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佩瑤
Lin Pei-Yao
論文名稱: 幼兒生活經驗之研究
A Study of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何慧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幼兒生活經驗文化脈絡維高斯基
英文關鍵詞: children's life, life experience, culture context, Vygotsk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3下載:6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幼兒所據以成長發展的生活經驗為何。Vygotsky將人的發展過程視為是一個社會、歷史的過程,他的見解不同於傳統建立普遍階段通則的發展理論。他認為發展是人在文化脈絡中,透過他人與符號系統的仲介,不斷創塑意義的社會過程(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Bronfenbrenner所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說明個體的發展是在環境脈絡中受到微系統(micorsystem)、中間系統(mesosystem)、外部系統(exosystem)及大系統(macrosystem)的影響,而發展就是個體與這四個系統直接及間接交互作用後的結果。另外,許多學者(Bronfenbrenner,1979;Farver,1999;Tudge,2000;Gaskins,1999)提及個體在其所處的文化團體中,即生態系統理論中的微系統,因為經驗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角色、人際關係、文化慣例而涵化成長,故本研究所指的生活經驗根據文獻界定為「幼兒每日所直接接觸的人事環境,當中種種的活動、人際角色與互動關係」。
    本研究進入三位個案幼兒的家庭與幼兒園中,以質性方法,包括訪談、觀察、文件物品等方式蒐集資料並整理分析,而後描述三位個案的生活世界實況,並進一步討論幼兒生活經驗中的議題︰家庭中的親子關係與親職參與、手足關係、家庭活動;幼兒園中的教師角色與孩子所經驗的課程活動;與其他議題,如,孩子的同儕文化與創造、孩子在家庭與幼兒園的不同表現、傳統教養文化的影子。
    最後提出啟示,並分別對父母、幼兒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目錄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文化脈絡觀點的幼兒發展理論………………………4 第二節 國內幼兒生活的相關研究…………………………………8 第三節 國外幼兒生活的相關研究………………………………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歷程 第一節 研究方法…………………………………………………27 第二節 研究者立場………………………………………………28 第三節 研究歷程與資料蒐集……………………………………29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涉及的場域…………………………………33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詮釋與研究信賴程度…………………43 第六節 研究限制…………………………………………………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阿全的生活世界…………………………………………46 第二節 品萱的生活世界…………………………………………77 第三節 冠馨的生活世界…………………………………………100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116 第二節 啟示與建議………………………………………………122 參考文獻………………………………………………………………125 附錄 部分阿全家的分析詮釋表……………………………………130 表次 表3-1,進入現場與資料蒐集一覽表…………………………………31 表3-2,研究歷程進度表………………………………………………32 表4-1-1,親愛幼稚園花花班的課程表………………………………47 表4-2-1,陽光幼稚園無尾熊班的活動時間表………………………78 表4-3-1,美好園水果班的課程表……………………………………100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9)。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 參與觀察法。 台北:弘智文化。原著︰Danny L. Jorgensen(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lgy for Human Studies. Sage Publicaitons, Inc.
    李宗燁(1994)。 惦記的世界-童年經驗之現象詮釋。 台大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奉儒(2001)。 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於黃光雄主編 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原著︰Bogdan, R. and Biklen, S.(1998). Qualita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余德慧(2001)。 語言的居所,詮釋現象心理學。 台北心靈工坊。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 質的評鑑與研究。 台北:桂冠。原著︰Patton, M. 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itons, Inc.
    吳勁甫(2003)。 教育的文化脈絡之探討—以「日本、中國及美國」三個文化的幼教為例,初等教育學刊,14期,頁29-48。
    邱玉玲譯(1998)。 惠特曼.草葉集。 格林文化。原著︰Whitman, Walt. Walt Whitman(1994), edited by Nancy Loewen. Published by Creative Education.
