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妤珊 Yu-Shan Tzeng |
---|---|
論文名稱: |
他者與主體──臺灣原住民醫療健康論述之研究 O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The research of health-medical discourse about Taiwan aborigine |
指導教授: |
浦忠成
Pasuya Poiconu 詹素娟 Chan, Su-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3 |
中文關鍵詞: | 醫療健康論述 、台灣原住民 、他者 、西方生物醫學 、泰雅傳統醫學 |
英文關鍵詞: | health-medical discourse, Taiwan aborigines, otherness, biological medicine, Atayal traditional medicin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2 下載:7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原住民的健康問題自八O年代以來,一直是政府與學術界關注的焦點,然而受限於研究與學術資源的分配,具有最大的發聲與傳播能力的,反而是對原住民群體了解最淺薄的漢公衛學者,而漢公衛學者與被研究者的疏離,某一層面上是其他相關領域研究的短缺所造成,不論是原住民健康的族群差異、文化、或社會層面,目前都缺乏細緻的一手質性研究。
漢公衛學者在進行原住民健康問題的探討時,他們不僅不了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習慣,對於原住民的社會條件限制也非常陌生,往往以漢人現況為標準去評價原住民群體,生產了許多「去歷史、自然化」的論述,甚至影響了本應客觀的公衛研究的設計、以及結果。而另一群同樣也非常關心原住民健康的人──原住民醫者,雖然能夠體諒一般民眾的社會條件限制,且對於傳統文化習慣並不陌生,卻仍然經常將健康問題歸咎於一般民眾的「被動」,雖然較漢公衛學者更貼近被論述對象,但是還是與一般民眾還是有著某種程度的隔閡。
而西方醫學專業訓練的背景,使得漢公衛學者與原住民醫者觀看方式都以西方現代科學(modern science)為圭臬,且對傳統知識體系完全排斥。受到專業訓練的影響,原住民醫者缺乏以傳統認知方式認知傳統的能力,成為一個「半他者」。而這種對西方生物醫學的熱切與深信,使他們認為原住民尋求傳統醫療是因為知識不足所導致,而無法覺察一般民眾在非西醫治療上的需求,形成了解主要醫療健康問題的阻礙。
反觀擁有豐厚的適應能力的原住民一般民眾,總是利用他們所能迄及的所有資源來面對疾病問題,這是受到西方現代科學框限的醫者所不具有的才華,他們並不是一群缺乏西醫知識而盲目的群眾,其主體價值、需求與觀點,都是以西醫和自我為本位,從事研究與論述的漢公衛學者難以覺察的。
雖然原住民醫療健康論述受限於論述者和被論述者間的疏離,失去原本應有的客觀與公正,但是以西方醫療體系、甚至漢人的視角進行研究的確有其必要,透過不同視角發現的差異與問題,能夠提供該群體缺乏的思考。不論是研究者或是被研究者的主體,都不能偏廢,在異文化的研究過程中,要先認識差異、接納差異並與以尊重,而不是一昧地尋求絕對的標準,進行對或錯的評斷、甚至否定被研究對象的本質,如此才能跨越疏離。容許「雙主體」的存在,才能夠創造更高的研究價值。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have fellow Taiwan aboriginal health problems closely since 80’s. However, Han sanitarians, the most powerful discourse makers, were alienated from the aboriginal society. And this alienation is formed by lack of innovate qualitative research about diversity of race, culturology and sociology of Taiwan aborigine.
Han sanitarian can’t perceive aborigine’s tradition and custom while they investigate aboriginal health problems. They are also unconscious of aborigine’s social conditionality, and judge them by the standard of Han. Therefore, they made a lot of essentialized and naturalized discourse. The stereotype of Taiwan aborigine even influences the design and result of research, which must be objective originally. The aborigines in medical profession are more aware of aborigine’s social conditionality and familiar with tradition and custom, but they blame on aborigine’s passive attitude to health, which was essence as well. Although they are more intimate with aborigine populace than Han sanitarian,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m.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Western medicine makes Han sanitarian and the aborigines in medical profession value modern science as the only knowledge system. They are convinced that aboriginal knowledge system is non-rational. The enthusiasm to biological medicine makes them believe that people seeking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 just because of their ignorance. They can’t figure out that might because Western medicine is not able to satisfy all people needs. And this thought becomes a bug for them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roblem of aboriginal health. Furthermore, aborigines in medical profession can’t comprehend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with aboriginal knowledge system. They become the “half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aborigine populace, with great adaptability, is able to use every resource to cure illness. They are not ignorant but never limited by belief in modern science.
