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婉粧
論文名稱: 張廖族人的移入大西螺地區與社群組織之發展(1683-1895)
指導教授: 蔡淵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0
中文關鍵詞: 詔安客濁水溪繼述堂西螺七欠(khi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張廖族人的選擇遷臺是起自漳州府詔安縣的地瘠民貧,張廖族人為解決生存問題,選擇遷移至臺灣的「大西螺地區」。在漢人未進入開墾之前,本區域主要為平埔族的活動範圍;為何張廖宗族在清代康熙年間選擇入墾此處,首先從自然環境來看,「大西螺地區」位處濁水溪沖積扇平原,有著風沙大、地勢低的缺點,但也有取水方便的優點,因此塑造了特殊的生活環境。在康熙末年,「大西螺地區」已築有水利設施,在乾隆年間到達入墾的高峰期。
    由於大西螺地區向屬邊區地方不靖,社會動亂的一個高峰期為乾隆年間,第二個高峰期為道光年間。移民以來自福建漳州詔安縣為最多約佔一半,其次為南靖和平和縣,但亦有來自廣東潮洲人士入墾紀錄。若從姓氏分析得知張廖姓為「大西螺地區」第一大姓,李姓為第二大姓。由於「大西螺地區」向屬邊區地方不靖,本文主要在探討屬於詔安客族群的張廖族人在清代公權力不彰的社會及天災人禍頻仍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地緣組織及宗族、民間結社等各種社群組織來整合人群、重整秩序。
    由於道光年間多為爭水利發生衝突,張廖族人的因應是在道光年間進行組織化的加強,方式有二:一是由以張廖姓氏為主體的二十三個聚落組成西螺七欠(khiam)地緣組織,藉由新店媽神明信仰進行防衛。二是由發展有成的士紳領導廖輝煌為首發起,利用血緣組織-繼述堂的興建來聯合所有張廖族人。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回顧 ……………………………………………………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 10 第二章 張廖族人的移入「大西螺地區」 ……………………………… 17 第一節 張廖族人的來臺背景 ……………………………………… 17 第二節 「大西螺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 29 第三節 張廖族人的拓展 ………………………………………………… 52 小 結 …………………………………………………………………‥ 61 第三章 血緣組織的發展 ………………………………………………… 65 第一節 「大西螺地區」張廖宗族各支派的發展 …………………… 65 第二節 道光年間張廖宗族的強化—繼述堂的建立 ………………… 82 第三節 白馬事件與族際關係 ………………………………………… 96 小 結 …………………………………………………………………… 104 第四章 地緣組織與民間結社發展 ………………………………………… 107 第一節 張廖族人與聚落組成 ……………………………………… 107 第二節 道光年間地緣組織的強化-西螺七欠(khiam)跨村落祭祀 圈的成立 ……………………………………………………… 120 第三節 張廖族人的民間結社 ……………………………………… 143小 結 …………………………………………………………………… 151第五章 結論 ……………………………………………………………… 153附錄一 ……………………………………………………………………… 159附錄二 ……………………………………………………………………… 161附錄三 ……………………………………………………………………… 162參考書目 ……………………………………………………………………… 163

    壹、中文部分

    一、 族譜

    張廖氏族譜編輯委員會編著,《張廖氏大族譜》,1984年。
    張廖簡氏族譜編輯委員會,《張廖簡氏族譜》,臺中:新遠東出版社,1959年。
    廖大漢、廖德福主編,《廖氏大族譜》,西螺: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自印,1969年。
    廖大銓,《清武派張廖姓家譜》,1980年。
    廖丑主編,《雲林縣廖氏大族譜》,西螺: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自印,1992年。
    廖丑,《臺灣省廖氏大族譜》,作者自印,1999年。
    廖國柱主編,《中國廖氏通書》,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廖登珪,《官陂張廖族譜》,1937年。
    廖德福主編,《廖氏大族譜》,西螺: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自印,1979年。
    廖繼金編修,《重修張廖宗譜》,1939年。
    程大學編纂,《西螺埔心程氏族譜》,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印行,1998年。

