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瓊薇
論文名稱: 東坡黃州詞篇章結構探析
指導教授: 陳滿銘
Chen, Man-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69
中文關鍵詞: 東坡黃州詞篇章結構章法風格剛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7下載:10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學的創作,往往與作家本身的境遇有極大的相關性。東坡年少得志,胸中那一股「致君堯舜」的志氣,充溢著他整個的生命。但也因他遇事直言的性格,使政治生涯困蹇崎嶇,第一次的群體構陷,便是導致東坡貶黃的「烏臺詩案」。東坡在黃州四年多的歲月中,便將這種昂揚之意氣隱藏在心中,表露出來的是一種曠達自適、樂天知命的生活景況,也將創作的主體移轉到抒情言志的詞作上。「用世之志意」與「超曠之襟懷」這兩種看似互相矛盾的思想及人格特質,每每呈現於作品之中。這樣的背景,正是東坡黃州詞作最根源的創作心理動機。一位作家的成熟作品往往出現在作者生命中最為艱困之時,藉由黃州詞的深究鑑賞,便得以窺見東坡當時的思想及文學風格的趨向。
    作品深究鑑賞的最佳方式,便是透過兼具「形象思維」及「邏輯思維」的篇章結構進行分析,藉由對作品內容與形式間的聯繫關係探究,使能對作者謀篇運思、情意推展、藝術手法及作品風格有更清楚的掌握與認識。因此本論文便透過此種篇章結構的分析,對東坡黃州詞的內容、形式作重新的審視與探討,以呈現其作品的風格。
    為能清楚地呈現東坡黃州詞的篇章結構特色,本論文在章節上採取先理論後分析的安排,各章節的內容上則採先演繹後歸納的方式陳述,期望以此呈現東坡黃州詞篇章結構的整體風格特色。因此本論文第二章先針對東坡生平進行略要敘述,並透過東坡黃州生活、交遊及思想變化,以對東坡黃州詞的創作背景有一概括性的認識。
    為進行篇章結構探究,在第三章先行論述何謂「篇章結構」。從「內容結構」及「章法結構」進行概略的理論架構,並針對章法的「原型」與「變型」之「哲學基礎」、「美感效果」及「章法剛柔定位」作一概括性的介紹,以利後文之深究。
    第四章針對黃州詞的內容結構,分別由主題類型、核心成分(主旨)、外圍成分(運材)三部分進行歸納,對於黃州詞進行內容上的統整分析,以呈現東坡創作黃州詞的精神及義蘊。
    第五、六章則以黃州詞的內容義蘊為基礎,探討其外在形式──章法的呈現型態。以作品的第一層(篇結構)的章法結構為依據原則,輔以第二、三層(章結構)以下的章法結構,進行東坡黃州詞章法結構的類型分析。根據其型態及特質的不同,又可分為「章法的原型結構」與「章法的變型結構」兩大部分進行深入分析,以期梳理出東坡黃州詞章法結構的脈絡。
    第七章則試圖從章法風格的角度探究東坡黃州詞的篇章結構特色,以此新角度切入東坡的黃州詞作,試圖梳理出具有邏輯性思維的風格呈現型態。本章中對於東坡黃州詞章法結構所呈現的節奏美感、對比與調和之美,以及篇章結構設計之特色,最後統合歸納其章法風格的剛柔屬性。第八章結論的部分,則就本論文之內容加以統合概括,藉由對東坡黃州詞的篇章結構探析,掌握其作品的情意、型態及風格,以呈現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及成果。

    第一章緒論………………………………………………………………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 第二節 研究範疇……………………………………………………3  第三節 研究概況……………………………………………………3  第四節 研究方法……………………………………………………5  第五節 研究步驟……………………………………………………6 第二章黃州詞的創作背景………………………………………………9  第一節 東坡生平事略………………………………………………9   一東坡生平述要…………………………………………………9   二貶黃始末探由…………………………………………………15  第二節 東坡黃州生活略要…………………………………………19   一生活景況………………………………………………………19   二交遊往來………………………………………………………21   三心理思想………………………………………………………22 第三章 篇章結構概說的理論基礎………………………………………25  第一節 內容結構概說………………………………………………26   一內容結構的核心成分…………………………………………27    (一) 主旨的安置與顯隱……………………………………29    (二) 主旨與綱領的分合……………………………………36   二內容結構的外圍成分…………………………………………38    (一) 事材的運用……………………………………………39    (二) 物材的運用……………………………………………40  第二節 章法結構概說………………………………………………41   一章法類型概說…………………………………………………42    (一) 圖底家族………………………………………………43    (二) 因果家族………………………………………………47    (三) 虛實家族………………………………………………49    (四) 映襯家族………………………………………………55   二章法結構的原型與變型………………………………………60    (一) 章法結構原型與變型的哲學基礎……………………61    (二) 章法結構原型與變型的美感效果……………………66    (三) 章法結構的剛(陽)柔(陰)定位概說……………70 第四章 黃州詞內容結構分析……………………………………………75  第一節 內容主題類型………………………………………………75   一敘事賦情………………………………………………………78    (一) 友誼之歌………………………………………………79    (二) 天倫之曲………………………………………………81    (三) 相思之情………………………………………………82   二言志說理………………………………………………………84    (一) 身世之感………………………………………………85    (二) 體悟之理………………………………………………88   三詠物託懷………………………………………………………90   四記遊懷古………………………………………………………92    (一) 紀行寫景之作…………………………………………93    (二) 懷古感遇之情…………………………………………94   五唱和酬贈………………………………………………………96    (一) 寄友之作………………………………………………96    (二) 贈妓之作………………………………………………98   六其他……………………………………………………………100  第二節 核心成分……………………………………………………104   一主旨的安置與顯隱……………………………………………104    (一) 主旨全顯者……………………………………………105    (二) 主旨顯中有隱…………………………………………110    (三) 主旨全隱者……………………………………………115   二主旨與綱領的分合……………………………………………117  第三節 外圍成分……………………………………………………118   一「物材」的運用與義蘊………………………………………119    (一) 自然物材之使用………………………………………120    (二) 人工物材之使用………………………………………128    (三) 角色性人物之使用……………………………………131   二「事材」的運用與義蘊………………………………………132    (一) 歷史材料的使用………………………………………133    (二) 虛構材料之使用………………………………………137 第五章 黃州詞章法類型分析(一)──章法的原型結構……………139  第一節 圖底家族……………………………………………………139   一時間類…………………………………………………………139   二空間類…………………………………………………………144  第二節 因果家族……………………………………………………153  第三節 虛實家族……………………………………………………159   一具體與抽象類…………………………………………………159   