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惠如
論文名稱: 經世鑒戒--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
指導教授: 邱添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魏晉南北朝史學史教育史史學教育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19下載:1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緒論以回顧前人在魏晉南北朝史學史與教育史的研究成果,決定結合兩者研究領域,配合筆者的學經歷與研究興趣,以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發展為研究課題,並以「經世鑒戒」為論述要旨,陳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教育活動自「萌芽開展」,中經「鼎盛發展」,終至「成熟僵化」的演變軌跡與成果。
      為釐清史學教育何以在漢魏之際「萌芽」、三國西晉時期「展開」,本文第二章由學術思想演變、統治者政策推動、士人積極參與致用,加上史學教育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深具「經世鑒戒」的教育功能,來論述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得以盛行發展的背景原因。
      接著在第三章透過對史書中「三史」、「經史」與「文史」等詞的耙梳與分析,呈現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的內容、傳承途徑與成果;第四章則總和第二章、第三章內容,以時代變遷所產生的差異,將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的發展,分為三國西晉時期的「萌芽開展」、東晉南朝宋時期的「鼎盛發展」,以及五世紀末以後的「成熟僵化」三個階段來說明其發展流變,並以人才觀由經術向文史傾斜的轉變,來陳述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發展的成果。第五章為本文「結論」,除總結各章要旨外,同時檢討本文研究成果與缺失。

    第一章 緒論…………………………………………………………1 一、 研究動機……………………………………………………1 二、 前人研究成果之一──魏晉南北朝史學史………………4 三、 前人研究成果之二──魏晉南北朝教育史………………30 四、 論述取俓與研究目標………………………………………36 第二章 史學教育萌發於魏晉南北朝之緣由…………………39 一、 脫穎而出──因經學不復獨尊而興………………………39 二、 興設史學──統治者向史學「取經」……………………50 三、 經世鑒戒──士人以史學得「致用」……………………68 四、 小結…………………………………………………………78 第三章 從「三史」、「經史」與「文史」看史學教育……84 一、 由「三史」一詞看魏晉時期史學教育的展開 …………84 二、 從「學兼經史」論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內容與途徑…95 三、 以「文史之學」看魏晉南北朝人才觀的演變 …………110 四、 小結………………………………………………………120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活動的演變與成果…………123 一、 萌芽展開:三國西晉的史學教育………………………123 二、 鼎盛發展:東晉至南朝宋的史學教育…………………129 三、 成熟僵化:五世紀末以後的史學教育…………………135 四、 小結:人才觀由「率由經術」轉為「多由文史」……149 第五章 結論………………………………………………………154 參考書目………………………………………………………………158

    參考書目
    一、史料、文獻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2版。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第7次印刷。
    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4月第6次印刷。
    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7次印刷。
    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6次印刷。
    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7次印刷。
    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6次印刷。
    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7次印刷。
    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7次印刷。
    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6次印刷。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6次印刷。
    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7次印刷。
    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6次印刷。
    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第6次印刷。
    崔鴻,《十六國春秋》,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中國野史集成》
    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合編之《中國野史集成正編》2、3)
    杜佑,《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新一版。
    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新一版。
    李林甫,《大唐六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11月初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二、中文近人論述(依著者姓氏筆畫為序)
    卜憲群、張南
    1994,《中國魏晉南北朝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丁福林
    1996,〈《南齊書.文學傳論》對文壇三派的評價〉,《遼寧大學
    學報》,1996年第3期。
    尹達
