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東祐
Wu, Tung-Yu
論文名稱: 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災後地景建構研究
指導教授: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嘉蘭村結構-能動性災後地景
英文關鍵詞: Ka-aluwan village, Structuration theory, landscape after typhoon Morako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44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嘉蘭村在八八風災後藉由部落內部行動者與外部行動者共同重建形成目前所見之災後地景。本研究以結構-能動性理論與後鄉村共同建立理論架構,成為分析觀點,進而以原住民在地脈絡去補足理論,豐富嘉蘭村災後地景建構之內涵。
    本研究將嘉蘭村災後地景視為複雜災後交互作用用,社會再生產的結果,檢視部落如何應對不同的外來行動者,以權力地景,文化地景與部落主體性去建構嘉蘭村災後重建地景之內涵。
      雖可用結構-能動性理論界定其影響,權力的形式與如何形塑空間,但也以部落主體性的觀點反思在地部落的需求,土地權,生活權與生活方式是否適用現代化,單一框架,不具有在地性的觀點與治理方式。
    藉由凸顯當代治理,發展,漢人文化的觀點與非原住民之外來者檢視部落觀點的偏狹與矛盾進而形成嘉蘭村地景意義建構的複雜機制。
      另外,嘉蘭村可藉由排灣族傳統文化,生活方式,社會規範與互助文化與多元的社會組織,再輔予外部行動者的協助(公部門,資本,NGO),也形成了跨區域合作之新關係空間,在以部落主導搭配外部協助且收入利於部落的關係迴路下,確保部落在發展農業與觀光業獲利,將形成為嘉蘭村鄉村發展(農業,觀光與手工藝)的機會,使嘉蘭村災後地景多元化,且在文化,經濟,社會面上皆可發展,進而重新建構嘉蘭村的空間秩序。

    關鍵字:嘉蘭村,結構-能動性,災後地景

    Abstract
    Ka-aluwan village, Taitung county, suffering from typhoon Morakot in 2009, It was under the long-term re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village, Paiwan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It w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ider(villager or indigenous perspective) and the outsider(NGOs, government and the capital). It took long time to shape the landscape after typhoon Morakot since 2009.
    Although the structuration theory could be the essential influence framework in whole research, such as the form of power and the space construction; however, it also emphasizes indigenous perspective and tribal subjectivity to reflect the needs of indigenous tribes or Ka-aluwan village, moreover, to rethink the land use, the daily life , and the lifestyles of villagers are suitable for modern society, homogenization, and the ways, perspectives of the governance which are not localized.
    By featuring the governance, development, the perspectives of Han's culture and non- indigenous people to inspect the landscape of tribes are inappropriate, then it further forms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Ka-aluwan village after typhoon Morakot.
    Furthermore, Ka-aluwan village established the cross region and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by traditional Paiwan culture, lifestyles, social norms,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NGOs, also with the helps from outside actors such as government, capital, and NGOs. Moreover, By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Ka-aluwan village lead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in Ka-aluwan village after typhoon Morakot ,it ensure the profit comes to Ka-aluwan village. It will be the chance of Ka-aluwan village's development such as agriculture, tourism, handicrafts, and can form the diversity of landscapes in the village, culture(Paiwan), economics, society can be all developed, then reconstruct the spatial orders in Ka-aluwan village.