    侯天麗(2003)。 幼兒對文化知識的覺知。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胡幼慧(1996)。 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於胡幼慧主編 質性研究。 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於胡幼慧主編 質性研究。 台北:巨流。
    周曉虹、李姚軍譯(1990),Margaret Mead原著,Coming of Age in Samoa,1975。 薩摩亞人的成年。 台北︰遠流。
    周愚文(1996)。 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 台北︰師大書苑。
    徐宗國譯(1997)。 質性研究概論。 台北:巨流。
    畢恆達(1995)。 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四期,頁224-259。
    郭生玉(1996)。 心理與教育研究法。 精華書局。
    黃怡瑾(2002)。 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院學報,第35期,頁313-337。
    黃麗卿(2002)。 才藝教育速食化︰幼兒園教學現象背後的省思,頭城家商學報,第2期,頁29-42。
    張娟華(2001)。 社會、文化與自我︰家庭扥育的個案分析。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乾(1996)。 發展與學習之間的關係—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 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欣希(1999)。 交響樂之美︰社會互動過程中兒童之社會發展。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敏(1998)。 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幼教天地,15,頁167-183。
    陳淑敏(1994)。 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頁121-141。
    熊秉真(2000)。 童年憶往。 台北︰麥田。
    劉維茵(2001)。 我們要去dema—從遊戲經驗看竹麻社區兒童的人事與情感。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 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 心理出版社。 L. S. Vygotsky(1978). Mind in Society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Edited by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and E. Souberman.
    鄭瑞隆譯(2001)。 實地工作,於黃光雄主編 質性教育研究。嘉義市;濤石。原著︰Bogdan, R. and Biklen, S.(1998). Qualita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魏美惠(2002)。 剖析台灣幼兒教育的生態環境,幼兒教育年刊,第14期,頁113-124。
    鐘鳳嬌(2002)。 幼兒自發性扮演遊戲之內容分析,屏東師院學報,第17期,頁1-34。
    蕭公彥(1992)。 新幾內亞人的成長。 台北︰遠流。原著︰Margaaret Mead(1975),Gorwing up in New Guine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imitive Education.
    蕭春媚(2001)。 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 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Alvarez,A.(1994). Child’s everyday life.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ctivity Systems. In Education 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edited by Amilia Alvarez ﹠Pablo del Rio. Fundaciön Infancia y Aprendizaje Press.
    Bronfenbrenner,U.(1979). 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rsaro, W.A.(2000).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ildren’s Peer Cultures, and the Future of Childhood.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Vol.8, No.2., P89-102.
    Corsaro, W.A.(1997).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Thousand Oaks︰Pine Forge Press.
    Farver, J.A.M.(1999). Activity Setting Analysis: A Model for Examining the Role of Culture in Development. In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A.Göncü. New York: 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skins, S.(1999). Children’s daily lives in a Mayan village: A case study of culturally constructed roles and activities. In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the Worl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Göncü.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dger, Smith & Rich(2000). Friendships over the transition from early childhood center to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8(1), p57-69.
    Suransky, Valerie Polakow(1983). Tales of Rebellion and Resistance: The Landscape of Early Institutional Life.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165, Issue2, p135,23p.
    Tudge, J.(1991).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Soviet Union: Current Practi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Vol.92, No.1, p121-133.
    Tudge, J., Putnam, S & Sidden, J.(1994). The Everyday Activities of American Preschoolers: Lessons and Work in Two Socio-cultural Contexts. In Education 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edited by Amilia Alvarez ﹠Pablo del Rio. Fundaciön Infancia y Aprendizaje Press.
    Tudge, J.﹠ Putnam S.(1997). The Everyday Experiences of North American Preschools in Two Cultural Communities: A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level Analysis (p252-281).In Comparisons in Human Development--Understanding Time and Context Edited by Tugge, J., Shanahan, M.﹠Valsiner, J.. New York: 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dge, J., Hogan D.﹠Etz K.(1999). Using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as a window into children’s everyday lives-An ecological Approach (p109-132). In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Child-Revisioning Children as Active Agents of Family Life Edited by Constance L. Shehan. Jai Press Inc..
    Tudge, J., Hogan, D., Meltsas, S., Tammevesku, P., Kulakova, N., Snezhkova, I ﹠Putnam, S..(1999). Cultural Heterogeneity: Parental Values and Beliefs and their Preschoolers’ Activ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Russia, and Estonia (p62-96). In Children’s Engagement in the World, edited by A.Göncü. New York: 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udge, J., Tammeveski P., Meltsas M., Kulakova, N., & Snezhkova, I.(2000). The effects of young children’s everyday activities: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Estonia. ED: 452950.
    Tryphon,A & Voneche(1996). Introduction. In Piaget~Vygotsky: The Social Genesis of Thought, edited by Tryphon,A & Voneche. UK: Psycholog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