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書琦
Shu-Chi Lin
論文名稱: 延安新女性
指導教授: 呂芳上
Lu, Fang-S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延安時期新女性婦女解放中共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8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五四新女性往哪裡去了?文革鐵姑娘從哪裡來?本篇論文在此提問基礎上,以中共延安時期為研究範圍,探討中共官方嘗試重新打造時代女性形象的過程。
    延安時期乃中國對日抗戰期間,中共以陝甘寧邊區為主要根據地,克服當地艱困的自然條件,以及遭國民黨、日軍包圍的外在局勢,創造出「延安道路」邁向建國,在這條「道路」上,中共對女性的期許為何?中共需要什麼樣的女性?在將婦女納入建國工程的同時,中共也一步步塑造出婦女應該扮演的角色、必需具備的特質,在此過程中,中共透過什麼手段打造出符合其理想的女性?
    本文論述圍繞於延安整風運動前後,一方面藉由追問五四新女性在延安整風的洗禮中如何蛻變?另一方面則是以中共延安時期的婦女政策為中心,從整風以後政策的轉向,來釐清中共企圖尋找的「延安新女性」特質為何。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9 第三節 論文架構 23 第二章 陝甘寧邊區婦女運動 27 第一節 中共早期陝西婦運(1919-1937) 30 第二節 陝甘寧邊區婦女運動內容(1938-1942) 37 第三節 邊區婦女處境檢討 45 第三章 鍛造女共產黨員——以沈霞為例 57 第一節 從女子教育到延安幹部教育 60 第二節 整風中的思想鍛鍊 70 第三節 女黨員的愛情與婚姻 82 第四章 創造女英雄——以馬杏兒為例 91 第一節 延安時期的三八紀念 92 第二節 模範婦女與四三決定 100 第三節 典型化人物代表—馬杏兒 117 第五章 結論 127 徵引書目 133

    中文部份

    史料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冊1,北京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冊2,北京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37-1945)》,北京市: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45.10-1949.9)》,北京市: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中共「婦女運動」原始文件彙編》,第一輯,臺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81。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中共「婦女運動」原始文件彙編》,第二輯,臺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82。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編,《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第一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
    陝西省婦女聯合會編,《陝甘寧婦女運動文獻資料選編(續集)》,西安市:陝西省婦女聯合會,1985。
    陝西省婦女聯合會編,《陝甘寧婦女運動文獻資料選編》,西安市:陝西省婦女聯合會,1982。
    陝西省檔案館;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合編,《陝甘寧邊區政府文件選編》,北京市:檔案出版社,1986-1991。

    報紙

    《新中華報》,延安,1937—1938年。
    《新華日報》,重慶,1938—1942年。
    《解放日報》,延安,1941—1943年。

    期刊

    《中國青年》,延安,1940年。
    《中國婦女》,延安,1939—1941年。
    《婦女生活》,上海,1937年。
    《解放》,延安,1938年。

    日記、回憶錄、學校出版品

    西北五省編纂小組、中央檔案館編,《陝甘寧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 回憶錄卷》,北京市: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
    李孑主編,《延安女兵》,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沈霞著;鍾桂松整理,《延安四年(1942-1945)》,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延安中國女子大學北京校友會編,《延水情:紀念延安中國女子大學成立六十周年》,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9。