It’s hard for self-centered Han sanitarians to know the subjective values and needs of aborigine populace. Through the research in different culture, researchers have to know the difference and accept it, respect it. It is incorrect to judge everything by one highest standard. The essence of everyone is sacred and inviolable.
However, except for the alienation,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aboriginal health problems from the view of otherness, since biological medicine and Han culture can provide a key perspective which aborigine subject can not provide. Objectivity is as important as subjectivity in different-culture research.
丁志音
1992 〈生活方式與健康-概念、倫理及政策的探討〉,收於譚文海主編,《衛生教育第四輯》,
頁1-43。台北: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
山路勝彥
a. 〈臺灣泰雅族的社會生活誌:慣習法,不潔和贖罪,及產育習俗〉,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1987 〈泰雅族的慣習法與贖罪,祭祀以及共同體〉,台北: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王人英
1967 《台灣高山族的人口變遷》。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王姿乃、章順仁、葛應欽
1994 〈原住民癌症標準化發生比,1981-1987〉,《高雄醫誌》10:392-404。
王梅霞
1990 〈規範、信仰與實踐:一個泰雅聚落的研究〉,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1(1):77-104。
王慶福、邱南英
1994 〈台灣兩個山地部落原住民之飲酒問題探討〉,《中山醫學雜誌》5(1):29-38。
小島由道、安原信三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1996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孔吉文、鄭惠珠
1994 〈消失的原住民醫療文化及其危機〉,收於行政院文建會主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
頁219-234。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孔吉文
1993 〈原住民年看原住民健康困境〉,《山海文化》1:110-114。
1997 〈對原住民健康政策的期待〉,《醫望》22:61-63。
1998a 〈保費哪裡來?〉,《醫望》23:43-44。
1998b 〈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健康篇〉,收於台灣原住民研究會主編,《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2001 〈自主與多元的原住民健康服務〉,收於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331-345。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孔繁鐘、孔繁錦
1997 《DSM-IV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台北:合記圖書出版。
公共電視台新聞部
2003a-h《部落面對面(第一集~第八集)》。臺北市: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
2002 《泰雅族史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石曜堂、溫啟邦、許志成
2001 〈原住民健康照顧改革芻議-自主性醫療體系的建立〉,《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6(5):2-14。
台灣省總督府警務局編
1939 《高砂族調查書第六編-藥用草根木皮》。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台灣省總督府警務局編、吳萬煌、古瑞雲譯
1998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誌稿第三卷》(原名《理蕃誌稿》)。台北:台灣省文建會。
台灣省總督府警務局編、吳萬煌譯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誌稿第四卷》(原名《理蕃誌稿》)。台北:台灣省文建會。
旮日羿.吉宏
