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佳琪 |
---|---|
論文名稱: |
建安詩人生死觀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2 |
中文關鍵詞: | 生死觀 、建安七子 、三曹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1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生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文人關注的議題。生死主題的書寫,更是無法離開時代的觀察。佛洛姆在《自我的追尋》中提及人的存在恆有一個「二分律」的問題,在生存上面臨「生與死」的矛盾;意圖實現個人潛能的過程中,則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建安文學是典型的亂世文學,漢魏之際,天災不斷、戰亂頻仍,導致社會秩序遭受空前破壞,出現新舊思潮相互激盪的情況。詩人在此殊境中,對於人命危淺、時不我與,往往有著極深的喟嘆,同時激發出奇崛獨特的生命意識。緣此,本論文將以歷時性的角度,從文學思想探求先秦時代至漢魏文人的生死思潮;以共時性的方式,從建安詩人的文本書寫中,鉤稽出詩人對待生死的態度。
論文第一章除了敘述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界定外,亦將對建安時期的斷限作一界義。本論文題為建安詩人生死觀研究,生死的淵源自古即有,故第二章諦觀生死流變,嘗試從先秦到漢代,觀察詩人死亡觀念的建立與變化。第三章則對建安詩人的生死悲嘆之時空場景,加以分析與探究。就建安時代背景、建安詩人的時間意識與建安詩人的空間意識的形成及文本書寫,進行全面的考察。第四章則是以曹操、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之生死文本書寫,進行詩人生命意識的觀察。第五章則據前四個章節歸納建安時期詩人的生死觀特色以及建安時期詩人之創作文本與生死觀對魏晉文學的影響。希望能藉此研究進路,爬梳出這一時代的詩人們處境維艱,不論入仕與隱居,均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心靈或肉體上的打擊,因此也造成他們在複雜環境中的複雜心情,通過詩歌隱微曲折地表現出來。本論文的研究,期望經由分析建安文學中的生死意識,可以一窺建安詩人生命價值觀的蛻變。
參考書目(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壹、古典文獻(含今人校釋箋釋之著作)
(一)
朱熹,《四書集注》,台灣,中華書局,1958年4月。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阮元刻本,《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二)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二版。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6月,二版八刷。
范瞱,《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二版四刷。
韋昭,《國語韋氏解》,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二刷。
楊家駱,《晉書人名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楊家駱,《東漢會要》,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三)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王忠林,《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9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張之,《世說新語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陳鼓應,《老子註譯與評介》,香港,中華書局,1990年12月重印本。
陳喬楚,《人物志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應劭,《風俗通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劉正浩等,《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8月二版一刷。
劉劭,《人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四)
王昌會,《詩話類篇》,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里仁書局,1992年7月。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里仁書局,1992年7月。
朱任生,《詩論分類纂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李宗桐,《兩漢魏晉十一家文集》,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
余紹初,《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7月。
沈德潛,《古詩源》,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阮福傳,《文筆考》,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7月四版。
林家驪,《賈長沙集》,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周啟成等,《昭明文選》,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周振甫,《文心雕龍注譯》,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
徐師曾,《詩體明辨》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陸維釗,《三曹晉南北朝文選》,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
黃叔琳,《文心雕龍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58年台一版。
黃節等,《魏晉五家詩注》,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姜亮夫,《重訂屈原賦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夏傳才,《曹丕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陳廷傑,《詩品注》,里仁書局,1992年。
郭茂倩,《樂府詩集》(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曹操,《曹操集》,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
曹植,《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6月。
曹操、曹丕、曹植,《三曹集》,岳麓書社,1992年10月。
逯欽立,《先秦漢魏南北朝詩》,木鐸出版社,1984年6月。
楊家駱,《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嚴可均,《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
詹瑛,《文心雕龍義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羅立乾,《新譯文心雕龍》,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貳、當代論著(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7月。
王力堅,《六朝唯美詩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7月十刷。
王巍,《建安文學研究史論》,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
王巍,《三曹評傳》,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
王巍,《建安文學概論》,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
王鍾陵《文學史新方法論》,蘇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月七刷。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8月。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99年2月。
王邦雄,《中國哲學史》,國立空中大學印行,1995年8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1992年9月二刷。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鳴宇出版社,1980年5月。
田文棠,《魏晉之大思潮論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江建俊,《建安七子學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江建俊,《漢末人倫鑑識之總理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8月五刷。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五刷。
