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繼錚 |
---|---|
論文名稱: |
臺灣大學生蘋果動新聞觀看經驗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Viewing Experience of Apple Action News among Undergraduate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蘋果動新聞 、觀看經驗 、媒體識讀模式 、視覺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Apple Action News, viewing experience, Media Literacy Model, visual cul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身處在一個影像充斥的世界,媒體趁勢在數位科技的技術一日千里的更迭中,漸以豐富多彩、眩目奪人的聲光效果,帶給人們許多感官的刺激,影響著生活在視覺文化氛圍的我們。其中,壹傳媒於多年前以蘋果日報此極具特色的風格,帶給臺灣觀眾不同的視覺張力外,近年更以蘋果動新聞,將過往傳統的新聞樣貌所顛覆、呈現出不一樣的新聞態勢。因此,藉此以梳理觀者在進行觀看蘋果動新聞的過程中,個人自身所懷的意識形態、判斷與思考的層面關注日常生活的影像,蔚為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下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環。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臺灣大學生觀看蘋果動新聞的經驗與感受、對於觀看其特定文本的媒體識讀模式與看法,經由訪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大學生身為觀者其所流瀉的言談,以形成並深入認識大學生蘋果動新聞的觀看經驗。根據研究資料,本研究獲得三項主要的研究結果:大學生取得資訊得有娛樂性的選項和改變,卻也使大學生陷於悲觀與樂觀的選擇上兩難情緒、大學生覺察新聞視覺性的轉向與能展現自身的批判思考力、因新聞外所包裹的視覺娛樂糖衣,使大學生漸難辨真實與誇張間之差別。
In a world composed of and flooded with multiple images, the media,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stimulates the senses of everyone who’s living in a
visual culture atmosphere with a colorful, eloquent, dazzling “son et lumiere.” Next Media especially not also has visual attraction to readers with Apple Daily, a
newspaper differs from another conventional publishing in Taiwan, but subverts and overturns traditional news’ pattern in an unique animation way with Apple Action
News.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the ideology, appreciation, context of an era while people as a spectator / audience watching Apple Action News, focusing upon daily
life image is for the sake of the contemporary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trend.
This research, in order to form the viewing experience of Apple Action News among undergraduates in Tai wan via depth interviews aims to classify what the points of view and feelings of undergraduates who have ever watched Apple Action News are and also further figure out the Media Literacy Model of the undergraduates from their way of looking at and perspectives on watching selected specific text of Apple Action News.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lows..(1)undergraduates are able to have alternative access to news as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but falling into a paradox
between positive and pessimistic emotions,(2)undergraduates themselves notice the visual turn by Apple Action News and try to express their attitude with critical
thinking,(3)it’s gradually difficult to undergraduates to tell the difference of real-world reality and exaggerate simulation.
中文部分
Berger, J.(1972/2010)。觀看的方式。(吳莉君 譯)。臺北市:麥田,城邦文
化。
Castells, M.(1996/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夏鑄九 合譯)。臺北市:唐山
出版社。
Deleuze, G. (1981/2007)。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董強 譯)。桂林
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Foucault, M.(1963/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劉絮愷 譯)。臺北市:時報文
化。
Lash, S.(2002/2007)。資訊的批判。(許夢芸 譯)。新北市:韋伯文化。
McLuhan, M.(1964/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鄭明萱 譯)。臺北市:
貓頭鷹。
Sarte, J.-P.(1980/2008)。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周煦良與湯永寬 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Yin, R. K.(1994/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 譯)。臺北市:弘智文化。
于力真(2006)。政治作戰學院學生電視收視行為、動機與電視識讀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思勻(2010年7月)。當電視新聞遇上電腦圖像:電腦繪圖(CG)的真實再現。
彭文正(主持人),電視新聞研究。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
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王貞懿(2010)。從新聞中的偽科學報導看大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媒體識讀能力(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姵雯(2001)。影響臺北市青少年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田文彬(1995)。背景因素、生活型態、自我監控與有線電視觀賞行為之關係—
