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家銘
Jhang, Jia-Ming
論文名稱: 5E探究式教學融入高中數學多元選修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nto an Elective Course in Mathematics
指導教授: 唐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7
中文關鍵詞: 5E探究式教學高中多元選修數學多元選修鷹架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Elective Cours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28.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探討5E探究式教學融入高中數學多元選修之可能性,以了解習慣傳統講授教學的學生,在5E探究式教學課程後,學生在數學學習成效上的改變。本研究將教師經由實施探究式課程的行動歷程中,得到的省思、心得與專業成長作彙整,提供未來各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以及多元選修教師在實施5E探究式課程或多元選修的教學活動參考。
    本研究以研究者所任教高中的一年級學生中,選修本數學多元選修課程的學生(共計20人)為研究對象。以高中一年級上下學期的數學單元為教學內容,並參考近年來數學科學測試題為主要教材,以每個單元各為一個主題作試題的挑選與統整,並以課本為主要鷹架的工具書進行教學。本課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分成兩個行動期,課程共計13週,每個循環皆以高中一年級每個「數學單元」為主題實施5E探究式教學,透過5E探究式學習環的「參與」、「探索」、「解釋」、「精緻化」以及「評鑑」等五個步驟來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本研究學習成效分為認知與情意,認知面關注學生數學成就表現之提升,情意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動機與興趣等態度上的改變。以本研究的教學歷程分析,學生每週的意見回饋單以及訪談,進行質性探討,並輔以學者林星秀編製之「數學學習態度量表」進行前測、後測作量化資料的分析,來探討5E探究式教學融入高中數學多元選修的實施成效。資料分析的結果歸納如下:
    一、5E探究式教學理論有助於高中多元選修課程的實施與設計。
    二、5E探究式教學課程實施有助於學生探究與改善學習問題。
    三、5E探究式教學課程實施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未來在5E探究式課程融入數學課程以及高中數學相關的多元選修課程上的教學設計與參考。

    The present study, adopting an action research,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nto a mathematical elective course and investigating its effects on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th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taugh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researcher records his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during the course and hopes to provides some food for thoughts for educators who choose to use the same teaching method in either regular or elective courses.
    The participants were twenty grade-one students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where the researcher teaches in, and these students took this elective course in this semester. The math lessons in grade one, and the test questions from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in recent years were used as the main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is course. Also, the researcher selected and compiled the test questions in each unit for all topics, and used the textbooks as the reference book to be the main scaffold while teaching. This course was divided into two action periods for the entire duration of thirteen weeks, and in every cycle 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was utilized in each unit. The researcher intended to delve into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in terms of two major domains the cognition and the affection, with the former concerning students’ progress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atter regarding students’ change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interests. As for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he reflected on the teaching processes, collected students’ weekly feedback, and conducted the interviews with the participant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data by using the “mathematical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from the scholar “Hsing-Hsiu Lin’’ to discuss the efficiency of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s helpful in implementing and devising the elective cours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2.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s conducive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problems.
