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恩慈 En-Tzu Hsu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兩所國中學生身體意象、運動社會心理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縱貫性研究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Body Image,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Students of Tw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賴香如
Lai, Hsiang-R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4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生 、身體意象 、運動社會心理 、規律運動行為 、縱貫性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ody image, psychosocial factors,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longitudinal stud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0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縱貫設計探討個人背景變項、身體意象、運動社會心理對規律運動行為的影響。以九十五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某兩所國中的八年級學生為對象,自每校隨機各抽3班計208名連續兩年以結構問卷、團體填答方式蒐集資料,兩年均接受調查的有效樣本問卷為185份,回收率88.94%。資料以邏輯式迴歸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八年級時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比率有63.8%,九年級時從事規律運動比率約有58.4%,其中男生規律運動比率高於女生。
二、研究對象八年級時七層面身體意象為中間偏正向的情形,又以健康適應得分最高,外表評價得分最低。研究對象最滿意的部分為頭髮與肌肉彈性,最不滿意的部分為身高與體重。
三、研究對象八年級時具有中等偏高的知覺運動利益和運動享樂感;中等程度的知覺運動障礙;中等偏低的運動自我效能和運動社會支持。
四、研究對象八年級的規律運動行為、外表評價、體能評價、運動自我效能、同儕運動社會支持對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具影響力。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透過課程和活動,盡早培養規律運動行為,建立正確身體意象,並強化運動社會支持,以提升學生規律運動行為。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variables, body image,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on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using a longitudinal design. Two hundred and eight grade 8 students of 6 classes in 2 Taipei middle school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two consecutive years, 185 valid samples provided valid data with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Over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63.8% of the subjects did regular exercise when they were eighth graders. 58.4% of the subjects did regular exercise when they were ninth graders. Male’s regular exercise rate was higher then female’s.
2、The levels of seven dimensions of body image were positive. Among these seven dimensions, health orientation was the highest, and appearance evaluation was the lowest.
3、The perceived benefits for exercise and sport enjoyment were high. The perceived barriers for exercise were in average level but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were low.
4、Past exercise behavior, appearance evaluation, physical evaluation, self-efficacy, and peer support would influenc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of the ninth graders.
It was suggested that develop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n an early age, establish positive body image and 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to promote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中文部分
王淑芳、顏效禹、李思招、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7)。台北市
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學校衛生,50,23-38。
王麗瓊(2001)。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以台中縣某國
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文星蘭(2003)。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國立台北
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2002)。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運動的指引。2007年
12月22日,取自http://www.doh.gov.tw/lane/health_edu/p1.html。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94年度國民運動行為調查。台北: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伍連女(1999)。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佩玲(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如雪(2006)。自我概念、身體意象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
46(5),57-64。
李幸玲(2003)。高雄市高職學生自尊身體意象及性行為之研究。中
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護理學院
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碧霞(2001)。中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一以
臺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慧鈴(2004)。青少女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以台北縣立三民高中
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清(1999)。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吳姿瑩、卓俊伶、馮木蘭(2001)。青少年身體活動及其與人際影響、
認知變項及和當時行為競爭需求之關聯分析-健康促進模式之應用。大專體育學刊,3(1),39-53。
吳海助、林章榜、周宏室(2007)。高中學生運動習慣養成的可行策略、
預期阻礙與因應對策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3),23-34。
呂淑美(2005)。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
學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三維、張思敏(2005)。國中生課後規律運動與健康體適能研究—以
台北縣林口國中為例。載於張思敏(主編),2005台灣運動教育學會學術論文集(頁153-168)。桃園:台灣運動教育學會。
林欣儒(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知覺運動益處和知覺運動障礙關
係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應用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雅麗、稅尚雪(2006)。職業婦女參與健身運動對身體意象之探討。
大專體育,83,148-153。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
化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曉薇(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規律運動行為之
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1999)。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95年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成果報
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台北:教育部。
陳秀娟、李碧霞、鄭宗文、呂昌明、黃松元(2007)。屏東縣國中生運
動行為之探討-跨理論模式的應用。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20,79-101。
陳芮淇(2000)。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忠勝(2006)。青少年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的關聯及其性別差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忠勝、卓俊伶(2007)。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的性別差異。中華體育
