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以衡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的階段性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以報刊作品為考察對象 |
指導教授: | 廖振富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9 |
中文關鍵詞: | 俠 、漢文 、發展 、文化意涵 、烏托邦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5 下載:5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通俗文學是一部文學史建構、論述時不可忽略的文學類型,它屬於通俗文化的一環,遍及社會各階層,影響力不容小覷。日治時期的台灣,儘管處在殖民勢力的籠罩下,通俗文學也自有其發展軌跡。雖然由於語言管制、漢文發表空間侷限等各項不利因素,對當時通俗文學的發展造成不少負面影響;但從另一視角論之,這些現象卻也使得日治時期台灣通俗文學更充滿多元重層的複雜意蘊,值得深入研討。作為通俗文學範疇之一的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也可以放在這種文化語境中探究,諸如俠客精神的發揮、武技的想像,以及與政府、王法相抗衡的基本精神,都隱藏著諸多值得挖掘的文化意涵。
「俠敍事」做為通俗文類的一環,它的發展,是透過報紙、雜誌的刊載而得以廣泛傳播,因此日治時期台灣報紙、雜誌的發展,與漢文「俠敍事」的創作與發表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台灣漢文俠敍事為論述焦點,首先討論台灣大眾傳播媒體與俠敍事發展,兩者的密切關係。從多元文化的視角出發,台灣俠敍事的形成帶有中國、日本和西方文化的色彩,成就漢文俠敍事的興盛。但由於台灣的被殖民身份,傳統文人所使用的語言:「漢文」常受到殖民政府控制,因此,日治時期的漢文「俠敍事」,並無法在穩定中順利發展,因而造成俠敍事出現一度中衰的現象,進而在三0年代通俗報刊出現後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包括以下幾點特徵:其一,在時代潮流的影響下,終於出現以台灣為書寫背景的俠敍事。其二,另一部份俠敍事在殖民口號宣傳過程中,成為殖民政治下的附庸,背離身為一個俠客的基本精神;再者,而中國俠敍事的文學傳統對台灣的影響,並未因政治現實的阻隔而中斷。再就傳播管道綜合觀察,透過書局的代銷和廣告、書單的交互運用,使台灣俠敍事得以在日治時期維持多元呈現的特點。總結而言,俠敍事在各階段的發展不但路徑不同,也展現出不同的複雜風貌。
最後,本論文從社會、文化各角度出發,討論「俠」做為文化符號時,在殖民地台灣所帶有的寓意,做為社會產物的「俠」,俠敍事作者如何運用俠客、武術來表達自己的認同趨向,或是藉由武技的展示,表達出身為被殖民者的身體觀,並從中引深出對中國國體的渴望,俠敍事整體所要呈現的,則是在虛幻、現實交插的烏托邦世界,而烏托邦世界的建構,則又導因於俠敍事中的奇幻身體、江湖世界等,成為一個「眾聲喧嘩」的武俠世界。
關鍵字:俠、漢文、發展、文化意涵、烏托邦
一、 日治時期報紙雜誌、中日文相關舊籍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台北: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微卷
《台灣日日新報》 台北: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微卷
《台南新報》 台北: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微卷
《台灣文藝叢誌》 台北: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微卷
《風月》、《風月報》、《南方》 台北:南天書局影印本,2001年
《三六九小報》 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連雅堂著:《台灣通史》,台北:台灣時代書局出版,1976年9月再版。
連橫:《台灣詩薈》,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3月31日。
森川哲郎:《室町~明治まで劍豪列伝‧日本劍豪‧名勝負100》,東京:日本文藝社,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
楊家駱編:《清光緒朝文獻彙編‧清季外交史料》卷一0九,台北:鼎文
伊澤修二,〈台灣の公學設置に關する意見〉,收於帝國教育會編,《教育公報》,明治三十年6月20日第195號,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
《台灣の教育》,昭和五年9月,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誌》。
鈴木清一郎:《台灣出版關係法令釋義》,台北:杉田書店,昭和十二年5月22日,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
台灣總督府發行:《台灣法令輯覽‧第八輯衛生、警察》,帝國地方行政會發行,大正10年1月,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
臺灣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體操科教材解說》,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大正十四年1月22日。
永田重隆:《臺灣體育之理論及實際研究》,台北:臺美堂子供世界社,昭和二年11月1日。
野野村憠:《體操科指導の一考察》,台南:台南市港公學校,昭和十六年2月27日。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台灣米穀要覽〉,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昭和十一年。
《台灣現勢要覽》,昭和十二、十三年版,國立台灣圖書館館藏。
台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小公學校武道科指導細目》,台北:臺灣子供世界社,昭和十四年9月25日。
台灣總督府編:《詔敕‧令旨‧諭告‧訓達類纂》,台北:成文,1999年6月。
二、 文學專書/文化、歷史理論書目
1. 文學論著:
王立著:《中國古代豪俠義士》,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
王天濱:《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2002年8月。
王立著:《武俠文化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初版。
王秋桂主編:《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
王慧芬等著:《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王鍾陵著:《文學史新方法論》,台北:文史哲 2003年3月初版。
王同舟著:《地煞天昰:水滸傳與民俗文化》,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5月。
王德威著:《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6月。
王德威著、宋偉傑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2003年8月。
王松,《台陽詩話》,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年。
田毓英著:《西班牙騎士與中國俠》,台北:商務 1983年初版。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1998年4月。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2002年2月2版。
任翔著:《文學的另一道風景:偵探小說史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灣文學館出版,2006年。
佟碩之著:《梁羽生及其武俠小說》,香港:偉青書店,1980年。
汪涌豪、陳廣宏著:《俠的人格與世界》,上海:復旦大學 2005年4月。
