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松輝
論文名稱: 線上地球科學網路教學課程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指導教授: 許瑛玿
Hsu, Ying-Sh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鷹架理論線上教學彩虹故事線上課程彩虹概念線上測驗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9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多重表徵的地球科學網路課程,探討國中學生學習彩虹概念的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本研究以實驗研究法探究及內容分析法探究學生之學習成效和學習歷程。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離島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曾修習過與地球科學氣象相關之理化課程,採便利樣本取樣,共選取4個班級,有效樣本共122人,實施「對電腦網路態度問卷」、「對地球科學學習態度問卷」、「線上課程」及「線上測驗」。線上課程設計依據為:(一)多重表徵呈現方式、(二)鷹架建構理論、(三)網路互動機制。本研究在量的分析採t考驗(t-tested)、變異數分析(ANOVA)、共變數分析(ANCOVA)與卡方分析(χ2 analysis)瞭解學生在線上課程中之學習成效與觀感,輔以質的分析(如內容分析),瞭解學生在線上課程中之學習歷程。研究結果顯示:
    一、自然學科能力強的學生,對電腦網路態度與對地球科學學習態度較為正向。在彩虹故事線上課程後,學生對於地球科學的學習態度雖然呈現些許退步(未達顯著水準),但是地球科學概念的學習上,仍有顯著的進步。
    二、學生在多重表徵彩虹故事線上課程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效有顯著的進步,也就是學生在彩虹形成的相關概念有增長。而學生在彩虹形成線上測驗中的「純文字題目」較「多媒體題目」進步更顯著,支持雙代碼理論的論點。
    三、線上試題的設計應朝多媒體化設計原則,較能引起學生的答題興趣,但是題目的設計、難易度的安排與型態的呈現需要特別留意,宜針對課程的內容,概念的特性以及時間的安排作適當的規劃。使多媒體化的線上測驗能真正考驗到學生概念學習的內涵。
    四、學生對線上課程皆給予正向的評價,研究結果發現,經由鷹架理論所設計的教學策略,能夠利用教學工具提供學習支撐,協助學生科學概念的建立,亦能利用線上資源,幫助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然在課程的進行中,因缺乏良好的同儕互動學習機制,而影響到線上學習成效。
    五、線上課程形成性評量對於學生的線上測驗成就表現是有幫助的。本研究發現,學生在線上課程形成性評量中的作答的類型,不同答題類型的學生,在學習資料庫中的資料蒐集能力會影響到其學習成效,資料蒐集與整理能力強的學生,其線上測驗成就表現佳。

    第一章 續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鷹架理論與應用 …………………………………………………10 第二節 多媒體教學 ………………………………………………………13 第三節 雙代碼理論與應用 ………………………………………………16 第四節 線上教學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7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 ……………………………………………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1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先備態度(起始行為)分析 ……………………………………56 第二節 學習成就表現分析 ………………………………………………62 第三節 態度改變分析 ……………………………………………………66 第四節 不同特性學生學習成就表現分析 ………………………………67 第五節 學習歷程分析 ……………………………………………………71 第六節 課程回饋分析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發現與結論 ……………………………………………………..104 第二節 綜合討論 ………………………………………………………. 109 第三節 建議與發展 ……………………………………………………. 11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15 英文部分 …………………………………………………………………. 119 附錄一 電腦網路態度問卷 ………………………………………………… 123 附錄二 地球科學學習態度量表 …………………………………………… 128 附錄三 彩虹故事線上課程回饋問卷 ……………………………………… 132 附錄四 彩虹故事形成性評量試題 ………………………………………… 134 附錄

    王子華、王瑋龍、王國華和黃世傑(2002):進階型網路評量與試後分析系統(WATA)的發展與設計。視聽教育,43(4),21-45。
    朱延平(1999):多媒體在教育上的應用。資訊與教育,72,15-25。
    吳明隆(1998):電腦網路學習特性及相關問題的省思。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09,23-29。
    吳慧珍(2000):探討學生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合作學習對其科學技能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未出版)。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1,5-14。
    林生傳(2001):追求成長的教學:飛躍新世紀的教學動向。提昇中等學校教師專業知能研討會:教育改革與教學創新的期許會議手冊暨論文彙編,1,17-18。
    林奇賢(1997):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雜誌,58,2-9。
    林清山(19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林麗娟(1996):互動式教學環境與科學性知識的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16,74-78。
    周倩、簡榮宏(1997):網路評量系統之發展與研究。遠距教育,4,12-15。
    周倩、楊臺恩(1998):電腦網路的特質及相關問題初探。社教雙月刊,84,17-20。
    周文忠、石如玉(2002):Web導向教學環境應用於國小學童學習之研究。2002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321-326。