2001 〈泰雅族東塞德克群傳統醫療概念〉,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57-106。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宋文娟、洪麗真、李淑娟、劉東玉
2005 〈整合性醫療照護之評估-新竹縣五峰鄉之實證研究〉,《醫務管理》6(2):201-213。
呂旭峰
2004 〈鄒族、泰雅族原住民A型肝炎盛行率〉,《感染控制雜誌》14(2):76-85。
呂旭峰、李佳霙
2004 〈台灣泰雅族的血液與生化常規健檢調查〉,《安泰醫護雜誌》10(3):127-139。
呂旭峰、李佳霙、劉啟明、劉嘉又、陳媛孃
2005 〈鄒族、泰雅族、布農族與排灣族A型肝炎盛行率之調查〉,《安泰醫護雜誌》11(1):1-9。
李亦園
1962 〈祖靈的庇蔭-南澳泰雅人超自然信仰的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4:1-42。
李亦園、徐人仁、宋龍生、吳燕和
1963 《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石 磊、阮昌銳、楊福發
1963 《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孟智
1981 〈台灣山地鄉醫療與保健之現況及檢討〉,《衛生行政》1(4):61-69。
李明濱
1997 《醫學的人性面-情緒與疾病》。台北:台大醫學院出版。
李姿瑩、蔡芸芳、楊美賞
2000 〈花蓮地區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慈濟醫學》12(4):247-257。
李奕慧、尤瑞鴻、項秋梅
2001 〈偏遠地區社區醫療照護計畫之評估-花蓮縣秀林鄉之實證研究〉,《台灣衛誌》20(3):216-227。
李常井
2001 〈生態女性主義論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女性與自然〉,《鹅糊學誌》27:137-176。
李智貴
1998 〈埔基的山地醫療計畫〉,《醫望》23:57-58。
2001 〈原住民醫療與部落重建〉收於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389-436。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李燕鳴、張慈桂
1999 〈原住民與漢族青少年之身心症狀和不利健康生活型態的差異〉,《慈濟醫學》11(3):.237-244。
余明治、索任、林淑瑛、吳英和、李俊年、林道平
1997 〈復興鄉結核病的治療〉,《胸腔醫學》12(1):10-15。
余明治、黃菊、何秀英、將鎮源、索任、林道平
2000 〈直接觀察短程治療法對山地鄉肺結核病人治療的影響〉,《胸腔醫學》15(1):22-27。
吳聖良、呂孟穎、張鳳琴
2001 〈原住民健康情形之研究〉,《公共衛生》28(1):1-22。
吳聖良、姚克明、林豐雄、洪百薰、林銘惠
1987 〈賽夏人對其傳統與一般衛生觀念與行為的看法之調查研究〉。《公共衛生》13(4):419-428。
利格拉樂.阿女烏
1997 〈尋醫之歌〉,《醫望》22:43-45。
林木泉
1998 〈門諾版的HMO〉,《醫望》23:48-49。
林天德
1999 《變態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正忠
1998 〈弱勢族群的醫療權何在?〉,《醫望》23:37-38。
林克炤、胡杏佳、林豐雄、姚克明
1993 〈台灣省山地及離島地區死亡率及死因研究〉,《公共衛生》20(2):111-123。
林梅香、黃松元
1999 〈從衛生教育談促進原住民健康〉,《長庚護理》10(4):62-68。
林梅香、黃淑貞
2003 〈從衛生教育觀點探討原住民的健康危害行為〉,《長庚科技學刊》2:65-74。
林慶豐
1996 〈都市原住民職業傷害現況及展望〉,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68-72。台北縣:健昇。
1998 〈都市原住民的健康現況、困境與展望〉,《醫望》23:40-41。
拓拔斯.塔瑪匹瑪
1998 《蘭嶼行醫記》。台北:晨星出版社。
周昌德、黃春明、陳左任、吳錦景、練智慧、賴俊雄、柯存財
1994 〈台中縣和平鄉風濕病義診中原住民痛風及高尿酸血症之初步調查報告〉,《風濕病雜誌》11(3,4):67-77。
周碧瑟、彭如仙
2001 〈臺灣地區原住民在校青少年用藥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探討〉,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187-204。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岡崎郁子著、葉笛、鄭清文、涂翠花等譯
1996 《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百薰、洪美玟、呂孟穎、吳聖良、羅素英、姚克明、張瑛玿
1999 〈台灣省山地鄉特殊醫療保健需求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研究所。
2000 〈台灣省山地鄉特殊醫療保健需求之研究〉,《公共衛生》26(3): 221-248。
洪百薰、吳聖良、林豐雄、林銘惠、姚克明
1987 〈賽夏族民眾高血壓之罹患狀況及其對高血壓之知識態度行為調查研究〉,
《衛生教育雜誌》8:94-106。
洪錦墩、葛梅貞、李卓倫、梁亞文
