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威志
Lin Wei Chih
論文名稱: 我國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劃分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
A Study on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謝文全
Hsieh,Wen-Chy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00
中文關鍵詞: 權限權限劃分國民教育權責府際關係
英文關鍵詞: competence, separation of power, compulsory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1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劃分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
    摘 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我國中央與地方國民教育權限劃分之問題,並透過文獻分析與調查研究,瞭解中央與地方在國民教育權限劃分之現況與問題,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改進建議。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文獻分析及調查研究二種方法: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探討教育權限劃分功能、中央與地方之角色與關係、權限劃分的類型與方式、權限劃分之考量因素與原則、自治監督與權限衝突處理、主要國家(美、德、法、英、日)國民教育權限劃分情形及我國國民教育權限之現況與問題;其次,依據文獻探討之結果,編製「中央與地方國民教育權限劃分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藉以瞭解教育權限劃分之重要功能與實際達成程度、中央與地方在國民教育上應扮演之角色及彼此間之理想與實際關係、國民教育之應然與實際屬性與權限劃分方式、國民教育權限劃分考量因素與原則、自治監督與權限劃分爭議情形、國教經費負擔權責、國教立法權限歸屬及其他相關意見,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之調查研究對象計有四類:一為中央與地方教育行政機關人員;二為教育團體成員(包括全國或地區家長會、教師會理監事);三為國民中小學校長;四為專家學者(大學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共發出問卷1,048份,實得有效問卷636份,問卷資料處理採SPSS for Windows 12.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綜合文獻分析與調查研究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一、就現況而言,國民教育性質並單純地方自治事項,其辦理經費係由中央與地方共同負擔,而國教法規大部分係以中央規範為主,地方立法空間有限,且因憲政設計未盡清晰致中央與地方之角色與關係模糊,衍生權限劃分存有爭議等7項問題。
    二、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劃分之重要功能有釐清財政行政責任等6項,其中以確立分工合作體制等3項,最為重要;惟目前各項功能之達成程度均偏低,其中,又以發揮教育行政效率等3項落差程度較大。
    三、中央及地方政府均應扮演「研究者」等10項重要角色。其中,中央政府應優先扮演「制度規劃者」等4項角色;地方政府亦應優先扮演「制度規劃者」等2項角色。
    四、理想上,中央與地方之國教權限劃分型態應以「均權制」、「地方分權制」為主,中央集權制為輔,至於相互關係則應兼重「層級隸屬」及「獨立對等」,其中層級隸屬關係之強度略高於獨立對等;但實際上,目前大致屬於「中央集權制」,「均權制」或「地方分權制」程度偏低,且「層級隸屬」關係比理想上強,而「獨立對等」關係較弱,且落差較大。
    五、理想上,國民教育屬性應該是「自治事項」及「共辦事項」,實際上,亦大致符合;但其性質,目前像是「中央事項」之程度,比應然程度高,而在「自治事項」的落差程度最大。
    六、國民教育權限劃分方式,可於現行之教育基本法等3種法律中詳細明定,亦可以另外訂定「權限劃分法」;其中,又以國民教育法規定之同意程度最高。
    七、劃分國教權限時,應考量因素包括學生權益保障等10項,其中以學生權益保障等4項因素,最為重要。
    八、劃分國教權限時,應秉持之原則包括均權等10項原則,其中以「均權原則」等2項,最為重要,目前10項原則雖已大致做到,但在相輔相成原則等3項上落差較大;另權限劃分原則應與時俱進、彈性調整,務使劃分結果能達成「地方有權有能,中央亦有責有權」之雙贏局面。
    九、目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存有嚴重爭議;而造成爭議之原因,包括「法令規定不明」等8項,其中又以政治因素考量等3項影響程度較大,而教育基本法所規定之中央教育權限內涵均屬明確。
    十、自治監督應遵守「合法性」等6項重要原則,其中又以「教育本質原則」等3項最為重要;各項原則雖大致已做到,但以教育本質原則等3項落差較大。
    十一、國民教育經費之負擔權責,因經費支出之種類與金額大小而異。原則上經費支出愈大之人事費及資本門經費,以中央負擔為原則;至於經費支出較小之經常門經費,則以地方負擔為原則。
    十二、國教立法權限歸屬,宜以地方訂定為原則,但除「學生服裝儀容規定」1項可由地方全權訂定、「教師待遇標準」由中央訂定外,其餘「家長會設置標準」等43項於地方訂定後,均應報中央「備查」或「核定」;必要時,其中,教師申訴等26項,得由中央訂定。
    十三、不同背景填答者對於教育權限劃分功能、中央與地方角色與關係、國教屬性與劃分方式、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與原則、自治監督與權限爭議、國民教育經費負擔權責等6個層面問題,共識程度較高;但在國教立法權限歸屬問題上,仍存有較多意見差異。

    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及調查研究結果以及個人之看法,提出以下建議:
    一、中央政府應研議修憲,明定中央與地方在國民教育之角色與關係。
    二、中央政府應研議修法或另定新法,確立國民教育屬性與經費負擔權責。
    三、中央政府應優先扮演補助者、資源分配者之角色,以承擔部分國教財政責任,均衡各地區發展。
    四、中央政府應優先扮演研究者、制度規劃者之角色,創設或落實「共治事項」(共管事項、共辦事項)之法律概念,俾中央得以有充分權限執行國教政策。
    五、中央政府應依據均權制憲政精神,促進中央與地方之對等合作關係。
    六、中央政府可以單一專業法律或多種法律中,詳細訂定中央與地方之國教權限,其中單一專業法律中,又以國民教育法為最優先考量。
    七、中央政府應致力於促進教育行政民主化,避免過度干預地方教育事務。 
    八、中央政府應落實住民自治理念,促使地方本其權限與需要,建立法制規範及發展多元教育特色。
    九、中央政府應依國民教育立法權限之性質而採取不同的歸屬方式,但原則上各權限均得優先歸屬地方,並受中央之監督。
    十、中央政府應加強與地方之溝通協調,以減少爭權卸責並發揮教育行政效率。
    十一、地方政府應正確認知其角色地位,並與中央共同合作規劃辦理國民教育。
    十二、地方政府應依據法令規定,優先扮演地方國民教育「制度規劃者」角色。
    十三、地方政府應依據法令規定,建立地方教育法制規範。
    十四、地方政府應回歸教育本質思考,確實依法行政,以減少權限爭議。
    十五、教育團體應主動關心及參與中央與地方所辦理國教權責劃分相關會議。
    十六、教育團體應慎思中央集權制之權限劃分型態,餘留地方自主決定之空間。
    十七、各級教育行政機關人員、教育團體成員、校長,應有以下觀念:
    (一)國教立法權限歸屬方式,應與時俱進、權變調整,追求「較好的」而非「最佳的」權限歸屬原則。
    (二)國教立法權限歸屬方式,應與國教經費負擔權責相符,達成「地方有權有能,中央亦有責有權」之雙贏局面。

    關鍵詞:權限、權限劃分、國民教育、權責、府際關係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ssues of power sepa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ith regard to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urvey research,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ifficulties regard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ere revealed.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above-mentioned objective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urvey research were adopt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functionality of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power separation type and method, the power separation factors and principle, the autonomous supervision and handling upon power conflict, the statu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in major countries (USA, Germany, France, England, Japan), 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ifficulties regard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in Taiwan were first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results, the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as then designed to carry out the survey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the actual progress of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the roles of played by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aspec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ideal and 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attributes and power separation method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factors and principl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the autonomous supervision and power separation conflict,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udget, the jurisdiction of legislative competence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suggestions. Finally,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this stud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4 categories: (1) the staffs of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2) the members of educational groups (including national or district parents associations, and directors and supervisors of teachers’ associations), (3) the principals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4) the experts or scholars (including university professors, associate professors, or assistant professors). A total of 1,048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63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were analyzed by 12.0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for Windows.

    By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from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urvey resear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1. In terms of current situation, the natur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not purely local autonomous matters. The operation budgets are supported by both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re mainly based on central criteria; as the result, chances for the involvement of local legislation are limited. Furthermore, due to the obscurity of the constitution design as well as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7 problems such as conflicts in power separation were derived.

    2. There are 6 major functionalities for the separation of education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cluding clarification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ies. Among these functionalities, 3 items regarding the confirmation of work-division syste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Nevertheless, the degree of accomplishment for each functionality up to now is still low, especially for those 3 items in connection with realizing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play the roles of “researchers” (comprising 10 important roles). For instanc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playing the roles of “system planners” (including 4 roles) first. Similarly,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also consider playing the roles of “system planners” (including 2 roles).

    4. Ideally, the type of power separation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based primarily on the system of “equ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and complemented by the system centr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hierarchy subordination” and “independent equilibrium”, in which the weighing of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independent equilibrium. In fact, the extent of power separation based on “centralization”, “equ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s still low. Moreover,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is much stronger than expected, whereas the relationship of “independent equilibrium" is much weaker and deviated from expectation.