    二、專書

    《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市,文建會,1995年。
    《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
    不著撰人,《欽定戶部則例》,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不著撰人,《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一0八八九號,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崔應階奏摺附錄。
    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文叢第10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不著撰人,《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第15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文叢第15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不著撰人,《臺灣南部碑文集成》,文叢第21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不著撰人,《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文叢第243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年。
    不著撰人,《雍正硃批奏摺選輯》,文叢30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仇德哉,《雲林縣志稿》,雲林縣文獻委會,1978年。
    丁曰健,《治台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文叢第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研究室,《臺中市三級古蹟張廖家廟修復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研究室,1987年。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一清初閩南士族移民台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983)》,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1991年。
    內政部戶政司,《臺閩地區姓氏統計》,台北:內政部戶政司,2005年。
    孔永松、李小平,《客家宗族社會》,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雲林縣.南投縣篇,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6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2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左羊出版社,2002年。
    沈定鈞等修,《漳州府志》,清光緒三年(1877)芝山書院刊本,1877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文叢第6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周憲文編著,《台灣經濟史》,台北:開明書局,1980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第14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璽,《彰化縣志》,文叢第15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林再復,《閩南人》,台北市:三民書局總經銷,1985年。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第二十八號,依昭和九年(1934)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2007年版。
    邱彥貴、吳中杰,《台灣客家地圖》,果實出版社,2001年。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臺灣師大地理系,1987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出版,2001年。
    施添福、陳國川,《台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2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文叢第105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文叢第4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文叢第37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徐正光、林美容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一經驗發展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年。
    徐泓,《清代臺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行政院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2-01號)
    高拱乾,《台灣府志》,文叢第6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高諸觀,《八閩全鑑》,宜蘭:臺灣新聞文化出版社,1981年。
    崇遠堂宗祠沿革祥編輯委員會,《崇遠堂張廖宗祠沿革詳誌》,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宗親會自印,1965年。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所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張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張海珊,〈聚民論〉,收錄於羚清、賀長齡、魏源等編,《清經世文編》,卷58,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曹永和,〈臺灣水災史〉,《臺灣水災之研究》,臺灣研究叢刊第9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年。
    梁方仲編著,《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年。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連橫,《臺灣通史》,文叢第12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陳支平,《近500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台北市:揚智文化,2004年。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正祥,《台灣地誌》,台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60年。
    陳其南,《台灣鄉村民居和聚落的傳統格局與親屬制度》,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一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叢文化,1987年。
    陳哲三,《竹山鹿谷發達史》,台中:啟華書局,1972年。
    陳國川,〈日治時代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3,2000年。
    陳國川,《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地理研究叢書第廿九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2年。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年。
    章潢,《圖書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968-972冊,據國立故宮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粘子瑛,《女真後裔在台灣:粘氏宗族與彰化福興地區的發展》,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 年。
    傅瑞德、陳紹馨,《台灣人口之姓氏分布》第一冊姓氏分布資料,台北:台大法學院社會學系,1968年。
    程大學總主編,《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2000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雲林縣寺廟文獻大觀編刊委員會編,《台灣省雲林縣寺廟文獻大觀》,台南:文獻出版社,1972年。
    雲林縣政府,《雲林縣綜合發展計畫》,雲林:雲林縣政府,1993年。
    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臺北:臺灣商務,1998年。
    黃仲昭,《八閩通志》,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楊緒賢,《臺灣區姓氏堂號考》,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79年。
    嘉義廳編,《嘉義廳社寺廟宇取調書》,嘉義:嘉義市政府,1915年。
    廖丑,《西螺七嵌開拓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廖風德,《清代噶瑪蘭》,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廖淑玲,《掌中崙背》,雲林:雲林縣政府,200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8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3:7,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87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年。
    劉子民,《尋根攬勝漳州府》,福建:華藝出版社,1990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文叢第7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7年。
    廣福宮管理委員會,《財團法人西螺廣福宮簡介》,廣福宮管理委員會自印,2007年版。
    蔣毓英,《台灣府志》,文叢第31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5年。
    蔡青筠,《戴案紀略》,文叢第20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鄭振圖,〈治械鬥議〉,收錄於清‧羚清、賀長齡 、魏源編,《清經世文編》卷23,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05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一卷,台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藍鼎元,《東征集》,文叢第1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顏尚文、潘是輝,《嘉義賴家發展史》,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第26冊,(福建〉,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172冊,台南:莊嚴文化,1997年。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北總督府,1916年。

    三、論文

    (一) 學位論文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地區的開發(1834-189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李佳穎,〈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台南: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李雪溱,〈西螺七欠發展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2008年。
    李朝凱,〈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文昌信仰與地方社會〉,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翹宏,〈祭祀活動分類意識一澎湖許氏宗族的歷史和結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林欣怡,〈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南投平林溪流域為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之研究〉,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張永楨,〈清代濁水溪中游的開發〉,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張奉珠,〈詔安客家廟祭祖研究-以雲林縣崇遠堂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梁志輝,〈嘉義地區漢人社會的發展〉,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莊淑菁〈清代溪湖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論文,2003年。
    許瑛玳,〈雲林詔安客文化圈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郭麗琴,〈西螺地區文學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至德,〈清代雲林地區漢人社會的發展〉,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台灣地區的開發〉,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啟鐘,〈明清閩南宗族意識的建構與強化〉,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1年。
    舒坤婷,〈清代清水地區發展之研究(1683-189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黃慶聲,〈家廟祭祀行為與建築空間關係初探—以臺中市家廟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2005年。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廖本全,〈空間規劃與聚落空間性轉化之研究-西螺地方的構成〉,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廖秋娥,〈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劉芳宜,〈雲林縣地方傳說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劉坤昌,〈清代臺灣民間自衛武力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賴玉玲,〈新埔枋寮地區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謝英從,〈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簡瑛欣,〈宜蘭廟群KHIAM(示簽)祭祀圈之研究〉,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二) 期刊論文