2004 〈影響原住民對巡迴醫療及保健服務利用之因素探討-以仁愛鄉為例〉,《台灣衛誌》23(4):324-333。
胡幼慧
1992 《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
胡幼慧、張苙雲、張玨
1989 〈台灣山地鄉死亡型態與趨勢分析〉,《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9(3):147-160。
胡杏佳、徐素萍、洪百薰、吳聖良、姚克明
1995 〈山地離島地區民眾健康狀況調查與醫療需求〉,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未出版)。
胡海國
2001 〈原住民心理衛生防治規劃芻議〉,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205-230。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胡海國、陳珠璋、葉玲玲
1989 〈飲酒問題之描述性研究:在一個山地鄉的嘗試〉,《中華精神醫學》3(4):219-231。
姚元青、林秋女、張碧蘭
1996 〈原住民健康關懷-展望會經驗談〉,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82-88。台北縣:健昇。
姚克明
1982 《雅美族與健康有關的生活方式及其特異的衛生觀念與行為之調查研究》。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出版。
倪炎元
2003 《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紀駿傑
2003 〈生態女性主義-連結性別壓迫與物種壓迫的女性主義觀點〉,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295-321。
范秉真、鍾文政、詹家璽、李金木、王經政、吳金正
1982 〈台灣山地學童常見腸道寄生蟲及頭蝨防治之研究(一)宜蘭縣南澳及大同鄉山地學童寄生蟲之流行及治療〉,《科學發展月刊》10(9):773-798。
范秉真、鍾文政、詹家璽、鄭峰鶯、陳韻安、許美卿
1984 〈台灣山地學童常見腸道寄生蟲及頭蝨防治之研究(二)宜蘭縣大同及南澳鄉山地學童腸道寄生蟲及頭蝨第二年之調查及治療〉,科學發展月刊11(12-3):1511-1533。
范家堃、蘇霩靄、鍾文政、蔡裕仁、邱弘毅、林慶豐、蘇千田、趙磐華
1998 〈宜蘭縣南澳鄉與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原住民和當地動物弓蟲抗體之血清流行病學研究〉,《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4:762-769。
索任
2001〈原住民肺結核問題的探討〉,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129-148。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許木柱
1987 《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乙種第十七號。
許木柱、李仁癸、楊翎、王長華、潘英海、詹琪芬編纂
1995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志成、溫啟邦、石曜堂
2001 〈原住民自主性健康照護與初級預防體系的建立〉,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311-330。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許君玫編譯
1957 《台灣先住民之藥用植物》。臺北市:臺灣銀行。
郭家英、邱文達、簡莉盈、游玉卿、陳健志
1996 〈山地鄉居民事故傷害研究〉。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105-115。台北縣:健昇。
郭煌宗、樂俊仁
1992 〈從結核病看花蓮秀林鄉原住民健康及社會概況〉,《慈濟醫學雜誌》4(4):1-19。
陳永興
1998 〈將原住民醫療提升至國家醫療體系〉,《醫望》23:59。
陳吳銓、洪百薰
2000 〈苗栗縣泰安鄉醫療保健需求研究〉,收於羅素英等著,〈苗栗等四縣山地鄉醫療保健需求研究〉,頁5-36。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研究所。
陳叔倬
1998 〈試管中的原住民〉,《醫望》23:45-47。
陳叔倬、陳志軒
2001 〈台灣原住民被研究者與研究者對遺傳基因研究的認知-質性資料分析〉,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149-184。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陳淑芬、邱天佑
2004 〈花蓮地區原住民醫療行為與自我健康意識之研究〉,《大漢學報》19:189-202。
陳喬琪
1996 〈酒、酒癮與生物醫學研究〉,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95-103。台北縣:健昇。
陳順勝
1998 〈高醫的社區醫療支援〉,《醫望》23:53-56。
陳慶餘、沈友仁
1992 〈花蓮縣山地鄉原住民健康問題盛行率之初步調查〉,《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11(1): 13-18。