    5. Ideally,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long to “autonomous matters” and “joint matters”. In fact, i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ctation. Nevertheless,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weighing of “central matter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intrinsic matters and “autonomous matters” is significantly deviated from expectation.

    6. The method of power separation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defined in detail by the current Fundamental Law of Education or can be defined by the additionally established “Power Separation Law”. Among these Laws, the method is most consistent with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7. In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factors such as insuring students’ benefi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cluding 10 items). 4 items in relation with the protection of students’ benefi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8. In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principles such as equalization (including 10 principles) must be held. Among these principles, 2 items based on “equalization” are most important. In general, all 10 principles have been adopted. Nevertheless, 3 principles based on complementary are significantly deviated from expectation. Furthermore, the principles should be flexibly adjusted with time, so that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having power and capability locally, having responsibility and power centrally” can be achieved.

    9. Serious conflicts exist in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reasons causing these conflicts include 8 items in connection with “ambiguous rules and regulations”. Among which 3 items in relation with political reasons are most influential. The connotations of central educational competence governed by the Fundamental Law of Education are clearly stated.

    10. Autonomous supervision should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egitimacy” (including 6 important principles). Among these principles, 3 items based on “intrinsic educ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 general, all principles have been adopted. Nevertheless, 3 principles based on “intrinsic education” are significantly deviated from expectation.

    11.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udgets depends on the budget type and budget amount. Basically, large spending, such as personnel expenditures and capital account budgets are responsibl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ereas small spending, such as current account budgets are responsible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12. The jurisdic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egislative competence is own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Except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 governing students' uniform and appearance” which is determined entirely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or the “standard wage for teachers”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rest of the items (43 in total) in “standards set up by parents’ association” are establish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should be reported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approval. If necessary, 26 items in relation with teacher appeal are establish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13. All the subjec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reached high consensus in 6 areas such as the functionality of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attributes and separation method, the factors and principles considere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wer separation, the autonomous supervision and competence conflict,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udgets. However, different opinions have been raised on the issu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legislative competence jurisdi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survey research, as well as personal opinio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by the author.

    1.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performing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to state clearly the roles o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2.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performing law amendment/establishment to confirm compulsory education attributes and budget responsibility.

    3.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voluntarily play the role of financial sponsor and resource distributor to undertake part of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balance regional development.

    4.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voluntarily play the role of researcher and system planner to create or carry out the legal concept of “joint matters” (joint management maters, joint performing matters). This wa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have more competence to perform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ies.

    5.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follow the equalization system in the spirit of constitutionalism to promote reciproc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6. Central government can establish in detail the local and cent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competence based on single or multiple laws. In the case of single law,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is most preferred.

    7.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endeavor to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avoid over-intervening in local educational matters.
     
    8.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realize the idea of autonomy so that local government can set its own rules and regulations depending on the competence and needs to develop more diversified education.

    9.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different jurisdictional method depending on the legislative competenc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in principle, competenc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preferred, and should be supervis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10.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to prevent power or responsibility battling and br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to full play.

    11.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acknowledge its own position and collaborate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in carrying ou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12.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voluntarily play the role of "system planner” for loc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13.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local educational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14.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think about education intrinsically and administrate according to laws to reduce competence conflict.

    15. Educational groups should actively involve in the power-separation-related meetings held b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16. Educational groups should think carefully about the type of power separation in centralization, and leave rooms for self-determination.

    17. All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staffs, educational group members, and principals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following philosophies.

    (1) The jurisdictional method of legislative competence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 flexibly adjusted with time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ursuing for the “better" but not the “best”.

    (2) The jurisdictional method of legislative competence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udget responsibility, so that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having power and capability locally, having responsibility and power centrally” can be achieved.

