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韋帆
KO, Wei-Fan
論文名稱: 宋代道學士人的政治行動 (1085-1140)
Political Ac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tellectuals in Song Dynasty (1085-1140)
指導教授: 李宗翰
Lee, Tsong-Han
口試委員: 李宗翰
Lee, Tsong-han
山口智哉
Tomoya Yamaguchi
李如鈞
Lee, Ju-Chun
口試日期: 2024/07/0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0
中文關鍵詞: 道學士人洛黨程頤楊時胡安國宋代政治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2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道學」是宋代興起的特殊思想體系,當中的士人思想家關注著修身成聖的學理目的,同時也在宋代「崇儒」的政治背景中,得到朝廷吸納並參與進政治之中。重要的道學士人程顥,最初曾在熙寧入朝為官時,嘗試將道學與政治聯繫,積極闡發如何利用道學學理之思維,看待並處理政治問題,以達成「王道」的理想,然而卻因與在朝主持變法的王安石不合,程顥於變法開始後不久便遭罷逐,退居洛陽講學十餘年。待其弟程頤於元祐時受到薦引入朝,他改變了政治論述方式,拒絕讓自身的「道學」配合「政治」,選擇嚴格恪守自身所悟出的「道學」修身法和師道觀念,展開政治活動。在此時期,二程及其門人都沒有生產出適用於現實政治的「道學」論述和理想,這導致道學士人無法藉由「學」相互聯繫結成群體,而是各自依附當時朝內的有力人物;程頤強硬的在政治上套用「道學」規則,與現實政治脫節並和傳統尊卑秩序衝突,導致了他的罷免,道學也被認為是不適用於朝廷政治的學說。
      隨著政治傾向轉變,變法派在朝中得勢,他們將道學視為反變法的學術,對道學立場及由此而生的風險有所關注,並在朝廷與社會中禁絕,即便遁入地方講學的道學士人,也因此受到管制和打擊,再一次擴大了「道學」與「政治」間的距離。在北宋末徽、欽二帝時,道學士人楊時意外的選擇參政,因受政敵之請薦,其名節在身後受到廣泛的質疑,但對於「道學思想」與「政治」的關係,楊時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因著對王安石的持續批判和反省,楊時注意著「政治」與「學」的聯繫,至其參政之後,他承接起自熙寧初程顥以來斷絕之道學適應政治的嘗試,藉由改變「道學語言」的詮釋,將原用於修身工夫的詞語,也用來呼應政治事功;此外,楊時將原本學術內部的爭端,藉其政治職位,提升到政治場域中,讓道學群體找到面對政治問題的道學視角和捍衛道學學統的方式。隨著楊時學派在往後政壇的盛行,其政治立場及那道學與政治相融的論述策略,也得到傳承和延續。
      南宋之趙鼎、胡安國在朝薦引了大量道學士人,讓道學在政治上擁有相當的實力,也產生了許多群體性的行動。首先在當時許多奔競投機之士,欲透過模仿道學的作風和語言來推進仕途,這受到道學士人群體的關注,陳淵、張九成等屢屢非議之,認為這傷害了道學的學統傳承和純粹性,胡安國則將之抬升到政治場域中,請求朝廷利用政治力量,藉奉祀道學人物、刊刻道學書籍,以維護道學學統的純正性;另一面,道學在政治傾向上堅決主戰,這讓他們急於否定各種可能偏向和議的作為,立場彈性的缺乏,導致當秦檜—高宗主和國是一成,道學士人便紛紛因此遭到罷黜。
      道學士人從草創的嘗試,中途的衰弱之後,漸漸掌握了在政治場域中活動的方式,藉由擴大對「道學語言」的詮釋、在政治上公開表達道學的立場、活用政治的手段保衛「學」的統系、或是在政治上結成群體推進自身的目標,都讓「道學」與「政治」的聯繫更加深化,而對此過程的深入觀察,不僅作為理解後來歷史發展的基礎,也能提供探討「學」與「政」不同的視角,並發覺個人在二者之間的動態關係。

    摘要 iii 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7 第四節 章節架構 45 第二章 在「政治」中實現「學術」 49 第一節 宋以來「學術」「政治」的聯繫 49 第二節 「道學」參與「政治」的嘗試 70 第三章 道學在政治上的失敗與衝突 97 第一節 「道學」政治實踐的缺乏 97 第二節 對道學的政治性想像 131 第四章 道學政治群體的形成 151 第一節 「道學」投入「政治」的新進路 151 第二節 南宋道學士人群與政治重建 177 第三節 紹興四年後的道學及其敵人 198 第五章 結論 223 徵引書目 227 文獻史料 227 近人論著 231

