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玉水
Tran Ngoc Thuy
論文名稱: 臺灣東南亞新住民社會形象的轉變及其教育意涵-從他人的觀看到自我的建構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ew residents’ social images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in Taiwan: From others’ perceptions to their own constructions
指導教授: 張珍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東南亞新住民社會形象自我形象
英文關鍵詞: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 social image, self-imag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7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2016年起,東南亞新住民在台灣社會被賦予的形象與任務有極大的轉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為2016年政府所推出的「新南向政策」,本研究的目的在欲透過整理過去新住民在媒體上的形象,釐清臺灣新住民過去負面形象的社會脈絡,並自本研究選取五位東南亞新住民女性的訪談中描繪出如何認識臺灣東南亞新住民真實形象的建議。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論包括:

    一、臺灣東南亞新住民社會形象的內涵:片面與負面呈現的社會媒體形象;沒有與時俱進的教育形象;充滿歧視與苛刻條件的法政制度形象;新住民漸進轉化的新形象。

    二、臺灣東南亞新住民對其社會形象的解讀:新住民對於21國面談雙重標準感到不合理,且不滿定義模糊不清的國籍法,使其「終身」活在無國籍的恐懼;新住民對於政治人物的不當評論感到失望;新住民更期待能出現具代表性的新住民立委;新住民對於108新課綱中對於國小必選東南亞語言給予正面評價;理應支持新住民的發展基金會補助的對象卻常非新住民。

    三、臺灣東南亞新住民重繪自我形象的獨特故事:在本研究中所舉的五位東南亞新住民女性的故事,可看出其自身奮鬥並描繪出自我形象的獨特故事。

    四、臺灣東南亞新住民現階段仍在繼續被「肯認」的過程:近年臺灣東南亞新住民的處境,雖因政府政策而有些改善,但本研究仍指出應在結構面(在政府與國家政策方面、學校教育過程中、教科書的書寫、社會媒體的呈現)與主體面(新住民應如何面對臺灣人對自身母國的刻板印象,及其自身應如何看待自己族群等部分)提出相關建議。

    Since 2016, the social image of immigrants from Southeast Asia in Taiwan and what people expect from them have changed. The most symbolic one is reflected in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launched by Taiwan’s government in 2016. This research,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five immigrant females from Southeast Asia, looks into the medial portrayals of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in Taiwan to clear up their negative social images in the past. By doing so, it is hoped that there can be suggestions on how to learn about the social misunderstanding and discrimination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fac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ncludes:

    1. The meaning of the social image of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which includes partial and negative media portrayals, outdated stereotype in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Taiwan, discrimination amid the harsh immigration policie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 of such images over time.

    2. How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see the social image of themselves: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disapprove the spouse-interview mechanism for immigrants from twenty-one specified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and the Nationality Law that is biased and written in indefinite language, leaving immigrants living without their own nationality. They also feel disappointed with the discriminatory speeches from some politicians and hope there can be legislators who can represent and support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They appreciate that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are required in the 2019 Curriculum Updates in elementary school. However, sometimes it's still a problem that the New Immigrant Development Fund is granted to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3. The inspiring life stories told by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We see whole new images and inspiring life stories through interviewing the five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in this study.