二時空類…………………………………………………………169   三真實與虛假類…………………………………………………170  第四節 映襯家族……………………………………………………173   一映照類…………………………………………………………173   二襯托類…………………………………………………………174 第六章 黃州詞章法類型分析(二)──章法的變型結構……………181  第一節 章法的變型結構之一─章法的逆向移位結構……………181   一圖底家族………………………………………………………181    (一) 時間類…………………………………………………181    (二) 空間類…………………………………………………184   二因果家族………………………………………………………186   三虛實家族………………………………………………………189    (一) 具體與抽象類…………………………………………190    (二) 時空類…………………………………………………204    (三) 真實與虛假類…………………………………………211   四映襯家族………………………………………………………217    (一) 映照類…………………………………………………217    (二) 襯托類…………………………………………………218  第二節 章法的變型結構之二─章法的轉位結構…………………224   一圖底家族………………………………………………………224    (一) 時間類…………………………………………………224    (二) 空間類…………………………………………………227   二因果家族………………………………………………………231   三虛實家族………………………………………………………233    (一) 具體與抽象類…………………………………………233    (二) 真實與虛假類…………………………………………242   四映襯家族………………………………………………………244 第七章 黃州詞篇章結構特色……………………………………………251  第一節 黃州詞章法結構的節奏……………………………………252   一原型結構的節奏之美…………………………………………254    (一) 單一結構單元「順向移位」之節奏舉隅……………255    (二) 兩個以上結構單元「順向移位」之節奏舉隅………257   二 變型結構的節奏之美…………………………………………260    (一) 「逆向移位」變型結構的節奏舉隅…………………261    (二) 「轉位」變型結構的節奏舉隅………………………266 第二節 黃州詞章法結構的對比與調和……………………………273   一篇章結構的對比之美…………………………………………274   二篇章結構的調和之美…………………………………………280  第三節 黃州詞篇章結構的章法風格特色…………………………285   一篇章結構設計之美感效果……………………………………288    (一) 情景相生………………………………………………289    (二) 虛實相應………………………………………………292    (三) 時空結合………………………………………………293   二章法風格之美感效果…………………………………………297    (一) 「偏剛」風格之美感…………………………………297    (二) 「偏柔」風格之美感…………………………………305    (三) 「剛柔相濟」風格之美感……………………………312 第八章 結論………………………………………………………………319 附錄…………………………………………………………………………323  附錄一 東坡黃州詞章法結構一覽表 參考書目……………………………………………………………………353

    參考書目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東坡作品及相關著作
    孔凡禮撰 《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一版一刷。
    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一版一刷。
    王文照 《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二刷。
    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 《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月一版三刷。
    王宗稷編 《東坡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3月臺一版。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 《蘇軾資J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一版二刷。
    石聲淮、唐玲玲箋注 《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8月二版。
    李一冰 《蘇東坡新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7月二版二刷。
    曹樹銘 《蘇東坡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初版二刷。
    梁廷楠原著、湯開建、陳文源點校 《東坡事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一版一刷。
    清.王文誥輯訂 《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傅幹注、劉尚榮校證《傅幹注坡詞》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7月一版一刷。
    曾棗莊校點 《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11月一版一刷。
    曾棗莊、曾濤編 《蘇詞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鄒同慶、王宗堂著 《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一版一刷。
    龍沐勛校箋 《東坡樂府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台一版七刷。
    薛瑞生箋證 《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一版一刷。
    顏崑陽 《蘇辛詞》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3月初版。
    《東坡志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一刷。
    二、東坡相關研究論著
    王水照 《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初版。
    王保珍 《東坡詞研究》臺北:長安出版社,1979年4月初版。
    王思宇主編 《蘇軾詞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8月一版一刷。
    王靜芝、王初慶等著 《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5月初版一刷。
    朱靖華 《蘇軾新評》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12月一版一刷。
    唐玲玲 《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2月一版一刷。
    唐玲玲、周偉民 《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徐中玉 《蘇東坡文集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6月一版一刷。