李建中,《心哉美矣──漢魏六朝文心流變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 月。
李劍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經濟史稿》,北京,三聯書店,1959年5月。
李安仁,《六朝時代學者之人生哲學》,上海,正中書局,1946年。
李則芬,《魏晉南北朝歷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
李寶均,《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1年。
李景華,《建安文學述評》,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4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台灣開明書店,1948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8年9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1987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民1989年6月。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民1994年1月。
洪順隆,《由隱逸到宮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1984年7月。
胡國治,《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台北,金園出版公司,1983年。
孫明君,《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台北,文津出版社,民1995年1月。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4月。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書局,2003年。
許抗生,《魏晉玄學史》,陝西師範大學,1989年 7月。
張儐生,《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 2月。
張康譯、亞斯培著,《哲學淺論》,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台北,里仁書局民,1997年4月。
湯用彤,《玄學、文化、佛教》,廬山出版社,197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4月八版。
勞幹,《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
楊筠如,《九品中正與六朝門閥》,台北,商務印書館,1930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年。
趙煇,《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上)》,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9月三刷。
劉師培,《中古文學史》,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7月四版。
劉汝霖,《東晉南北朝學術編年六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月。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魏晉思想》(乙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陳安仁,《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
陳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陳飛之,《三曹詩論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10月。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與文學生命主題》,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一版三刷。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釋》,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3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魏晉思想》(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東方出版社,1992年9月。
森野繁天,《六朝古小說語彙集》,日本,朋友書店,1990年。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1996年5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1996年10月。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3年7月。
林田慎之助,《中國中士文學批評史》,創文社東洋學叢書,1980年2月。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日本,同朋社,1984年。
黎傑,《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
鄒紀萬,《魏晉南北朝史》,台北,長橋出版社,1979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8月。
嚴耕望,《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台北,中央研究院,1962年7月。
程舜英,《魏晉南北朝教育史資料》,北京師大出版社,1988.年12月。
韓國磐,《魏晉南北朝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月。
艾瑪紐埃爾‧勒維納斯著、余中先譯,《上帝、死亡與時間》,香港,三聯書局,1997年4月。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台北,谷風出版社,1993年6月。
姚崇編譯,《新史學‧概念化史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9年。
Joanne Wieland-Burston著、宋偉航譯,《孤獨世紀末》,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1月。
勒范恩(Robert Levine)著、馮克芸等譯,《時間地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10月。
參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威仁,〈詩社、詩史、詩潮、新世代〉,收錄於《海峽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詩歌藝術學會主辦,1998. 9. 26-27,頁l-21。
尤雅姿,〈論魏晉士人時空意識之發生發展與體驗〉,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文史學報第二十七期,文史學報編輯委員會主編,1997年6月。
王巍,〈近年來建安文學研究綜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收錄於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4年第3期,頁126-131。
王利鎖,〈試論建安時期的宴遊詩〉,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1年第3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9-94。
王紹良,〈曹植二題〉,收錄於《北方論叢》1988年第3期。
王永平,〈論荀彧--兼論曹操與東漢大族的關係〉,收錄於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第3期(總第3期),揚州大學學報編輯部,1997年 5月30日,頁 56-61。
王偉英,〈試論建安詩風的慷慨--功名理想對情感的昇華〉,收錄於《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
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收錄於《中外文學》第六卷四期,1977年9月。
李文初,〈從人的覺醒到「文學的自覺」--論「文學的自覺」始於魏晉〉,收錄於《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2期,頁45-53。
李曉陽,〈論曹操文章的風格〉,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1年第3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 95-100。
李中華,〈從三曹七子到二十四友一試論魏晉文人集團與文學精神的演變〉,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5年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 97-103。
李洲良,〈三曹詩的意象與風格〉,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1年第10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集,頁 112-117。