    4. The un-completed Recognition to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in Taiwan: The situ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has indeed progressed in recent years due to government policies, yet there needs to be mor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s in immigrants’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structural and subjective aspect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focus on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social media, while the subjective aspect centers on how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face stereotypes about their home country in Taiwan and how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see themselv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理論探討 11 第二節 新住民形象議題研究 15 第三節 臺灣媒體中的新住民形象 24 第四節 教科書中的新住民及其母國的形象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4 第三節 研究資料分析 59 第四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3 第一節 臺灣新住民社會形象的內涵:他人的觀看 63 第二節 新住民在臺灣的生活側寫:自我的建構 68 第三節 臺灣新住民對其社會形象的解讀 91 第四節 新住民對「臺灣人對東南亞新住民形象的印象」調查結果的解讀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6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42 附錄二 台灣社會大眾對新住民形象問卷調查 14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夏曉鵑(2003)。流離尋岸。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新北市:左岸文化。
    李天任、藍辛(1995)(譯)。大眾媒體研究。臺北市:亞太圖書。
    朱柔若(2000)(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新北市:揚智出版社。
    陳麗玉(2001)。來自東南亞的「新娘」--一個後殖民女性主義觀點的深度報導。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nrug7
    張敏華(2005)。新臺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雄鄉。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c86wx
    蘇冠甄(2006)。東南亞「外籍新娘」之媒體再現─印刷媒體與「部落格」之比較。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cjf99
    田仁杰(2007)。歧視「外籍新娘」和「大陸新娘」言論之管制倡議-從批判種族理論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s3ge5
    毛兆莉(2007)。外籍新娘婚姻暴力被害人特質與警察處理經驗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xb82k
    朱涵(2007)。臺灣報紙再現外籍新娘之研究 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wm7x8
    蔡臺鴻(2009)。外籍新聞的污名化—以新聞事件報導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squk8k
    李坤城(2014)。紀錄片《小美向前走》創作論述與製作。吳鳳科技大學應用數位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民雄鄉。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m459p
    蔡文清(2013)。電視「素人談話性節目」產製之研究—以「WTO姐妹會」為例 (2009-2012)。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satu97
    江智群(2015)。電視節目《WTO姐妹會》中性別與族群的交織及再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2r442
    鄭維雄(1996)。臺灣地區中文報業自動化對組織決策的影響。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ypf69
    曾秀珠(2017)。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方案實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z2k5h
    陳佳莉(2006)。新住民教養態度與新住民子女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民雄鄉。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95eb4
    陳瀅如(2019)。國小學童針對新住民議題之批判識讀教學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eg9g3
    李順慈(2018)。新北市新住民語文課程的實施現況與成效之研究-以新北市三峽區國民小學為例。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4c3es
    李明芳(2019)。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之研究 —以我國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84ah6
    王雅鈺(2018)。NGO團體的社會支持與新住民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以自我實現之相關研究。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6h5mb
    廖双台(2017)。新住民參加親職教育班對親子互動與子女學習成效之探討。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76fgy
    朱美琴(2018)。國民小學新住民家長教育期望、教養態度與親子互動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62nqn
    胡薏文(2006年,1月)融入當地需求 越南臺商掙出一片天。大紀元。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8/n1194651.htm
    張正(2014年,7月)。張正:無限期支持臺灣和越南都變成母系社會。天下獨立評論。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91/article/1614
    中天快點TV(2017,3月)。新南向 中鋼董座:勿把東協視為落後地區。取自http://gotv.ctitv.com.tw/2017/03/401548.htm
    韓國棟(2004,7月)。教部常次籲外籍新娘節育。中國時報,C5版。
    移民署(2017)。取自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41715&ctNode=29699&mp=1
    華視快樂新住民(2016)。取自http://www.multiculture.ntpc.edu.tw/ischool/resources/WID_0_2_8300f989f6f1d2a3059b3cb837e74f0004eb9261/NEWS_0_2_759d39345b024ed97ac3cfce15c0af427c1fc7d6/attached/1.pdf
    大愛在臺灣站起(2017)。取自http://web38.daai.info/
    民視異言堂(2016,1月)。翻轉吧!新臺灣之子(上)。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UFKErRKdE
    民視異言堂(2016,1月)。翻轉吧!新臺灣之子(下)。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LCC7VbKiE
    民視異言堂(2016,1月)。柬埔寨女兒臺灣新立委。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56daJbn13I
    八大電視WTO姐妹會(2018)。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WTO%E5%A7%90%E5%A6%B9%E6%9C%83
    公視我是留臺幫( 2017,9月)。取自
    http://activity.pts.org.tw/MVTV/ProgramC/Template1B_Host.aspx?PNum=1144&PURL=146tb
    公視我在臺灣你好嗎(2013年)。取自https://www.pts.org.tw/far_and_away_2017/index.html
    公視下課花路米(2001,9月)。我媽媽的家鄉。取自http://ptsvod.sunnystudy.com.tw/contentPage.aspx?cid=4&scid=27&vgid=519&vid=1570
    夏曉鵑(2018,1月)。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走了多遠?(一)。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5/article/6575
    夏曉鵑(2018,1月)。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走了多遠?(三)。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5/article/6577
    印尼燕窩(2017,11月)。印尼三大國花!你可知其一?。取自https://kknews.cc/photography/meqmpnz.html

    西文部分
    Honneth, A.(1995a). (Joel Anderson, Trans.)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Honneth, A.(1995b). The Fragmented World of the Social: Essay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New York,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aslow, A. W.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3rd ed. Boston, MA: Addison Wesley.
    Mead, G. H. (1962).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gmund Freud (1923). The Ego and the Id. Vienna, Austria: Internationaler Psycho- analytischer Verlag (Vienna), W. W. Norton & Company.
    William James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9/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