連江豐、管美玲、黃瑞麟、蕭安穗、王榮謙、張斌
1985 〈復興鄉烏來鄉國小學童中耳炎調查〉,《耳鼻喉科醫學會雜誌》21(1):27-31。
都鳴.巴尚
1996 〈試論台灣原始醫學〉,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26-37。台北縣:健昇。
曹麗英、洪麗玲、陳逎葒、熊曉芳
2001 〈台灣原住民中年婦女健康行為初探〉,《長庚護專學報》3:1-16。
曾家琳採訪
1998 〈衛生所主任看醫療支援〉,《醫望》23:51-52。
傅君
1997 〈台灣原住民「生態智慧」與野生動物保育〉,山海文化17:42-51。
張永勳
2000 《台灣原住民藥用植物彙編》。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張苙雲
2002 《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出版社。
張苙雲、張玨、胡幼慧
1988 〈台灣地區山地鄉居民健康狀況及醫療需求調查研究計畫第一年報告〉,台北:行政院衛生所、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1989 〈台灣地區山地鄉居民健康狀況及醫療需求調查研究計畫第二年報告〉,台北:行政院衛生所、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張 珣
1989 《疾病與文化》。台北市:稻鄉。
張鳳琴、陳茹娜
2000 〈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醫療保健需求研究〉,收於羅素英等著,〈苗栗等四縣山地鄉醫療保健需求研究〉,頁65-100。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研究所。
張麗春
2002 〈運用系統理論模式於原住民社區健康評估-以大溪鎮瑞興國宅為例〉,長庚科技學刊1:227-242。
張鴻仁
1998 〈山地鄉公共衛生的困境〉,《醫望》23:39-36。
葉元麗、王榮德、胡海國、葉英堃
1988 〈台灣地區原住民的飲酒習慣及健康問題:泰雅族、排灣族、雅美族的報告〉,《台北市立療養院76年年報》,頁174-188。
溫永福
1969 〈台灣省新竹縣尖石鄉山地同胞之蠕蟲類寄生蟲罹患狀況之調查研究〉,《台灣醫誌》68(9):445-450。
黃建財、馮兆康、蔡崇弘、黃麗玲
2001 〈台中和平鄉原住民老人血清尿酸濃度相關因子之研究〉,《公共衛生》27(4):277-284。
黃淑貞、姚元青、陳政友、陳金記
2002 〈泰雅族人飲食衛生訊息管道與飲食衛生行為之關係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7:55-72。
黃淑貞、陳金記、洪文綺
2005 〈泰雅族人健康訊息接收管道與使用衛生服務之影響因素研究〉,《醫護科技學刊》7(1):71-85。
黃國晉、粱繼權、李龍騰、陳慶餘
1995 〈某山地鄉民眾中西醫醫療使用及對其評價〉,《中華民國家庭醫學雜誌》5(2):64-160。
黃榮泉
2003a 《復興鄉泰雅族故事(一)》。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3b 《復興鄉泰雅族故事(二)》。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黃熾楷
1995 〈花蓮縣山地鄉結核病患服藥順從性研究〉,台灣醫誌94附冊1:S34-S38。
黃應貴
1986 〈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收於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3-43。台北:聯經。
黃麗珠、劉雪娥、李中一、邱愛富
2004 〈宜蘭縣泰雅族原住民肝硬化病換的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輔仁醫學期刊2(2): 27-36。
楊美賞
1996 〈原住民育齡婦女菸、酒、檳榔之使用及其健康危害〉,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73-81。台北縣:健昇。
2002 〈原住民婦女健康-菸、酒、檳榔對婦女的健康危害〉,《護理雜誌》49(2):29-34。
2003 〈原住民婦女健康問題-婚姻暴力與心理健康〉,《社區發展季刊》101:343-346。
福島 章
2000 《犯罪心理學》。台北:牧村出版社。
葛應欽
1999 〈嚼食檳榔的文化源流〉,健康世界162:32-34。
2001 〈原住民健康現況及其發展〉,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109-128。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葛應欽、謝淑芬
1994 〈原住民重要死因分析〉,《高雄醫誌》10:353-365。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
1996 〈台灣原住民的健康問題〉,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117-146。台北縣:健昇。
葛應欽、劉碧華、謝淑芬、王姿乃
1994 〈原住民癌症標準化死亡比〉,《高雄醫誌》10:379-391。
廖守臣
1984 《泰雅族的文化》。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發行。
