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瀞萱 TSENG,Ching-Hsuan |
---|---|
論文名稱: |
正義怎麼教-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版」正義概念融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之行動研究 How to teach justice-An Action Research on Infusing “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Justice” into a Senior High School Course “Civics and Society” |
指導教授: |
劉恆妏
Liu,Heng-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4 |
中文關鍵詞: | 正義 、民主基礎系列教材 、高中課程 、公民與社會 、融入式課程 |
英文關鍵詞: | justice, 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Civics and Society, Infusion curriculu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7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現行法治教材偏重法律知識之灌輸,忽視學生法治價值觀念以及法治態度的培養。「民主基礎系列教材」以西方法治邏輯編撰而成,或可補充臺灣法治教育的不足。本研究藉由對「民主基礎系列教材-挑戰未來公民版」的探究分析,瞭解教材的編排模式和教學策略,並以「正義」主題為例,檢視公民與社會教材可相容之處,設計融入式課程並試行教學,探索正義怎麼教,根據研究結果對教學實務以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以某高中二年級班級為研究場域,透過教學觀察、課程回饋單、學生訪談、教師訪談等研究資料的分析,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教材方面,本研究選擇的「挑戰未來公民」教材隱含國情文化差異問題,教學上必須進行「本土化」。本研究以「程序正義」為主題,藉由思考工具討論本土相關案例,進行正義議題教學。透過蘇建和等本土案例的探究可突破因中國傳統與西方法治觀念對程序正義理解不同而導致的文化衝突。
課程內容方面,本研究融入「挑戰未來公民」教材的思考工具,有助於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且讓學生有分析應用的練習機會,進而發展出對事物的評價。案例討論有助於學生情意層面的培養,可彌補現行公民與社會課程的不足。研究結果顯示,融入式課程可實踐於未來高中課堂上。
教學啟示方面,進行正義等民主法治價值判斷的教學,教師更應改變傳統思維,將教室主角的位置還給學生,教師退為輔助者,讓學生主動完成課程的學習。教師應減少傳統講述教學,改以提問引導的方式,嘗試發展有助於學生思考的討論活動,增加學生思考表達的機會,以幫助學生法治觀念的學習,達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Abstract
The contents of current law-related teaching materials in Taiwan are in preference to the knowledge than the ideal of law, which celebrates the “rule of law” and promotes positive attitudes about it. Applying a set of books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in teaching practices, the researcher can complement above shortage on account of its inner logics designed by western authors. The researcher observes one volume of it “The Challenges for Future Citizens ” on its strategies in classes and its layouts in printing form. In doing so, the researcher selects the topic “justice” as a case to examine the compatibilities between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nd teaching materials within Civics and Society course. In applying a new design to infuse the “ideal of justice” into a teaching field, the researcher tries to explore a better approach to reach desirable results. The results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The researcher’s study took an approach of action research. A class of second grade stud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was selected as a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means of teaching observations, feedback forms and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In term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volume “The Challenges for Future Citizens ”contents inapplicable scenes 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applicability, certain localized adjustments in teaching practices are required. This study selected “procedural justice” as a platform to initiate a discussion over relevant cases in Taiwan. The teacher introduced “reasoning steps” as a tool in exploring the case of Su Chien-ho and other local cases. The western ideal of rule of law can be expressed despit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under Chinese traditional impression of law.
In terms of course design:
The researcher extracted “reasoning steps” from “The Challenges for Future Citizens ” and infused it into teaching practices. It not only improv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written content in textbook, but also trained their independent thinking over concrete cases. It would lead to a conceptualization of a value system in their later days. Case discussions can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 affective domain, which complements the void in current Civics and Society cours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infused course can be put to use in the future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In terms of implication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the ways of making value judgments in democratic life on the issues about rule of law and justices, the teachers should alter traditional role-play and step down as an auxiliary while allowing students to be the main actors. It shall facilit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skills. The teachers should cut more off from traditional oral lectures and replace them with guidance through questions. Debates and discussions should be ignited to expand spaces for students’ expressions of their thoughts. In this way the ideal of the rule of law can be learned and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served.
