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翠玲
論文名稱: 國中教師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
指導教授: 溫明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社會資本政治參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為一探索性實證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個兩部分。第一部份為文獻探討,分別對社會資本、政治參與、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之相關研究;第二部份為實證研究,透過問卷分析,以了解現今台中地區國中教師之社會資本對政治參與的影響。
    第一部分文獻探討方面,首先對社會資本和政治參與的基本概念進行分析,然後從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的相關研究分析中,發現兩者的相關性。
    第二部分實證研究部分,以問卷的方式進行。在研究設計方面,經由文獻探討之結果作為本研究之架構依據,擬定的自變項為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分為兩部分,即心理面向之人際信任程度、非人際信任程度,與行動面向之社團參與情形和社區活動參與。依變項計有選舉參與行為、政治消息傳播和與官員接觸行為。在實證分析部分,以台中地區國中教師為母群體,經由問卷調查,以了解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之間的相關性。統計方法則採用描述性統計、t考驗、皮爾遜積差相關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獲得如下之結論:
    壹、台中地區國中教師之社會資本
    受試的368名國中教師其社會資本總量表之平均得分為43.0978(得分範圍在22~76分之間),平均每題得分2.1549,由此可見台中地區國中教師之社會資本並不高,在平均數2.5之下。
    貳、台中地區國中教師之政治參與
    受試的368名國中教師其政治參與總量表之平均得分為32.9728(得分範圍在16~55分之間),平均每題得分2.1982,由此可見台中地區國中教師之政治參與情況並不高。
    參、不同社會資本之國中教師政治參與
    一、在政治參與總量表方面,與社會資本總量表、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與人際信任程度、非人際信任程度無顯著差異。
    二、在選舉參與行為方面,與社會資本總量表、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與人際信任程度、非人際信任程度無顯著差異。
    三、在政治消息傳播行為方面,與社會資本總量表、社區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與人際信任程度、非人際信任程度、社團參與情形無顯著差異。
    四、在與官員接觸行為方面,與社會資本總量表、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與人際信任程度、非人際信任程度無顯著差異。
    肆、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之相關分析
    一、在政治參與總量表方面與「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社會資本總量表」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二、在選舉參與行為方面與「人際信任程度」、「非人際信任程度」、「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社會資本總量表」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三、在政治消息傳播行為方面與「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社會資本總量表」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四、在與官員接觸行為方面與「非人際信任程度」、「社團參與情形」、「社區活動參與」、「社會資本總量表」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和目的……………………………………. 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步驟…………………………………………… 0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0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資本…………………………………………………… 11 第二節 政治參與…………………………………………………… 34 第三節 社會資本和政治參與之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8 第五節 實施程序…………………………………………………… 8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描述性分析………………………………………………… 83 第二節 平均數差異檢定…………………………………………… 90 第三節 相關分析……………………………………………………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103 參考書目………………………………………………………………… 106 附錄 附錄一 協助施測人員名單……………………………………. 113 附錄二 社會資本預試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 114 附錄三 政治參與預試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 117 附錄四 量表得分分布情形百分比…………………………… 118 附錄五 預試問卷…………………………………………….. 121 附錄六 正式問卷…………………………………………….. 126 圖表目次 圖2-1-1: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的差別…………………………………. 25 圖2-2-1:多向度下的介入層級…………………………………………. 47 圖3-1-1:研究流程……………………………………………………….. 60 圖3-1-2:預試研究架構…………………………………………………… 61 圖3-4-1:正式研究架構…………………………………………………… 79 表2-2-1:政治參與的兩種基本概念……………………………………. 35 表2-2-2:政治參與的類型及其基本性質………………………………. 42 表2-2-3:個人對政治的參與方式………………………………………. 46 表3-3-1:本研究抽樣樣本數之分布表…………………………………. 67 表3-4-1:社會資本預試量表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73 表3-4-2:政治參與預試量表轉軸後的成份矩陣……………………….. 78 表4-1-1:社會資本之各項分數之平均數、標準差及每題平均得分…. 83 表4-1-2:政治參與之各項分數之平均數、標準差及每題平均得分…. 87 表4-2-1:不同人際信任程度之政治參與的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 90 表4-2-2:不同非人際信任程度之政治參與的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 91 表4-2-3:不同社團參與情形之政治參與的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 92 表4-2-4:不同社區活動參與之政治參與的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 93 表4-2-5:不同社會資本之政治參與的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 94 表4-3-1:國中教師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之積差相關…………………… 95 表5-1-1:本研究各自變項之政治參與差異摘要表……………………… 100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專書部份: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文魁。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
    李宛蓉譯(1998)。Francis Fukuyama著。《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台北:立緒文化。
    李鴻章 (1997)。《政治學》。台北:高點文化。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
    林嘉誠、朱浤源編著(1992)。《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
    胡 佛(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一)方法與理論》。台北:三民。
    胡 佛(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
    胡 佛(1998c)。《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胡祖慶譯(1992)。《政治學》。台北:五南。
    洪泉湖等著(1993)。《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台北:幼獅。
    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2000)。民主在美國。台北:貓頭應出版。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張美惠譯(2000)。Francis Fukuyama著。《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台北:時報文化。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載於張苙雲、呂玉暇、王甫昌主編的《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籌備處。
    溫明忠(1999)。《經濟學》。台北:前程企管。
    楊宜音(1997)等譯。《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驗總覽(下冊:信念、態度、特質偏)》。台北:遠流。
    陳陸輝(2001)。〈政治信任感與台灣地區選民投票行為〉。載於《新政局的開端》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
    郭秋永(2001)。《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
    鄒繼礎譯(1999),Gary S. Becker著。《解讀偏好-用經濟學方法探究人類行為》。台北:遠流。
    鄧 方譯(1992),James S. Coleman著。《社會理論的基礎》。台北:五南。
    顧忠華(1999)。〈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發表於「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籌備處、政治大學社會學系主辦。
    論文部分:
    王勝賢(1984)。《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讀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雲漢(1979)。《台灣地區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誠(1980)。《台北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連彥(2002)。《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社會資本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雪君(199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宗文(2000)。《台灣和韓國半導體產業比較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春梅(2003)。《台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葉佳文(2001)。《台灣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以桃園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玲(2001)。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報紙部分:
    王振寰(2003)。〈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資本〉。《科學發展》,362期,頁52-56。
    左 珩(2002)。〈社會資本與台灣知識經濟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92卷9期,頁33-72。
    朱雲鵬(2002)。〈以開放、融合及現代化提升台灣的社會資本〉。中國時報,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李宗勳(2003)。〈「全球化」、「社會資本」下的政府再造-兼論海峽兩岸政府職能之轉換〉。《競爭力評論》,5期,頁6-37。
    林水波(1973)。〈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11卷3期,頁135-144。
    袁頌西(1972)。〈家庭權威模式、教養方式與兒童之政治功效意識:景美研究〉。《思與言》,10卷4期,頁35-55。
    袁頌西(1974)。〈我國家庭政治化與少年政治功效意識之研究(上)(下)〉。《思與言》,11卷5期、6期,頁1-12、22-29。
    黃毅志(2002)。〈書評林南(Nan Lin)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對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之啟發〉。《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卷2期,頁153-163。
    楊瑪利(2000)。〈背叛〉。《天下》,235,p.44-69。
    郭秋永(1992)。〈政治參與的意義:方法論上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卷1期,pp.173-211。
    趙蕙鈴(1995)。〈布迪厄論「文化資本」的再生產結構〉。《思與言》,33卷1期,頁161-184。
    謝俊義(2002)。〈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6期,頁87-122。
    蔡敦浩、葉匡時、俞慧芸(1993)。〈從社會資本學說論我國產業政策之發展方向〉。《研考雙月刊》,17卷1期,頁44-56。
    網站部分:
    章英華、傅仰止主編(2000)。〈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一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章英華、傅仰止主編(2002)。〈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二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瞿海源主編(1992)。〈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二期第三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瞿海源主編(1995)。〈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一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瞿海源主編(1996)。〈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二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瞿海源主編(1998)。〈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三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瞿海源主編(1999)。〈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第四次調查計劃〉。http://www.sinica.edu.tw。
    英文部分:
    Bourdieu , P.(1985)”The Forms of Capital”,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94,pp.241-258.
    Bullen, P. and Onyx, J.(1997)”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 in NSW: An Analysis”, CACOM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41.
    Burt, R.(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D. E.(2000)Making Democratic Education Work: Schools,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ducation.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Coleman, J.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pp.95-120.
    Coleman, J.S.(1990)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Evans, P.(1996)”Government Action, Social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Reviewing the Evidence on Synergy”, World Development, Vol. 24, No.6, pp.1119-1132.
    Foley, M. and B. Edwards, (1997)”Escape from Politics? Social Theory and the Social Capital Debate”, America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 40,pp.550-562.
    Foley, M. and B. Edwards, (1999)”Is It Time to Disinvest in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Vol.19, pp.141-173.
    Fukuyama, F.(1995)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Free Press.
    Granovetter, M.(1992)”Th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bor Market Analysis: A Social Structural View”, in Granovetter, M. and Richard Swedberg ed. The Public of Economic Life, Westview Press.
    Hawkins, B. W. , Vincent L. M. & George A. T.(1971)”Efficacy, Mistrus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Findings from Additional Date and Indicators”, Journal of Politics, Vol.33, pp.1130-1136.
    Helliwell, J. F. and Putnam, R.D.(1995)”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in Italy”,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Vol.21(3),pp.295-307.
    Hirschman, A. O.(1984)”Against Parsimony: Three Easy Ways of Complicating Some Categories of Economic Discour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roceedings, Vol.74, pp.56-93.
    Huntington, S. and J. Nelson, (1976)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in, N.(2000)Social Capital:A Theory and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xton, P.(1999)”Is Social Capital Decl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ultiple Indicator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5, No.1, pp.88-127.
    Portes, A.(1998)”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4, pp.1-24.
    Putnam, R. D.(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n’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6 , No.1, pp65-78.
    Renshon, Stanley A.(1974)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olitical Behavio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aff, L. A.(1975)Participation in the Western Political Tradition:A Study of Theory & Practice. Arizona: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Walzer, M.(1980)”Civility and Civic Virtue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in his Radical Principles, New York:Basic Book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