    邱富宏、陳錦章(2002):融入認知策略與工具的網路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0(3),261-285。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美虹(1996):多媒體、網路教學、智慧型家教系統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3(3),43-56。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台北市:華彩書局。
    施美朱(2003):以學習型組織理論探討Web-Based學習環境之教學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93,66-77。
    徐新逸(民84):錨式情境式教學法教材設計、發展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7(1),14-24。
    徐新逸、林燕珍(2003):資訊融入各領域教學之知識庫建構與分享。資訊與教育雜誌,80,80-96。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育科技與媒體,64,68-84。
    莊雅茹(2000):不同學習者特質在多媒體環境中學習成效之比較。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31,97-116。
    張俊彥、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或「無問題解決」?電腦輔助教學成效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57-377。
    張欣怡(1997):地球科學不同課文表徵教材對學習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張基成、童宜慧(2000):一個架構於全球資訊網上的電子化學習歷程檔案。教育科技與媒體,51,37-45。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含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5-14。
    張紹勳、張紹評與林秀娟(1994):SPSS For Windows多變量統計分析。台北市:松崗電腦圖書。
    許瑛玿(2000),網路科技對高中科學教學的影響之研究II,未出版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NSC 88-2511-S-003-081-N)。
    許瑛玿、廖桂菁(2002):情境式網路輔助學習之研發與實踐。科學教育學刊,10(2),157-178。
    郭經華、衛友賢與陳孟彰(2001):運用多媒體技術於網路英語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82,27-34。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教育部(1999):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科技」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資訊種子學校建置與教師團隊培訓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陳志寶(2001):網路多媒體教材及題庫管理系統。國立交通大學電資學院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明琪(2003):多媒體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的比較-以商業類科為例。教育科技與媒體,63,49-64。
    陳年興(1998):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資訊與教育雜誌,64,2-13。
    國立編譯館(2003):國民中學地球科學全ㄧ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3):國民中學理化第ㄧ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武元、張宸彬(2002):非同步學習活動與教材特性對於學習時間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0(2),179-191。
    黃武元、林士甫(2002):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以透鏡成像與光學儀器的對話為例。資訊與教育雜誌,88,10-20。
    黃武元、陳年興、葛建志、蔡俊彥與王錦裕(2002):多媒體討論互動系統在數學教育應用之研究。教育科技與媒體,61,15-32。
    黃福坤(2004):科學園:網路線上課程系統。取自http://enjoy.phy.ntnu.edu.tw/.
    黃顯中、劉淑惠、楊德思(2003):國中生物學網路情境學習軟體的製作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63,2-14。
    游寶達(2001):序文-多媒體在網路教學上的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82,1。
    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未出版)。
    楊坤原(2000):教學主義與建構主義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的意含。視聽教育雙月刊,42(3),14-27。
    楊坤原、賀嘉生(2001):高中物理網際網路虛擬實驗室的設計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42(6),2-17。
    劉秀瑛(2000):建構主義在高職學生資訊教學之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75,60-66。
    趙啟志(1999):使用FreeBSD及Apache-活用PHP與MySQL建構Web世界。台北:博碩。
    廖桂菁(2001):情境式網路學習環境對科學學習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未出版)。
    蔡義本、陳斐卿(1999):網路上高中地球科學學習環境之研究與發展。科學發展月刊,27(9),1054-1065。
    戴建耘、翁榮銅(民88):以Internet平台建制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資訊與教育雜誌,71,57-67。
    Aron, A., Aron, E.,(2000).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NY: Prentice Hall Publications.
