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侯潔之
論文名稱: 道南學脈觀中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 莊耀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道南學脈觀中功夫楊龜山李延平羅豫章理一分殊默坐澄心從容默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4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北宋時期,洛學盛行,楊龜山身為程門高弟,明道甚喜之,及其南歸,更有「吾道南矣」之歎。自其傳道東南,一傳羅豫章,再傳李延平,後世遂以道南學脈稱之。楊龜山根據《中庸》中和說法,開創「體驗未發」的功夫,並以之傳後。高弟羅豫章專主之,附以靜坐形式,並據此自修教人。延平承之,一如其師,將學問重心全置於未發功夫的拓展上,使功夫內涵益趨完密。在龜山,其思想範圍非僅止於此,然為後學繼承者,則專在未發功夫。因此,未發觀中的功夫,可謂聯繫道南傳承的主軸,同時也是這一脈絡的主徵,故又稱為「道南指訣」。
    受到程門論中和風氣的影響,楊龜山奠基於前儒對於已發功夫創闢的基礎上,根據《中庸》的已發未發說,將《中庸》的未發說功夫化,於喜怒哀樂未發之際,建立體證德性之源的功夫,以期由中導和,引生真正的道德行為。龜山以「正心」的概念為核心,以未發與已發為界分,開展內外兩層的功夫。內層的功夫,乃在喜怒哀樂未發之際,默識未發之中,為道德實踐的本質關鍵。外層(合內外)的功夫,是在體中的根柢基礎上,續以無間斷地自我操存,而能在與物相接時,依循所體證的中體,自然發用為如理中節的道德活動。在龜山,內外之合,是由定內通外的次第而致。因此,從功夫的次第而言,龜山所創建的觀中的修養方法,可分為主要功夫與輔助功夫。前者是體證內在主體的本質實踐方法,以未發觀中為進路;後者是觀中的後續功夫,含誠、敬、格物致知等路數,以存養無息為要義,以助成未發之中的具體呈現與落實為歸趨。
    羅豫章為龜山嫡傳,專主未發觀中的功夫。他吸取禪宗的靜坐法相,納入觀中修養中,作為歸還未發、肯認中體的手段,其後並以相對靜坐的方式,向延平親身示範體中之道。延平繼承靜坐之法,循龜山所開出的觀中進路,進一步對修養內容作細部的補充。其推闡處大抵有三:其一,對心物關係有較縝密的討論。其二,對靜中體認實虛的檢驗。其三,「理一分殊」的功夫化。
    至於觀中修養的理想境界,在龜山以「理一分殊」表示。他借助體用觀,證成「理一」與「分殊」的同一性,並從倫理實踐的意義詮釋體用間的關係。觀中所觀者,即天下之理的根源,而分殊乃依於理一所顯發的具體道德活動。而在延平則以「洒落融釋」表示。延平較楊羅二師,更重視學者在見體後、於中體發用之際的生疏、不自然感,並提出「理會分殊」的對治方法。所謂「理會分殊」,即親身面對現實存在的種種曲折之勢,細察分殊事理,練習依據靜中肯認的中體,發顯為如理合度的言行。在反覆體察事理中,漸涵漸養中體,功夫益趨純熟,使中體不復停滯於抽象狀態中,而能於接物之際,自然稱體發用,即「洒落融釋」境界的體現。
    從龜山以至延平,皆以未發觀中為體證本體的關鍵,並圍繞此核心功夫,開展誠敬、格物致知、理會分殊等輔助方法。至於觀中修養在內容的拓展上,主要分為兩線:一者是在靜復見體之前,由發還向未發的方法;一者是在靜復見體之後,由未發通達發用的要道。前者根基於龜山的「默會」指訣,經從彥定為靜坐之法;後者則循龜山合內外的誠敬功夫,由延平進一步提出「理會分殊」的功夫,以及「洒落融釋」的境界。二者在功夫的段落雖有前後之別,然皆貫串體中的旨要,而匯歸於觀中功夫的根本脈絡。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檢討 3 第二節 本文寫作之目的與預期成果 6 第二章 道南學脈的界定與代表人物 9 第一節 道南學脈的界定 9 第二節 道南學脈的代表人物 16 一、楊龜山 16 二、羅豫章 26 三、李延平 29 第三章 觀中修養的淵源 33 第一節 已發功夫的推進 33 第二節 《中庸》的功夫化 35 第三節 禪宗的影響 38 第四章 觀中修養的根本功夫 43 第一節 觀中修養之「中」的義涵 43 一、中與性理的關係 43 二、未發之中 59 三、時中與權中 62 第二節 觀中修養的觀法 70 一、觀識要旨 70 二、默坐體認 83 第五章 觀中修養的輔助功夫 92 第一節 合內外之道 92 一、誠敬功夫 92 二、格物致知 111 第二節 兼看已發 119 一、檢驗已發 119 二、理會分殊 123 第六章 觀中修養的理想境界 132 第一節 理一分殊 132 第二節 洒然融釋 143 第七章 結論 155 參考書目 161

    一、楊龜山著作
    《楊龜山先生全集》 清˙張國正刊本 1977.6 台北:學生書局
    《龜山先生全集》四十二卷 明˙萬曆十九年將縣林熙春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龜山先生集》三十五卷附錄一卷 明˙正德十二年宣興沈暉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龜山先生集》四十二卷附年譜一卷附餘五卷 清˙順治八年楊令聞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龜山集》十六卷 明˙程敏政編 弘治壬戌(十五年)將樂縣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林海權點校《楊時集》 福建人民出版社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規劃項目
    二、羅豫章著作
    《羅豫章先生文集》 1984.6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商務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依正誼堂全書本排印
    《羅豫章先生文集》 清同治五年福州正誼書院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羅豫章先生文集》 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羅豫章先生集》 清光緒九年古燕張國正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羅豫章先生詩》 清古鹽范氏也趣軒鈔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三、李延平著作
    《李延平先生文集》 清同治五年福州正誼書院刊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李延平先生文集》 清同治五年福州正誼書院刊正誼堂全書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李延平先生文集》 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李延平先生詩》 清古鹽范氏也趣軒鈔本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
    《李延平集》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商務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初版依正誼堂全書本排印
    四、古籍