    1985.07,《中國史學發展史》,洛陽: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
    1988,《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
    牛潤珍
    1995.06,〈曹魏官史與史官--讀史札記三則〉,《史學史研
    究》,1995年第2期,頁77-80。
    王仲犖
    1990,《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伊同
    1957,〈崔浩國書獄釋疑〉,《清華學報》新1.2,頁84-101。
    1974,〈魏書崔浩傳箋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
    刊》,45.4,頁681-729。
    王俊杰
    1980,〈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史學史資料》(北京),1980年第1期。
    王淑嫻
    1998.07,《蕭子顯與《南齊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99,〈《南齊書》體裁結構及相關評價之析論〉,《中正歷史學
    刊》,嘉義,2,頁59-90。
    王晴佳
    1999,〈台灣史學的「變」與「不變」:一九四九~一九九九年〉,
    《臺大學歷史學報》,24,頁329-374。
    王鳳喈
    1945.04,《中國教育史》,臺北:正中書局。
    毛漢光
    1988.02,《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
    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
    1989.10,《中國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白壽彝
    1983,《歷史教育與史學遺產》,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08,《中國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04,《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
    2004,《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
    石榮倫1994,〈魏晉南北朝史學的特點及其成因〉,《江海學刊》,1994
    年第1期。
    向燕南
    1993,〈《魏書.釋老志》的史學價值〉,《史學史研究》,1993
    年第2期,頁57-61。
    吉書時
    1989.09,〈七家《後漢書》佚文可補范書之缺〉,《史學史研究》,
    1989年第3期,頁54-62。
    朱大渭
    1997.08,《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何茲全
    1993,〈崔浩之死〉,《文史哲》,1993年第3期。
    1993,〈南北朝時期南北儒學風尚不同的淵源〉,《歷史學的突
    破、創新和普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頁
    169-175。
    何啟民
    1978.01,《中古門第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6.04,〈「歷史研究」一九五四〜一九六六年有關魏晉南北朝
    論文之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3,頁1-7。
    朱仲玉
    1997.12,〈中國史學史書錄續篇〉,《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4
    期,頁21-28。牟潤孫
    1941,〈崔浩與其政敵〉,原載於《輔仁學誌》,10.1、2;後收
    入氏著《注史齋叢稿》,頁80-93(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1965,〈論魏晉以來崇尚論辯及其影響〉,收於《注史齋叢稿》,
    頁303-355(1990,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谷霽光
    1935,〈崔浩國史之獄與北朝門閥〉,《益世報.史學》(天津)。
    呂一飛
    1987,〈北朝中期的漢化運動〉,收入氏著《北朝鮮卑文化之歷
    史作用》,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呂思勉
    1982,〈崔浩論〉,收入《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古籍出版
    社。
    呂春盛
    1994.06,〈宇文泰親信集團與魏周革命〉,《文史哲學報》,41,
    頁19-48。
    1994.12,〈北周前期的政局與政權的弱點〉,《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學系學報》,18,頁89-120。
    呂謙舉
    1961.10,〈兩晉六朝的史學〉,原文載於《香港人生半月刊》第
    263期,後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
    (一)》,臺北:華世出版社,頁348-362。1965.2,〈兩晉六朝的史學〉,原文載於《香港人生半月刊》第
    342期,後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
    (二)》,臺北:華世出版社,頁1075-1097。
    宋德喜
    1993,〈試論崔浩國史獄事〉,《興大歷史學報》,3,頁39-71。
    杜維運
    1991.12,〈憂患與史學〉,《國史館館刊》,11,頁5-13。
    1996.12,〈魏晉南北朝的衰亂與史學的極盛〉,《國史館館刊》,
    復刊21,頁47-68。
    1997.05,〈文心雕龍與史學〉,《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4,
    頁1-6。
    1998.01,《中國史學史》第二冊,臺北:三民書局。
    2000.03,《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
    杜維運、黃進興
    1979.10,《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二),臺北:華世出
    版社。
    李宗侗
    1968,《史學概要》,臺北:正中書局。
    1979.12,《中國史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軍