中文部分
Barbara Safriet(2002)。美國社區法治教育之現況與課程,司法改革雜誌,39,47-51。
万俊人、梁晓杰(主編)(2008)。正義二十講。天津:天津人民。
毛中勻(2003)。國小社會科中法治教育的課程與教學 。國教新知,49(4),92-99。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王建凱(譯)(1996)。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原作者:Robert Nozick)。臺北:時報文化。
王浩博(1997)。漫談民主法治教育。研習資訊,14(4),16-21。
王泰升(2002)。臺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元照。
王泰升(2007)。臺灣的法律繼受經驗及其啟示。中研院法學期刊,創刊號,111-136。
王泰升(2009)。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王煥琛(1989)。民主與法治教育理論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內政部(2009)。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摘要分析。2013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史振鼎(1989)。高級中學民主法治教育之檢討與改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石碧球(譯)(2007)。人性論(原作者:David Hume)。北京:九州。
司法改革雜誌編輯部(2008)。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挑戰未來公民》系列叢書推廣計畫。司法改革雜誌,66,62。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譯)(2008a)。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正義》(原作者: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臺北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譯)(2008b)。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責任》(原作者: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臺北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譯)(2008c)。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隱私》(原作者: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臺北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譯)(2008d)。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權威》(原作者: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臺北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譯)(2008e)。民主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權威、隱私、責任、正義教師手冊》(原作者: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臺北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治教育向下紮根中心。
朱雲漢、王紹光、趙全勝(2002)。華人社會政治學本土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李少軍(譯)(1992)。正義論(原作者:John Rawls)。臺北:桂冠。
李坤崇(2010)。高中課程99課綱與95暫綱之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2,1-24。
李漢中、羅德水(2007)。從校園民主、法治教育談學生受教權與教師基本權-以人性尊嚴為中心。法學論壇,3,34-53。
季亞南(2009)。國中實施法治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老德(2000)。正義理論與福利國家。臺北:五南。
吳老德(2001)。正義與福利國家概論。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婌菱(2008)。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與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銜接之研究-以法律部分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智婷(2013)。國小班級運用《民主基礎系列叢書》教學歷程之探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德美(1983)。現階段我國法治教育之研究-國中、高中公民課本之內容分析。東方雜誌,17(4),43-48。
余桂霖(1996)。「正義」釋名之研究。復興崗學報,59,1-36。
余桂霖(1997)。達維‧彌勒社會正義之研究。復興崗學報,62,27-53。
余桂霖(2010)。當代正義理論。臺北:秀威。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邵瑞珍(譯)(1995)。教育的歷程(原作者:Jerome S. Bruner)。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60 年)
林火旺(2005)。正義與公民:自由主義的觀點。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林天河(1991)。聖多瑪斯正義觀之分析與反省。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有土(主編)(2010a),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一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主編)(2010b),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一冊教師手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主編)(2010c),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二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主編)(2010d),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二冊教師手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主編)(2011a),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三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主編)(2011b),高中公民與社會第三冊教師手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主編)(2011c),高中公民與社會第四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總編)(2012a),選修公民與社會上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總編)(2012b),選修公民與社會上冊教師手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有土(總編)(2012c),選修公民與社會下冊,台北:龍騰文化。
林作逸(2014)。國小個案班級運用民主基礎系列《認識責任》教材教學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秀珍(1997)。西方的正義概念初探。鵝湖,23(4),49-56。
林佳音(2000)。我國中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的理論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佳範(2000)。法治教育與「法條」-從哈伯馬斯之溝通行動理論淺論法律認知之理性化及其可能性。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佳範(2001)。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佳範(2002a)。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11,53-66。