    Key words: Ka-aluwan village, structuration theory, landscape after typhoon Morakot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1 第二章 研究概念與理論架構 16 第一節 研究概念 16 第二節 結構-能動性理論與其反思 20 第三節 本文理論架構 25 第三章 Ka-aluwan區域環境文化脈絡 27 第一節 自然環境 27 第二節 人文環境簡介 31 第三節 族群文化特質 38 第四節 傳統領域概念與部落主體 42 第四章 嘉蘭村地景建構因素之探討 51 第一節 嘉蘭村空間的權力、生活與社會的辯證 51 第二節 嘉蘭村石碑之地景意涵 75 第三節 文化地景建構探討:以部落廣場、頭目家屋為例 85 第四節 永久屋與重建過程中之各種議題 90 第五章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8   圖目錄 圖1-1 嘉蘭村災後重建大事記 5 圖1-2 研究流程圖 11 圖2-1 嘉蘭村地景意涵與地理學相關概念之關係圖 20 圖2-2 地景建構的五大重要面向 20 圖2-3 結構化理論簡圖 21 圖2-4 研究架構圖 25 圖3-1 金峰鄉位置圖與自然環境介紹 27 圖3-2 金峰鄉自然環境概述圖 28 圖3-3 嘉蘭村地形圖 29 圖3-4 嘉蘭村部落遷徙簡圖 37 圖3-5 嘉蘭村部落傳統領域、獵場簡圖 48 圖3-6 嘉蘭村災後地景建構的相關行動者 49 圖3-7 嘉蘭村部落主體 49 圖4-1 嘉蘭村範圍圖 52 圖4-2 嘉蘭村入口意象 53 圖4-3 祈福屋 54 圖4-4 嘉蘭村特定區域劃定 59 圖4-5 嘉蘭村生活空間示意圖 61 圖4-6 嘉蘭村的空間觀之概念圖 70 圖4-7 觀光業、農業發展下再建構的嘉蘭村空間秩序 72 圖4-8 嘉蘭溫泉公園 74 圖4-9 金峰鄉公所公務車 74 圖4-10 都拉利吉橋旁空地之洛神花田 74 圖4-11 拉灣橋石碑 78 圖4-12 西側永久屋石碑 81 圖4-13 西側部落石碑 83 圖4-14 部落遷徙石碑 83 圖4-15 青年會所 86 圖4-16 嘉蘭部落廣場 86 圖4-17 頭目家屋 89 圖4-18 男性陽具象徵 89 圖4-19 嘉蘭村永久屋分布 91 圖4-20 風災重建過程圖 92 圖4-21 東側永久屋 98 圖4-22 卜拉米喇响小棧之意義建構 105 圖4-23 卜拉米喇响小棧全圖 106 圖4-24 芭伊工坊之合作、展售相關網絡 110 圖4-25 幸福媽媽烘焙坊 112 表目錄 表1-1 嘉蘭村災後重建大事記 5 表3-1 金峰鄉基礎人文環境簡介 31 表3-2 嘉蘭村農作物生長期 34 表3-3 嘉蘭村部落遷徙歷史簡表 36 表4-1 嘉蘭村的行政區域與生活空間的差異 60 表4-2 金黃小米收穫祭 金崙溪流域行程 63 表4-3 金黃小米季、洛神花季系列活動:愛上東64線輕旅行 64 表4-4 嘉蘭村內石碑列表 75 表4-5 嘉蘭村內石碑類型、意涵、權力關係與部落主體性關係表 84 表4-6 嘉蘭村永久屋之基本資料 94 表5-1 嘉蘭村災後地景意涵總整理 114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Cloke, P. Crang,P &Goodwin,M (2006)編,王志弘、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
    Crang,M (2003)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
    Buckingham Turner (2009)著,蔡依舫譯 《理解環境議題》,台北,韋伯
    Peet,R(2005),《現代地理思想》,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台北,群學
    簡意珊 (2010),〈大溪老城區場所精神構成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蕙君 (2015),〈大雅忠義眷村之邊陲化生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鴻仁 (2007),〈關係空間與鄉村發展:以龍潭椪風茶產業為例〉,《地理學報》,50: 47-72。
    曾旭正 (2010) ,〈地點、場所或所在:論“place”的中譯及其啟發〉,《地理學報》,58: 115-132。
    魏光莒 (2011),〈由地方的構成反思現代空間: 一種現象學地理學的解讀〉, 《環境與藝術》10:21,107-129
    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 1-24。
    鄭俊彥(2013),〈宜蘭縣空間特色形塑之政治經濟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馨、侯錦雄、許聖迪、郭景珣(2012),〈逃避主義與開發新樂園的辯證:台中公園地景的型塑〉,《地理研究》,56:73-93。
    李素馨 (2011),〈式微文化地景的再活化-泰安村舊鐵道的空間意涵〉,《地理學報》,61:147-166
    殷寶寧 (2010),〈文化治理與權力地景:台北花博空間生產與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文化研究月報》﹐120:2-30
    林修澈(2011),〈太麻里溪流域部落的遷村及其民族結構-以2009年莫拉克風災災區為例〉,, [2011年第四回台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 會議論文,台北:政治大學
    吳嘉苓 (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0: 9-73
    陳文玲 (2012),〈莫拉克風災後的嘉蘭村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卷1期:157-173
    章俊博 (2013),〈一位原住民新聞工作者對莫拉克風災後嘉蘭重建的反思〉,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全國成 (2005),〈建構台灣原鄉地區緊急救援社工服務體系~以台灣世界展望會為例〉, 社區發展季刊,112:117-129