    3.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s beneficial in increasing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bove, the researcher offere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about incorporating the 5-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n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 future related elective cours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探究式教學理論 11 第二節 5E探究式學習環 17 第三節 探究式教學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多元選修與特色課程相關研究 24 第五節 數學探究式教學之探討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7 第一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 37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 39 第三節 課程設計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反思 51 第一節 行動探索期的摸索 51 第二節 行動精粹期的歷程 80 第三節 歷程與反思之總結 94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97 第一節 學生學習的改變 97 第二節 學生訪談分析 113 第三節 研究者的成長與省思 11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7 後記 130 參考文獻 131 中文部分 131 英文部分 136 附錄 139 【附錄一】國內探究式教學融入課程的相關研究內容 139 【附錄二之1】103年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整理表格 145 【附錄二之2】104年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整理表格 148 【附錄二之3】105年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整理表格 152 【附錄三】教案 155 【附錄四】數學學習態度量表 180 【附錄五】多項式函數引導學習單暨評分表 183 【附錄六】參與研究家長同意書 186 【附錄七】林星秀編製之數學學習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187

    一、中文部分
    丁邦平(2010)。探究式科學教學:類型與特徵。教育研究,10,81-85。北京市。
    王雅玲(2008)。實施探究教學對學生的數學焦慮與解題歷程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古士宏(2006)。以5E學習環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蝴蝶生態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吳炳銅(2003)。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發展實務。臺北縣:自強國民小學。
    李志鴻(2006)。探究式教學模組對國中生學習成效與動機之影響-以力矩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彰化縣。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4,68-86。
    林志成、林仁煥、田耐青、郭雄軍、蔡淑玲、田育昆(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120-128。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佳儀(2008)。5E學習環教學模式對國一學生學習演化單元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林玟均(2005)。高中生細胞膜生理現象概念改變教學之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建隆、徐順益(2007)。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發展5E探究式光學單元教學模組之研究。物理教育學刊,8(1),1-16。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GSP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高雄市。
    林清江、蔡清田。(1997)。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共同原則之研究。嘉義縣: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林琬縈(2010)。以5E學習環教學模式融入高職進修學校物理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摩擦力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高雄市。
    林琬縈、周建和、蘇明俊(2010)。以5E學習環教學模式為基礎探討高職進修學校物理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物理教育學刊,11(2),19-30。
    林義修(2006)。趣味科學活動對學童學習成就與科學態度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新竹縣。
    林福來(1991)。數學的診斷評量。教師天地,54,32-38。
    林慧貞(2011)。以臆測為中心的探究教學中八年級學生數學解題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林曉雯(2001)。國小自然科教師試行「學習環」之合作行動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953-986。
    施惠、張麗芬、陳京材(2004)。科學探究的學習實例:光的折射。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研討會—科學課程論述Ⅱ。國家教育研究院,新北市。
    范信賢、尤淑慧(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願景與理念。教育研究月刊,231,34-48。臺北市:高等教育。
    徐新雅(2013)。一所高中特色課程發展之組織變革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涂馨友(2014)。5E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童在情境興趣、決策能力與動作技能之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市。
    翁韻婷(2011)。角色扮演遊戲融入5E學習環對國中化學式相關概念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臺北市。
    張清濱(2000)。探究教學法。師友月刊,395,45-49。臺北市:師友月刊。
    張維倫(2011)。5E學習環教學對國一學生恆定單元學習成效及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臺北市。
    教育部(2003)。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
    莊智偉(2007)。數學探究教學對高中數理資優生後設認知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莊雅萍(2007)。問題中心數學探究教學對高職學生問題解決態度與能力的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莊豐州(2013)。探討運用不同表徵順序融入5E探究式學習環對概念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簡諧運動」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許志賢(2005)。建構主義應用在國小資訊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研究--以高年級建置個人美術館網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縣。
    陳裕方(2005)。以5E建構式學習環教學探究國小學童「生鏽」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傅海倫(1999)。數學中的問題解決。數學教育,9,71-81。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課務發展工作圈(2014)。103年度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國立宜蘭高中,宜蘭市。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課務發展工作圈(2015)。104年度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國立宜蘭高中,宜蘭市。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課務發展工作圈(2016)。105年度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高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示例彙編。國立宜蘭高中,宜蘭市。
    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曾美蓮(2010)。比較傳統教學法與5E學習環教學法融入高中物理科作功單元之學習成就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彰化縣。
    曾燕玲(2006)。5E學習環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燃燒概念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新竹縣。
    黃家鳴(2003)。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教學起步點。數學教育,17,51-56。
    黃家鳴(2005)。數學探究的意義和實施。取自:http://home.plkcwc.edu.hk/special/2005-2006/maths_II/files/05-06/wkmnotes0710.pdf。
