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識寬 WANG, SHIH-KUAN |
---|---|
論文名稱: |
說唱音樂素材在古箏作品中的運用──以《晨興》、《儂》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Narrative Music Materials in Guzheng Compositions: "Chen Xing" and "Nong" |
指導教授: |
賴秀綢
Lai, Hsiu-Chou 張儷瓊 Chang, Li-Chiung |
口試委員: |
賴秀綢
LAI, HSIU-CHOU 張儷瓊 CHANG, LI-CHIUNG 王友蘭 WANG, YU-LAN |
口試日期: | 2021/07/13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說唱音樂 、陳哲 、劉樂 、晨興 、儂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 narrative music, Chen Zhe, Liu Le, Chen Xing, Nong |
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54 |
論文種類: | 代替論文:作品連同書面報告(藝術類) |
相關次數: | 點閱:165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說唱音樂與古箏音樂關係密切,早期在民間傳統箏樂領域,山東箏派受山東琴書影響,河南箏派則源於河南大調曲子;在當今箏樂創作領域中,亦不乏使用說唱音樂作為元素的作品。
本文選用以說唱音樂為素材的箏曲作為研究對象,以使用京韻大鼓為元素創作的《晨興》和使用蘇州彈詞為元素創作的《儂》二首樂曲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透過文獻回顧入手,介紹京韻大鼓與蘇州彈詞的音樂特徵,再透過分析樂曲的音階、調式、織度、技法等面向,深入剖析《晨興》、《儂》二首箏樂作品與說唱音樂間的連結。
研究結果顯示,陳哲將京韻大鼓名段《丑末寅初》唱腔與過門素材寫進《晨興》中,以大量的左手作韻技巧體現古箏音韻之美,並巧妙的將古箏與鋼琴旋律相互編織,形成流暢而富有說唱音樂語韻特點表徵。劉樂運用了蘇州彈詞中的過門樂段旋律作為《儂》的樂曲動機,雖未使用唱段旋律,但仍有蘇州彈詞韻味,並且在樂曲中多處藉由中國五聲音階與七、九和弦交替使用,體現了今人對於傳統江南與現代上海聲景的詮釋與體會。
Chinese narrative music is relevant to guzheng music. In the early era of zheng music history, the traditional Shandong zheng music was influenced by Shandong Qin Shu. Moreover, the traditional Henan zheng music was enriched with Henan Da Diao Qu. Nowadays, Chinese narrative music is also applied to compositions of guzheng music.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wo pieces that applied Chinese narrative music to the composition. “Chen Xing” took excerpts from Jing Yun Da Gu, and “Nong” extracted a short part of Suzhou Tan Ci as the core element. Firstl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study introduces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Jingyun Da Gu and Suzhou Tan Ci,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pieces with Chinese narrative music by analyzing the scales, modes, texture,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usic.
The research result reflects that Chen Zhe used the melody of the singing part and the accompaniment part of “Chou Muo Yin Chu”─one of the most famous pieces of Jing Yun Da Gu─in “Chen Xing”, and used plenty of left-hand techniques to reflect the pleasant timbre of guzheng. Additionally, the composer strategically wove the guzheng and piano melodies to create a fluent and rhythmic piece of Chinese narrative music. On the other hand, Liu Le used the melody of the passage section in Suzhou Tan Ci as the motive of "Nong", although it did not use the melody of the singing part, it still retained the charm of Suzhou Tan Ci. In addition, the Chinese pentatonic scale and the seventh and ninth chords were alternately used in many places in “Nong”, so that the piece embodied the interpretation applied to the traditional Jiangnan and modern Shanghai soundscape.