    全國成 (2010),〈以原住民族的重建需求為觀點探討家園重建政策與原鄉期待的落差與衝突〉﹐《社區發展季刊》﹐131:232-249
    全國成 (2010),〈災後原鄉社區生活與產業重建-以台灣世界展望會為例〉﹐災害救助與社會工作研討會會議論文,花蓮,pp135-152
    全國成(2012),〈從離鄉打造一個家-以魯凱族好茶部落遷村過程與災後復原為例〉,《2012邁向優質服務-社會工作專業的對話與省思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台鐵大樓演藝廳,2012年3月10日
    汪明輝 (1991),〈Hupa: 阿里山鄒族傳統的領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8:1-52。
    汪明輝 (1995),〈hupa:鄒族的生存空間〉, 《hupa, hosa, kuba:鄒族的生活世界》,pp6-11
    汪明輝 (1997),〈鄒: 一個建構中的族群, 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汪明輝 (2001), 〈鄒族的民族發展: 一個台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 空間與歷史〉,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汪明輝 (2009),〈原住民研究生的解殖方法-回應Linda Tuhiwai Smith的25套計劃〉,原教界第26期2009年4月號。
    蕭世暉, 汪明輝 (2016),〈殖民的文化地景再現: 以泰雅人繪製 「會吟唱的地圖┘為例〉,地理研究, 65:107~142.
    汪明輝 (1998),〈原住民的空間策略—分享與共有台灣:一個內在研究者關於原住民領域的幾點思考〉,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台灣師大人文教育中心。
    汪明輝 (1999),〈台灣原住民族主義的空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1:83-100
    汪明輝 (2003), 〈邊陲或核心?台灣原住民之空間解殖:鄒族空間營造的經驗〉,發表於國立臺東大學主辦「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學術研討會」。台東:台東大學,10 月2-3 日。
    官大偉、林益仁(2008),〈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第69期,頁109-141。
    官大偉、陳怡萱 (2013),〈北泰雅地區自然資源共同管理網絡評估〉《地理資訊系統季刊》,7-2期,頁7-11。
    官大偉 (2008),〈民族自治、傳統領域與自然資源管理--以加拿大育空領地第一民族之共管機制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期第2卷,頁113-137。
    官大偉 (2013),〈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70期,頁1-38。
    官大偉 (2014),〈原住民族與國土計畫-一個民族生態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7期第1 卷,頁159-197。
    紀駿傑、陽美花(2010),〈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問題分析與建議〉,黃樹民、章英華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頁461-493。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張碧君 (2013),〈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地理學報》﹐71:31-49
    傅君 (2010)﹐〈台東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祭儀與狩獵行為等傳統知識調查計畫-排灣族、魯凱族〉﹐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研究系列99-16號
    蘇雅婷、楊程宇 (2011),〈在舊社遺址上蓋永久屋~嘉蘭重建政策爭議不斷〉﹐《部落活出來》,2011,4,電子雜誌
    Mona, A. (蔡志偉),(2009),〈氣候變遷, 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 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27-54
    Dakis Awi (卓孝忠)、施宇凌、李牧澐(2011),〈在原主民的傳統領域爭議中看見真正的原住民族〉﹐《文化研究雙月刊》
    陳怡蓉 (2006),〈解構賽嘉飛行場的空間權力結構與飛行產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佳岫 (2010),〈大鳥地區排灣族人生活空間上的記憶、歷史與家名的流動〉,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德 (2012),〈東排灣族部落的遷徙與形成與遷徙-以台坂村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東雄 (2013),〈台灣排灣族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Nash,C(2006),〈地景〉,收錄於,Cloke, P. Crang,P &Goodwin,M (2006)編,王志弘、李延輝、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pp291-302
    金峰鄉公所(2006),《金峰鄉誌》,台東,台東縣金峰鄉公所

    英文文獻
    Woods, M. (2010). Rural. Routledge.