林佳範(2002b)。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司法改革雜誌,42,64-65。
林佳範(2003)。論我國法治教育的問題與發展-從法治理念的傳統與近代說起。律師雜誌 ,281,24-37。
林孟皇、陳叡智(1998)。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5),64-81。
林孟皇(2011)。法治教育露曙光-從學測作文「學校和學生間的關係」談起。司法改革雜誌,82,72-73。
林卲昀(2009)。提升國小二年級法治認知與法治態度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端(1994)。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臺北:林端。
林毓生(1989)。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聯經。
侯健(譯)(1980)。柏拉圖理想國(原作者:Plato)。臺北:聯經。
法治教育資訊網(2011a)。民主的基礎系列「挑戰未來公民」內容簡介。2013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2570
法治教育資訊網(2011b)。民主基礎系列叢書簡介。2013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A.asp
法治教育資訊網(2011c)。基金會簡介。2013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intro.asp
苗力田、徐開來(譯)(2001)。亞里斯多德倫理學(原作者:Aristotle)。臺北:知書房。
洪如玉(2004)。人權教育與其他相關議題理論整合:概念分析、澄清與聯繫。教育資料與研究,59,17-25。
洪頌媖(2013)。活化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認識正義」為藍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姚大志(譯)(2002)。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原作者︰John Rawls)。臺北:左岸文化。
姚大志(2003)。從「正義論」到「正義新論」。全國律師,7:1,35-49。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臺北:風雲論壇。
徐振雄(2005)。法治視野下的正義理論。臺北:洪葉文化。
徐敏雄(2008)。融入式課程設計的操作策略-以社區大學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3),59-95。
翁國彥(2004)。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翁國彥(2006)。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臺灣的法治教育。全國律師,10(6),4-23。
許育典(2000)。邁向二十一世紀臺灣教育法制的根本問題及其檢討--一個憲法與文化的反思。政大法學評論,63,129-161。
許育典、翁國彥(2005a)。法治教育在臺灣的建構與實踐(上)。政大法學評論,85,133-172。
許育典、翁國彥(2005b)。法治教育在臺灣的建構與實踐(下)。政大法學評論,86,1-48。
許泰益(2003)。我國高級中學入學制度的演變。中等教育54(1),144-157。
許瑞軒(2010)。應用美國《民主基礎系列》教材進行國小高年級學童法治教育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世同(2005)。人文精神、守法意識與法治教育。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5,89-130。
莊富源(2006)。轉變中的臺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玉成(1999)。教師發問技巧。臺北:心理。
張立宇(2001)。從民生主義看經濟正義問題-兼論Rawls及Hayek的正義觀。復興崗學報,37,131-146。
張世忠(1999)。教材教法之實踐-要領、方法、研究。臺北:五南。
張世雄、古允文、陳宜中、許漢、呂建德(2004)。社會正義與全球化。臺北:桂冠。
張民杰(2001)。案例教學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茂桂(2008)。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的訂定。教育研究月刊,166,44-53。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編著)(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東華。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臺北:五南。
張傑生(2003)。法治教育實例演練-看電影學法律。律師雜誌,281,99-102。
張霄亭、朱則剛、張鐸嚴、洪敏琬、胡怡謙、方郁琳、胡佩瑛(編著)(2001)。教學原理。臺北:空大。
張澤平(2002)。談法治教育的紮根之路。司法改革雜誌,39,52-54。
張澤平(2006)散播法治的感覺「法治教育向下紮根」活動2003年至2006年紀實。全國律師,10(6),38-47。
張澤平(2008)。權威、隱私、責任和正義。載於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著),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校園法律實務與理念。臺北:五南。
張靜如(2013)。民主基礎系列對學生在校責任表現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張樹倫(1998)。加強憲法教育落實民主法治。臺灣教育,568,17-23。
教育部(2008a)。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2012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5/公民與社會-必修.pdf
教育部(2008b)。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2012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5/公民與社會-選修.pdf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2012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5/07-「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綱要補充說明.pdf
教育部(2011)。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2012年10月9日取自:www.edu.tw/files/bulletin/B0046/加強法治教育計畫_1.doc
教育部(2013)。各級學校年齡別學生人數。2013年2月7日取自: http://stats.moe.gov.tw/files/main_statistics/student_age.xls
陳莉婷(2000)。從國中歷史教科書中的附圖看其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以新編「國中歷史第一冊」初版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5),83-104。
陳晉華(2011)。運用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實施國小四年級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以責任核心價值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文化。
陳進安(2012)。先秦儒家正義觀探析。孔子研究,134,38-48。
陳慈幸(2002)。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預防。嘉義:濤石文化。
陳朝陽(1997)。法治教育的精神與教學。研習資訊,14(4),8-15。
曾仰如(1989)。亞里斯多德。臺北:東大。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
黃旭田(2003)。臺灣地區中小學法治教育之現況與展望。律師雜誌,281,38-49。
黃旭田(2006)。律師應多關心教育現場、支持法治教育。全國律師,10(6),2-3。