    專書

    丁衛平,《中國婦女抗戰史研究1937—1945》,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于志明主編,《新延安文藝叢書 民間文學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山西省婦女聯合編,《晉綏婦女戰中歷程》,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
    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陝西省婦女聯合會編,《陝西省婦女運動(1919—1937)》,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報刊史研究室編,《延安文萃(上)(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第3編,台北:漢京文化,2002。
    王培元,《抗戰時期的延安魯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9。
    北村稔,林淑美譯,《社會主義為中國帶來幸福了嗎?》,台北市:遠流,2007。
    任宏、高梅主編,《精神的魅力——延安時期生活往事》,濟南:濟南出版社,2005。
    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1937—194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朱鴻召編選,《眾說紛紜話延安》,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艾克恩主編,《延安文藝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親歷戰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李建國,《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出版,2004。
    延安大學史編委會編,《延安大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延安市婦女運動志編委會,《延安市婦女運動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
    房成祥、黃兆安主編,《陝甘寧邊區革命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紀念著名革命音樂家安波誕辰七十周年活動委員會編,《安波紀念文集》,瀋陽市: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
    胡纓著,龍瑜宬、彭姍姍譯,《翻譯的傳說:中國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埃德加‧斯諾(Snow Edgar),《西行漫記 : 紅星照耀中國》,台北市:一橋出版社,2002。
    秦燕、岳瓏,《走出封閉—陝北婦女的婚姻與生育(1900—1949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陝西省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政工組編,《延安精神育新人:北京插隊知識靑年在延安》,北京市: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馬克‧賽爾登(Mark Selden)著,魏曉明、馮崇義譯,《革命中的中國:延安道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高浦棠、曾鹿平,《延安搶救運動始末——200個親歷者記憶》,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8。
    高彬編,《延安文藝叢書 第七卷 秧歌劇卷》,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張西,《抗戰女性檔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張明勝主編,《延安博苑》,第二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政大歷史系,2003。
    郭德宏主編,《永恆的延安精神》,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2000。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聯經,2001。
    陳永發,《延安的陰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台北:聯經,2005。
    楊聞宇、馬蕭蕭,《紅色婚姻檔案》,北京:崑崙出版社,2004。
    趙超構,《延安一月》,收入《民國叢書》,第五編,79,上海市:上海書店,1996。
    劉紅、劉光永,《婦女運動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蔣巍、雪揚,《中國女子大學風雲錄》,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7。
    蔡國裕,《中共黨史——延安時期》,台北:國史館,1990。
    鍾桂松,《茅盾和他的女兒》,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論文