以大臺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古雅馨(2010)。臺北市高中職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成露茜、羅曉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市:正中書局。
朱則剛、吳翠珍(1994)。我國國小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
江柏瑱(2011)。臺灣媒體識讀教材之政治意涵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
大學,新北市。
江靜之(2010年7月)。動不動有關係:從媒材看動(畫)新聞爭議。邱家宜(主
持人),來顆蘋果吧!華人╱亞洲傳媒表現及其社會影響。2010中華傳播學
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何巧姿(2007)。臺北地區大學生電視新聞識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民才(2003)。高中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之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
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佳濬(2011)。探討動新聞應用在報紙的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蘋果日報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品葭(2011)。動新聞動了什麼:談動新聞的新聞類型及感官類型運用策略。
「2011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新竹縣交通大學。
吳政峰(2007)。基隆地區國中生媒體識讀能力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佛光大學,宜蘭縣。
吳照焱(2009)。檢視新聞自由與新聞倫理—以陳幸妤紐約行新聞採訪事件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翠珍(2000)。媒體、社會與教育。社教雙月刊,98,25-27。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市:巨流。
余陽洲(2005)。「媒體識讀」的素描與想像。載於成露茜、羅曉南(編著),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市:正中書局,3-20。
林士珍(2006)。媒體識讀能力與第三人效果之研究—以2006年世新傳播資料庫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宇玲(2010年10月)。從布希亞猥褻觀論動新聞的效果:從大一學生的觀點經
驗談起。胡光夏(評論人)。2010新聞的公共性與科技文化學術研討會,世
新大學。
林育昇(2011)。商業性置入式行銷新聞的第三人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225-263。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臺灣電視新聞商品化。臺北市:聯經。
林嘉峰(2005)。母親參與子女收視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林誼宣(2006)。國小學童批判性思考表現與看電視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
之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袁乃娟、巫知諭(1999)。媒體識讀教育研討會研究報告。臺北市:財團法人公
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003)。九十一年電視收視行為大調查。臺北
市: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涂耿綸(2011)。媒體素養教育之政策執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臺中市。
唐可歆(2010)。成人媒體識讀課程其知識創造社會化過程的探索研究─以某社
區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翁懿新(2004)。國小家長對電視識讀教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
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畢恆達(1999)。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于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27-45。
張客銘(2011)。軍職人員資訊素養對資訊確保影響之研究-以空軍某聯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縣。
張婉玲、林國孟(2010年6月)。網路族群對「動新聞」內容呈現的認知與觀感
之探討。游梓翔(主持人),網路社群研究。第六屆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媒體匯流與創新管理,世新大學。
張貴媚(2010年10月)。什麼叫做「好新聞」?報紙媒體如何在現新媒體之研究
─以動新聞爭議為例。陳炳宏(評論人)。2010新聞的公共性與科技文化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
孫玉珍(2010)。大學生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以天主教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孫儼斌(2010)。「動新聞」,錯在哪裡?。新聞愛好者,4,14。
莊幸諺(2011)。教育大學師資培育生理解電視廣告與教學設計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尚蕙(2006)。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東園(無日期)。同由公營報業的改組論當前報業市場的經營發展—以
臺灣新生報為例。2012年7月20日,取自
http://studwww.nou.edu.tw/~jss/ns/np.htm。
陳琬字(2011)。臺灣與澳洲媒體素養教育發展與課程內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慶懋(2006)。青少年電視識讀能力與參與文化活動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譽馨(1996)。老年人生活型態、疏離感程度與電視觀賞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名芬(2010)。傳媒「腥」時代—蘋果動新聞內容研析(未出版學士論文)。
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黃志全(1989)。報紙表演藝術訊息的使用與滿足研究—以國家劇院及音樂廳觀
眾為研究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葳威(1993)。電視新聞配樂對閱聽人的影響。廣播與電視,1,67-90。
黃毅志(1998)。教育階層、教育擴充與經濟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25-55。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市:桂冠,325-366。
葉春蓮(2010)。英國媒體教育研究─兼論對我國的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葉秉霆、鄭博文(2010年6月)。動新聞,有這麼嚴重嗎?媒介豐富度與
敘事是否會對閱聽人產生第三人效果。傳播匯流之社會影響,98年度全國傳
播學系學生學術研討會—傳播匯流與創新管理,世新大學。
楊洲松(2004)。解放與賦權—媒體素養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教育,629,