    黃鳳琴(2002)。建構主義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看星星」單元學習成效及概念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志隆(2005)。以5E學習環教學模式提昇學童科學態度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鄔瑞香(1994)。我的數學教學模式、探索、反思與成果。載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168-196。臺北:編印者。
    趙靖怡(2013)。探究式數位遊戲與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生地震防災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伊真(2008)。結合KIE與5E學習環對國小學童科學學習影響之研究—以水中生物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樊雪春(1998)。學生科學迷思概念的法則分析與建構取向教學法之實驗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蔡執仲、段曉林、靳知勤(2007)。巢狀探究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理化學習動機影響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5(2)。
    賴協志(2012)。學習態度對學生學習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成果報告(NAER-101-24-C-1-03-07-1- 17)。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賴柏承(2012)。科學魔術融入5E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之學習成效-以摩擦力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彰化縣。
    謝錦桂毓(2010)。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臺北市:麥田。
    顏弘志(2004)。從建構主義看探究教學。科學教育資料研究與發展季刊,36。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臺北市:五南。
    蘇育男(2009)。融入Tyson's多面向架構之5E教學策略發展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熱學單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蘇雅芳(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開花植物生長發育與繁殖」概念改變教學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Ken, R., & Lou A.(2015)。讓天賦發光(卓妙容譯)。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2015)。
    Patton, M.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1990)。
    Sherman K.Stein(2000)。幹嘛學數學(葉偉文譯)。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1996)。

    二、英文部分
    Bell, R. L., Smetana, L., & Binns, I. (2005). Simplifying inquiry instruction. The Science Teacher, 72(7), 30-33.
    Buck, L. B., Bretz, S. L., & Towns, M. H. (2008). Characterizing the level of inquiry in the undergraduate laboratory. J. Coll. Sci. Teach, 38, 52-58.
    Carin, A. A., & Bass, J. E. (2001).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9th ed.). New York, NY: Pearson.
    Carin, A. A., Bass, J. E. & Conyant, T.L. (2003).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New York, NY: Pearson.
    Crawford, B. A. (2000). Embracing the essence of inquiry : New roles for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916-937.
    Gibson, H. & Chase, C. (2002). Longitudinal impact of an inquiry-based science program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86(5), 693-705.
    Hammer, D. (1997). Inquiry learning and discovery teaching.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5(4), 485-529.
    Jarrett, D. (1997). Inquiry strategies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 It’s just good teaching. Oregon, DC: 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Kitot, A. K. A., Ahmad, A. R. & A. A. (2010). The effectiveness of inquiry teaching in enhanc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7, 264-273.
    Lee, L. (2001). An Inquiry-Based Mathematics Classroom. Voyage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26(3), 3-6.
    Mayer, R. E. (2008).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nd ed.). New York, NY: Pearson.
    Metzler, M. W. (2011). Instructional model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cottsdale, AZ: Holcomb Hathaway.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NCTM.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89). Everybody counts: A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Futur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Pizzini, E. L., Shepardson, D. P. & Abell, S. K. (1991). The inquiry level of junior high activities: Implications to science teach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2), 111-121.
    Ryder, J., Leach, J. & Driver, R. (1999). Undergratuate science students’ images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6(2), 201-219.
    Sandoval, W. A. (2003). Conceptual and epistemic aspects of students’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The Journal of Learning Science, 12(1), 5-51.
    Sandoval, W. A. & Millwood, K. A. (2003). High school students’ideas about theories and theory change after a biological inquiry unit.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0(4),369-392.
    Skemp, R. R. (1978).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instrumental understanding. Arithmetic Teacher, 26(3), 9-15.
    Smithenry, D. W. (2009). Integrating guided inquiry into a traditional chemistry curricular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2(13), 1689-1714.
    Stipek, D.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209-223.
    Suchman, J. R. (1964). The Illinois studies ininquiry trai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3), 230-232.
    Tierney, C. (1997). Encourage inquiry in a seventh-grade mathematics class. Cambridge. MA: TERC.
    Trowbridge, L. W. & Bybee, R. W. (1990). Becoming a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 (5th ed.). New York, NY: Merrill.
    Trundle, K. C., Atwood, R. K., Christopher, J. E., & Sackes, M. (2010). The effect of guided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lunar concept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40(3),451-47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