    方紅姣、周錦濤,〈抗戰時期延安女性幹部的培養——以中國女子大學為例〉,《前沿》,2008(5)。
    王建華,〈革命視域下的鄉村婦女解放——以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為例〉,《天府新論》,2010(1)。
    王詩穎,〈延安中國女子大學婦女幹部的培養〉,《史耘》,12,2007.06。
    史明(Nicola Spakowski),〈一九三零至一九四零年代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婦女的軍事參與:吸納和排斥的模式〉,收入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2007。
    余敏玲,〈女人扶犁?——女拖拉機手在中國〉,收入陳永發主編,《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呂芳上,〈一九二○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有關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收入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1):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 (1600-1950)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呂芳上,〈抗戰時期的女權論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1994.06。
    李陀,〈丁玲不簡單——毛體制下知識份子在話語生產中的複雜角色〉,《今天》,1993(3)。
    李英明、賴皆興,〈中共國家觀念的建構:從建黨到延安整風時期〉,《展望與探索》,4:2,2006.02。
    姜海龍,〈”革命者形象”下的女權主義者〉,收入王政、陳雁主編,《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柯惠鈴,〈軼事與敘事:左派婦女回憶錄中的革命展演與生活流動 (1920s-1950s) 〉,《近代中國婦女史》,15,2007.12。
    柯臨清(Christina K. Gilmartin),宋少鵬譯,〈共產黨早期組織中的性別和性別政治〉,收入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婦女》,臺北:左岸,2007。
    胡纓,〈歷史書寫與新女性形象的初立:從梁啟超〈記江西康女士〉一文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2001.08。
    徐行,〈中共早期婦女政策及婦女組織評析(1921~1949年)〉,《亞洲研究》,54,2007.01。
    秦燕,〈從社會性別視角對延安時期新女性的研究〉,《婦女研究論叢》,75,2006.09。
    高華,〈從丁玲的命運看革命文藝生態中的文化、權力與政治〉,《炎黃春秋》,2008(4)。
    常彬,〈延安時期丁玲女性立場的堅持與放棄〉,《文學評論》,2005(6)。
    梁怡,〈延安女子大學評介〉,《抗日戰爭研究》,1999(2)。
    許慧琦,〈過新生活、作新女性: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對時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台大文史學報》,62,2005.05。
    陳永發,〈「延安模式」的再檢討〉,《新史學》,8:3,1997.09。
    陳永發,〈紅太陽下的罌粟花——鴉片貿易與延安模式〉,《新史學》,1:4,1990.12。
    喬以鋼、劉堃,〈「女國民」的興起:近代中國女性主體身份與文學實踐〉,《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彭小妍,〈從婦女、女性、女人到陰性書寫:中國女性主義的發展〉,《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2005.12。
    童小彪,〈”三八”紀念與延安時期的婦女運動〉,《婦女研究論叢》,84,2008.01。
    賀桂梅,〈”延安道路”中的性別問題——階級與性別議題的歷史思考〉,《南開學報(折學社會科學版)》,2006(6)。
    賀桂梅,〈女性與革命:革命政權的性別秩序〉,收入張清華主編,《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
    賀桂梅,〈知識分子、女性與革命——從丁玲個案看延安另類實踐中的身份政治〉,《當代作家評論》,2004(3)。
    楊海倫,〈長征故事點滴〉,收入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婦女》,臺北:左岸,2007。
    董國強,〈尋訪「延安道路」的遺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8,2004.07。
    遇資州,〈誰是「「我們」及其「敵人」」,《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0,2000.08。
    趙金平,〈延安女大的辦學特點及歷史貢獻〉,《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999(4)。
    魯瑋,〈丁玲在延安時期的女性意識——讀《三八節有感》〉,《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4:5,2005.09。
    韓啟瀾,〈跨越性別分界:”文革”時期的鐵姑娘形象與知青〉,收入王政、陳雁主編,《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叢小平,〈左潤訴王銀鎖︰20世紀40年代陝甘寧邊區的婦女、婚姻與國家建構〉,《開放時代》,2009(10)。
    驟雨,〈國家、組織到個人的契機——從《道路》到《陰影》再到《紅太陽》的「延安」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8,2006.12。

    學位論文

    于明靜,〈抗戰時期的婦女與國家——以《婦女生活》雜誌為分析實例〉,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吳怡萍,〈北伐前後婦女解放觀的轉變——以魯迅、茅盾、丁玲小說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
    林公文,〈中共的婦女運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硏究所的碩士論文,1975。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徐娟,〈新中國”鐵姑娘”形象生成的歷史語境——以邢燕子為例〉,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7。
    張小雲,〈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婦女聯合會研究〉,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7。
    郭曉娜,〈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新生活運動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的工作〉,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碩士學位論文,2007。
    齊浩彤,〈抗戰時期國共兩黨的婦女政策論析〉,東北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學歷碩士論文,2008)。
    潘愛珠,〈中共的婦女運動〉,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鄭惠,〈烽火巾幗路:抗日根據地婦女運動研究〉,江蘇:揚州大學中國近代史碩士論文,2008。

    英文部份

    專書

    Cohen, Paul A., China Unbound: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Gilmartin, Christina K., Engender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adical Women, Communist Politics, and Mass Movement in the 1920’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Johnson Kay, Ann, Women, the Family and Peasant Revolution in Chin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Stranahan, Patricia, Yan’an Woma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Berkeley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83.
    Tani E. Barlow, The question of women in Chinese femi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Wang Zhe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Young, Helen Praeger, Choosing Revolution : Chinese Women Soldiers on the Long March,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論文

    David S. G. Goodman, “Revolutionary Woman and Woman in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Women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to Japan, 1937-1945”, The China Quarterly, 164, Dec,2000.
    Pan Yihong, “Their Quiet Devotion: Communist Women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1937-1945)”,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16:1, Spring 2009.
    Tani E. Barlow, “Politics and protocols of Funu: (Un)making national Woman”, Engendering China: Women, cultural and the sta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