    1994.11,《玄儒佛道教育理論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李穎科1987.09,〈論干寶的史學思想〉,《史學史研究》,1987年第3期,
    頁49-57。
    李廣健
    1998,〈南北朝史學的發展與《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
    --以《隋書•經籍志•史部》為分析對象〉,《結網編》(黃
    清連主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8.06,〈南朝簿錄與隋唐之間的目錄編纂--以《七林》和
    《隋書•經籍志》為討論中心〉,《第四屆史學史研討會》,台中: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未出版。
    余書麟
    1965,《中國教育史》,臺北:省立臺灣師範大學。
    邱添生
    1981,〈劉知幾的史通及史學〉,《師大歷史學報》,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9,頁51-72。
    1986,〈唐代設館修史制度探微〉,《師大歷史學報》,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4,頁1-33。
    1991,〈唐初纂修前代正史析論〉,《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
    論文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頁361~383。
    阮芝生、王壽南、王德毅、王爾敏等
    1983.07,《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周一良
    1950,〈北朝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原載《燕京學報》第39期。
    1963,〈魏收之史學〉,《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1985,〈崔浩國史之獄〉,《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
    局,342-350。
    1991.11,《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周一良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春元
    1989.04,《中國史學史》,貴陽:貴州師大學報編輯部。
    周樑楷
    1991.09,〈史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
    討會綜合討論〉,《大陸雜誌》,83.3,頁1-4。
    吳振清
    1989,〈十六國史學評述〉,《史學史研究》,1989年第3期,頁
    30-38。
    林永欽
    1996.06,〈〈憂患與史學〉(杜維運著)評介〉,《書評》,22期,
    頁11-15。
    林素珍
    1994,《魏晉南北朝家訓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翰
    1990,《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金毓黻
    1972,《中國史學史》,臺北:漢聲出版社國史研究室。
    柳詒徵
    1948,《國史要義》,北京:中華書局。
    胡美琦
    1986,《中國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
    胡寶國
    1998.12,〈經史之學與文史之學〉,《文史》,第47輯。
    施丁
    1980.06,〈從《隋書.經籍志》看漢隋間歷史撰述的發展〉,《史
    學史資料》,1980年第2期,頁239-261。
    1989,〈中國史學史〉,收入蕭黎主編,《中國歷史學四十年
    (1949~1989)》,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范家偉
    1998,〈陳壽對《三國志》分行與並行的處理〉,《史學史研究》,
    1998年第1期,頁39-42。
    1998.09,〈陳壽與《晉書》限斷爭議〉,《大陸雜誌》,97.3,頁
    1-13。
    倉修良
    1990,《中國史學名著評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臺灣地
    區在1994年由臺北里仁書局出版。
    高明士1999,《中國教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高敏
    1993,〈試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的興盛及其特徵和原因〉,《史
    學史研究》,1993年第3期,頁55-61。
    高國抗
    1985.08,《中國古代史學史概要》,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宗林、周愚文合著
    1997,《教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孫同勛
    1961,〈穢史辯誣〉,《幼獅學誌》,4.1、2。
    1964,〈北魏初期胡漢關係與崔浩之獄〉,《幼獅學誌》,3.1,頁
    1-16。
    孫培青
    1993,《中國教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孫紹華
    1997,〈《三國志》和陳壽的史識〉,《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2
    期:28-32。
    康世昌
    1996,《漢魏六朝「家訓」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陶懋炳
    1987.12,《中國古代史學史略》,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陳明
    1993,〈北魏前期的漢化與崔浩晚年的政治理想〉,《世界宗教
    研究》,1993年第3期。
    陳東原
    1966,《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青之
    1971,《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俊強
    1995.06,〈試論干寶與《晉紀》--兼論東晉的史學〉,《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3,頁59-95。
    陳奎喜

    1992,《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喜