    Keywords: Competence, Separation of Power, delegation of power,Compulsory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IGR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權限劃分的意義與功能-----------------------------------13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的角色與關係---------------------------------31 第三節 權限劃分的類型與方式-----------------------------------53 第四節 權限劃分之考量因素與原則-------------------------------63 第五節 自治監督與權限衝突處理---------------------------------83 第六節 主要國家國民教育權限劃分情形-------------------------- 99 第七節 我國國民教育權限劃分之現況與問題----------------------1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185 第一節 設計架構----------------------------------------------185 第二節 研究對象----------------------------------------------185 第三節 研究工具----------------------------------------------192 第四節 研究實施----------------------------------------------196 第五節 資料處理----------------------------------------------198 第四章 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203 第一節 教育權限劃分功能的分析與討論--------------------------203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角色與關係之分析與討論----------------------219 第三節 國民教育屬性與權限劃分方式的分析與討論----------------255 第四節 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與原則的分析與討論----------------273 第五節 自治監督與權限劃分爭議情形的分析與討論----------------303 第六節 國民教育經費負擔權責的分析與討論----------------------339 第七節 國民教育立法權限歸屬的分析與討論----------------------349 第八節 國教權限劃分其他意見的分析與討論----------------------3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39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395 第二節 結論--------------------------------------------------403 第三節 建議--------------------------------------------------409 參考文獻----------------------------------------------------------419 壹、中文部分--------------------------------------------------419 貳、外文部分--------------------------------------------------434 附錄--------------------------------------------------------------443 附錄一 問卷初稿(草稿)---------------------------------------443 附錄二 正式問卷--------------------------------------------- 453 附錄三 問卷委託函------------------------------------------- 461 附錄四 問卷催收函------------------------------------------- 469 附錄五 問卷初稿專家學者修正意見表--------------------------- 471 附錄六 自治事項涉及中央與地方自治團體權限一覽表------------- 473 附錄七 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表--------------------------------- 481 附錄八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現有法規一覽表----------------------- 489 附錄九 加強中央教育政策落實實施方案------------------------- 495 附錄十 各縣市政府財力分級表--------------------------------- 499 表 次 表1-1 我國以權限劃分為主題之期刊論文一覽表------------------------------------ 5 表1-2 我國以權限劃分為主題之碩博士論文一覽表----------------------------------5 表2-1 專家學者對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功能取向之意見一覽表----------------- 27 表2-2 聯邦國家與單一國家之比較表---------------------------------------------------43 表2-3 中央集權、地方分權、均權制之特性與理論基礎比較表------------------45 表2-4 政治分權、行政分權、行政權委讓概念內涵一覽表------------------------51 表2-5 自治事項、委辦事項與協力義務事項內涵比較表---------------------------55 表2-6 國內法政專家學者對概括事權之權限劃分原則一覽表-------------------- 72 表2-7 國內重要教育法學者對教育事項之權限劃分意見一覽表----------------- 79 表2-8 自治監督類型及原則一覽表----------------------------------------------------- 91 表2-9 法國中央與地方教育權責舉隅對照表----------------------------------------120 表2-10 日本國庫對義務教育經費補助一覽表---------------------------------------- 151 表3-1 調查研究抽樣人數一覽表------------------------------------------------------- 186 表3-2 本研究正式問卷抽樣人數一覽表---------------------------------------------- 186 表3-3 本研究中央教育行政人員抽樣人數一覽表---------------------------------- 187 表3-4 本研究地方教育行政人員抽樣人數一覽表---------------------------------- 188 表3-5 本研究全國及地區教師會理事監事抽樣人數一覽表---------------------- 189 表3-6 本研究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及地區家長團體抽樣人數一覽表------------- 190 表3-7 本研究國民中小學校長抽樣人數一覽表------------------------------------- 191 表3-8 本研究抽樣專家學者人數一覽表---------------------------------------------- 192 表3-9 本研究問卷初稿(草稿)修正所徵詢之專家學者名單一覽表---------- 193 表3-10本研究問卷初稿(草稿)內涵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 194表3-11 本研究問卷內容與題號對照表------------------------------------------------- 196 表3-12 本研究問卷發放及回收情形一覽表------------------------------------------- 197 表3-13 本研究有效樣本分布情況一覽表---------------------------------------------- 198 表3-14 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變項簡稱一覽表------------------------------------------- 200 表3-15 問卷設計之李克特式量表分數及其轉換之意義對照表------------------- 201 表4-1 全體填答者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04 表4-2 全體填答者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05 表4-3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06 表4-4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達成情形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07 表4-5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達成程度落差一覽表-------208 表4-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教育權限劃分功能」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08 表4-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09 表4-8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達成情形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10 表4-9 不同職務填答者「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達成程度落差一覽表------------211 表4-10 不同職務填答者「教育權限劃分功能」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12 表4-11 不同層級官員對「教育權限劃分功能」重要性與達成情形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13 表4-12 不同層級官員「教育權限劃分功能」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14 表4-13 全體填答者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20 表4-14 全體填答者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0 表4-15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21 表4-1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2 表4-1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23 表4-18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3 表4-19 不同層級官員對「中央應扮演角色」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24 表4-20 不同層級官員對「中央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5 表4-21 全體填答者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26 表4-22 全體填答者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6 表4-23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27 表4-24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8 表4-25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29 表4-26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29 表4-27 不同層級官員對「地方應扮演角色」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30 表4-28 不同層級官員對「地方應扮演角色」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31 表4-29 全體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關係」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32 表4-30 全體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關係」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32 表4-31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理想關係」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33 表4-32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實際關係」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33 表4-33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對「中央與地方理想及實際關係」落差意見一覽表---234 表4-34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關係」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34 表4-35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理想關係」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35 表4-36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實際關係」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35 表4-3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理想及實際關係」落差意見一覽表---236 表4-38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中央與地方關係」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36 表4-39 不同層級官員對「中央與地方理想及實際關係」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37 表4-40不同層級官員對「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意見得分轉換一覽表------------238 表4-41 全體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型態」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39 表4-42 全體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型態」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39 表4-43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理想型態」意見之統計分析表 240 表4-44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實際型態」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41 表4-45不同服務地區填答「國民教育權限劃分理想及實際型態」意見落差一覽表241 表4-4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型態」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42 表4-4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理想型態」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42 表4-48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實際型態」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43 表4-49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理想及實際型態」意見落差一覽表 244 表4-50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型態」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44 表4-51 不同層級官員「國民教育權限劃分理想及實際型態」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45 表4-52 不同層級官員「國民教育權限劃分型態」之意見得分轉換一覽表------245 表4-53全體填答者對「國民教育屬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56 表4-54 全體填答者對「國民教育屬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56 表4-55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應然屬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57 表4-5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實際屬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57 表4-57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對「國民教育應然及實際屬性落差」意見一覽表--258 表4-58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屬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59 表4-59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應然屬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60 表4-60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實際屬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60 表4-61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應然及實際屬性落差」意見一覽表-----261 表4-62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屬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61 