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健美
LI, JIAN-MEI
論文名稱: 作品與讀者間之互動關係:威廉‧福克納「押沙龍」之再讀
指導教授: 談德義
Tan, De-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英語學系
Department of English
論文出版年: 1987
畢業學年度: 75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威廉‧福克納押沙龍德國誤讀薩特鵬家族教育
英文關鍵詞: MISREA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根據現代德國讀者反應批評大師吳爾夫根,以薩「填補(作品)空缺」,法國
    結/解構大師羅蘭‧巴爾特「書寫成章」以及美國耶魯四人幫之一哈羅德‧布魯姆「
    誤讀」等理論來再讀福克納經典巨著「押沙龍」。目的在誘發讀者於閱讀過程中,能
    積極參與書中情境,與四位敘述者「填補空缺」,擴展作品原義,「讀並誤讀」薩特
    鵬家族的興亡史,使閱讀不只是一種靜態的追尋原義,更是一種積極性的「書寫」活
    動。
    第一章說明本論文主旨,並簡介讀者反應批評。第二章分析福克納如何運用「臆測敘
    事法」來增加讀者參與之必然性及閱讀樂趣;本章亦討論布魯姆「誤讀」理論,因其
    乃臆測敘述必然之產物。第三章介紹以薩的「空缺」理論。作品中之空缺乃經作者刻
    意設計,邀請讀者「玩」填補遊戲,如此,不但能揭發隱義,且能創造新意,甚或否
    決終結意義的可能性。第四章討論巴爾特「書寫成章」之理論。作品被視為開放性之
    結構,因此鼓勵創造性閱讀,希冀作品能具有多元性風貌及多重價值。第四章解羅莎
    自身之謎,並探討她視薩特鵬為「魔鬼」的因由。第六章細讀康普生如何客觀地補羅
    莎這部分情節的「空缺」,再主觀地塑造謎一般的查理斯‧邦,因而獲得虛構創造之
    樂趣。第七章乃羅莎及康普生正反詮釋之綜合觀。文內探討昆廷之「困境」與「絕望
    」,並述及昆廷所提供薩特鵬不為他人所知的背景。第八章探討史瑞福角色的轉變:
    從「藉助昆廷」的情況過渡到全然擺脫東縛的形勢,而獨創其對薩家興亡「極可信」
    之詮釋。第九章強調每一再讀都是新讀,因沒有「最可信」。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