黃旭田(2009)。法治教育在臺灣的發展-從學校到社會的無限可能性。法治教育資訊網。2012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2636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1989)。民主、法治教育與課程設計。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黃郁倫、鍾啓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變(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天下雜誌。
黃郁倫(譯)(2013)。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天下雜誌。
黃姵菁(2013)。國中生學正義-一個導師班級經營的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國峰(2004)。人權法治教育理念的探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說起,學生輔導,95,105-115。
黃國峰(2009)。國小學生法治概念認知與態度形塑之教學研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觀點談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翰義(2006)。論法治教育之推行暨媒體之妥適運用。律師雜誌, 317,68-77。
黃懿梅(譯)(1985)。休謨(原作者:D.G.C. Macnable)。臺北:遠景。
彭小甫(1995)。析論現行國高中歷史教科書附圖之適切性。中等教育,46(1),23-43。
單文經(譯)(1996a)。美國公民與政府科課程標準(原編者:美國公民教育中心)。臺北:教育部。
單文經(1996b)。插圖的種類與設計原則。教學科技與媒體,28,30-37。
程雲鵬(2004)。正義理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意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素芳(2011)。民主基礎系列課程《正義、責任、權威、隱私》融入99課綱建議表-正義概念與99課綱。2012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lre.org.tw/newlre/RTE/myform_detail.asp?id=29452011/3/2
楊淑娟(2009)。國小三年級導師從班級經營角度來看班級自治活動成效的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國賜(1989)。法治教育之實施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臺北:臺灣書店。
鄔昆如(1991)。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詹棟樑(1998)。德國的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68,4-7。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葉連祺、林淑萍(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
董秀蘭(2009)。國中階段公民教育案例教學的研發與實例。臺灣教育,659,24-32。
劉恆妏(1999)。由包公系列小說看傳統中國正義觀。月旦法學雜誌,53,35-46。
劉恆妏(2007)。司法官僚法學-百年來臺灣法學教育之變遷。司法改革雜誌,64,23-28。
劉若韶(1998)。柏拉圖《理想國》導讀。臺北:臺灣書局。
劉姝言(2006)。民主的公民教育在臺灣實施困境之研究-論高中公民課程與國文科「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之倫理價值衝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毓浩(1998a)。論青少年法治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221-231。
鄧毓浩(1998b)。青少年法治教育及公民社會之建構。臺灣教育,568,11-16。
廖添富(1994)。我國大專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臺北:水牛。
樂為良(譯)(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原作者:Michael J.Sandel)。臺北:雅言文化。
蔡明殿(2004)。人權與法治教育的觀念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59,10-16。
蔡姿娟(1998)。民主社會轉型下的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68,26-28。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賴青松(譯)(2002)。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的能力:體驗學習教育手冊(原作者:Takashi Muto)。臺中:學田文化。
韓廷一(1998)。從日常生活看英國人的法治精神。臺灣教育,568,8-10。
瞿同祖(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
龍騰文化全球資訊網(2011)。第一指名,市占第一。2013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lungteng.com.tw/LungTengNet/HtmlPopUp/web/PopUp_20110330/%E5%85%AC%E6%B0%91/100%E4%B8%8A%E5%85%AC%E6%B0%91%E6%9B%B8%E5%86%8AP2-3.pdf
謝瑞智(1990)。社會變遷與法律。臺北:文笙。
聯合新聞網(2012)。12年國教課綱105年才公布。2013年2月13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10265
簡文元(1998)。陶冶民主素養落實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72,56-59。
蘇俊雄(1990)。法治政治。臺北:正中。
蘇紹勤(1999)。淺論「法治教育」之革新。法務通訊,1920,4-6。
顧肅、劉雪梅(譯)(2010)。羅爾斯與《正義論》(原作者:Thomas Pogge)。臺北市 : 五南。
西文部分
Butts,R.F.(1980).revival of civic learning: a rationale for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schools. Bloomington Phiu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00473).
Bloom, B.S.(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CCE. (1993).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uthority, privac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student text). Calabasas,CA: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CCE. (1994).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uthority, privac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Teacher’s Guide). Calabasas, CA: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CCE. (n.d.)。Foundations of Democracy: Authority, Privac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e 2.Retrieved August 9,2013,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new.civiced.org/resources/publications/student-texts/foundations-of-democracy-authority-privacy-responsibility-and-justice-2.
Mill,David.(1976).Social Justice.Oxford , England:Clarend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