    心、歐陽教、楊思偉等主編
    1999,《教育學入門》,臺北:商鼎文化。
    陳桐生
    1993,《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
    陳恩林
    1999,〈評杜預《春秋左氏傳》的「三體五例」問題〉,《史學
    集刊》(長春),1999年第3期,頁64-69。
    陳寅恪
    1947,〈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此文為萬繩楠上陳氏
    課之筆記,收錄於《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演講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
    1949,〈崔浩與寇謙之〉,原載於《嶺南學報》,11.1;後收入《陳
    寅恪先生文集(一)》(臺北:里仁書局,1981),頁107-140。
    陳漢平、陳漢玉
    1982,〈崔浩之誅與民族矛盾何干〉,《民族研究》,1982年第5
    期。
    陳識仁
    1998,〈北魏修史略論〉,《結編網》(黃連清主編),臺北:東
    大圖書公司。
    1999,〈北魏崔浩案的研究與討論〉,《史原》,21,頁111-145。
    張子俠
    2000.06,〈《三國志》裴注研究三題〉,《史學史研究》,2000年
    第2期,頁74-79。
    張孟倫
    1983.07,《中國史學史(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6.01,《中國史學史(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張承宗
    1996.06,〈《漢晉春秋》在史學上的影響〉,1996年第2期,頁
    35-40。
    張榮芳
    1984.06、09,〈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中國中古史研究論著選介〉,
    《漢學研究通訊》,3.2,頁82-86、3.3,頁141-146。1990.03、05,〈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中國中古史研究論著選介〉,
    《漢學研究通訊》,9.1,頁1-4、9.2,頁69-75。
    1991.02,〈魏晉至唐時期的《漢書》學〉,《第三屆史學史國際
    研討會論文》,台中:青峰出版社。
    1992,〈唐代史學史研究的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
    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組。
    1997,〈民國以來的中古史學史學史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
    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
    黃東陽
    1998.09,〈經學、文學、史學的結合--「文心雕龍•史傳」
    篇初探〉,《孔孟月刊》,37.1,頁38-42。
    黃培
    1996.06,〈〈中國史學史〉(杜維運著)〉,《清華學報》,26.2,
    頁259-263。
    黃連清
    1998,《結網編》,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1985,《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南:久洋出版社。
    1987,《(第二屆)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
    學歷史系。
    1991,《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青峰出版社。
    曹書杰1995,〈王隱家世及其《晉書》〉,《史學史研究》,1995年第2期,
    頁23-29。
    梁啟超
    1988,《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臺八版。
    莫久愚
    1986,〈北魏前期政治中的民族問題和崔浩之誅--與陳漢
    玉、陳和平二同志商榷〉,收入《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畢誠
    1994,《中國古代家庭教育》,臺北:臺灣商務。
    畢誠、程方平
    1996.10,《中國教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崔凡芝
    1994,〈裴注的史學意義〉,《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4期,頁
    42-48。
    喻本伐、熊賢君
    1995.12,《中國教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
    喬治忠
    1995,〈孫盛史學發微〉,《史學史研究》,1995年第4期,頁32-40。
    景蜀慧
    2000,〈「文史互證」方法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山大學學
    報社科版》(廣州),2000.1,頁34-41。
    曾貽芬、崔文印1988.09,〈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文獻學的成長〉,《史學史研
    究》,1988年第3期,頁58-67。
    1988.1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類書〉,《史學史研究》,1988年第
    4期,頁63-67。
    1989.09,〈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總集〉,《史學史研究》,1989年第
    3期,頁27-53。
    程舜英
    1988,《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董文武
    1999,〈《後漢紀》對《後漢書》的校勘價值〉,《古籍整理研究
    學刊》(長春),1999年第3,頁43-48。
    逯耀東
    1974.06,〈別傳在魏晉史學中的地位〉,《幼獅學誌》,12.1,頁
    1-38。
    1979,〈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從平城到洛陽--拓跋式文
    化轉變的歷程》,頁74-102,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8.01,《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8.12,〈漢晉間史學思想變遷的痕跡--以列傳和別傳為範
