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宗和
TSAI, CHUNG-HO
論文名稱: 數位博物館參觀經驗構成因素之研究
A Study about How to Make a Personal Experience in Digital Museum
指導教授: 吳祖銘
Wu, Zu-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數位博物館經驗紮根理論動機環境感知
英文關鍵詞: digital museum experience, grounded theory, motive, environment recep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2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數位時代的到來,對於博物館的衝擊來自於科技的不斷更新,雖然博物館使
    用新科技作為展示策略已行之有年,但關於經驗的形成因素卻鮮少有研究者
    討論,本研究以紮根理論法為分析方式,透過三個輪次的使用者訪談,不斷
    抽取出適合詮釋數位博物館使用經驗的因素,並且歸納成一套經驗構成的模式。研究發現,數位博物館的參觀經驗因素可以分為動機層面以及環境感知
    層面,動機的促成,是使用者再次造訪數位博物館的主要因素,但動機容易
    因為數位環境本身的限制而可能遭致減弱,此為數位博物館建構者所需特別
    留意之處。但必須注意的是,由於數位博物館本身條件的限制,參觀者在使
    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1.個人化情形普遍2.社會脈絡、環境脈絡呈現隱性3.使用者動機為經驗的關鍵等現象。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此類特點,規劃
    探討使用者本身條件、人機介面範疇、跨文化領域的參觀經驗等研究,除了
    可以驗證本研究之成果之外,還可以加深數位經驗的深度與廣度。

    When digital age arrival, there is some shock from technolog and make few change to original museum. Although it is used to be a good way to show the antifact, there is a few study about how to make an experience in the digital museum. This study is a kind of research to understand how person makes a digital museum experience and what make this by grounded theory. To follow the research, we can get three important point: 1. personal situation is familiarize 2. social system and ambiance system are latent 3. the user motion is the key to make experience in digital museum. There are some hint for the followers: you can make some plan about treating personal attribute, user interface, and cross-cultural. It is a good way to proof my research, and deepen the
    deepness and breadth.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7 第三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8 第四節 研究場域的選取標準‧‧‧‧‧‧‧‧‧‧‧‧‧‧‧‧‧‧‧9 第五節 名詞界定‧‧‧‧‧‧‧‧‧‧‧‧‧‧‧‧‧‧‧‧‧‧‧‧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經驗」與博物館的關連性‧‧‧‧‧‧‧‧‧‧‧‧‧‧‧‧14 第二節 博物館中人與展品的關係‧‧‧‧‧‧‧‧‧‧‧‧‧‧‧‧‧22 第三節 數位博物館在使用上的意義‧‧‧‧‧‧‧‧‧‧‧‧‧‧‧‧27 第四節 小結‧‧‧‧‧‧‧‧‧‧‧‧‧‧‧‧‧‧‧‧‧‧‧‧‧‧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38 第二節 研究工具‧‧‧‧‧‧‧‧‧‧‧‧‧‧‧‧‧‧‧‧‧‧‧‧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43 第四節 研究設計及實施‧‧‧‧‧‧‧‧‧‧‧‧‧‧‧‧‧‧‧‧‧45 第五節 研究流程‧‧‧‧‧‧‧‧‧‧‧‧‧‧‧‧‧‧‧‧‧‧‧‧48 第四章 研究過程與討論‧‧‧‧‧‧‧‧‧‧‧‧‧‧‧‧‧‧‧‧‧49 第一節 正式訪談前的初步理論歸納‧‧‧‧‧‧‧‧‧‧‧‧‧‧‧‧49 第二節 正式進入紮根理論研究場域‧‧‧‧‧‧‧‧‧‧‧‧‧‧‧‧50 第三節 討論‧‧‧‧‧‧‧‧‧‧‧‧‧‧‧‧‧‧‧‧‧‧‧‧‧‧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73 參考文獻‧‧‧‧‧‧‧‧‧‧‧‧‧‧‧‧‧‧‧‧‧‧‧‧‧‧‧‧75 附件一:受訪同意書‧‧‧‧‧‧‧‧‧‧‧‧‧‧‧‧‧‧‧‧‧‧‧81 附件二:訪談說明例項‧‧‧‧‧‧‧‧‧‧‧‧‧‧‧‧‧‧‧‧‧‧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祖蔭、強贛生譯(1988)。社會心理學。譯自Social psychology,
    原作者為Jonathan L. Freedman, David O. Sears & J. Merrin Carlsmith。台北市,五洲出版社。

    王美玉(2000)。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成果。科學發展月刊,28(4),
    249-253。