1998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室專刊。
廖張京棣、林梅香、孫淑惠、曹麗英
1999 〈原住民學生的壓力、因應行為與健康狀況相關性之探討〉,《長庚護專學報》1:35-50。
廖麗娟、趙珠珍、張正二
1992 〈台灣地區十一處山地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盛行率及居民對高血壓糖尿病防治認知與行為之研究〉,《公共衛生》18(2):113-131。
潘英海
1994 〈儀式-心靈的敘說與數術〉,收於Hammerschlag, Carl A.著、汪芸譯,《失竊的靈魂-儀式與心理治療》。台北:遠流出版。
蔡中涵
2001 〈原住民生藥植物保護與傳統巫醫〉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1-26。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蔡裕仁
2002 〈臺灣原住民部落中居民健康與生活環境動物寄生蟲病相關性之研究〉,《台北市獸醫師公會會刊》20(2):45-65。
蔡裕仁、吳應寧、鍾文政
2001 〈台灣原住民部落生活環境中動物寄生蟲感染與居民健康相關性之研究〉,《慈濟醫學》13(3):161-167。
蔡篤堅
1998 〈醫學、文化、後殖民論述〉,《醫望》23:32-33。
燕尾厥
1997a 〈原住民的健康狀況〉,《醫望》22:51-52。
1997b 〈對原住民健康的另類思考〉,《醫望》22:64-65。
盧盡良、鍾文政、張克儉
1987 〈苗栗縣泰安鄉山胞寄生蟲之調查研究〉,《北醫學報》16:119-129。
蕭雅竹
2002 〈護理需要另一種典範-走訪原住民健康的守護天使──烏來鄉衛生所公衛護士顏婉娟小姐〉,《長庚科技學刊》1:251-256。
劉美惠、葉錦瑩、洪清霖
1982 〈南投縣仁愛鄉紅香地區育齡期有偶婦女生育狀態之調查分析〉,《北醫學報》12:127-132。
劉若蘭、廖張京棣、王鍾和、徐麗明
2001 〈原住民學生家庭互動與身心適應之關係-以北部某護專為例〉,《長庚護專學報》3:135-152。
劉碧華、謝淑芬、章順仁、葛應欽
1994 〈五峰鄉原住民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之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高雄醫誌》10:405-411。
鍾文政
1996 〈原住民寄生蟲病之問題〉,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89-94。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鍾文政、范秉真、秋賢民
1985 〈新竹縣尖石鄉山胞蠕蟲病隻調查及絛蟲病之治療〉,《中華民國微生物與免疫學雜誌》18:96-103。
鍾蝶起
2001 〈找回原住民的生命力-淺談台東縣原住民醫療保健問題〉,《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34:13-15。
謝思民、邱文達、陳新源、蔡佩雯
1993 〈花蓮縣秀林鄉頭部外傷調查報告:台北醫學院學生流行病學調查團研究報告及與衛生署花蓮縣頭部外傷研究報告之對照比較〉,《北醫學報》22(2):133-142。
謝淑芬、劉碧華、潘碧珍、章順仁、葛應欽
1994 〈原住民非故意性及故意性意外災害之死亡型態分析〉,《高雄醫誌》10:367-378。
鴻義章、郭怡汾、李明憲
2001 〈原住民部落健康營造之建構與檢討〉,收蔡中涵等著,《原住民傳統醫療vs現代醫療》,頁349-388。台北: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鴻義章、林清盛、黃啟瑞
2000 〈原住民的傳統醫療及其生藥醫學的調查研究-以南勢阿美族Lidaw(東昌部落)為例〉,收於蔡中涵編著,《生物多樣性與台灣原住民發展》,頁139-163。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鴻義章、林慶豐、彭玉章、呂淑妤
2002 〈台灣原住民醫療衛生政策之回顧〉,《台灣衛誌》21(4):235-242。
顏婉娟
1997a 〈山地衛生政策的演進〉,《醫望》22:46-48。
1997b 〈山地鄉醫療資源分布及現況〉,《醫望》22:49-50。
1998 〈醫加醫等於?-健保局試辦計畫,山地健康政策與醫師中心主義〉,《醫望》23:60-63。
簡美玲
1996 〈花蓮地區兩個原住民部落嗜酒行為的人類學調查〉,收於胡俊弘、陳庵君、邱文達主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頁38-67。台北縣:健昇。
羅大華、何為民
1999 《犯罪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
羅素英、呂孟穎
2000 〈台中縣和平鄉醫療保健需求研究〉,收於羅素英等著,〈苗栗等四縣山地鄉醫療保健需求研究〉,頁37-64。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研究所。
藍忠孚、許木柱、鄭惠珠、劉竹華、孔吉文
1992 〈現代醫療體系對社會規範的衝擊-台灣原住民社會的實證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一年度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81-TD-112。