2-8。
楊燿榮(2006)。E世代閱聽人對媒體偏好之研究以北、高兩地區之青少年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董素蘭(2005)。解讀訊息—以報紙為例。載於成露茜、羅曉南(編著),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市:正中書局,145-15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忠博(2010年7月)。公共領域中的議題流動:以蘋果日報「動新聞」事件作為觀察個案。邱家宜(主持人),來顆蘋果吧!華人╱亞洲傳媒表現及其社會影響。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中正大學。
劉惠卿(2010)。電視播報選舉新聞之政黨偏差研究─從視覺呈現和報導語言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惠玲(2004a╱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惠玲(2004b)。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前世、今生、來世。2012年7月20日,取
自:http://gnae.ntue.edu.tw/art_portal/images/artmouse/record/200410.doc。
蔡琰、臧國仁(2003)。老人觀眾與電視劇:從老人之定義到人格心理學對閱聽
人研究的啟示。中華傳播學刊,3,197-235。
蔡菁秤(2000)。兒童電視識讀能力與父母介入兒童收視行為之相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市:五南。
薛宇初(2010)。閱聽人之收視行為及媒體識讀能力的探討-以偶像劇《痞子英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筠(2009)。臺灣民眾生活型態與其媒體識讀能力之研究-以2006、2007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鍾起惠、陳炳宏(1999)。公共電視新聞性節目編排策略之研究—節目類型與收
視率研究結構之觀點。廣播與電視,14,63-87。
曠湘霞(1986)。電視與觀眾。臺北市:三民書局。
羅瑩珊(2009)。北臺灣大學生新聞素養和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關家薇(2010)。國內報紙教師事件報導之內容分析-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饒淑梅(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西文部分
Castells, M.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 regional process. Oxford, UK; Cambridge, MA:Blackwell.
Castells, M.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2nd ed.). U.S.:Blackwell Publishing.
Christ, W. G., & Potter W. J. (1998). Media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5-15.
Christ, W. G. (2001). Media literacy: Moving from the margin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2), 321-327.
Duncum, P. (1999).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4), 295-311.
Fiske, J. (1986). Television: polysemy and popular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3(4), 391-408.
Freedman, K. (1997). Critiquing the media: Art knowledge inside and outside of school. Art Education. 50(4), 46-51.
Hall, S. (1980╱2001). Encoding╱Decoding,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Kress, G. & Van Leeuwen, T. (2001).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ueger, R. A. & Casey, M. A. (2000╱2009). Focus groups: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3rd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Laurillard, D. (1995). The meno project, proposal to ESRC cognitive engineering programme. Retrieved July 20, 2012 from:www-iet.open.ac.uk/iet/iet/MENO/menoplumdoc.html.
Lawrence L.(2011)。幕後直擊!蘋果動新聞製作過程大公開。2012年7月20日,
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2011/08/03/taiwan-animation-production-process。
Messaris, P. (1997). Visual persuasion: The role of images in advertis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2nd ed.).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irzoeff, N.(2002). Ghostwriting: Working Out Visual Culture. In M. A. Holly & K. Moxey (Eds.), Art History, Aesthetics and Visual Stud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irzoeff, N.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otter, W. J. (1998). Media literacy.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
Rubin, A. M. (1998).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3-4.
Stewart, D. W., Shamdasani, P. N., & Rook, D. W. (2007). Focus Group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ker, J.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M.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Ed.) 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B. (2003). Of diagrams and rhizomes: Visual cultur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mapp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44(3),214-229.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4th ed.). LA:
Sage.
Zettl, H. (1998). Contextual media aesthetics as the basis for media lite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