宋偉傑:《從娛樂行為到烏托邦衝動:金庸小說再解讀》,南京:江蘇人民,1999年。
河原功:《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科技,2004年。
李楠著:《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9月。
李仁淵著:《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台北:稻香出版社 2005年10二月。
林景淵著:《武士道與日本傳統精神》,台北:自立報系,1990年8月。
林保淳著:《 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
林保淳、葉洪生著:《台灣武俠文學發展史》,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8月初版2刷。
林翠鳳:《鄭坤五及其文學研究》,台北:文津,2005年。
吳毓琪:《南社研究》,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
岸本美緒等著:《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之交錯》,台北:播種者文化,2004年。
孟樊著:《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6年1月。
柳田國南著、連湘譯:《傳說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施懿琳、楊翠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施懿琳著:《從沈光文到賴和 : 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年初版。
施懿琳等著:《台灣文學百年顯影》,台北:玉山社,2003年初版。
侯健著:《中國小說比較研究》,台北:東大,1983年初版。
茂呂美耶:《物語日本:劍客生活忍者昔人歲時》,台北:遠流,2002年8月。
范伯群主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江蘇:江蘇教育,2000年4月。
范伯群、孔慶東著:《通俗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馬幼垣著:《中國小說史集稿》,台北:時報 1980年。
崔奉源著:《中國古典短篇俠義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 1986年3月初版。畢維安著、李淑貞譯:《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台北:九儀,1998年。
陳平原著:《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1995年 初版。
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敍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7月2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 1997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9月初版。
曹亦冰:《俠義公案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曹正文:《俠客行》,台北:雲龍,1998年12月。
張贛生:《民國通俗小說論稿》,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5月。
張恒豪編、楊逵原著:《楊逵集》,台北:前衛,1991年。
湯哲聲:《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4月初版。
黃美娥編:《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上)(下),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年。
黃美娥著:《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 2004年初版。
黃錦樹著:《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年。
葉龍彥:《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9月。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00年10月再版。
《第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廖瑞明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九》,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廖振富著:《櫟社新論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3月。
劉若愚著:《中國的俠》(THE CHINESE KNIGHT-ERRANT),台北:南天1979年。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9年8月版
劉人鵬著:《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2000年。
劉秀美著:《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2001年11月1刷。
鄭明娳著:《通俗文學》,台北:揚智1993年。
韓雲波著:《中國俠文化:積淀與承傳》,四川:重慶出版社2005年4月1版2刷。
譚達先:《中國民間文學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龔鵬程著:《俠的精神文化史論》,台北:風雲文化 2004年 初版。
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出版年不詳。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12月。
2. 文化、歷史理論論著:
川野重任:《日據時代台灣米穀經濟論》,台北:台灣銀行台灣研究叢刊,1969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台政‧台灣治績志》(全三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11月。
巴赫汀(BAKHTIN, Mikhail M):《拉拍雷和他的世界》(Rabelais and His World),(Trans. Helene Iswolsk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
巴特‧吉爾伯特(Bart Moore-Gilbert)著、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2004年。
王逢振編:《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2刷。
甘懷真等編:《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12月。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J.C帕斯隆著,邢克超譯:《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2月10日。
布赫迪厄(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2002年。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2002年7月。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1998年。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W.Saud)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11月1日。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1997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台北:麥田,1998年。