    Woods, M. (2012). Rural geography. London: SAGE
    Couper,P(2015) A Students’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Thought:Theories,Philosophies,Methodologies.London:SAGE
    Marsden, T. (1998). New rural territories: regulating the differentiated rural space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4(1), 107-117.
    McCarthy, J. (2008). Rural geography: Globalizing the countrysid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2(1), 129-137.
    Woods, M. (2010). Performing rurality and practising rural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6), 835-846.
    Woods, M. (2012). Rural geography III: Rural futures and the future of rural ge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6(1), 125-134.
    Halfacree, K. (2006). Rural space: constructing a three-fold architecture. 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 44-62.

    日文文獻
    今里悟之(2006)「農山漁村の空間分類―景観の秩序を読む」、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
    杉浦芳夫 編著(2012)『地域環境の地理学』、朝倉書店
    岡橋秀典(2000),〈中山間地域研究と農村地理学ー地域学的アプローチをめぐる一考察〉,《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 60巻, pp.113-pp.138
    朝倉槙人(2014),〈生活空間への観光のまなざしと住民の対応―徳島県三好市東祖谷地域を事例として〉,《人文地理》,66巻, pp.16-pp.38
    吉田国光(2013)﹐〈淡路島三原平野における農業生産をめぐるネットワーク〉,《村落社会研究ジャーナル》39:35-46
    吉田国光(2013),〈十勝平野における農家間ネットワークからみた大規模畑作の動態〉﹐《経済地理学年報》59:197-215
    吉田国光(2012)﹐〈集約的農業地域における社会関係からみた農地移動の展開−兵庫県南あわじ市上幡多集落の事例〉,《人文地理》64:103-122
    吉田国光(2011)﹐〈中山間地域における農地利用の維持基盤−熊本県天草市宮地岳町を事例に〉−《地理空間》4:97-110
    吉田国光(2011),〈山村における棚田維持の背景−長野県中条村大西地区を事例として〉,《人文地理》63 :37-52
    鎧塚典子・山本祐大・島英浩・ 形田夏実 ・吉田国光 (2015)﹐〈熊本県天草市崎津における生業変化からみた漁村景観維持の背景〉﹐《地理科学》70:1-21
    矢部賢一(2005),〈体験される農村〉,《村落研究年報》41
    土居洋平(2005),〈仕掛られる地域活性化〉,《村落研究年報》41
    高野和良(2002),〈農村高齢化と地域生活構造の変動〉,《村落研究年報》38
    佐藤真弓(2011),〈奥能登山村における「むらづくりの産業化」と地域社会構造〉,《村落社会研究》,18-1,2011
    大原興太郎(2012),〈直売所が果たす地域活性化機能と課題-松阪農業公園ベルファームを事例として〉,《村落社会研究》,18-2,2012,24-35
    網路資料: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portal/index.html
    金峰鄉公所,http://www.ttjfng.gov.tw/
    莫拉克88新聞網,http://www.88news.or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