    王金永、李易蓁、李婉萍、邱慧雯、許如悅、陳杏容、梁慧雯、劉昭君、
    簡憶鈴、蘇英足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譯自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原作者為Deborah K. Padgett。台北市,洪葉文化

    王素峰(2005)。主編語-以「人」為中心的藝術感受與思維。現代美術
    學報,9(5),4-9。

    王敏順(1995)。紮根理論研究法之評述。規劃學報,22,27-44。

    王雅倫、鄭玲兒(2002)。博物館與數位化影像。博物館學季刊,16(2)
    ,35-51。

    王鼎銘(2000)。資訊時代數位影像對美感價值的衝擊與影響。教學科技
    與媒體,51,2-8。

    王嵩山(2002)。數位博物館的基本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5-6。

    王嵩山、陳玉苹(2002)。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
    ,7-13。

    田秀蘭(2000)。紮根理論在諮商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6(4)
    ,35-40。

    朱正如(2003)。博物館參觀者行為模式與展示關係之探究-以科博館與美
    術館展示為例。第八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設計學術研討會(上),
    103-108。

    李日章譯(2004)。杜威-科學的人文主義哲學家。譯自John Deway in the perspective,原作者為Georgr. R. Geiger。台北縣,康德出版社。

    李長俊譯(1985)。視覺與藝術心理學。譯自Culture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原作者為Rudolf Arnheim。台北市,雄獅圖書。

    李雲龍(1998)。博物館展示與視聽科技之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2(1),
    31-38。

    呂秀玉(2006)。故宮文物數位學習課程在學校教學的應用。故宮文物月刊
    ,282,116-127。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期望。台北市:南天出版社。

    沈立勝(1999)。虛擬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3(1),81-87。

    林育如(1999)。跨出建築的博物館-談臺灣大學「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
    博物館學季刊,13(1),89-95。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崇宏(2006)。博物館展演環境之共通性設計原則初探。科技博物,10(1)
    ,23-36。

    林輝明(2003)。參觀博物館於教學上的意義與學習模式。科技博物,7(1),76-86。

    林潔盈、羅欣怡、皮准音、金靜玉譯(2001)。博物館經驗。譯自The Museum Experience,原作者為John H. Falk & Lynn D. Dierking
    。台北市,五觀藝術。

    邱顯仁、吳淑女(2004)。公園使用者對城市公園產生依附感之因素研究。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2),104-129。

    周平(2004)。質性研究與知識想像。見林本炫、何明修主編(2004),
    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周明(1999)。建構一個資訊分享的大社會-淺談數位化博物館的時代使命
    。博物館學季刊,13(1),5-11。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譯自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second edition),原作者為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秋慧譯(1999)。數位化資訊與博物館的未來。博物館學季刊,13(1),
    13-17。原著為:Marissa Schlesinger。

    吳峻安(2003)。從三個傳播要素檢視網路溝通的初步形成。資訊社會研
    究,5,305-326。

    吳國淳(1998)。博物館與大學合作的理念與實踐-以歷史博物館遠距人文
    藝術課程為例。史博館學報,11,175-193。

    吳淑華(2006)。論博物館展示空間構成要素之面面觀。科技博物,10(3)
    ,65-85。

    吳紹群(2001)。博物館應用資訊科技之發展與趨勢。科技博物,5(6),
    5-17。

    吳紹群(2002)。展示活動與資訊科技-從實體展示的輔助到線上展示。博
    物館學季刊,16(2),69-75。

    范成偉(1998)。博物館展示資訊的傳達認知模式初探。科技博物,2(1),
    49-53。

    范成偉(2000)。影像式虛擬實境及超媒體技術在全球資訊網上進行博物館
    展示教材之開發。科技博物,4(2),14-30。

    范成偉(2005)。博物館數位典藏的知識加值概念研究。科技博物,9(4),71-84。

    胡家瑜(1996)。從民族學研究到異文化展示:由台大人類學系原住民物質
    文化特展談起。考古人類學刊,51,146~164。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譯自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原
    作者為Jean Baudrillard。台北市,時報出版。

    洪楚源(1999)。展示空間的詮釋性。科技博物,3(5),49-53。

    施明發(200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於博物館教育的啟示。博物館學季刊
    ,15(2),25-38。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20(1),81-96。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譯自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first edition),原作者為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徐典裕(1999)。數位化博物館之建構與經營管理。博物館學季刊,13(1)
    ,43-51。

    梁朝雲、沈義訓(2000)。網路虛擬實境博物館之互動展示設計研究。教育
    資料與圖書館學,37(3),275-298。

    陸定邦(1991)。展示語言-展示單元的構成分析。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籌
    備處展示組八十年度研究計畫報告,116-137。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教育研究所集刊,13,15
    -42。