西里爾‧E.布萊克(Black Cyril. Edwin)著,楊豫等譯:《比較現代化》,上海:上海譯文,1996年。
多米尼克‧斯特里納蒂著、閰嘉譯:《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4月2刷。
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著、周祖達譯:《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業績》,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年3月。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4月初版3刷。
李園會:《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台北:國立編譯館編,2005年5月。
余鳳高:《插圖的文化史》,香港:中華書局,2005年1月。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9年3月16日。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
邱勝安:《大眾傳播與現代化》,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周憲、羅務恆等人編,《當代西方藝術文化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吳三連、蔡培火著:《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部,1993年12月。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1996年3月。
周婉窈著:《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 允晨文化,2003年。
柯志明著:《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2003年3月。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李根芳等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4年4月2刷。
馬克斯‧韋伯(Marx Weber)著、錢永祥等編譯:《學術與政治》,台北:遠流,1991年。
馬克‧波斯特著、范靜嘩譯:《信息方式-后結構主義與社會語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1999年6月2刷。
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2002年4月2刷。
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社會學》,台北:遠流,2004年10月16日初版。
荊子馨:《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2006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1996年8月。
陳永國:《文化的政治闡釋學:後現代語境中的詹姆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年。
傑拉‧貝同(G.Betton)著、劉俐譯:《電影美學》,台北:遠流,1990年。
湯重南等著:《日本文化與現代化》,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年12月。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2001年1月)
黃瓊萩:《進出全球化:當前台灣現身策略評述》,台北:翰蘆圖書,2005年12月。
渥夫剛‧索夫斯基(Wolfgang Sofsky)著、邱慈貞譯:《暴力十二章》,台北:玉山社,2006年9月。
張宗漢:《光復前台灣之工業化》,台北:聯經,1980年5月。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年7月。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1992年。
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台北:群學,2005年。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台北:桂冠 2006年2月。
華萊士‧馬丁(Martin,W.)著、伍曉明譯:《當代敍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論文學》,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2001年8月初版。
詹明信(Jameson,Fredric)著、王逢振等譯:《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年8月。
詹姆遜(Jameson,Fredric)著、王逢振編譯:《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2刷。
詹姆遜(Jameson,Fredric)著、王逢振編譯:《批評理論和敍事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2刷。
詹娒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台北:立緒 1997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4年。
廖炳惠:《關鍵字200》,台北:麥田,2003年12月初版3刷。
蔡勇美、郭文雄著:《都市社會學》,臺北:巨流,1984年7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年。
趙勇編譯:《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辨證法-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2刷。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正平譯:《他者的單語主義》,台北:桂冠,2000年。
Robert J.C.Young著、周素鳳、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台北:巨流,2006年。
kathryn Woodward著、林文琪等譯:《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2006年十月。
Mike G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年3月。
三、 會議論文
中島利郎:〈日據時代台灣文學:關於台灣的「大眾文學」〉 「文學傳播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主辦。
施懿琳:〈台灣文社初探-以1919~1923的《台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台中:台中縣立文化局,2001年12月8日。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日本:日本台灣學會第七回學術大會會議論文,2005年6月。
柳書琴:〈《風月報》到底是誰的所有?書房、漢文讀者階層與女性識字者〉,(國立清華大學主辦:第五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6年10月26-28日。
陳培豐:〈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日治時期的語言‧文學‧「同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成大台文系 2004年。
趙雪君:〈菊部陽秋與日據時期戲曲劇評專欄 李逸濤──專欄〈菊部陽秋〉的主筆〉,2004年全國碩博士生戲劇學術研討會暨聯合讀劇會議論文。