一、專書
于林青。《曲藝音樂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王友蘭。《說唱文學與說唱音樂》。新北,蘭之馨文化音樂坊,2009。
牛玉新主編。《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匯編》。菏澤:菏澤市文化局、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出版,2009。
李吉提。《中國音樂結構分析概論》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吳宗錫主編。《中國曲藝音樂集成.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
周良主編。《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4。
姜寶海。《箏學散論》。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5。
倪鐘之。《中國曲藝史》。瀋陽:春風文藝書版社,1991。
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47。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劉瑞森主編。《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天津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盧素主編。《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
欒桂娟。《中國曲藝與曲藝音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二、期刊
王珣。〈河南箏曲與河南板頭曲和鼓子曲〉。《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1期,劉燕。〈齊魯箏考略〉。《蘇州教育學院學報》(01期,2004):113-116。
江澹曦、吳健。〈七聲弦制箏在音樂創作中的可塑性──以探戈作品《LA CUMPARSITA》為例〉。《大眾文藝》(05期,2015):154-155。
杜鵑。〈齊魯古箏探源──兼談山東箏派的演奏特色〉。《民族藝術》(01期,1995):138-147。
邱大成。〈齊魯箏派初探〉。《中國音樂》(01期,2003):43-53。
胡睿君。〈陳哲古箏曲《晨興》的中國傳統音樂創作思維與藝術表現〉。《中國文藝家》(01期,2020):19-21。
張儷瓊、牛玉新。〈論高自成“魯箏琴書曲牌”唱腔箏樂化的形態與手法〉。《秦箏》(01期,2009):20-30。
張儷瓊、林雅琇、趙翊樺。〈臺灣箏樂創作的文本背景及音聲概念的變遷〉。《臺灣音樂研究》(20期,2015):5-8。
張儷瓊。〈山東琴書曲牌《鳳陽歌》在箏樂作品中的應用〉。《藝術學報》(02期,2006):115-140。
張儷瓊。〈論山東琴書古箏伴奏之方法及功能特點〉。《菏澤學院學報》(04期,2008):126-134。
葉娟礽。〈文革時期創編箏曲之曲式與風格研究〉。《音樂研究》(17期,2012):51-74。
樊藝鳳。〈河南箏樂考略〉。《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04期,1994):35-42。
蔣菁。〈京韻大鼓《丑末寅初》〉。《中央音樂學院學報》(03期,1986):67-69。
三、學術論文
王丹。〈河南箏樂藝術風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西安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7。
王雨婷。〈箏曲《儂》的創作與演奏特徵探微〉。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9。
王虹。〈論山東琴書對山東箏樂的影響〉。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王斐斐。〈河南南陽地區大調曲子的生存與傳承現狀研究〉。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20。
王鵬凱。〈陳哲古箏作品作曲技法研究 ——以五首作品為例〉。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20。
朱曉玲。〈從作品《梅花調》看京韻元素在箏曲創作中的運用〉。武漢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9。
李怡瑩。〈說唱音樂在傳統箏曲上的應用─以山東箏派及河南箏派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8。
張夏琰。〈陳哲古箏作品的音樂研究──以三首取材於中國元素的作品為例〉。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劉宜昀。〈臺灣福佬音樂素材在箏樂創作上的運用—以西元2000年後的七首箏作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6。
魏菀。〈淺談京腔京韻在當代創作箏曲中的運用〉。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8。
四、樂譜
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民歌(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天津市曲藝團。《駱玉笙演唱京韻大鼓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
李萌。《中國傳統古箏曲大全(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曹永安、李汴。《曹東扶箏曲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曹桂芬、曹桂芳。《曹東扶古箏曲100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劉樂。《協奏曲《儂》》。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8。
五、影音資料
《花開並蒂──宋心馨獨奏陳哲箏樂作品》。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文藝音像電子出版社,2019。CD。
六、網路資訊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梁在平〉。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004&c=&t=1;摘錄於 31 May 2021。
中國音樂學院。〈王中山教授〉。https://www.ccmusic.edu.cn/gysz/bssds/3f11e38472fa46c49690f96d5abc117d.htm;摘錄於摘錄於 31 Ma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