    崔海正 《東坡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郭美美 《東坡在詞風上的承繼與創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陳新雄 《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初版一刷。
    陳滿銘 《蘇辛詞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月再版。
    陳滿銘 《蘇辛詞論稿》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一刷。
    陳邇冬選注 《蘇軾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7月二版八刷。
    陶文鵬 《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一版一刷。
    曾棗莊 《三蘇傳—理想與現實》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6月。
    黃啟方 《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0月初版。
    熊朝東 《蘇軾詞選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一版一刷。
    劉石 《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黎活仁等主編 《柳永、蘇軾、秦觀與宋代文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10月一版一刷。
    鍾來茵 《蘇東坡三部曲》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年8月一版一刷。
    蘇軾研究學會 《東坡詞論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一版一刷。
    蘇軾研究學會 《東坡研究論叢》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一版一刷。
    饒學剛 《蘇東坡在黃州》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5月一版一刷。
    《全國第八次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3月一版一刷。
    三、詞學專論著作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11月初版。
    木齋 《唐宋詞評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刷。
    王偉勇 《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王偉勇 《宋詞與唐詩之對應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修訂一刷。
    王熙元 《詩詞評析與教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
    李元洛 《歌鼓湘靈—楚詩詞藝術欣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月初版。
    沈松勤 《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一版一刷。
    周振甫 《詩詞例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5月初版一刷。
    青山宏著 程欲綴譯 《唐宋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雲翼選注 《宋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1月新二版九刷。
    唐圭璋、潘君昭 《唐宋詞學論集》濟南:齊魯出版社,1985年2月一版一刷。
    唐圭璋主編 《唐宋詞鑑賞集成》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7年7月初版。
    唐圭璋等 《唐宋詞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6月初版一刷。
    唐圭璋箋注、上彊村民重編 《宋詞三百首箋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8月一版三刷。
    唐圭璋編 《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唐圭璋選譯 《唐宋詞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一版一刷。
    孫立 《詞的審美特性》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 《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6月初版。
    孫欽善、曾棗莊、安平秋、倪其心、劉琳主編 《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一版一刷。
    孫維城 《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形態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一版一刷。
    袁行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5月臺灣初版。
    崔海正 《宋詞研究述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初版一刷。
    張春榮 《詩學析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初版。
    張高評 《會通成化與宋代詩學》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初版。
    張惠民 《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4月一版一刷。
    陳弘治 《唐宋詞名作析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10月五版。
    陳弘治 《詞學今論》臺北:文津出版,1991年7月增訂二版。
    陳邦炎主編 《詞林觀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一版三刷。
    黃文吉 《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黃文吉 《黃文吉詞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
    黃永武 《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一版五印。
    黃永武 《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12月一版12刷。
    黃永武 《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5月一版11刷。
    楊海明 《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初版一刷。
    楊海明 《宋詞三百首鑑賞》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葉嘉瑩 《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二刷。