嚴毋過
2002 〈台北市原住民健康需求調查〉,《康寧學報》4:1-25。
顧忠華
1993 〈人類的文明與命運-伊里亞斯的學術關懷〉,《當代》89:16-31
顧景怡
2005 《選擇生命被看見-拍記錄片的護士》。台北:天下雜誌。
Barbour, Allen著,潘咸廷、陳建州、陳三能編譯
2002 《醫病關係-生物醫學的迷思》。台北:藝軒圖書出版社。
Barthes, Roland著,許薔薔、許綺玲譯
2002 《神話學》。台北:桂冠。
Bate, Ira & Winder, Alvin著,呂槃、陳桂琁、巫偉鈴、鄧雯文譯
1989 《衛生教育導論》。台北: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發行。
Baumer, Franklin L著,李日章譯
1988 《西方近代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Diamond, Jare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
1998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
Dubos, Rene著,姚克明、宋鴻樟、高美丁、林芸芸、譚文海、黃恕、張媚合譯
1982 《人類的適應》。台北:台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出版。
Durning, Alan Thein著,李永展、林泠譯
1999 《土地的守護神-原住民與地球的健康》。綠科資訊有限公司出版。
Elias, Norbert,trans. Edmund Jephcott
1985 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Eyer J, Sterling P.
1977 “Stress-Related Mortality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Rev Rad Pol Econ. 9(1)pp.1-44
Foster, George M.著,陳華、黃新美譯
1992 《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
Hall, Stuart(ed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 London :Sage
Hammerschlag, Carl A.著、汪芸譯
1994 《失竊的靈魂-儀式與心理治療》。台北:遠流出版。
Harding, Sandra著、蔡麗玲譯
2004 〈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收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性別》,頁171-197。台北:群學出版社。
May, Rollo著、朱侃如譯
2004 《焦慮的意義》。台北:立緒。
McNeill, William著、楊玉齡譯
1998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台北:天下。
Milton, Kay
1996 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 Exploring the role of anthropology i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Pickering, Michael
2001 Stereotyping: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Palgrave
Riggins, Stephen Harold
1997 “The Rhetoric of Othering,” In Stephen Harold Riggins (ed.) The Language of exclusion: Others in Discourse. Thousand Oak and London: Sage
Said, Edward著,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菀玲、游美惠、游常山譯
1999 《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Shiva, Vadana
1989 Staying alive: women, ecology and development. London: Zed Books
Steinem, Gloria著、傅偉勳譯
1992 《內在革命》。台北:中正書局。
Turner, Victor
1988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New York : Schocken Books
網路資料:
華陳秀月-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第三屆醫療奉獻獎:http://www.hwe.org.tw/award_winners_3_4_2.asp 搜尋日期2007/1/3
〈九層塔致癌、蚵仔含銅 民眾照買照吃〉記者張士彥/苗栗報導 http://www.ettoday.com/2007/02/27/327-2059517.htm 搜尋日期200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