表4-63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民教育應然及實際屬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62 表4-64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民教育屬性」之意見得分轉換一覽表---------------263 表4-65 全體填答者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64 表4-66 全體填答者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64 表4-67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65 表4-68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65 表4-69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66 表4-70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67 表4-71 不同層級官員對「權限劃分方式」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67 表4-72 不同層級官員對「權限劃分方式」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68 表4-73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74 表4-74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74 表4-75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75 表4-76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76 表4-7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77 表4-78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78 表4-79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重要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79 表4-80不同層級官員「國教權限劃分考量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79 表4-81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81 表4-82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82 表4-83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重要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83 表4-84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達成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284 表4-85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落差程度之意見一覽表285 表4-86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86 表4-87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重要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87 表4-88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達成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89 表4-89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落差程度之意見一覽表-----290 表4-90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291 表4-91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重要程度與達成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292 表4-92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權限劃分原則」之意見得分轉換一覽表--------293 表4-93全體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04 表4-94 全體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05 表4-95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重要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06 表4-96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達成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06 表4-97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落差程度意見一覽表--------307 表4-98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 308 表4-99不同職務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重要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309 表4-100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達成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310 表4-101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落差程度之意見一覽表---------311 表4-102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自治監督原則」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11 表4-103不同層級官員對「自治監督原則」重要程度與達成程度之意見統計分析表312 表4-104不同層級官員對「自治監督原則」之意見得分轉換一覽表-------------313 表4-105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14 表4-10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15 表4-10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程度」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15 表4-108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權限爭議程度」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315 表4-109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17 表4-110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17 表4-111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18 表4-112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19 表4-113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20 表4-114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20 表4-115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321 表4-116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權限爭議因素」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22 表4-117 全體填答者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23 表4-118 全體填答者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24 表4-119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 325 表4-120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 325 表4-121不同職務填答者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統計分析表----326 表4-122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27 表 4-123 不同層級官員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重要性之意見統計分析表328 表4-124 不同層級官員對「教育基本法規定明確性」意見之得分轉換一覽表328 表4-125 全體填答者對「國民教育經費負擔權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40 表4-12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民教育經費負擔權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42 表4-12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民教育經費負擔權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44 表4-128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民教育經費負擔權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45 表4-129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組織與綜合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0 表4-130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組織與綜合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1 表4-131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組織與綜合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3 表4-132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組織與綜合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4 表4-133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行政運作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5 表4-134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行政運作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6 表4-135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行政運作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7 表4-136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行政運作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58 表4-137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課程與教學(含訓輔)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60 表 4-138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課程與教學(含訓輔)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61 表4-139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課程與教學(含訓輔)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63 表4-140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課程與教學(含訓輔)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65 表4-141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人事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 366 表4-142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人事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67 表4-143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人事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70 表4-144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人事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71 表4-145 全體填答者對「國教經費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72 表4-146 不同服務地區填答者對「國教經費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73 表4-147 不同職務填答者對「國教經費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74 表4-148 不同層級官員對「國教經費類權限歸屬」意見百分比一覽表--------375 圖 次 圖1-1 研究步驟圖---------------------------------------------------------------------------10 圖2-1 民主立憲國家憲法原則關連圖---------------------------------------------------17 圖2-2 地方自治本質理論下的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關係構念圖----------------- 40 圖2-3 府際關係運作的模式---------------------------------------------------------------48 圖2-4 台灣教育府際關係模式的變遷-------------------------------------------------- 50 圖2-5 中央與地方自治權類型界限圖-------------------------------------------------- 59 圖2-6 地方自治權限關連圖---------------------------------------------------------------60 圖2-7 自治監督與地方權責效能惡性循環圖----------------------------------------- 83 圖2-8 影響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之因素示意圖-------------------------------------- 95 圖2-9 德國聯邦、邦及地方政府關連圖----------------------------------------------- 111 圖2-10 法國教育行政體系圖--------------------------------------------------------------119 圖2-11 日本文部省時期中央與教育行政權限關聯圖------------------------------ -146 圖2-12 日本文部科學省時期中央地方教育行政作用圖--------------------------- -147 圖2-13 我國教育部組織架構圖-----------------------------------------------------------171 圖2-14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架構-----------------------------------------------------172 圖2-15 台灣省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示意架構---------------------------------------- 172 圖3-1 調查研究設計架構圖------------------------------------------------------------- 18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志權(1999)。中美英三國教育經費財源與分配制度之比較研究(初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丁志權(2003)。我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初版)(頁1-70)。台北市:師大書苑。
    三民書局(編印)(2006)。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五版)。台北市:編者。
    方炎明(1988)。我國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動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九年國教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595-628)。台北市:台灣書店。
    方德隆(2003)。英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初版)(頁303-336)。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如哲(1999)。比較教育(初版)。台北市:五南。
    王如哲(2000)。中央、地方與學校權限之劃分。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議手冊(頁71-98)。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王如哲、秦夢群、劉秀嫚、鄭新輝(2003)。行政與組織:重建專業自主與權責相稱的教育行政體系。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會議手冊(頁59-7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亞權(1988)。九年國民教育有關法令及課程標準研訂經過及回顧。載於中國