李南綱,〈試論三曹詩歌的審美特徵〉,收錄於《東北師大學報》1983年第2期。
江艷華,〈魏晉南北朝詠史詩論略〉,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4年第11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70-74。
何世盛,〈略論曹操的詩歌風格〉,收錄於《許昌師專學報》1987年第2期。
林文月,〈論曹操之為人及其作品〉,收錄於《澄輝集》,洪範書店,1983年。
胡大雷,〈略論魏晉南北朝文人詩歌的發展線索與規律〉,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89年第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4-93。
徐宗良,〈傳統生死觀與中醫養生保健〉,收錄於《醫古文知識》1997年第3期,中醫文化,頁8-11。
徐國榮,〈漢魏名士的人格萎縮與通脫之風〉,收錄於《學術月刊》1997年第8期,1997年8月20日出版,頁60-63。
孫敏強,〈「力」的文學:試談建安風骨〉,收錄於《寧波師院學報》1985年第4期。
施憲英,〈骨氣奇高、詞采華茂一略論曹植和他的五言詩〉,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89年第4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5-90。
涂光社,〈《序志》篇的生命意識〉,收錄於《廣東民族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總第39期),1997年3月,頁7-10。
唐躍,〈「建安風骨」是對建安文學美感特徵的概括〉,收錄於《建安文學研究文集》,黃山書社1984年版。
黃瑩暖,〈儒家的生死觀〉,台北,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二期,2001年5月,頁189。
陳飛之,〈王粲後期的詩賦更具有建安文學的時代特色〉,收錄於《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85年第1期。
陳飛之,〈曹丕詩歌的內容與風格〉,收錄於《廣西師大學報》1986年第2期。
陳祖美,〈建安詩風的演變〉,收錄於《光明日報》1984年11月20日。
陳忠,〈論建安詩派〉,收錄於《許昌師專學報》1991年第1期。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收錄於《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討》,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張亞新,〈孔融的思想、性格與文風〉,收錄於《貴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銳聲,〈獨步漢南的建安詩人王粲〉,收錄於《藝術》1983年第5期。
張士驄,〈論曹操詩歌的創作道路〉,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89年第4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74-83。
張廷銀,〈二曹文學觀異同〉,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5 年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270-274。
張鈞莉,〈從遊仙詩看曹氏父子的性格與風格〉,收錄於《中外文學》第20卷5期,1991 年10月,頁 95-121。
張高評,〈建安詩人與悲情意識--以三曹七子詩歌為例〉,收錄於《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印,1996年5月,頁 183-222。
張文勳,〈建安文學與三曹創作的風格〉,收錄於《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85 年2期。
張國星,〈慷慨、哀美、人--也說建安詩風〉,收錄於《文學遺產》1987年第6期。
潘嘯龍,〈激盪千秋的慷慨悲壯之詠—略談「建安文學興起之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辦資料中心,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4年第3期,頁131-135。
鄭毓瑜,〈推移中的瞬間—六朝士人於「歎逝」、「思舊」中的「現在」體驗〉,。
錢志熙,〈論中國古文文學生命的盛衰之變及其社會背景〉,收錄於《文學遺產》1997年四月號,頁13-21。
翁家禧〈中國古文論史上的日出--魏晉南北朝文論的精神力量探源〉,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4年第3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 295-302。
劉躍進,〈中國古代文人創作態勢的形成一從古詩十九首及南朝文學談起〉,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2年第1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73- 79。
劉朝謙,〈生命臍帶的缺失與新的生存時空一從曹操的生命「越軌」看建安文人之「在」〉,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3年第9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5-90。
劉文忠,〈建安文學對六朝文學的影響〉,收錄於《文學遺產》1985年第2期。
章建新,〈曹丕詩歌與樂府〉,收錄於《安徽大學學報》1984年第2期。
裴登峰,〈曹植詩歌意境美探析〉,收錄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3年第1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7-92。
裴登峰,〈曹植詩歌的陰柔之美〉,收錄於《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
雷家驥,〈曹操父子的生命體驗〉,收錄於《歷史月刊》第21期,頁21-23。1989年10月。
顧農,〈曹操游仙詩新論〉,收錄於《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3 年第1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頁82-86。
葉嘉瑩講、安易等整理,〈建安詩歌講錄(一至九講)〉,收錄於《國文天地》11卷9期至12卷9期,1996年2月至1997年2月。
詹福瑞,〈建安時期士人的政治地位、社會意識與文學思潮〉,收錄於《天府新論》1991年第4期。
謝大寧,〈才性四本論新詮〉,收錄於《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頁 823-844。文津出版社,國立成功大中文系主編1993年11月。
肆、 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 博士論文
李玲珠:《魏晉自然思潮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吳冠宏:《魏晉士風新探—以「情」為主要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徐麗真:《世說新語呈現之魏晉士人審美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張森富:《六朝文學與思想心靈境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鑒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黃雅淳:《魏晉士人之悲情意識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謝大寧:《從災異到玄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9年。
(二) 碩士論文
丁威仁:《三曹時代北地文士「惜時生命觀」研究—以建安七子與曹氏父子之詩歌為研究對象》,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卜敬姬:《世說新語中人物品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方碧玉:《魏晉人物品評風尚探究—以《世說新語》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王岫林:《由「適性安命」到「達生肆情」—西、東晉士人應世思想之轉折》,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銘惠:《魏晉詩歌悲怨意識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吳惠玲:《世說新語之人物美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品瑤:《魏晉士人心理困境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志孟:《世說新語人物考》,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吳炳輝:《六朝哀挽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許尤娜:《魏晉隱逸的內涵—道德與審美側面之探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碧璉:《屈原與楚文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戴士媛:《魏晉文學之生死觀研究—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