季刊,21(3),27-35。
陳貞如(2005)。青少女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之探討。美和技術
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昱伶(2007)。台北市婦女身體意象與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昭(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
動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昭、賴香如(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
與規律運動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6,55-79。
陳筱蕙(2007)。影響某中學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曉文(2000)。學童母親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秀鳳(2004)。青少年身體意象和瘦身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台灣東華。
張碧芳(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專女生運動行為之研究-以台北
縣某技術學院女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貝玉(2005)。研究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
PRECEDE-PROCEED Model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蕙欣(2003)。價值澄清法應用於國一學生身體意象教學介入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瓊慧(2007)。台北市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臺臨(2006)。台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其政策意涵之研究。台北:
體委會。
賈文玲(2000)。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因素關係之研究。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柏雅、張少熙(2004)。身體活動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探討。大專
體育,73,120-125。
趙國欣(2004)。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玉美(2006)。大專校院學生個人背景、身體質量指數、自尊及社
會影響因素對身體意象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劉坤宏(2002)。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建廷、卓俊伶(2007)。身體活度參與和身體自我概念。中華體育季
刊,21(4),68-74。
劉俐蓉(2003)。台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
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照金(2004)。影響台灣地區學生體育態度之關鍵因素研究。大專體
育學刊,6(1),1-15。
賴妙純(2003)。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大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香如、李碧霞、吳德敏、趙國欣、呂昌明、卓俊辰、蔡雅惠、陳美
昭(2006)。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動運行為相關性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5,73-104。
藍辰聿(1998)。台北市某國小學童中重度體能活動極其影響因素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東蓉(2000)。臺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霓(2003)。大學生身體意象與瘦身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惠丹(2004)。某技術學院女生身體意向與社會文化因素對體重控制
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雅玲(2003)。苗栗縣國中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英文部分
Allison K. R. , Dwyer J. J. M. & Makin S.(1999). Self-Efficacy and
Participation in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26(1), 12-24.
Burton N.W. , Turrell G. & Oldenburg B.(2003).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Why Do Socioeconomic Groups Differ?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30(2), 225-244.
Cash, T. F., Novy, P. L., & Grant, J. R.(1994). Why do women exercise?
Factor analysis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reasons for exercise inventory.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 78(2), 539-544.
Cash, T. F., & Pruzinsky, T.(1990). Body image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Cash, T. F., Winstead, B. A., & Janda, L. H.(1986). Body image survey
report: The great American shape-up. Psychology Today, 20(4), 30-37.
Cavill, N., Kahlmeier, S., & Racioppi, F.(200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in Europe:evidence for action. Denmark: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6).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 2005. Morbidity &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55(SS-5), 23-26. Retrieved May 11, 2008, from http://www.cdc.gov/HealthyYouth/yrbs/index.htm.
Coles, B., & King, A. J. C.(1992). The health of Canada’s youth:Views
and behaviours of 11-13-,and 15-years-old from 11countries. Ottawa, Canada:Minister of Nation Health and Welfare.
Currie, C. , Roberts , C. , Morgan , A. , Smith , R. , Settertobulte , W. ,
Samdal , O. et al.(2004). 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HBSC)study: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2001/2002 survey. Denmark: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Keresztes N. , Piko B. F. , Pluhar Z. F. , & Page R. M.(2008). Social
influences in sports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 128(1), 21-25.
Kendzierski, D., & DeCarlo, K. J. (1991). Physical activity enjoyment
scale: To valid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3, 50 - 64.
Owen, N., & Bauman, A.(1992).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physical inactivity in adult Australi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1, 305-310.
Ries, A.V., Voorhees, C.C., Gittelsohn, J., Roche, K.M., & Astone, N.M.
(2008).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Behavior, 32(1), 26-39.
Sallis, J.F., & Owen, N. (1999). Physical activity & behavioral medicine.
London: Sage.
Sallis, J. F., Hovell, M. F., Hofstetter, C. R., & Barrington, E. (1992).
Explanation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wo years using social learning variables.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34(1), 25-32.
Schilder, M.D.(1950). 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 :
studies in the constructive energies of the psyche. New York : Wiley.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2005).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05. Retrieved June 8, 2008,from http://www.healthierus.gov/dietary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