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致雅
Wang, Chih-Ya
論文名稱: 探討社區大學發展模式之研究-社會企業的觀點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社區大學社區大學TBL指標社會企業三重底線理論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College, TBL index of Community College, Social Enterprise, Triple Bottom Line Theo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ACE.005.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今社區大學發展模式朝社會企業觀點發展之益處與重要性。目的是設計出一份良好的評鑑量表,以達成評鑑之目標,助於社區大學發展,期許能夠使社區大學發揮其創始理念之功能:解放國家制式體制下的知識意識形態,創建知識以主體經驗為中心的公民社會。
      社區大學現今面臨許多發展之困境,以至於無法發揮上述之功能。研究者發現社大若能夠轉型成為社會企業,不只能夠解決經營經費來源並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更可藉此提升社會影響力,創造自身價值。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及德惠法,討論並建構出最適切之量表指標。有鑑於現今社大現況各校差異大且多面臨發展困境,亦未有轉型社會企業之趨勢,因此並不採用統計量化的數值來評估,而是設計成由社大做自我評量,指標由0到5分由不符合到符合,藉此提供社大轉型之方向,因此此份指標應屬原則性指標。當各社大普遍能依照這份量表自評後達到良好的水平時才適合出現另一份有統一標準的定義性數值量表。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importances of the model of Community College nowadays developing towards Social Enterprise. Designing a well formed evaluation scale to helps Community College’s progress and tend to accomplish the founding ideas, which are liberating people from the knowledge ideology of the nation system and creating a civil society with subject-experience-centre knowledges.
    Community College faces many chanllanges. If it change into Social Enterprise not only can solve funding problem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social impact and enhance the value itself.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by focus group and Delphi Method in order to discussing the most suitable index.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nowadays Community Colleges and the problems they have, the index standard will be principle rather than quantative. The evaluation scale will be carried out by the colleges themselves, and the index will be pointed from 0: non-corresponding to 5: corresponding. Therefore, Community Colleges will have a transformating directions to Social Enterprise. After the most of Community Colleges get high point of this evaluation scale, another evaluation scale with uniform standard and quantative index should be designed the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臺灣社區大學發展與前瞻 (現況、困境與未來) 13  第二節 社會企業 (Social Enterprise, SE)的意涵與發展 33  第三節 三重底線(Trible Bottom Line,TBL)理論內涵 39  第四節 社會企業之三重底線指標之探討 42  第五節 社大與社會企業之間特性相關探討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1  第四節 研究實施 62  第五節 統計分析方法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資料分析 66  第一節 指標面向與內涵建構 66  第二節 深度訪談資料分析與討論 71  第三節 第一回合德惠法資料分析與討論 74  第四節 第二回合德惠法資料分析與討論 95  第五節 量表產出與實測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5 中文參考書目 125 英文參考書目 129 附錄 132  附錄一 松山社大立意取樣表 132  附錄二 第一回德惠法問卷 141  附錄三 第一回德惠法問卷書面意見彙整 156  附錄四 第一回德惠法問卷統計結果 173  附錄五 第二回德惠法問卷 177  附錄六 第二回德惠法問卷書面意見彙整 189  附錄七 第二回德惠法問卷統計結果 201  附錄八 社區大學導入社會企業精神指標(TBL)自我評量表 205

    中文參考書目
    王乃玉(2013)。臺中市社區大學評鑑制度及指標建立之研究-以績效管理的觀點。
    王卓脩(2003)。由經濟角度來看社區大學運動。
    王政彥(1996)。社區成人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期。
    王雅玄(1998)。德懷術(Delphi)在課程評鑑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25,43-46。
    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2014)。永續性報告指南G4。
    米高.奎因.巴頓(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
    吳茂成(2012)。我需要進修,不是培訓! ─社大師資培訓的反思。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
    吳雅玲 (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
    李易昆、李玉女、盛媛。從成人學習到公共參與-回顧蘆荻社區大學的「反教育 OT 」抗爭。2012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soci.fju.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41&Itemid=86.