    葉嘉瑩 《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一 刷。
    葉嘉瑩、繆鉞 《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初版。
    趙曉蘭 《宋人雅詞原論》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一版一刷。
    劉石 《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劉若愚著、王貴苓譯 《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6月。
    蔡宗陽、余崇生 《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初版一刷。
    鄭福田 《唐宋詞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龍榆生 《詞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一版一刷。
    龍榆生 《詞學十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一版一刷。
    龍榆生 《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一版一刷。
    謝桃坊 《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6月一版一刷。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7月一版22刷。
    四、引用古籍相關資料
    孔平仲 《談苑》(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年3月初版。
    王弼著.韓康伯注 《周易王韓注》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3月臺五版。
    永瑢、紀昀等編撰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白居易 《白氏長慶集》板橋:藝文印書館,1971年2月初版。
    朱熹撰 《四書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3月再版。
    老子著.王弼注 《老子王弼注》高雄:復文出版社,1981年10月初版。
    吳均 《續齊諧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李滌生著 《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10月初版六刷。
    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臺北 :藝文印書館,1974年10月四版。
    范曄 《後漢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脫脫等撰、陸費逵總勘 《四部備要.史部.宋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臺一版。
    郭象注 《莊子》板橋: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四版。
    費袞 《梁溪漫志》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9月初版。
    馮集梧注 《樊川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一版三刷。
    楊勇著 《陶淵明集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9年1月出版。
    鄭玄箋注 《毛詩鄭箋》臺北 :學海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蕭統編.李善注 《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韓愈著.錢仲聯集釋 《韓昌黎詩繫年註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一版一刷。
    蘇轍撰、陸費逵總勘 《四部備要.集部.欒城集》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臺一版。
    《全唐詩》 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5月初版。
    《諸子薈要.韓非子》 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8月初版。
    五、詩話詞話類
    元好問 《遺山先生文集》(收於《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臺一版。
    王夫之 《姜齋詩話》(收於《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
    王夫之等撰 《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
    王灼 《碧雞漫志》(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王若虛 《滹南遺老集》(收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王國維 《人間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司空圖 《詩品二十四則》(收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田同之 《西圃詞說》(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沈祥龍 《論詞隨筆》(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沈德潛 《說詩晬語》(收於《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
    沈謙 《填詞雜說》(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朋九萬 《烏臺詩案》(收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
    姚鼐 《惜抱軒文集》(收於《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3月臺一版。
    洪邁 《容齋隨筆五集》(收於《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臺一版。
    胡仔 《苕溪漁隱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范成大 《菊譜》(收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范成大 《梅譜》(收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初版。
    唐圭璋編 《詞話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高文虎 《蓼花洲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