    教育學會(主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81-103)。台北
    市:台灣書店。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初版)。台北市:心理。
    王玲敏(2004)。從府際關係理論析論美國與台灣教育事務權限劃分及運作。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家通(1984)。日本教育制度——制度及特徵(初版)。高雄市:復文。
    王家通(2001)。日本師資培育制度的改革趨勢與特徵。比較教育,50,55-71。
    王家通(2003)。日本教育制度。載於作者(主編),各國教育制度(初版)(頁71-134)。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2,1-17。
    王海南、李太正、法治斌、陳連順、顏厥安(1993)。法學入門(初版)。台北市:月旦。
    王震武、林文瑛(1996)。教育改革的台灣經驗——國民教育的政策及行政措施分析。台北市:業強。
    王震武、林烘煜、黃旭田(1996)。台灣教育組織的體質——以國民教育為中心的分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教改叢刊AA04)。台北縣: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
    王耀德(1996)。教育制度。載於張隆義(主編)。日本(初版)(頁326-370)。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仉桂美(1994)。我國各級政府間行政監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丘昌泰(1998)。建立績效導向的自治監督模式:「地方民主」衝撞下績效管理的崛起。載於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之地方自治權責劃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0-210),南投縣。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初版)。台北市:元照。
    司法院(2006)。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2006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judicial.gov.tw/ 。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初版)。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三民書
    局印行)。
    史慶璞(2001)。美國憲法與政府權力(初版)。台北市:三民。
    台灣中華書局編輯部(1969)。辭海(上冊)(十九版)。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4)。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篇)。台中市:台
    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台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1984)。辭源(上冊)(七版)。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四一○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
    革(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
    田培林(1954)。國民教育之歷史的發展與民族主義。載於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
    民族主義與國民教育(初版)(頁15-57)。台北市:正中書局。
    立法院公報處(2000)。法律案專輯第二百五十四輯(下)(初版)地方制度法案。
    台北市:作者。
    立法院公報處(編印)(2001)。法律案專輯第二百九十六輯教育及文化(四十
    五)——教育基本法案。台北市:編印者。
    立法院公報處(編印)(2003)。法律案專輯第三百零八輯(上)立法院教育及文
    化委員會編(四十七)——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案。台北市:編印者。
    光復雜誌社(1951)。最新地方自治法規手冊(初版)。台中市:光復雜誌社。
    朱文伯(1974)。地方自治論文選集(初版)。台北市:民主潮社。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再版)。台北市:三民。
    朱侃如(譯)(2003)。Rollo May著。權力與無知(Power and innocence)。台
    北縣:立緒。
    朱匯森(1988)。蔣中正先生與九年國民教育之實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57-79)。台北市:台灣書店。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
    研究報告(教改叢刊AA01)。台北市:台灣大學經濟學系。
    朱鎮明(2002)。政府再造的政治分析——權力互動的觀點。載於詹中原(主編),
    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際(初版)。台北市:五南。
    江大樹(2001)。行政區劃與府際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
    府際關係(初版)(頁395-424)。台北市:元照。
    江大樹(2005)。「二級制政府」的行政區劃調整。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台灣心會2005年8月27日主辦「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學術研討會。2006
    年4月20日取自:http://enadm.url.com.tw/ind/files/literature
    /4423.4950_2-00j00u0G000F00v000F0000
    江大樹(2006)。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市:元照。
    行政院主計處(2005)。9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及特別預算案編製經過——行政院主計長94年9月30日赴立法院報告。主計月刊,599,11-17。
    行政院主計處(2006)。9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及特別預算案內容——行政院蘇院長95年9月29日赴立法院報告。主計月刊,611,6-1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教育體制檢討小組會議紀錄(一)。台北
    市:作者。
    何鳳嬌(編)(2000)。九年國民教育資料彙編(初版)。台北縣:國史館。
    余書麟(1979)。國民教育原理(初版)。台北市:教育文物。
    余曉雯(2006)。德國教育行政。載於江芳盛、鍾宜興主編,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頁355-409)。台北市:五南。
    余曉雯(2007)。德國初等教育現況及改革。教育資料集刊,33,211-228。
    吳庚(199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版)。台北市:三民。
    吳清山(1994)。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初版)。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9)。教育基本法的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學校行政雙月刊,28,28-41。
    吳清山(2000)。教育基本法重要內涵及評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
    8,241-278。
    吳清山(2003)。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7)。府際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74,201-202。
    吳清山、席榮維(2004)。綜合教育小法規(初版)。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高家斌(2007)。台灣中等教育改革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4,1-24。
    吳清山、賴協志(2007)。台灣初等教育改革的省思。教育資料集刊,33,1-27。
    吳清基(1991)。日本教育行政制度產生的背景。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各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組織之比較分析(再版)(頁213至215)。台北市:
    編印者。
    吳清基(1991a)。德國教育行政制度產生的背景。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各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組織之比較分析(再版)(頁191至193)。台北市:
    編印者。
    吳清基(1991b)。法國教育行政制度產生的背景。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各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組織之比較分析(再版)(頁99至102)。台北市:
    編印者。
    吳清基(1991c)。英國教育行政制度產生的背景。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各國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組織之比較分析(再版)(頁77至80)。台北市:編
    印者。
    吳慧子、張鈿富、吳舒靜(2007)。美國中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34,109-136。
    吳瓊恩(1998)。行政學(再版)。台北市:三民。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初版)。台北市:元照。
    呂育誠、許立一(2004)。地方政府與自治(初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呂亞力(1999)。政治學(三版)。台北市:三民。
    宋錫正(1967)。國民教育的原理與實際(初版)。台北市:作者(三民書局總經
    銷)。
    李玉君(2005)。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與地方政府之委辦規則制定權。載於黃錦
    堂等編著,地方立法權(初版)(頁91-131)。台北市:五南。
    李宗黃(1954)。中國地方自治總論(四版)。台北市:中國地方自治學會。
    李林(2003)。中國立法權限劃分。2006年9月21日取自http://www.jcrb.com/zyw/n4/ca128229.htm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國立政治大
    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
    李長晏、詹立煒(2005)。台灣府際合作與地方策略夥伴關係體制之構築——地
    方治理途徑之觀點。發表於佛光大學2005年6月20日舉辦之第四屆地方策
    略研討會暨公共事務與公共行政青年論壇(頁61-94頁)。宜蘭:佛光大學。
    李建良(2004)。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劃分與財政負擔——全民健保費分擔問題暨
    釋字第五五○號解釋研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73-115。
    李柏佳(1997)。我國教育基本法建構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泰興(2005a)。中央對地方補助制度之檢討與改進。主計月刊,590,18-24。
    李泰興(2005b)。一般教育補助經費概況及改進方向。主計月刊,597,33-39。
    李泰興(2006)。獎補助費用途別科目修訂情形。主計月刊,611,36-40。
    李國雄(2005)。比較政府與政治(初版二刷)。台北市:三民。
    李惠宗(1998)。談中央與地方對土地利用之權限分配--從「拜耳案」談地方政
    府對工業土地之規劃利用權限,月旦法學,42,52-63。
    李惠宗(1999)。地方自治法規之監督。載於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之地方
    自治法學論輯(上)(初版)(頁177-203)。台北市:編印者。
    李惠宗(1999)。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初版)。台北市:韋伯文化。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初版)。台北市:元照。
    李惠宗(2006)。中華民國憲法概要:憲法生活的新思維(五版)。台北市:元照。
    李惠宗、張壯熙(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內政部委託專案研究報
    告。台北市:中國比較法學會。
    李園會(2005)。日據時期台灣初等教育制度(初版)。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李震山(1999)。行政法導論(再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李懿芳、江芳盛(2006)。美國教育行政。載於江芳盛、鍾宜興主編,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頁149-199)。台北市:五南。
    李鴻禧(1999)。李鴻禧憲法教室(初版)。台北市:元照。
    沈亦珍(1954)。教育制度與學校行政。載於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民族主義與
    國民教育(初版)(頁59-91)。台北市:正中書局。
    沈姗姗(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初版)。台北市:正中。
    沈姗姗(2000)。教育基本法之理念分析。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0年5月6
    日舉辦之教育基本法與教育革新研討會議手冊,頁61-69。台北市:台北市
    立師範學院。
    阮毅成(1978)。地方自治與新縣制(初版)。台北市:聯經。
    周志宏(1996)。「教育基本法」立法必要性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委託研究報告(教改叢刊BA24)。台北縣: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初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周武昌(2004)。新制國民中小學校務會議評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9,56-62。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David Jary 及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初版)。台北市:貓頭鷹。
    周繼祥(2005)。政治學(初版)。台北市:威仕曼文化。
    周育仁(1997)。認識政治(初版)。台北市:台灣書店。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3)。憲法——權力分立(第一版)。台北
    市:學林文化。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5)。憲法——權力分立(初版)。台北市:
    學林。
    林天祐(2004)。英國中小學教育品質管理策略及方案——近十年教育改革的分
    析。教育研究月刊,123,49-65。
    林文清(2004)。地方自治與自治立法權(初版)。台北市:揚智。
    林文斌、劉兆隆(譯)(1999)。Andrew Heywood著。政治學(上冊)。台北市:
    韋伯。
    林文瑛(1996)。國民教育行政措施的內容分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
    託研究報告(教改叢刊AA05)。台北縣: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
    林水波(1993)。資源稀少性與地方政府的有效運作。理論與政策,7(3),44-61。
    林本(譯)(1961)。細谷俊夫等著。各國教育制度。台北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林玉體(1987)。西洋教育史(四版)。台北市:文景。
    林永豐(2007)。台灣與英國中小學課程綱要之比較。教育資料與研究,76,171-188。
    林志成(2006a)。又見聯考 兩萬學童搶資優班。中國時報。2006年5月13日
    A1版。
    林志成(2006b)。資優班浮濫 教部鐵腕整頓。中國時報。2006年5月14日A8版。
    林谷蓉(2005)。中央與地方權限衝突(一版)。台北市:五南。
    林明地等(譯)(2003)。Hoy, W. K., & Miskel著。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
    與實際(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初版)。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林紀東(1981)。中華民國憲法要義逐條釋義(四)(初版)。台北市:三民。
    林純雯(2006)。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建構與實際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健次、蔡吉源(1999)。財政賽局:零和?正和?負和?論統籌分配稅款及財
    政收支劃分法。載於翁興利(主編),地方政府與政治(頁125-147),台北
    市:商鼎文化。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初版)。台北市:東華。
    林清江(1990)。英國教育。載於作者(主編),比較教育(七版)(頁179至209)。
    台北市:五南。
    林鈞(2006)。日本義務教育立法及其發展對我國的啟示。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5(6),122-123。
    林貴美(1991)。法國教育制度。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貴美(2003)。法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初版)(頁