    周聖心 (2002)。訪黃武雄談社區大學的法制化。
    官有垣(2008)。社會企業組織在經營管理的挑戰:以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案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4,63-84。
    林三貴(2010)。2010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故事集。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林怡君(2008)。〈社會企業在台灣的發展與限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為例〉,《就業安全》,第7期,頁63-67。
    林振春(1992)。人文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4)。社會調查。台北:五南。
    林振春(1996)。社區成人教育者的培育與運用。成人教育雙月刊,第三十期。
    林振春(1997)。學校社區化。國民教育,37(6),7-15。
    林振春(2004)。社區大學與台灣社區學習文化的深耕。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侯佩君、杜素豪、廖培珊、洪永泰、章英華 (2006)。〈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五期一次抽樣分層報告〉,頁:445-452,章英華、傅仰止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五期第一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施淑惠 (2013) 。當前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的規劃與作法。社區發展季刊,143,7-17。
    張小鳴(2008)。空間與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研究@嶺南,第十期。
    張文彬(2014)。從「社大地方學」到「地方學社大」:一個社大工作者的反思。
    終身學習法(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陳良志(2010)。兩岸直銷業實行企業社會責任之比較—以安利中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陳健一。台北市政府「殺死」社區大學的故事-萬華社大事件感觸。2012年3月14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naturet/ngo/58071788-++%E5%8F%B0%E5%8C%97%E5%B8%82%E6%94%BF%E5%BA%9C%E3%80%8C%E6%AE%BA%E6%AD%BB%E3%80%8D%E7%A4%BE%E5%8D%80%E5%A4%A7%E5%AD%B8%E7%9A%84%E6%95%85%E4%BA%8B@%E6%96%87%EF%BC%8F%E9%99%B3%E5%81%A5%E4%B8%80
    陳錦棠、黎家偉(2013)。香港社會企業的社會影響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3,151-160。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1999)。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泰山(2003)。社區大學的正當性危機。
    黃富順(1988)。比較成人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德舜、鄭勝分、陳淑娟、吳佳霖(2014)。社會企業管理(初版,150-155)。新北市:指南書局。
    楊傳蓮(2007)。成人非正規數位課程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監察院(2008)。監察院公報,社區大學總體檢調查報告(二)。
    劉以慧(2012)。互助團體對女性創業經驗影響之研究──社會資本的分析觀點。創業管理研究,7(3),35-62。
    潘淑滿(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學術課程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傳暉、鄭秀娟(2001)。社區大學評鑑制度之規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取自http://www.napcu.org.tw。
    陳揚盛(民 90 年 2 月 20 日)。永續經營 他們不是賣眼淚。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7648/737243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頁65-108。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市場、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的交叉點,公共行政學報,第27期,頁199-206。
    鄭勝分(2008)。社會企業治理之初探。載於行政院勞工委員職業訓練局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編),多元開發就業方案─民間團體發展成為社會企業論述精選集(14-24頁)(報告編號:NSC-96-2414-H-003-001-MY2)。台中市:勞委會職訓局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
    鄭勝分(2009)。〈社會企業發展之政策研究〉,載於編者〈江明修〉,《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頁135-153。台北:智勝文化。
    鄭勝分(2009)。社會企業發展之政策研究。載於江明修主編,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頁135-153。台北:智勝文化。
    鄭勝分、王致雅(2010)。臺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經驗。中國非營利評論,6,32-59。
    鄭勝分、江明修(通訊作者)(2009)。非營利組織之績效評鑑: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為例。2009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論壇-「金融海嘯下兩岸社會福利與勞動保障之展望研討會」,南投縣:日月潭雲品飯店,11月20-22日。
    鄭勝分、劉育欣(2012)。社會企業與弱勢就業:策略與挑戰。就業安全,11(2),53-59。
    鄭勝分、劉育欣(2013)。社會企業支持系統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43,28-38。
    謝志偉、王惠玉(譯)(2007)。混合方法研究導論。台北:心理。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5(3), p.14-28.


    英文參考書目
    Adam, S., & Johnson, T. (2006). Social enterprise: 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 public policies and civil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rzaga, C., & Santuari, A. (2014). New trends in the non-profit in Europe: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C. Borzaga & J. Defourny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31-59). OECD.
    Chris Mason, James Kirkbride, David Bryde, (2007) "From stakeholders to institutions: the changing face of social enterprise governance theory", Management Decision, Vol. 45 Issue: 2, pp.284-301, https://doi.org/10.1108/00251740710727296
    Cornelius, N., Todres, M. Janjuha-Jivraj, S., Woods, A. and Wallace, J. (2008)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1(2); 355-370.
    Dart, R., The legitimacy of social enterprise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2004,vol.14 ,pp.441-424.
    Dees, J. G., & Elias, J. (1998). The Challenges of Combing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8(1), 165-178.
    Dees, J. Gregory (1998).Enterprising nonprofit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1998 , Jan-Feb, 55-67.
    Defourny, J. (2001). From Third Sector to Social Enterprise. In Borzaga, C. and Defourny, J. (eds.),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New York: Routledge.
    Dixon, Sarah, E. A. & Anne Clifford, Ecopreneurship- a new approach to managingBorzaga C. & Solari C.,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social enterprises.In Borzaga C. and Defourny J. (eds.)(2001),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pp.333-349. the triple bottom line ,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2007 , vol.20:2 , pp. 326-345.
    Eikenberry, A. M., & Kluver, J. D. (2004).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ivil society at risk?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2), 132-140.
    Elkington, J. (1997). Cannibals with Forks: 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 Century Business
    Li-Chin Jennifer Ho &Martin E. Taylor (2007)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iple Bottom-Line Reporting and its Determinant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18(2),123-150.
    Low, Chris, (2006) A framework for the governa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vol.33:5(6) , pp. 376-385.
    OECD(1999). Social Enterprises. OECD.
    OECD(2003).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 OECD.
    Salamon, L. M. (2005).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American Nonprofit Management. In R. D. Herman and Associates (Eds.), The Jossey-Bass Handbook for Nonprofit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81-10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altegger, S. (2002) .A framework for ecopreneurship: Leading bioneer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rs to ecopreneurship. 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38,45-58.
    SEUK(2013). State of Social Enterprise Survey 2013. Retrieved January 18, 2014, from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uk/uploads/files/2013/07/the_peoples_business.pdf.
    Timothy F. S., & Tanya J. H.(2011) The Triple Bottom Line: What Is It and How Does It Work. The Indiana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rc.indiana.edu/ibr/2011/spring/article2.html
    Wagner, L. (2002), The New Donor: Creation or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7(4), 343-52.
    Young, Dennis R. & Lester M. Salamon (2002), ‘Commercialization, social ventures, and for-profit compeition’, in Lester M. Salamon (ed.), The State of Nonprofit Americ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pp. 423-46.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