    張炎 《詞源》(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張惠言 《詞選序》(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 《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二刷。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黃氏 《蓼園詞評》(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楊湜 《古今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楊慎批點 《草唐詩餘》(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臺一版。
    葉燮 《原詩》(收於《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一刷。
    趙翼 《甌北詩話》(收於《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一版二刷。
    劉辰翁 《須溪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臺一版。
    劉熙載著、薛正興點校 《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一版一刷。
    劉慶雲編著 《詞話十論》三重:祺齡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一刷。
    鄭文焯 《大鶴山人詞話》(收於《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月一版一刷。
    六、章法學及文章學類
    仇小屏 《文章章法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11月初版。
    仇小屏 《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
    仇小屏 《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一刷。
    成偉鈞、唐仲揚、向洪業主編 《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初版社,1996年1月初版一刷。
    江錦玨 《詩詞義旨透視鏡》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
    吳應天 《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一版三刷。
    宋文蔚 《評註文法津梁》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2月修訂二版。
    修辭學會 《修辭論叢、第二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一刷。
    修辭學會 《修辭論叢、第四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6月初版一刷。
    修辭學會 《修辭論叢、第五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1月初版一刷。
    夏薇薇 《賓主章法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一刷。
    張春榮 《詩學新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1月初版。
    張春榮 《修辭散步》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9月九版。
    張春榮 《修辭萬花筒》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
    張春榮 《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
    張春榮 《作文新饗宴》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8月初版。
    許循如 《作文百法》臺北:廣文書局,1985年5月再版。
    陳佳君 《虛實章法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一刷。
    陳滿銘 《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4月初版四刷。
    陳滿銘 《文章結構分析—以中學國文課文為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
    陳滿銘 《詩詞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8月初版。
    陳滿銘 《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初版。
    陳滿銘 《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1月初版。
    陳滿銘 《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陳滿銘 《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6月初版。
    蒲基維、涂玉萍、林聆慈著 《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9月初版。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 《文心雕龍讀本》(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6月初版五刷。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 《文心雕龍讀本》(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五刷。
    鄭文貞 《篇章修辭學》汕頭: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一版一刷。
    鄭頤壽等主編 《辭章學論文集》福建: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一刷。
    黎運漢 《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初版。
    歸有光評選 《文章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4月初版。
    羅君籌 《文章筆法辨析》香港:上海印書館,1971年6月。
    七、美學及風格學類
    王立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王立 《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2月。
    王秀雄 《美術心理學》臺北:三信出版社,1975年8月初版。
    王長俊主編 《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一版一刷。
    王菊生 《造形藝術原理》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3月一版一刷。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初版一刷。
    吳功正 《文學風格七講》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6月一版一刷。
    吳功正 《中國文學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一版一刷。
    李欣復 《形象思維史稿》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一版一刷。