    338-403)。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錫俊(2000)。地方財政管理(第二版)。高雄:復文。
    林麗雪(2005,3月29日)。教部草案明文規範 家長有責參與教育事務。民生
    報,A1版。
    林騰蛟(2006)。台北市教育國際化的政策與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71,47-77。
    報,A1版。
    法治斌、董保城(2005)。憲法新論(第三版)。台北市:元照。
    祁昌年(1988)。台灣省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所需經費的籌劃與運用。載於中國教
    育學會(主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201-230)。台北
    市:台灣書店。
    金葆光(1950)。台灣的地方自治(一版)。台北市:正中。
    城仲模(1991)。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增訂初版)。台北市:三民。
    建宏出版社(2006)。英漢—漢英雙向法律辭典。台北市:作者。
    紀俊臣(1999a)。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始末‧設計‧發展系論(初版)。台北市:時英。
    紀俊臣(1999b)。地方自治法規的分類與效力定位。載於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編印之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上)(初版)(頁3-28)。台北市:編印者。
    胡康大(1997)。英國政府與政治(一版)。台北市:揚智文化。
    郎裕憲(1980)。地方自治與民主政治。載於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的
    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頁43-57)。南投縣:編印者。
    孫永齊(1998)。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教育權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邦正(1983)。國民教育論叢(三版)。台北市:台灣商務。
    孫綿濤(1994)。論教育改革體制及其改革。湖北教育學院學報,11(3),8-15。
    孫燦成(1996)。發達國家教育管理權限劃分的比較借鑒。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129-132。
    徐仁輝(1999)。預算緊縮與財政分權。載於翁興利(主編),地方政府與政治(頁
    93-123),台北市:商鼎文化。
    徐正戎(2001)。法國的府際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
    關係(初版)(頁83-141)。台北市:元照。
    徐育珠(1997)。財政學(初版)。台北市:三民。
    秦俊鷹、潘邦順(2000)。英國政治體系(初版)。台北市:風雲論壇。
    秦夢群(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應用(再版)。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1997a)。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初版)。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1997b)。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初版)。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4)。美國教育法與判例(初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的制度面向。載於謝文全等合著,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初版)(頁161-187)。台北市:五南。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初版)。台北市:聯經。
    荊知仁(1993)。美國憲法與憲政(三版)。台北市:三民。
    高俊霞、張豔萍(2006)。日本義務教育發展評析。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8(3),116-119。
    翁麗芳(2006)。日本的教育改革。教育資料集刊,32,41-60。
    梁忠銘(2007)。日本中等教育改革趨勢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4,39-62。
    梁威(1997)。從學習指導要領的變化看日本小學課程設置的改革。教育科學研究,6,26-28。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九十三年)。台北市:
    編印者。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六)(初版)。台北市:文景出版社。
    張世賢(編)(1995)。各國憲法條文彙編。台北市:中華民國公共行政學會。
    張世賢、陳恆鈞(2006)。比較政府(三版)。台北市:五南。
    張台麟(1995)。法國政府與政治。台北市:五南。
    張正修(2003)。地方制度法的理論與實用(一)(二版)。台北市:學林。
    張正修(2004)。憲法與行政法制(初版)。台北市:一橋。
    張君勱(1970)。國憲議。台北市:台灣商務。
    張宏輝(1997)。大轉換時期的教育改革。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
    觀點(頁69-115)。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張明文、陳盛賢(2006)。桃園縣初等教育國際化及其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71,63-77。
    張明時(譯)(1966)。L.Duguit著。憲法學(四)。台北市:台灣商務。
    張明貴(2002)。政治學:政府與政治(初版)。台北市:五南。
    張金鑑(1953)。均權主義的政治原理和歷史背景。台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炳煌(2007)。德國中等教育階段實施教育標準之進展。教育資料集刊,34,213-23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初版)。台北市:東華。
    張茂柏(譯)(1984)。法律的理念(初版)。台北市:聯經。
    張國華(1994)。中國法律思想史新編(初版)。台北市:揚智。
    張清溪等(1996)。「教育體制檢討小組」成立緣起暨研究報告。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教改叢刊A123)。台北市:台灣大學經濟學系。
    張隆義(1996)。戰後新憲法體制。載於作者(主編),日本(初版)(頁1至21)。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張雁深(譯)(1998)。Montesquieu,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著。論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台北市:台灣商務。
    張鈿富、葉兆祺、林友立(2007)。美國初等教育改革動向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3,125-150。
    張嘉育(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課程自主。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81-123)。台北市:揚智。
    張慶勳(2002)。教育政策論壇。5(2),123-136。
    教育部(1999)。自治事項涉及中央與地方自治團體權限調查表。教育部八十八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台(八八)參字第88165424號函。
    教育部(2002)。檢送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行政院第二七八七次院會院長提示
    第五項一份。教育部九十一年六月五日台(九一)秘管字第九一○八一八○
    九號書函。
    教育部(2003)。中央與地方教育權責劃分表。載於2003年3月15日全國教育
    局長會議紀錄(第43-62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加強中央教育政策落實地方實施方案。教育部九十四年三月二
    十九日台國通字第0940038801號函。
    教育部(2006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95年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6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95年5月24日台國(二)字第0950075748B號令。
    許介麟、楊鈞池(2006)。日本政治制度(初版)。台北市:三民。
    許志雄(1992)。地方自治的觀念與理念。台北市:業強。
    許志雄(1992)。地方自治的觀念與理念。載於許宗力、許志雄、黃世鑫、劉淑
    惠、羅秉成、林志鵬著,地方自治之研究(初版)(頁3-15)。台北市:業
    強。
    許志雄(1992)。憲法之基礎理論(初版)。台北市:稻禾。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初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許育典(2006)。教育憲法的建構。載於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頁507-561)
    (初版)。台北市:元照。
    許宗力(1992)。地方自治監督。載於許宗力、許志雄、黃世鑫、劉淑惠、羅秉
    成、林志鵬合著,地方自治之研究(頁152-185)(初版)。台北市:業強。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初版)。台北市:元照。
    許添明(2003)。教育財政制度新論(初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許勝雄(1961)。法國教育行政制度。載於黃昆輝(主編),中西教育行政制度研
    究(頁193-257)。台北市:台灣商務。
    許慶雄(1991)。社會權論(一版)。台北市:眾文。
    郭為藩(1971)。法國教育及其他。台南市:開山。
    陳金貴(1990)。美國府際關係與府際管理的探討。行政學報,22,13-26。
    陳木金(1999)。從教育法學的重要本質理論看我國教育基本法的立法。國民教
    育,39(6),14-24。
    陳伯璋(2001)。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第一版)。高雄:麗文。
    陳志瑋(2005)。從全局治理角度論中央與地方協力關係之建構,財團法人國家
    展望文教基金會、台灣心會2005年8月27日主辦「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
    學術研討會。2006年4月20日取自:http://enadm.url.com.tw/ind/files/
    literature/4425.1730_4-0000u000a000O0v.doc
    陳延輝(1998)。德國立國精神的歷史發展。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2,152-173。
    陳怡如(2003)。英國教育改革趨勢:新管理主義。教育研究月刊,113,146-159。
    陳怡如(2006)。英國教育行政。載於江芳盛、鍾宜興主編,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頁249-300)。台北市:五南。
    陳明印(1999a)。國民教育法新修正條文之重點內涵及落實之道。台灣教育,578,
    42-49。
    陳明印(1999b)。從教育行政觀點看國民教育法的修正精神及內涵。國民教育,
    39(6),25-36。
    陳明印(2004)。英國國定課程學生成就評量制度。研習資訊,21(6),90-109。
    陳明印(2005)。從行政角度談國中小一綱多本之發展。研習資訊,22(3),18-36。
    陳秉璋(1984)。政治社會學(初版)。台北市:三民。
    陳佩烝(2006)。教育經費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調整及運用。主計月刊,612,10-15。
    陳奎憙(1995)。教育社會學(四版)。台北市:三民。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教育社會學(初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威達(2003)。從法制面探討我國網路咖啡屋管理之問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暨南大學。
    陳春榮(2005)。近年來政府教育經費的變動及因應策略。主計月刊,597,6-12。
    陳美珍(2006)。財部:雲縣若報備 駁回機率高。經濟日報。2006年3月24日
    A13版。
    陳虹彣(2005)。日本義務教育改革動向。比較教育,58,172-176。
    陳清秀(2005)。地方立法權之探討。載於黃錦堂等編著,地方立法權(初版)(頁255-301)。台北市:五南。
    陳連芳(2002)。從租稅立法政策論落實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途徑與實踐。政
    策研究學報,2,105-145。
    陳連芳(2003)。從府際觀點探討地方財政之道。財稅研究,35(5),181-210。
    陳堯聖(1986)。英國國會(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惠邦(2000)。德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8(1),38-54。
    陳朝建(2002)。精省後省之定位暨監督機制之研究——論省之法律地位與省政
    府功能之轉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台灣大
    學。
    陳慈陽(1997)。憲法規範性與憲政現實性(初版)。台北市:翰蘆。
    陳慈陽(1998)。地方自治權限爭議之解決——以垂直式之權限爭議為研究對象。
    中興法學,44,1-28。
    陳慈陽(1999)。論省與縣市之監督關係——以自治監督為研究對象。載於翁興
    利(主編),地方政府與政治(頁235-258),台北市:商鼎文化。
    陳慈陽(2005)。憲法學(第二版 )。台北市:元照。
    陳新民(2005)。憲法學釋論(第五版)。台北市:三民。
    陳榮裕、石文南(2003)。半數國中未常態編班 人本基金會調查 指中南部更
    嚴重。中國時報。2003年2月20日13版。
    陳德新(1994)。我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中國文化大學。
    陳樹村(1999)。地方自治監督與行政救濟。載於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
    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上)(頁249-274)。台北市:編印者。
    陸岳新(2006)。日本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特點及啟示——赴日本考察基礎教育的情況報告。世界教育信息,12,27-28。
    傅崑成等(編譯)(1991)。美國憲法逐條釋義—附模範州憲法。台北市:123資
    訊(三民總經銷)。
    單文經、陳明印(2002)。美國近十年國民教育的改革。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主辦,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58-82)。台北市:主辦單位。
    彭文賢(1996)。組織結構(初版)。台北市:三民。
    彭富源(2000)。中央與地方在國民教育上的權力分際——現行架構之解析與因應。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主辦「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頁509-527)。台北市:政治大學。
    彭新實(2005)。對日本義務教育費國庫負擔制度改革的思考。世界教育信息,3,9-11。
    曾建元(2005)。地方政府層級與跨域府際關係的安排。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
    基金會、台灣心會2005年8月27日主辦之「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學術研
    討會。2006年4月20日取自http://enadm.url.com.tw/ind/files
    /literature/4424.1627_3-0000u0x0a00F00v.doc
    湯梅英(2001)。落實教育基本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育權的保障。教育研究月
    刊,84,61-73。
    舒緒緯(2001)。教育基本法與學校發展。屏東師院學報,14,153-178。
    馮朝霖、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
    間觀點(頁69-115)。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黃光雄(1990)。英國國定課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初版)(頁379-399)。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吉實、蘇婉芬(2005)。我國教育經費與主要國家之比較分析。主計月刊,597,13-25。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初版)。台北市:東華。
    黃昆輝(1997)。國家發展會議的時代意義。載於黃昆輝等著,教育與文化(初
    版)(頁187-201)。台北市:五南。
    黃杰(1988)。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的一些回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九年
    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39-43)。台北市:台灣書店。
    黃炎東(1987)。地方自治的真義與至展望。中華日報。1987年12月25日,14
    版。
    黃啟禛(1997)。凍結省自治後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問題,月旦法學,24,23-28。
    黃政傑(1990)。課程評鑑(再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鉦堤(1999)。德國財政補助款制度之研究——以一般補助款制度為論述重點。
    載於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之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下)(初版)(頁
    341-376)。台北市:編印者。
