studies Press, 1994.
Djon Mundine, Mundine set to tell stories in sandstone, The Koori mail, no.484, Wednesday, September 8, 2010.
Jacques Derrida, The Truth In Painting. Reprinted with the permission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meson ,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New Left Review, I/146, July-August 1984.
John Clark, Asian Modernisms, Humanities Research, no.2, 1999.
Mahala Strohfeldt, Indigenous arts - a growing enterprise, The Koori Mail, no.472,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Maxine Clarke, Hope for artists, The Koori Mail, no.417,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Morris Weitz,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1956.(Reprint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t Temple University)
日文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高砂族の教育(1944年刊本)》,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99。
佐藤文一,《臺灣原住種族の原始藝術研究》,臺北市:南天,1988。
鹿光文雄編,《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誌(1939年刊本)》,臺北市:成文出版社,2000。
鈴木作太郎,《台灣の蕃族研究》,臺北市:南天,1988。
鈴木秀夫編,《臺灣蕃界展望》,臺北市: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內,1935。
臺灣博覽會協賛會編,《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協賛會(1939年刊本)》,臺北市:成文出版社,2000。
網站
公共藝術獎/展開夢想的翅膀 http://blog.roodo.com/2ndpaa/archives/7694311.html。2012年1月。
古勒勒‧古勒勒個人網站 http://kulele-studio.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html。2012年1月。
尼誕‧達給伐歷個人網站 http://takivalit.wordpress.com/。2012年1月。
全球華人藝術網 http://全球華人藝術網.tw/雷恩。2012年5月。
南島當代藝術網 http://austronesian.kmfa.gov.tw/Ver_10/Default.aspx。2012年5月。
澳洲版權代理有限公司 www.resaleroyalty.org.au。2013年4月。
藝流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artnumberone.com/index.php。2012年1月。
關渡美術館「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 」拉黑子‧達立夫個展http://www.kdmofa.tnua.edu.tw/index.php?REQUEST_ID=bW9kPWV4JnBhZ2U9ZGV0YWlsJllZPTIwMTAmTVQ9NSZFSUQ9MjE=。2012年1月。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UTUX泛靈樂舞劇會所:寂靜時刻-Inllungan na Kneril」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2_taishinarts_award/2_2_top_detail.php?MID=13&ID=18&AID=17&AKID=&PeID=166。2013年6月。
電子報
吳介祥,〈加拿大視覺藝術產業環境〉,畫廊協會電子報,第05037期,2005年9月27日。
林文珊,〈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市場 前景看好〉,畫廊協會電子報,第05033期,2005年8月30日。
陳沛岑,〈Artbank如何支持澳洲當代藝術〉,典藏今藝術電子報,2009年9月。
黃亞紀,〈中國熱燒到加拿大?淺談溫哥華畫廊現況〉,畫廊協會電子報,第05038期,2005年10月04日。
影片
馬耀‧比吼,《部落漂流到金樽》紀錄片,臺北市:公共電視,2002。
王亞梵,《海稻米的願望》紀錄片,花蓮縣:巴克力藍工作室,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