    李澤厚 《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一版一刷。
    李澤厚 《美學四講》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11月一版一刷。
    周振甫 《文學風格例話》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一版一刷。
    邱明正 《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一版一刷。
    涂光社 《因動成勢》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10月一版一刷。
    張紅雨 《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一刷。
    張涵主編 《美學大觀》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一版二刷。
    梁一儒、戶曉輝、宮承波著 《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一版一刷。
    陳本益 《漢語詩歌的節奏》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陳望衡 《中國古典美學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一版一刷。
    陳雪帆 《美學概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12月重排初版。
    曾霄容 《時空論》臺北:青文出版社,1972年3月一版。
    童慶炳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公司,1994年3月初版。
    楊成鑑 《中國詩詞風格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初版一刷。
    楊辛、甘霖 《美學原理》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2月一版四刷。
    楊海明 《唐宋詞的風格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趙山林 《詩詞曲藝術》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一版一刷。
    劉雨 《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初版。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編著 《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一版九刷。
    蔣孔陽等 《美與審美觀》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一版六刷。
    顏瑞芳、溫光華著 《風格縱橫談》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公司,2003年2月初版。
    八、學位論文
    李清筠 《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5。
    柳明熙 《蘇東坡詞所表現的心路歷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6。
    陳佳君 《辭章意象形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6。
    蒲基維 《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6。
    劉昭明 《蘇軾意內言外詞隅測》,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5。
    江惜美 《烏臺詩案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4。
    吳淑華 《東坡謫黃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6。
    周鳳珠 《東坡黃州詞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2。
    洪麗玫 《蘇東坡人格與風格的美學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6。
    夏薇薇 《文章賓主論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5。
    徐照華 《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7。
    涂碧霞 《凡目章法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7。
    張芸慧 《蘇軾詞之傳播及各家對蘇詞之論述研究—以文獻流傳為主要觀點》,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6。
    張雯華 《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6。
    許慈娟 《困境與超越—以東坡黃州詞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7。
    陳秀娟 《東坡詞用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6。
    黃淑貞 《主旨(綱領)安置於篇腹的結構類型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 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12。
    黃惠貞 《蘇軾詞之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黃惠暖 《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1。
    楊麗玲 《蘇東坡詠物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6。
    廖祐孰 《兩宋懷古詞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5。
    劉曼麗 《東坡詞的風格與技巧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6。
    劉學燕 《兩宋七夕與重陽詞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6。
    賴玫怡 《修辭心理與美感之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6。
    羅鳳珠 《蘇軾黃州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6。
    九、期刊論文
    王文龍 〈遠近高低各不同─東坡詞閱讀札記〉,《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2年5月。
    王保珍 〈東坡日月長─蘇軾在黃州〉,《故宮文物月刊》,第8卷第一期,1980年4月。
    王祥 〈蘇軾詞的內在形式與內容意蘊〉,《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3期,1989年。
    王蘭 〈試論蘇軾詠歎人生作品的美學風格〉,《濟寧師專學報》第4期,1994年。
    田龍過 〈略論黃州時期的蘇軾人格〉《唐都學刊》,第12卷第3期,1996年。
    仲冬梅 〈品清 境曠 情真─蘇軾風格漫議〉,《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1年3月。