    黃鉦堤(2005)。地方統籌分配稅款與稅課問題之研究。載於黃錦堂等編著,地
    方立法權(初版)(頁211-254)。台北市:五南。
    黃照耘(2006)。法國教育行政。載於江芳盛、鍾宜興主編,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頁301-354)。台北市:五南。
    黃照耘(2007)。法國中等教育改革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4,179-212。
    黃嘉雄(1993)。台灣教育行政之演進。載於徐南號(主編),台灣教育史(頁5
    至32)。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嘉雄(2004a)。課程評鑑概念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9,209-224。
    黃嘉雄(2004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課程評鑑理念分析。載於教育部編印,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理論基礎(一)(頁171-180),未出版。台北市:教育部。
    黃錦堂(1995)。地方自治法治化問題之研究(一版)。台北市:元照。
    黃錦堂(2000)。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初版)。台北市:翰蘆。
    黃錦堂(2001)。德國的府際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
    關係(初版)(頁251-289)。台北市:元照。
    黃錦堂(2005)。地方立法權的發展與議題。載於黃錦堂等編著,地方立法權(初
    版)(頁47-71)。台北市:五南。
    黃錦堂、李建良(1999)。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暨相關法制調整之研究。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黃錦堂、梁崇民、蔡茂寅、羅敏強(1986)。台北市與中央權限劃分之研究(市
    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63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藿(2002)。英國工黨政府的教改回顧與前瞻。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
    編),新世紀的教育遠景(初版)(頁347至378)。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藿(2003)。英國教育制度重要名詞之商榷。國立編譯館館刊,31,55-59。
    程韻舫(2005)。地方財政課責研究——以補助款制度為例。主計月刊,591,47-56。
    逯扶東(1994)。西洋政治思想史(第八版)。台北市:三民。
    楊一峰(1962)。中國地方自治新論(初版)。台北市:正中。
    楊佳陵(譯)(2004)。Friedman, M. F.著。美國法導論(American Law: An
    Introduction)(初版)。台北市:商周。
    楊武勳(2006)。日本教育行政。載於江芳盛、鍾宜興主編,各國教育行政制度比較(頁61-101)。台北市:五南。
    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一版)。台北市:商鼎文化。
    楊泰順(1994)。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的發展消長。載於彭錦鵬主編,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頁245-268)。台北市:中研院歐美所。
    楊深坑(2006)。國家管理、市場機制與德國近年來師資培育之改革。教育研究
    與發展期刊,2(1),119-143。
    楊瑩(2000)。教育機會均等。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際(頁3-23)。高雄市:麗文。
    溫明麗(2006)。1988以降英國教育改革對台灣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48,
    5-16。
    經濟日報(2006)。如何讓地方財源滾滾而來。經濟日報。2006年3月17日A2
    版。
    葉學志(1980)。美國教育。載於林清江(主編),比較教育(七版)(頁53-100)。
    台北市:五南。
    葛克昌(1999)。地方稅法通則與地方自治——地方稅法通則草案評釋。載於台
    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之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下)(初版)(頁427-466)。
    台北市:編印者。
    董保城(1999)。教育事項中央與地方權限之劃分與分工。載於台北市法規委員
    會編印,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下)(頁281-29-298)。台北市:編印者。
    董保城、謝碩彥(2002)。地方制度保障與自治監督。載於蘇永欽(主編),地方
    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頁67-104)。台北市:新台灣人基金會。
    董翔飛(1989)。地方自治與政府(再版)。台北市:五南。
    雷國鼎(1968)。教育行政。台北市:正中。
    雷國鼎(1981)。比較國民教育(再版)。台北市:三民。
    雷菘生(譯)(2000)。F. W. Nietzsche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ustra)(第二版)。台北市:台灣中華。
    廖達琪(1994)。美國國家與利益團體的關係初探——多元主義、組合主義、或
    新綜合藝體。載於彭錦鵬(主編),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頁183-208)。台
    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管歐(1987)。地方自治新論(八版)。台北市:五南。
    管歐(1996)。地方自治(初版)。台北市:三民。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初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蓋浙生、陳麗珠、黃世鑫、丁志權(1999)。我國教育經費籌措及其運作之研究:憲法第一六四條凍結後之因應。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趙永茂(1998)。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再版)。台北市:翰蘆。
    趙永茂(1998)。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再檢討。載於台灣省法規委員會委託國
    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1998年5月17日至5月18日主辦之
    地方自治權責劃分學術研討會輪文集,1-30。南投:暨南大學。
    趙永茂(2001)。英國府際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主編),府際關
    係(初版)(頁49-79)。台北市:元照。
    蔡茂寅、陳耀祥(2004)。地方自治監督與行政救濟之研究。內政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
    劉文仕(1999)。地方立法權——體系概念的再造與詮釋。台北市:學林。
    劉文仕(2003)。地方制度改造的憲政基礎與問題。台北市:學林。
    劉文華(2006)。日本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及其啟示。武漢市教育科學院學報,4(12),52-54。
    劉火欽(2005)。論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之修正。主計月刊,597,26-32。
    劉世忠(編譯)(1996)。Alan Grant著。美國政府與政治(The American political
    process)(初版)。台北市:五南。。
    劉先雲(1988)。台北市實施九年國民教育的經過與新竹縣高雄市試辦免試升學
    的回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
    (頁135-172)。台北市:台灣書店。
    劉明煌(1996)。中央與地方政治權力關係之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國立政治大學。
    劉明德(1998)。重構台灣縣市政府組織(初版)。台北市:翰蘆。
    劉慶仁(2007)。英國中等教育改革現況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4,155-249。
    劉慶瑞(1996)。中華民國憲法要義(修訂版)。台北:作者。
    歐陽教(1973)。教育哲學導論(初版)。台北市:文景。
    歐用生(2005)。日本課程決策的政治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65,1-16。
    歐用生(2006a)。建立課程的公共性——課程公共論述的危機與出路。教育研究集刊,52(1),1-27。
    歐用生(2006b)。台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2),1-26。
    歐陽教(1988a)。西洋現代教育思潮批判。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初版)(頁151-205)。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1988b)。觀念分析學派的教育思潮。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現代
    教育思潮(初版)(頁1-50)。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小娟(1997)。法國行政體制。北京市:中國法制出版社。
    潘振球(1988)。片憶九年國民教育的實施——從國校畢業生志願就學方案的議
    訂到九年國民教育的全面實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九年國民教育
    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123-134)。台北市:台灣書店。
    蔡天助(2001)。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兩岸地方菁英態度傾向之比較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國立中山大學。
    蔡秀卿(1999b)。環境˙衛生行政法規上權限劃分之現狀與問題點——以廢棄物
    清理法規為例。載於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之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下)
    (初版)(頁309-329)。台北市:編印者。
    蔡秀卿(2001)。日本中央與地方及地方間之關係。載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
    樹(主編),府際關係(初版)(頁145-179)。台北市:元照。
    蔡秀卿(2003)。地方自治法理論(初版)。台北市:學林。
    蔡宗珍(1998)。從憲法觀點論未來地方自治基本法的合理修正方向。載於台灣
    省法規委員會委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1998年5月17日至5月18日主辦之地方自治權責劃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66),南投縣。
    蔡宗珍(2005)。地方自治法規之效力及其監督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094-000000AU601-001)。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蔡茂寅(1999a)。日本之地方自治——以自治立法權之介紹為中心。載於台北市
    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之地方自治法學論輯(上)(初版)(初版)(頁3-28)。
    台北市:編印者。
    蔡茂寅(1999b)。地方財政問題初探。載於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之地方自
    治法學論輯(下)(初版)(頁383-413)。台北市:編印者。
    蔡茂寅(2002)。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問題之研究。載於李鴻禧等合著,台灣憲
    法之綜剖橫切(頁379-417)(初版)。台北市:元照。
    蔡茂寅(2003)。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初版)。台北市:學林。
    蔡茂寅(2006)。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二版)。台北市:學林。
    蔡茂寅、王能君(譯)(2002)。日本地方自治法。內政部編印,未出版。
    蔡茂寅、林明鏘(2004)。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研究——權限劃分與爭議協調
    機制之建立(初版)。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蔡啟清(1980)。台灣地方自治制度與世界地方自治制度之比較及其成就。載於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的政治建設——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年(頁
    191-204)。南投縣:編印者。
    蔡清華(2003)。美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初版)(頁
    263-302)。台北市:師大書苑。
    衛芷言(2004)。我國公共事務劃分之法制規範——一個新制度論的觀點。國立
    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又平、侯漢君、姚朝森、黃烈修、郭正亮、陳恆鈞、陳銘祥(譯)(1999)。Michael G. Roskin著。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Countries and concepts: an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台北市:韋伯文化。
    鄭玉卿(2001)。從歷史觀點析評教育基本法之理念與時代意義。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初等教育學刊,9,113-134。
    鄭妙蓉(2000)。地方自治立法權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初版,輔仁大學。
    鄭武國(譯)(1999)。Anthony Giddens著。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初版)。
    台北市:聯經。
    鄭進丁等(譯著)。日本國民教育有關法規。屏東縣:屏東縣政府。
    蕭文生(2000)。地方自治團體民選公職人員之監督——解職與停職。國立中正
    大學法學集刊,3,49-77。
    蕭芳華(1998)。台灣教育權限劃分之政策分析——從地方自治精神看台灣教育。
    研考報導,43,88-101。
    錢乘旦、陳曉律、潘興明、陳祖洲(1997)。二十世紀英國(一版)。香港:商務
    印書館。
    戴宇志(2000)。第四次修憲後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
    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聯合報(2003)。爭取能力分班權 苗栗發起連署 認為能力分班有助提升學測
    成績 各縣市反對贊成聲音都有 教育部說常態編班政策不會改變。聯合報。
    2003年12月2日B8版。
    聯合報(2006)。胡志強:杜正勝非皇帝「不能一道命令就喊停」 擬提訴願 卓
    伯源:國二、國三生怎麼辦。聯合報。2006年5月19日A5版。
    薄慶玖編著(2002)。地方政府與自治(第五版)。台北市:五南。
    薛光祖(1988)。從志願就學方案到九年國民教育實況紀要。載於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231-274)。台北市:台
    灣書店。
    薛波(主編)。元照英美法詞典(第一版)。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謝文全(1993)。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第八版)。台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初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文全(2006)。比較教育行政(第四版)。台北市:五南。
    謝瑞智(1992)。比較憲法(初版)。台北市:作者(地球總經銷)。
    謝瑞智(2000)。活用憲法大辭典。台北市:文笙。
    鍾泰德(1978)。地方自治的理論與制度(初版)。台北市:正中。
    韓國棟(2003)。未常態編班 要扣補助款。中國時報。2003年10月14日A8
    版。
    薩孟武(1974)。中國憲法新論(初版)。台北市:三民。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6)。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治國原則在我
    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教
    改叢刊AA03)。台北市:政治大學法律學系。
    羅志淵(1965)。法國政府及政治。台北市:正中書局。
    羅志淵(1970)。地方自治的理論體系(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
    羅志淵(1994)。美國政府及政治(二版)。台北市:正中。
    羅秉成(1994)。從地方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區分論地方自治之保障。國立台
    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國立台灣大學。
    羅秉成(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檢討——兼論憲法第十章之修廢問題。
    新竹律師會刊,2(1),4—21。
    嚴家淦口述、徐圓圓筆錄(1988)。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
    編),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二十週年紀念文集(頁31-38)。台北市:台灣書店。
    蘇永欽(2002)。要改良民主政治的體質必先改善地方自治。載於作者(主編),
    地方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頁i-vi)。台北市:新台灣人文教基金
    會。
    蘇永欽(2006)。部門憲法——憲法釋義學的新路徑?載於作者(主編),部門憲
    法(初版)(頁3-31)。台北市:元照。

