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簡禾鈺
Chang Chien Ho-Yu
論文名稱: 透視性病態.創傷型經驗 -張簡禾鈺創作論述
See-through morbidity.Traumatized experience The Creative Essay of Chang Chien Ho-Yu
指導教授: 莊連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精神創傷破碎主體性環境之心理狀況
英文關鍵詞: Psychiatric trauma, broken, subjectivity, mental conditions related t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整體架構由環境與個人之關係性為旁引,創傷經驗為開端,觀察自身的 心理層層變化為主軸,而主體發產出一脈的系列創作為結論,中間經由步步自述 性的體悟,與和周遭社會之圍限來引導整篇文章之框架與築基,構成連續性的創 作發展和己身之精神變異紀錄與發聲,從而找到自己對於現在時空下的觀察方式 和未來方向。
    人生之路途究竟該怎麼走?人生之價值究竟位於何處?人生的阻礙又該怎 麼排除?而人對於外界和自己又該以什麼態度去看待?每個生活在這世界上的 人都會有這些問題,無論其職業為何,年齡多少,皆會面臨到種種關鍵時期的跨 越,於此,創作論文便是自己之紀錄、問答與指引,尋尋覓覓與重複推演之間, 即是在剖析自我,解除疑惑;從檢視自己昏暗不明的狀態、環境給予的限制、自 己之壓抑、由內發出破碎之傷口,到最後的建構自我,暗示周遭與人之矛盾關聯 性;並且於之發現到繁華之下的虛無、不穩定性和人生之本質為悲劇的展演,從 而追尋出一己的觀察面向與朝社會對話之契機。
    建構自己之主體性之後,探索到現代人於此環境之心理狀況,發展出「透視 性的病態」概念去對虛假之現象批判或描述,層層解剖個體與外界產生互動之後 的精神狀況,且由之組構創作思維,進而闡釋作者省察自身與環境、環境與大眾 彼此抑制下陸續牽引出的精神創傷和心理效應;進而將其演繹至作者之作品創作, 以「透視性的病態」創作概念為圭臬,「重構與破壞」為創作模式,堆疊出如圖 像穿透、符號並置與消融擠身主觀性等方法,組架一系列的作品與論述角度,替 創作者自身說故事和多面向地認識世界。

    The overall research architecture of this study u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s and the individual as the reference and theme and traumatic experiences
    as the research source to observe changes i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s of the researcher
    as a research core. I develop a series of creations as the conclusion and guide and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and foundation of this study through step-by-step self-descriptive realization and the confines regarding surrounding society. These methods compose continuous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records and statements of my psychiatric changes, which allow me to identify observation methods for my present spatio-temporal situation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How should we live our lives? What are our life values? How can we overcome life’s challenges? What attitudes should we apply in viewing the world and ourselves?People living in today’s world face these questions. Regardless of their occupation or age, people experience the ranscendence of various key periods. Therefore, writing is a personal record and documenta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and guidelines.Through searching and repeated inferences, we can analyze ourselves and resolve our questions. Additionally, we can examine our dark and unclear conditions, the limitations of environments, self-oppression, and internal wounds, to finally construct ourselves. This demonstrates the contradictory cor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s and individuals. I further discovered that performance of the emptiness and instability
    underlying prosperity and the tragic essence of life facilitated an opportunity for dialogue between personal observation aspect and society.