蕭義玲:〈誰做了決定?從主體敍事論大眾文化中受眾的位置〉,「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主辦,2006年3月24-25日。
四、 學位論文
江昆峰:《三六九小報之研究》,台北:銘傳應用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江淑玲:《「水滸傳」與「南總里見八犬傳」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李陸梅:《鄭坤五<<鯤島逸史>>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呂淳鈺:《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敍事的發生及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產生》,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吳舜均:《徐坤泉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吳瑩真:《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期大眾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易燕玉:《日據時期台灣大眾小說研究~以女性角色為主》,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5年6月。
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56年5月。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嘉義:中正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戰新探》,台北:輔大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高嘉謙:《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5)》,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年12月。
郭怡君:《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之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0年。
崔雅惠:《江南八俠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儀蓉:《晚清革命黨人的尚俠精神與實踐》,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芷凡:《語言與文化翻譯的辯證》,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楊碧樺:《唐代俠詩歌/小說之行俠主題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01年。
楊清惠:《從原始劍仙到仙俠-古典小說中「劍俠」形象及其轉變》,台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清惠:《劍俠小說新論-奇幻敘事及其文化意涵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
賴金英:《葉榮鐘及其文學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文碩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蔡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賴玉釵:《中國俠形象從何而生~電影慣例符碼、鏡頭語言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蘇秀玲:《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五、 期刊論文、報紙文章
王順隆:〈日治時期台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台灣風物》49卷第四期,1999年12月,頁107。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6期,2004年12月,頁159-222。
李永熾:〈近現代的烏托邦世界〉,《當代》第六十一期 1991年5月,頁22。
李奭學:〈追尋烏托邦的履痕~西洋上古文史裡的烏托邦思想〉,《當代》第六十一期 1991年5月,頁32。
阮斐娜著、張季琳譯:〈西川滿和《文藝臺灣》~以東方主義的視線〉,《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135-145。
吳宏一:〈漫談武俠與武俠小說〉,《中國論壇》 第17卷8期 1984年1月,頁12。
林漢章:〈台灣第一家印書松雲軒〉,《書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24
林耀德作、鍾淑貞記:〈歷史與歷史小說座談會〉,《明道文藝》第234期, 1995年9月,頁18。
林保淳:〈從通俗的角度談武俠小說〉,《文訊月刊》,第26期,1986年10月,頁125~132。
林保淳、崔雅惠:〈「影視媒體與武俠小說」目錄三種(初編)〉,《文訊》第193期,2001年11月,頁62~72。
林保淳:〈從荒蕪到苗圃:「武俠研究」新視野〉,《文訊》第193期,2001年11月,頁35~46。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女俠」形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頁43~87。
春丞:〈日據時期之中文書局(上)、(下)〉,《台北文物》3卷2期,1954年8月,頁131-136、3卷3期,1954年12月,頁115-130。
南懷瑾:〈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中國文選》,第133期,1978年5月,頁8~15。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台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第319期 2004年12月。
孫柱芝:〈俠的氾濫與失落〉,《中國論壇》 第17卷8期 1984年1月,頁8。
莊永明:〈第一台新式印刷機-『聚珍堂』印刷機〉,《書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26。
陳培豐:〈殖民地台灣「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2001年3月,第12期1期 頁115~155。
葉洪生:〈平反武俠冤案〉《中國論壇》 第17卷8期 1984年1月,頁17。
張圍東:〈日據時代台灣報紙小史〉,《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5卷3期:1999年3月,頁49~58。
張圍東:〈日據時代台灣的雜誌小史〉,《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7卷2期,2001年6月,頁66~75。
楊瑞松:〈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3期,2000年9月。
蔡錦堂:〈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主義」的再檢討--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中心〉,《台灣史蹟》,2000年6月,第36期,頁242~250。
蔡盛琦:〈日治時期台灣的中文圖書出版業〉,《國家圖書館館刊》第91卷2期,2002年12月,頁65~92。
顧昕:〈烏托邦與極權主義〉,《當代》第61期,1991年5月,頁56。
「嘉義蘭記書局史料研究」(上)、(中)、(下),《文訊》第255、256、257期,2007年1、2、3月。
六、 網路資料
《中華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製作,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