    春秋‧管仲《管子》 台灣:中華書局 四部備要本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宋‧朱熹《四書集註》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四部備要本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朱子語類》 1983.12 台北:文津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 1980.10 台北:台灣商務
    《二程全書》 台灣中華書局據江寧刻本校刊 四部備要本
    元‧脫脫等撰《宋史》 1975.3 台北:鼎文
    明‧黃宗羲撰 清˙全祖望補 清˙王梓材.馮雲濠.何紹基校《宋元學案》 1991.9 台北:世界
    《延平府志》 上海古籍書店根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
    《黃氏日抄》 中文出版社據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32年新安汪佩鍔重校刊影印
    清‧徐乾學輯《禮記集說》 台北:漢京 通志堂解經本
    清‧納蘭成德編《合定刪補大易集義粹言》 1974.9 台北:廣文
    五、近人著作
    〈不著撰人〉《天下書院總志》 1974.6 台北:廣文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 1982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 1999.9 台北:台灣學生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1995.12 台北:正中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 1997.3 台北:鵝湖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 2000.6 台北:台灣商務
    吳康《宋明理學》 1955.10 台北:華國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 1990 台北:水牛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1991.6 台北:台灣學生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1990.9 台北:台灣學生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1993.2 台北:台灣學生
    唐華《中國哲學思想史》 1981 台北:大中國
    孫振青《宋明道學》 1986.9 台北:千華
    徐遠和《洛學源流》 1978.9 濟南:齊魯書社
    張永雋《二程學管窺》 1988.1 台北:東大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 1989.3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 1985.7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張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 1984.3 台北:臺灣學生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 1990.12 台北:文津
    陳來《宋明理學》 1994.9 台北:洪葉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1981.2 台北:三民
    程發軔《理學概要》 1971.11 台北:正中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1993.4 台北:台灣商務
    黃公偉《中國哲學史》 1966 台北市:帕米爾
    賈豐臻《中國理學史》 1981.11 台北:台灣商務
    廖吉郎.王開府.傅武光著《王安石.程顥.程頤.楊時》 1978.5 台北:台灣商務
    臧廣思《中國哲學史》 1982 台北:台灣商務
    褚柏思《中國思想史話》 1980 台北:黎明文化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1995.8 台北:台灣學生
    蔣伯潛《理學纂要》 1961 台北:正中
    蔡仁厚《宋明理學》 1989.3 台北:台灣學生
    錢穆《中國思想史》 1977 台北:台灣學生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 台北: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第一輯
    韓鍾文《中國儒學史˙宋元卷》 1997.3 廣東:教育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 1984.1 台北:台灣學生
    六、學位論文
    林義勝《楊龜山學術思想研究》 1977.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巧燕《楊龜山思想研究》 1994.6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玉成《二程弟子研究》 1987.6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七、期刊論文
    何乃川.張培春〈簡論楊時的理一元論思想〉 《廈門大學學報》 1984第四期
    何乃川〈楊時「理一分殊」思想及李侗的繼承〉 《哲學與文化》1997.11
    何乃川〈論李侗的理學思想及其對朱熹的影響〉 《廈門大學學報》 1985
    余理民.李一汀〈李侗祖籍及生地考〉 《朱子研究》 1995第三、四期
    李祝舜〈李侗及其哲學思想初探〉 《中州學刊》1987第三期
    林蔚起〈關於羅豫章的兩個問題〉 《朱子研究》 1996第二期
    徐遠和〈略論洛學的閩學化〉 《中州學刊》1988第二期
    徐曉望〈論楊時“傳道南歸”的文化意義〉 《朱子研究》 1995第二期
    張永雋〈比論二程子理學思想之分歧—兼論楊龜山及謝上蔡之思想發展〉 《台大哲學論評》1986.1
    張永雋 〈楊龜山哲學思想述評〉 《台大哲學論評》1984.1
    蔡仁厚〈二程異同及其學術影響〉 東海大學哲學系第二次『哲學與中西文化:反省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蔡介裕〈中和問題「未發已發」之考察〉 《文藻學報》 2001.3
    蔡介裕〈宋儒李延平之義理探析〉 《中國文化月刊》2001.5
    蔡介裕〈楊龜山「本體宇宙論」之基本義旨〉 《文藻學報》1994.3
    蔡介裕〈楊龜山學脈之考察〉 《中國文化月刊》1991.4
    黎盺〈從《四書集註》看朱熹對楊時理學思想的批判和繼承〉 《福建論壇》 1989第一期
    黎盺〈道南第一人—楊時〉 《福建論壇》 1982第六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