    圍所作的討論〉,《臺大歷史學報》,22,頁1-15。
    2000.02,《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
    楊吉仁1968,《三國兩晉學校教育與選士制度》,臺北:正中書局。
    楊承彬
    1978,《秦漢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臺北:商務印書館。
    楊惠如
    2001.07,〈評介逯耀東著《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史
    耘》,7,頁163~172。
    詹秀惠
    1994.11,《蕭子顯與其文學批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萬繩楠
    2000,《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昭明出版社。
    潘德深
    1994.05,《中國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雷家驥
    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學生書局。
    熊承滌
    1985,《中國古代教育史料繫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固盛
    1997,〈《華陽國志》的史料價值〉,《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2
    期:46-51。
    劉治立
    1998,〈傅玄及其史學〉,《史學史研究》,1998年第2期:38-44。
    劉重來1984.12,〈《華陽國志》中詩歌諺語的史料價值〉,《史學史研
    究》,1984年第4期,頁35-38。
    劉偉航
    1993,〈論魏太武帝時期的漢化改革嘗試〉,《北朝研究》,1993
    年第1期。
    劉節
    1982.12,《中國史學史稿》,河南:中州書畫社。臺灣繁體則是
    1986年臺北弘文館出版。
    鄭鶴聲
    1924.09,〈漢隋間之史學〉,《學衡》,33:頁4465-4546。
    蔡瑄瑾
    1994,《裴松之家學傳承及六朝史學的演變》,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98,〈魏晉南北朝史注之發展--以《史通•補注篇》為例〉,
    《結網編》(黃連清主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鄧仕樑
    1987,〈蕭子顯的文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
    報》,18。
    黎子耀
    1981,〈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編纂學〉,《杭州大學學報》,1981年
    第1期。
    蔣家驊1989,〈魏晉南北朝史學興盛及其原因〉,《雲南民族學院學
    報》,1989年第2期。
    盧建榮
    1994.06,〈沈約(四四一至五一三)的思想――結合歷史評論
    與社會評論〉,《師大歷史學報》,22,頁15-29。
    謝保成
    1987,〈史學史研究概述〉,收入中國史研究部編,《中國古代
    史研究概述》,淮陰:江蘇古籍出版社,頁474-511。
    錢穆
    1952.10,〈經學與史學〉,原載於《香港民主評論》,3.20;後
    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頁120-137,
    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1955.11,〈袁宏政論與史學〉,原載於《香港民主評論》,6.22;
    後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頁288-303,
    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1958.11,〈中國史學之特點〉,原載於《新亞生活雙週刊》,1.15;
    後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二)》,頁
    1098-1108,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
    閻愛民
    1998,《中國古代家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顏尚文
    1982.06,〈沈約的《宋書》與史學〉,《師大歷史學報》,10。韓杰
    1989.09,〈北魏時期「十六國史」的撰述〉,《史學史研究》,1989
    年第3期,頁39-46。
    羅運治
    2000.06,〈魏晉南北朝史學蓬勃發展因素的探討〉,《淡江史
    學》,10,頁45-62。
    瞿林東
    1981,〈試論漢唐史學中的家學傳統〉,《遼寧大學學報》,2 。
    1985,〈說《魏書》非「穢史」〉,《江漢論壇》,1985年第5期。
    1986,〈中國傳統史學的多樣性、社會性和時代性〉,《北京師
    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5,頁10-16。
    1991.06,〈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史學的發展〉,《史學史研究》,
    1991年第2期,頁35-42。
    1999,《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魏晉至隋唐的歷史文獻學〉,《學術研究》(廣州),2000
    年第1期,頁92-98。
    龐天佑
    1999,〈玄學與魏晉史學〉,《中州學刊》(鄭州),1999年第2期,
    頁122-126。
    蘇紹興
    1987.03,《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社。
    饒宗穎1996,《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Judith. R. Harris
    1998,The Nurture Assumption,臺灣中譯本為洪蘭翻譯,
    2000.06,臺北:商周出版社。
    三、外文近人論述(依著者姓氏筆畫為序)
    內藤虎次郎(內藤湖南)
    1949,《支那史學史》,東京:清水弘文堂。
    守屋美都雄
    1967.12,〈顏氏家訓〉,《中國學誌》第四本。
    1968,〈六朝家訓〉,《中國古代家族國家》,日
    本: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