    江惜美 〈從蘇詞的取材看他的創新風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期,1997年6月。
    江惜美 〈從黃州詩詞話東坡—談創作的要素〉,《應用語文學報》,創刊號,1999年6月。
    江惜美 〈「後山詩話」中對蘇軾詩詞的評論〉,《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期,2001年11月。
    何文禎 〈蘇軾婉約詞的創作特色〉,《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1995年12月。
    吳雅文 〈從蘇軾的詞看其對詞體發展的貢獻〉,《中國語文月刊》,493期,1998年7月。
    李孟君 〈論蘇軾的詩化之詞〉,《建國學報》,第19期第一卷,2000年6月。
    李琦、廖泓泉 〈論蘇軾詞的意象組合〉,《語文學刊》,1997年02期,1997年。
    姜宇 〈「歸」與「不歸」─從〈東坡樂府〉看蘇軾的遊子心態〉,《國文天地》,11卷7期,1995年12月。
    施開誠 〈淺談蘇軾的婉約詞〉,《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
    柳夢生 〈自由之歌─論蘇軾詞的本質內核〉,《雲夢學刊》,1998年。
    高聖峰 〈似花非花遷客淚—蘇軾「楊花詞」題旨索繹〉,《國文天地》,第16卷7期,2000年12月。
    崔海正 〈近年東坡詞研究述略〉,《文學遺產》,第1期,1996年。
    張光富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主題辨〉,《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期合刊,1994年。
    張紅運 〈論唐宋詩詞的時空結構型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2年4月。
    張高評 〈以詩為詞,開創豪放詞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鑑賞〉,《國文天地》,第16卷7期,2000年12月。
    陳琳 〈黃州之貶對蘇軾的影響芻議〉,《婁底師專學報》,第2期,2000年4月。
    喬力 〈主體意識的高揚:論北宋中後其詞的兩種藝術精神及創作特徵〉,《齊魯學刊》,第1期,1998年。
    黃杰 〈論蘇軾在黃州的思想及創作〉,《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1卷第4期,1998年12月。
    黃寬重 〈蘇東坡貶謫黃州的生活與心境〉《故宮文物月刊》,第8卷第一期,1980年4月。
    楊宗瑩 〈蘇東坡與陳季常友誼探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25期,1996年6月。
    楊海明 〈從蘇詞看蘇軾的人生感悟與處事態度〉,《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9年。
    寧薇 〈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論蘇軾詞中的「夢」〉,《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0年。
    趙凌宇 〈坦蕩的個性 曠達的風格—從蘇軾黃州時期的詞看蘇詞的藝術風格〉,《河南電大》,第4期,1994年。
    劉昭明 〈從〈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詞論蘇軾在黃州時期之心境與寫作手法〉,《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6月。
    歐明俊、金奇超 〈論蘇軾詞風發展的四個階段〉,《紹興師專學報》,第1期,1994年。
    蔡秀玲 〈論蘇東坡的人生觀〉,《台中商專學報》,第二十九期,1997年6月。
    遲寶東 〈試論東坡的女性詞〉,《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4期,1999年12月。
    饒學剛 〈東坡貶居黃州考〉,《黃岡師專學報》,第14卷,1994年4月。
    饒學剛 〈東坡貶居黃州考(續)〉,《黃岡師專學報》,第14卷第3期,1994年8月。
    顧柔利 〈蘇軾詠物詞研究〉,《黃埔學報》,28輯,1994年12月。
    于翠玲 〈物象比附與聯類征引—從蘇軾〈卜算子〉論宋詞的注釋方法〉,《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卷第3期,2003年9月。
    王偉偉 〈宋代隱逸詞中意象、典故的選擇與闡釋〉,《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3卷第1期,2002年2月。
    周懋昌 〈梅格人品兩奇絕—讀蘇軾〈西江月‧梅〉,《文史知識》,1995年第七期,1995年。
    施議對 〈為二十一世紀開拓新詞境,創造新詞體──饒宗頤形而上詞訪談錄〉,《文學遺產》,第5期,1999年。
    袁若娟〈意象派詩歌與中國古典詩詞〉,《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4年9月。
    張高評 〈以詩為詞,開創豪放詞風—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鑑賞〉,《國文天地》16卷7期,2000年12月。
    黃文吉 〈從詞的實用功能看宋代文人的生活〉,《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10月。
    鄧樂群 〈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文學意象〉,《中國語文》,第461期,1995年11月。
    顏崑陽 〈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二期,2000年7月。
    仇小屏 〈詩歌中的「時空交錯」結構〉,《國文天地》,15卷8期,2000年1月。
    仇小屏 〈論「圖底」章法的空間結構〉,《國文天地》,17卷5期,2001年10月。
    仇小屏 〈論新詩中「時間定格」的現象與美感—以久暫章法切入〉,《畢節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2期,2003年6月。
    王偉勇 〈古典詞的主題與技巧─以唐宋詞為論述核心〉,《國文天地》,18卷9期,2003年2月。
    林佳樺 〈泛具法在詞章裡的運用〉,《國文天地》,16卷3期,2000年8月。
    許秀美 〈敘論法的理論及其在高中國文教材裡的應用〉,《國文天地》,15卷7期,1999年12月。
    陳佳君 〈情景法的理論與應用—以中學詩歌課文為例〉,《國文天地》,15卷5期,1999年10月。
    陳滿銘 〈論「因果」章法的母性〉,《國文天地》,18卷7期,2002年12月。
    陳滿銘 〈論時空與虛實—以幾首唐詩為例〉,《國文天地》,17卷9期,2002年2月。
    陳滿銘 〈唐宋詞拾玉(二九)—蘇軾的念奴嬌〉,《國文天地》,17卷10期,2002年3月。
    陳滿銘 〈章法風格中剛柔成分的量化〉,《國文天地》,19卷6期,2003年11月。
    陳滿銘 〈論章法「多、二、一(0)」的核心結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8卷2期,2003年12月。
    陳滿銘 〈論章法與層次邏輯〉,《國文天地》,18卷9期,2003年2月。
    陳滿銘 〈談章法結構的節奏與韻律〉,《國文天地》,18卷10期,2003年3月。
    鄭頤壽 〈中華文化沃土,辭章學圃奇葩─讀陳滿銘〈章法學新裁〉及其相關著作〉《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5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