    〈祭祀公業廖朝孔〉,《清武家訊》創刊號,臺中:廖朝孔管理委員會,1997年,頁6-27。
    王業鍵:〈清中葉東南沿海的糧食作物分布、糧食供需及糧價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頁363-397。
    石再添、黃朝恩、張瑞津、鄧國雄,〈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台灣文獻》28:2,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7年,頁75-94。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刊於張炎憲編,《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95年,頁5-125。
    梁志輝,〈區域歷史與族群:清代雲林地區平埔族群討論〉,《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頁141-162。
    莊初升、嚴修鴻,〈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福州:福建師範大學,1994年,頁81-87。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一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74年,頁113-137。
    莊英章、李翹宏,〈房頭神與宗族分支:以惠東與鹿港為例〉,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年,頁203-232。
    陳國川,〈日治時期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33期,2000年11月,頁26。
    黃永達,〈從開基祖稱胃疾開臺組派下「公號」與移墾地的關係看臺灣客家人的在地認同〉,《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頁44-45。
    潘是輝,〈聯甲與聯庄〉,《中正歷史學刊》創刊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3月。
    潘是輝,〈雲林縣崙背鄉社會結構與祭祀組織關係之探討〉,收錄於《臺灣宗教史學術論文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07年11月,頁179-193。
    潘朝陽,〈台灣民俗宗教分佈的意義〉,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6年,頁143-178。(已徵得作者引用)
    蔡淵洯,〈清代雲林地區民間宗教之發展(1683-1895)〉,收錄於顏尚文、李若文主編《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及研究所,2000年,頁667-687。
    全漢昇,〈清康熙年間(1662-1722)江南及附近地區的米價〉,《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0上,1979年,頁63-103。
    陳國川,〈清代雲林地區農業墾殖的環境問題〉,《台灣文獻》52:1,2001年,頁495-538。
    鄭津梁,〈雲林沿革史畧〉,《雲林文獻》2:2,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頁365-381。
    洪敏麟,〈雲林縣舊地名的探測〉,《雲林文獻》29輯,1985年3月,頁234-268。
    張瑞津,〈濁水溪平原的地勢分析與地形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十一期,1985年,頁199-225。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頁191-205。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頁165-190。
    陳其南,〈清代台灣的社會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980年,頁115-147。
    全漢昇、王業鍵,〈清代的人口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32,1961年7月,頁143-145。
    陳三郎,〈雲林縣各鄉鎮市地名探源 西螺鎮探源〉,《雲林文獻》38輯,1994年,頁67-132。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期,1986年,頁53-114。
    林麗月,〈閩南士紳與嘉靖年間的海上走私貿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8期,1980年,頁91-112。
    陳漢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表〉,台灣文獻23:1,頁85-96。
    廖丑,〈二崙鄉行政沿革以及各村落的地名由來研究〉,《雲林文獻》49輯,1995年,頁59-91。
    謝繼昌,〈水利和社會文化之適應––籃城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頁57-77。
    王君華,〈雲林教育志初稿〉,《雲林文獻》2:2,1953年,頁1-66。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頁59-68。
    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組織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頁49-58。
    江音,〈雲林縣鄉鎮市地名史話研究〉,《雲林文獻》41輯,1997年,頁33-49。
    陳進傳,〈清代噶瑪蘭的拓墾社會-從血緣、地緣、本土化觀點探討之〉,《台北文獻》,直字92期,1990年6月,頁1-49。
    廖風德,〈清代台灣農村埤圳制度—清代台灣農村制度之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期,1985年,頁1-44。
    邱彥貴,〈清代噶瑪蘭的粵籍客家:以六家林氏為核心的閱讀筆記〉,《宜蘭文獻雜誌》60 期,2002年,頁 3-47。
    石再添、張瑞津、鄧國雄、黃朝恩,〈大肚溪的地形學計量研究〉,《臺灣文獻》26(2):頁23-38。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客家》4,1999年,頁32-38。
    黃富三,〈清代台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11(1),頁19-36。
    史春娘、周富敏,〈雲林縣的疆域沿革及土地開發過程〉,《台灣風物》31:1,,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81年,頁17-34。
    莊英章,〈臺灣單系祭祀群之探討〉,《思與言》11:1,1973年,頁28-33。
    林美容,〈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1,1991年,頁11-30。
    岡田謙,陳乃檗譯〈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收錄於《台北文物》第9卷第4期,1960年,頁14-29。
    鍾幼蘭,〈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之適宜性〉,《台灣開發史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頁137-165。
    王崧興,〈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頁1-10。

    貳、日人期刊論著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灣日日新報社台南支局印行,1933年。
    增田福太郎:《台灣的宗教—農村の中心とすよ宗教研究》,日本:養賢堂,1939年。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年集》,臺灣省文獻會印,2001年。

    參、網路資料

    《寺廟臺帳》收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宗教調查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臺灣堡圖影像系統。
    國家圖書館臺灣概覽系統http://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local/map.hpg&graph_id=10009
    雲林縣政府全球資訊網根尋雲林http://www.yunlin.gov.tw/content/index.asp?m=1&m1=3&m2=14
    福興宮網頁
    http://www.taipingmatzu.org.tw/。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