    二、日文部分

    ぎようせい(2003)。文部法令要覽(平成15年版)。東京都:ぎようせい株式
    會社。
    久世公堯(1971)。地方自治法:動態的地方自治制度。東京市:學陽書房。
    文部科學省(2006)。文部科學白書:教育改革と地域‧家庭の教育力の向上(平成17年版)。東京都:國立印刷局。
    市川須美子、浦野東洋一、小野田正利、窪田真二、中嶋哲彥、成嶋隆(編集)(2006)。教育小六法(平成18年版)。東京都:學陽書房。
    沖原豐(1988)。改訂教育法規概說(改訂第九刷)。東京都:第一法規。
    神田修、住田正樹、南里悅史、望田研吾(1992)。現代教育の課題(初版第二
    刷)。東京都:北樹出版。
    兼子仁(1976)。教育權の理論。東京:勁草書房。
    兼子仁(1978)。教育法(新版)。東京:有斐閣。
    兼子仁(1998)。自治体法學全集(一)。東京市:學陽書房。
    教育制度研究會(1991)。要說教育制度(全訂版第二刷)。東京都:學術圖書。

    三、英文部分
    Almond, G. A., & Powell, G. B. Jr. (1996).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College.
    Anderson, W. (1960).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review.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nk, B. J., & Biddle, B. J. (1997).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in education. In L.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32-42).New York: Pergamon.
    Banton, M. (1965). Rol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Tavistock.
    Biddle, B. J. (1979).Role Theory: Expectations, 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ottomore, T.(1979). Political sociology. London: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York: Harper & Row.
    Cambron-McCabe, N.H., McCarthy, M .M., & Thomas, S.B. ( 2004). Public school law: 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s(5th ed.). Boston: Pearson.
    Cameron, D. (2001). The structure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67, 121-127.
    Carmichael, P. (1995).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in the 1980s: Glasgow and Liverpool compared. Brookfield, VT: Avebury.
    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 (1999). A brief history of the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 Why it began & why it’s still needed. Retrieved 21 October 2006, from http:// www.eric.ed.gov/sitemap/html_0900000b80090b84.html.
    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 (2002). A new federal role in education. Retrieved 21 October 2006, from http://www.cep-dc.org/fededprograms/
    newfedroleedfeb2002.htm.
    Chambers 21st century dictionary (2001). Competence and competency. 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entry/1195702
    Chubb, J. E. & Hanushek, E. A. (1990). Reforming educational Reform. In Henry J. Aaron(Ed.). Setting national priorities (pp. 213-247).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hubb, J. E. & Moe, T. M. (1988). No school is an island: Politics, markets ,and education. In Boyd, W. L. & Kerchner, C.T. (Eds.), The politics of excellence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1987 yearbook of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association (pp.131-142).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2000). Competence. 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entry/2632223
    Convey, F., & Vigouroux-Frey, N. (2000). France. In Colin Brock and Witold Tulasiewicz (Eds.). Education in s single Europe (pp.143-163). New York: Routledge.
    Convey, C., & Merritt, A. (2000). The United Kingdom. In Colin Brock and Witold Tulasiewicz (Eds.). Education in s single Europe (pp.377-403). New York: Routledge.
    Corbett, A. (1996). Secular, free and compulsory: Republican values in French education. In Anne Corbett and Bob Moon (eds.), Education in Franc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Mitterand years, 1981-1995, 5-21. NewYork:
    Rouledge.
    Coulson, M. (1972). Role: A redundant concept in sociology? Some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In J. A. Jackson (Ed.) Role (pp.107-128).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yton, J. (2000). Recent litig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state-local power balance: Liberty and equity in governance, litigation, and the school finance policy debate. In N. D. Theobald & B. Malen (Eds.) Balancing local control and state responsibility for K-12 education (pp.93-119). Poughkeepsie, NY: Eye on Education.
    Denhardt, R. (1993). The pursuit of significance: Strategies for managerial succes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Belmont, CA: Wadsworth.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York: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law, Peter Collin Publishing (2000). Competence or competency. 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
    entry/992275
    Downie, R.S. (1971).Roles and values: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ethics. London: Methuen.
    Easton, D. (1953).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Knopf.
    Edwards, N. (1955). The courts and the public school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ock, H. J. (1986). Local government, Politicians,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in local authorities (2nd ed.). London: Methuen.
    Encyclopedia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0). Competence.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entry/864375
    Eulau, H. (1986). Politics, self, and society: A theme and vari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urojargon (2004). Competence. 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entry/4667858
    Fleurke, F. & Willemse, R. (2004). Approaches to decentralization and local autonomy: A critical appraisal. Administrative theory & praxis, 26(4), 523-544.
    Forsyth, D.R.(1999). Group dynamics (3rd ed.).New York: Wadsworth.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trans.Hurley, 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lynn, N. (1993).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2nd ed.).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Friedman, I. C. (2004). Education refor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George, J. M. & Jones, G. R. (1996).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
    Gordon, C. (1972). Role and value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cycle. In J. A. Jackson (Ed.) Role (pp.65-105).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rtner, H. F., Mahler, J., & Nicholson, J.B. (1987). Organization: A public perspective. Chicago, IL: Dorsey Press.
    Gray, J. L. & Starke, F. A. (198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4th ed.).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Green, A. (1990).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 France and the USA.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Greenberg, J. & Baron, R. A. (1995).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uthrie, J. W. & Reed, R.J. (1986).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 leadership for American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Hanson, E. M. (1997). Strategies of 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Key questions and core issu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6(2), 111-128.
    Heller, H. & Edwards, P. (1992). Policy and power in educ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EA. London: Routledge.
    Henkin, L. (1994). A new birth of constitutionalism: Genetic influences and genetic defects, in Rosenfeld, M. (Ed.) Constitutionalism,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legitimac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Heywood, A. (2000). Key concepts in politics. NewYork: Palgrave Macmillan.
    Hult, K. M., & Walcott, C. (1990). Govern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Politics, structure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Pacific Grove, CA: Broohs/Cole.
    INCA (2005a). INCA summary profile – Education in the USA. Retrieved 1 November, 2006 from http://www.inca.org.uk/usa-system-mainstream.html.
    INCA(2005b). INCA summary profile – Education in Germany. Retrieved 31, October,2006 from http://www.inca.org.uk/germany-system-mainstream.html
    INCA (2005c). INCA summary profile – Education in the Japan. Retrieved 1 November, 2006 from http://www.inca.org.uk/usa-system-mainstream.html.
    INCA (2005d). Japan: Organization/control of education system. Retrieved 1 November, 2006 from http://www.inca.org.uk/usa-system-mainstream.html.
    INCA (2007). Japan: Curricula(age 3-19). Retrieved 25 July, 2007 from http://www.inca.org.uk/1465.html.
    Kandel, I. L. (1933). Comparative educati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Keen, L. & Scase, R. (1998). 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rhetoric and reality of chang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imbrough, R.B. (1964).Development of a concept of social power. In Cahill, R.S., & Hencley, S.P. (Eds.)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in the local community (pp.93-110) . Danville, Ill.: Interstate Printers & Publishers.
    KMK(2006). Standing Conference of the Ministers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ffairs of the Länder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Retrieved 3,November,2006 from http://www.kmk.org/aufg-org/home.htm?eng.
    Koontz, H. & Weihrich, H. (1990).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Korn, F. W. (2000). Germany. In Colin Brock and Witold Tulasiewicz (Eds.). Education in s single Europe (pp.164-183). New York: Routledge.
    Kubow, P. K., & Fossum, P.R. (2003). Comparative education: Exploring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Landis, J.R. (1989).Sociology: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7th ed.).Belmont,CA:Wadsworth.
    Leavitt, H. J., Dill, W. R., & Eyring, H. B.(1973).The organizational world.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Lenski, G. & Lenski, J. (1974).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Lenski, G. & Lenski, J. (1974).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Levin, W. C. (1991).Sociological ideas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Levine, C. H., Peters, B. G., & Thompson, F. J. (1990).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llenges, choices, consequence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Little, Brown
    Higher Education.
    Long, N. E. (1986). Power and administration. In Rourke, F. E. (Ed.), Bureaucratic power in national policy making (pp. 1-16) (4th ed.).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Loughlin, M. (1996). Legality and locality: The role of law i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agar, E. (2001). Bully pulpits: Posturing, bargaining, and polarization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of the America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01).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2(09),(UMI No. 3026372)
    Martin, A. D. (1998).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Saint Louis, Missouri, 1999).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9(09),(UMI No. 9905212)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Law (1996). Competence. 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entry/5174207
    MEXT (2006). FY 2005 white paper on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trieved 5 July 2007, from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06101913.htm
    Midwinter, A. (1995). Local government in Scotland: Reform or decline. London: Macmilan.
    Mittchell, D. E., & Treliman, J. E. (1997). Authority and power i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In L.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416-421). Oxford, UK: Pergamon.
    Nicholas, H. G. (1986). The na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PSI (2003). Local Government Act 2003.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06 from http://www.opsi.gov.uk/acts/acts2003/30026--d.htm#23.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4th ed.).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 Competence. Retrieved 28 September 2006, from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http://dictionary.oed.com/cgi/entry/
    50045525?single=1&query_type=word&queryword=competence&first=1&max_to_show=10
    Parsons, T. (1951).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Ill.: Free Press
    Peters, B. G. (1988). Comparing public bureaucracies. Tuscaloosa, AL: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Peters, B. G. (1993). American public policy: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3rd ed.). Chatham, NJ: Chatham House.
    Peters, R. S. (1960). Education as initiation. In R. D. Archumbanlt (Ed.).,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ierre, J. & Peters, B. G. (2000). Governance, politic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lunkett, R. P. & Attner, R. F. (1994).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5th ed. ). Belmont, CA: Wadsworth.
    Popitz, H. (1972). The concept of social role as an ele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 In J. A. Jackson (Ed.) Role (pp.11-39).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nney, A. (1996).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Rebore, R.W. (1985).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management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hodes, R.A.W. (1999). Control and power in central-local government relations (2nd ed.). Brookfield, VT.: Ashgate.
    Rhodes, R.A.W.(1985). "A squalid and politically corrupt process?"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the post-war period',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11(6), 35-57.
    Rich, J. M. (1974).Challenge and response: education in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obbins, S. P. & Coulter, M.(1999). Management (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Ruddock, R. (1969).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Rushefsky, M. E. (1990). Public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ergiovanni, T. J., Burlingame, M., Coombs, F. S., & Coombs, P.W. (1992).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3rd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
    Sartori, G. (1962). Constitutionalism: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6(4), 853-864. Retrived June 4, 2006, from http://www.jstor.org/journals/apsa.html.
    Sharpe, L. J. (1979). Decentralist trend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London: Sage.
    Simeon, R. (1972). Federal-provincial diplomacy: The making of recent policy in Canad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Smith, M.J. (1993). Pressure, power and policy: State autonomy and policy networks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Snider, C. F. (1937).County and township in 1935-1936.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31, 909-916.
    Spring, J. (1998). American education (8th ed.). Boston: McGraw-Hill.
    Spring, J. (2004). American education (11th ed.). Boston: McGraw-Hill.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2003). Competence. Retrieved 25 September 2006, from xreferplus. http://www.xreferplus.com/entry/4075234
    The Grolier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81). Competence. Danbury, Connecticut: Grolier Incorporated.
    Thomas, E. J. & Biddle, B. J. (1966a).The Nature and history of role theory. In Thomas, E. J. & Biddle, B. J. (Eds.) Role Theory: Concepts and Research (3-19).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homas, E. J. & Biddle, B. J. (1966b).Basic concepts for classifying the phenomena of role. In Thomas, E. J. & Biddle, B. J. (Eds.) Role Theory: Concepts and Research (23-6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iedt, S.W. (1966).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R.H. (1956). Role-taking, role standpoint, and reference-group behavio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1(4), 316-32.
    U.S. Census Bureau(2002).United States census 2000.Retrieved 16 October 2006, from http://www.census.gov/prod/2002pubs/c2kprof00-us.pdf.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7).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07(NCES2007-064). Washing,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ldo, D. (1980).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ummary view.
    Novato, CA: Chandler & Sharp.
    Wikipedia (2006).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of England. Retrieved 9, November, 2006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Administrative_divisions_of_England.
    Whitty, G., Piwer, S., & Halpin, D.(1998).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Bristol,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D., & Game, C. (2002).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3rd ed.). Basingstoke: Palgrave.
    Wright, D. S. (1974).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 analytical overview. The Annals, 416, 1-16.
    Wright, D. S. (1988).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Wright, D. S. (1989).The origins, emergence, and maturity of federalism and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Two centuries of territory and power. In J.Rabin, W. B. Hildreth, & G. J. Miller (Eds.), Handbook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p.331-386). New York: Marcel Dekker.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