    Barrow, A. D. (1992). The use of portfolios to assess student learning.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chnology, 87(1), 148-153.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S.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Bruner, J.S. (1978).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F. Weinert & R. Kluwe (Eds.),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65-11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Brush, T., & Saye, J.(2001). The Use of Embedded Scaffolds with hypermedia-supporte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10(4), 333-356.
    Chi, M. T. H. (1992). Conceptual change within and across ontological categories: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discovery in sciences. In R. Giere (Ed.), Cognitive models of science: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p.129-186).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ohen, J.,(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Farmer, L. S.(1995). Multimedia: Multi-learning tool. Technology Connection, 2(3), 30-31.
    Ge, X., & Land, S. M.(2003). Scaffolding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process in an ill-structured task using question prompts and peer interactio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1(1), 21-38.
    Greenfield, P.M. (1984). A theory of the teach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day life. In B. Rogoff & J. Lave (Eds), Everday cognition: Its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inkle, D. E., Wiersma, W., & Jurs, S. G.(1994). Applied Statistic for Behavioral Science. MA: Houghton Mifflin Publication.
    Iding, M. K. (2000), Can strategi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m illustrated science tex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27(3), 289-
    Jonassen, D. H.(1991). Evaluation constructivis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9), 28-33.
    Khan, B. (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Ea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Kintsch, W.(1998).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Minds and mach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3(6), 411-420.
    Kintsch, W.(1998). Comprehension: A Paradigm for Cognition.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IE.(1997). Knowledg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Available at http://www.kei.berkeley.edu/
    Kozma, R .B., & Russell, J.(1997). Multimedia and understanding: Expert and novice responses to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 of chemical phenomena.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4(9), 949-968.
    Kintsch, W.(1998). Comprehesion: A Paradigm for Cognition. Bost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jcik, J., Soloway, E., Blumenfeld, P., & Marx, R., (1998). Scaffolding technology tools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Yearbook. 31-45.
    Liu, Ayersman, & Reed.(1995). Perceptions of a hypermedia environment.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1(3/4), 411-428.
    Mayer, R. E. & Sims, V. K. (1994). For whom is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s of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289-401
    McLellan, H. (Eds.) (1996).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Englewood Cliff,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Dougiamas, M.(2004). Moodle: internet-based courses and web sites. Available at http://www.moodle.org/.
    Paivio, A.(1986), Metal Representation: A dual coding theor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rig, W., & Kintsch, W.(1985). Propositional and situat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text.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4, 503-518.
    Petrides, L. A. (2002), Web-based technology for distributed (or distance) learning: Creating leaning-center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29(1), 69-77.
    Perkins, D. N. (1992). What constructivism demands of the learner. In T. M. Duffy, & D. H. Jonassen (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p161-16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resno, C. (1997). Bruner’s three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revisited: actions, pictures and words for effective computer instru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4(2), 112-118.
    Quintana, C., Reiser, B., Davis, E. A., Krajcik, J., Golan, R., Kyza, E., Edelson, D., & Soloway, E.(2002). Evolving a Scaffolding Design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ducational Softwa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002, 359-366.
    Quintana, C., Krajcik, J., Soloway, E.(2001). Exploring a description and methodology for learner-centered design. In W. Heineke & L. Blasi (Eds.), Method of Evalu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1).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Sadoski, M., Pavio, A., & Goetz, E. T. (1991). A critique of schema theory in reading and a dual coding alternative.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6, 463-484.
    Smith, B. K., & Reiser, B. J., (1998). National Geographic Unplugged: Classroom-centered design if interactive nature film.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 CHI ’98 Conference Proceedings, Los Angeles.
    Selwyn, N.,(1997). Assessing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computers: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pratical research.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1), 47-59.
    Sanger, M. J., Phelps, A. J., & Fienhold, J.,(2000). Using a Computer Anim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a Can-Crushing Demonstra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7(11), 1517-1520.
    Van Dijk & Kintsch, W.(1983).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NY: Academic Press.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S. E., Brush, T., & Saye, J., (2003). Using an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model as a metacognition scaffold for multimedia information-based problem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acation, 35(3), 321-341.
    Wood, D.,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 89-10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