    郭博文(1990)。經驗與理性-美國哲學析論。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許凱琳(2007)。虛擬博物館使用者之學習經驗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
    訊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許瑞容(2001)。博物館展示的本質-以布雷希特的戲劇理論觀點出發的展
    示美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縣,未出版。

    許馨文(2004)。音樂聆聽經驗的意義建構歷程:以十二位大學生聽、說歌
    曲〈菊花夜行軍〉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陳百薰、項潔、姜宗模、洪政欣(2002)。數位博物館探討。博物館學季刊
    ,16(3),15-37。

    曹筱玥(2005)。都市漫遊者-以精神分析結構學詮釋美術館參觀行為之個
    案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0,127-154。

    黃文美(2000)。資訊時代的博物館。史博館學報,17,79-88。

    黃文美(2002)。數位化時代的博物館使命。史博館學報,23,167-175。

    黃光男(2002)。博物館展覽的真實性。載於黃光男(主編),新世紀的博
    物館營運(頁11-38)。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世輝、吳瑞楓(1992)。展示設計。台北市,三民書局。

    黃哲(2004)。紮根理論之介紹。教育趨勢導報,11,11-19。

    張美珍(2000)。從認知心理學派觀點探析博物館內的學習。科技博物,4(4),30-42。

    張恬君(2000)。虛擬世界的網路美學。教學科技與媒體,51,9-13。

    張華葆(1986)。社會心理學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譽騰(2004)。博物館與新媒體:正形成的新夥伴關係。載於博物館與新科
    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7-278。台南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單文經、邱貴發譯(1999)。虛擬環境中學習:理論架構與設計考慮。教學科
    技與媒體,47,24-32。原作為:William Winn。

    楊中信(1998)。虛擬實境。博物館學季刊,12(1),25-30。

    楊中信(1999)。數位化展示。博物館學季刊,13(1),77-80。

    葉蓉樺(2004)。書評。博物館學季刊,18(2),147。

    漢寶德(1991)。「教」「化」之間。博物館學季刊,5(4),1-2。

    趙庭輝(2003)。質化閱聽眾分析的另類取向。當代,192,94-107。

    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譯自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原作者為段義孚(Yi-Fu Tuan)。
    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滕清生(1998)。遠距教學的發展及在博物館之應用。博物館學季刊,12(1),67-70。

    劉家蓁(2002)。邁向博物館界域-以胡塞爾之界域論述探討當代博物館參觀本質的可能性。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縣,未出版。

    劉藍玉譯(2004)。「數位遺產」的語言:博物館和科技的重要新論述。譯自The Language of ‘Digital Heritage’: A New Critical Discourse for Museums and Technology,原作者為Rose Parry。載於博物館與新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3-279。台南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譯自Understand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原作者為Marshall McLuhan。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聶筱秋、胡中凡譯(2003)。環境心理學。譯自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原作者為Paul. A. Bell, Thomas. C. Green, Jeffery. D. Fisher & Andrew. Baum台北縣,桂冠出版社。

    羅世宏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譯自Culture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原作者為Chris Barker。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羅青(1989)。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蘇芳儀(2003)。傳統博物館與網路博物館教育比較之研究。科技博物,7(3),53-64。

    黨若洪(2005)。你真的看見了嗎?-展品的真實與虛擬。故宮文物月刊
    ,22(11),115-119。

    英文部分:

    Christian, Metz. (1990). Photography and Fetish. The Critical Image: Essays on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Carol Souiers, BAY Press, U.S.A.

    Glaser, Barley.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Holtzman, S. (1997). Digital Mosaics: the Aesthetics of Cyberspac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Kalfatovic, Martin. (2001). Online with the Show. Library Journal, Winter/2001, 32-35.

    Koenig, Melissa. (1997). More than Museums. Information Outlook, 1(12), 15-16

    Marable, Bart. (2000). A Walk through an Online Exhibit. Web Tecniques, 5(6), 42-45.

    Margaret, L. McLaughlin. (1996). The Art Site on the World Wide Web.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51-72.

    Morrissen, Kristine & Worts, Douglas. (1998). A Place for Muses? Negotiat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Museums.

    Roszak, Theodore. (1986). The Cult of Information: The Folklore of Computers and the True Art of Thinking. Cambridge: Lutterworth Press.

    Simpson, Douglas J., Jackson, Michael J. B., & Aycock, Judy C.(2005). John Dewey and the Art of Teaching: Toward Reflective and Imaginative Practice. London: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