    After establishing my personal subjectivity, I explored the mental conditions modern people have toward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see-through morbidity” to assess and describe fake phenomena. By analyzing psychiatric or mental conditions that manifested after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I constructed creative thinking and interpreted the psychiatric traumas and mental effects resulting from mutual oppressions of self-environments and environments-the public I observed, subsequently developing
    and interpreting these ideas into my creations. I followed the creative concept of “see-through morbidity” as my standard and used “r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as a creative model to propose and develop methods, such as image penetration, symbol concatenation, and self-subjective melting. For this study, I employed a series of works and discourse perspectives to present my stories as the creator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 through multiple dimensions.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03 第三節 名詞釋義........................06 第二章 精神創傷衍生之負面情感及其後的自身思考轉換.........07 第一節 環境變動影響下產生之意識與情緒.............07 第二節 精神創傷下之負面情緒與藝術轉化.............12 第三節 痛苦意識........................ 21 第四節 建構自我主體性.....................30 第三章 創作軌跡與創作實踐.....................36 第一節 創作概念:「透視性的病態」................36 第二節 創作模式:重構與破壞..................42 第三節 創作模式到創作技巧之實踐................50 第四章 創作作品解析........................55 第一節 整體創作及作品脈絡釐清.................55 第二節 個別作品解析與其意涵..................62 第五章 結論............................84 參考書目..............................88

    方漢文,《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0 年11 月初版。
    今道友信等原著,黃鄂譯,《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台北市:
    結構群出版社,1989 年 11 月初版。 包兆會主編,《中國美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社,2010 年 7 月初版。
    朱立元、張德興等著,《西方美學通史-第六卷,二十世紀美學(上)》,上海市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年 11 月初版。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 2 版,增補版)》,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出版社,2005 年 4 月第 2 版。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化文藝批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年 3 月初版四刷。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硏究》,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
    年 7 月初版。 牟宗三、李連生、唐君毅等編著,《存在主義與人生問題》,香港:大學生活社,
    1971 年 12 月初版。 李天命,《存在主義概論》,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6 年 3 月五版。 巫義堅,〈論當代藝術中的『藝術介入』課題〉,《文字行動(2001-2003 世安美學
    論文獎)作品集》,臺北:世安文教基金會,2005 年 1 月。 范明生著,《西方美學通史-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紀美學》,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年 12 月初版。
    查常平,《當代藝術的人文追思(1997-2007)俗世的與世俗的.上卷》,廣西桂林市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12 月初版。 查常平,《當代藝術的人文追思(1997-2007)生態與場景.下卷》,廣西桂林市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12 月初版。 高宣揚,《存在主義》,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 9 月初版。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6 年 10 月初版。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 10 月初版。 唐曉敏,〈引言〉,《精神創傷與藝術創作》,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 年 4月。
    陳英偉著,《假設性後現代主義的虛實》,臺北市 : 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 6 月初版。
    陳浩,《水墨都市繪畫研究》,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7 年 8 月初版。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臺北縣:立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年 1 月初版。
    廖新田,《藝術的張力》,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6 月初版。 曹玉琳,《當代中國畫體格轉型》,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 年 9 月初版。 剛倉天心著,鄭夙恩譯,《茶之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9 月初版。 黎玲、張小元、張晶燕、李紅梅等合著.,《藝術心理學》,台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12 月初版。 燕國材,《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史》,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4 月初版。
    楊鑫輝,《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 3 版四刷。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 3月初版。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台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 年 7 月初版。
    滕守堯,《對話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5 月初版二刷。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 年 1 月初版。
    關子尹,《語默無常:尋找定向中的哲學反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臺北市:臺灣商務總代理,2008 年初版。
    卡爾.亞培斯(Karl Jaspers)著,王德峰譯,《時代的精神狀況》,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初版。
    卡爾.亞培斯(Karl Jaspers)著,葉頌姿譯,《悲劇之超越》,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80 年 12 月初版。
    卡倫.霍妮(Horney Karen)著,馮川譯,《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 5 月初版。
    艾絲特.布赫兹(Ester Schaler Buchholz)著 ,傅振焜譯,《孤獨的呼喚》,台北市:平安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年 7 月初版。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著,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 年 7 月初版。
    狄倫.伊凡斯(Dylan Evans)著,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詞彙》,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10 月初版。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何佩樺譯,《另類的出口》,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11 年 5 月。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王德威主編,吳莉君譯,《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9 年 5 月初版。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台北市: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8 月初版。
    蘇珊.郎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1 年 10 月初版。
    湯瑪斯.華騰伯格(Thomas E. Wartenberg)編著,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2004 年 12 月初版。
    期刊論文
    李輝、鋁鐵元,〈論畫家的體驗在繪畫創作中的意義〉,《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卷 24 期 3(2008 年 9 月)。
    高甄斈,《吟遊.默視.歷史消解:高甄斈水墨創作中的圖像閱讀》,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網路資源
    漢語字典:http://zidian.teachercn.com/tong/Word_15974.html(2012/05/21 瀏覽)。
    李杰華,〈淺談魯迅先生筆下的看客形象〉,摘自網路
    http://wenku.baidu.com/view/5a29f44af7ec4afe04a1dff1.html(2012/05/20 瀏覽)。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4%BA%BA%E7%B1%BB%E7%A4%BE%E4%BC%9 A(2012/05/2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