    文獻史料
    (一)一般史籍
    宋.王偁,《東都事略》,濟南:齊魯書社,2000。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佚名,《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宋.呂中,張其凡等整理,《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李𡌴撰,燕永成校正,《皇宋十朝綱要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李燾撰,華東師大古籍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汪藻撰,王智勇箋注,《靖康要錄箋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宋.徐自明撰、王瑞來校補,《宋宰輔編年錄校補》,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陳均,《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統類》,《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楊仲良撰,李之亮校點,《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宋.熊克,《皇朝中興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宋.趙汝愚編,《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歐陽修撰,《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歐陽修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佚名撰,汪聖鐸點校,《宋史全文》,北京:中華書局,2016。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柯維騏,《宋史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
    明.商輅,《御批續資治通鑑綱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2018。
    清.朱軾,《史傳三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清.徐松輯,劉琳等點校,《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陸心源輯,《宋史翼》,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

    (二)個人文集、筆記
    宋.尹焞,《和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文彥博撰,申利校注,《文彥博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王安石撰,王水照編,《王安石全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明清,《揮塵錄》,北京:中華書局,1964。
    宋.王禹偁,《小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蘋,《王著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包拯,《包孝肅奏議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司馬光,《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宋.田況,《儒林公議》,北京:中華書局,2017。
    宋.石介撰,陳植鍔點校,《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宋.朱弁,《曲洧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朱熹撰,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呂本中撰,韓酉山輯校,《呂本中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9
    宋.呂希哲,《呂氏雜記》,《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呂南公,《灌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呂祖謙撰,《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李心傳撰,朱軍點校,《道命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宋.李心傳撰,崔文印點校,《舊聞證誤》,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李光,《莊簡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李綱,《梁溪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李覯,《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汪應辰,《文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林表民,《赤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邵伯溫撰,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柳開,《柳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胡寅撰,容肇祖點校,《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宋.員興宗,《九華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孫覿,《鴻慶居士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徐鉉,《騎省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晁說之,《晁氏客語》,《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馬永卿,《元城語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張九成,《張九成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宋.張栻撰,楊世文點校,《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
    宋.張載撰,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張端義,《貴耳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畢仲游,《西台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許景衡,陳光熙等點校,《許景衡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宋.陳次升,《讜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陳宓,《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陳師道,《後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陳淵,《默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陳傅良,周夢江點校,《陳傅良先生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宋.陳襄,《古靈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程俱撰,張富祥校證,《麟台故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程顥、程頤撰,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黃庭堅撰,宋.任淵等注,《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黃震,《黃氏日鈔》,《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7-70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楊時撰,林海權校理,《楊時集》,北京:中華書局,2018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廖剛,《高峰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趙湘,《南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趙鼎,《忠正德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趙與時,《賓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劉安世,《盡言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劉客莊著,辛更儒校注,《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劉摯撰,裴汝誠點校,《忠肅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蔡絛撰,馮惠民等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鄧肅,《栟櫚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鄭樵,《夾漈遺稿》,《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戴植,《鼠璞》,《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羅從彥,《豫章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蘇洵著,曾棗莊等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註,《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蘇頌,《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7。
    宋.蘇轍,《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蔡戡,《定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元.陳旅,《安雅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王夫之,《宋論》,《船山全書》第11冊,長沙:岳麓書社,1996。
    明.沈一貫,《喙鳴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3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唐.韓愈,劉真倫等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方東樹撰,漆永祥整理,《漢學商兌》,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清.王昶,《金石粹編》,《續修四庫全書》第8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徐文靖撰,范祥雍點校,《管城碩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清.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趙翼,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顧炎武,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曾棗莊等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三)經書諸子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胡安國著,錢偉彊點校,《春秋胡氏傳》,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匯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四)地理類及其他
    宋.馬光祖,《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叢刊》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史能之修,《咸淳毗陵志》,《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潛說友修,《咸淳臨安志》,《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鄭瑤,《景定嚴州續志》,《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胡榘修,《寶慶四明志》,《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鄭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遺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續修四庫全書》第5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孔繼汾述,《闕里文獻考》,濟南:山東友誼書社出版,1989。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補,《宋元學案》,《黃宗羲全集》第3-6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收入《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4。
    王智勇主編,《宋代詔令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
    祝尚書編,《宋集序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
    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丁耘,《道體學引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刁忠民,《兩宋御史中丞考》,成都:巴蜀書社,1995。
    大槻信良,《朱子四書註典據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
    孔令宏,《宋代理學家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
    方克立編,《湘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方俊吉,《孟子學說及其在宋代之振興》,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方健,《北宋士人交游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
    方誠峰,《北宋晚期的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王水照,《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王水照,《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王世宗,《南宋高宗朝變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9。
    王立新,《開創時期的湖湘學派》,長沙:岳麓書社,2003。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王育濟,《天理與人欲》,濟南:齊魯書社,1992。
    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三民書局,1995。
    王書華,《荊公新學及其興替》,北京:中華書局,2021。
    王章偉,《風雪破窯:呂蒙正與宋代「新門閥」》,台北:三民書局,2022。
    王雪卿,《當代張載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
    王曾瑜,《宋高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王曾瑜,《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王雷松,《胡安國《春秋傳》校釋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包遵信,《批判與啟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書店,1996。
    申緒璐,《人能弘道:二程語錄與洛學門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石明慶,《理學文化與南宋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任劍濤,《複調儒學 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追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 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體與四系》,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朱剛,《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
    朱漢民等,《湖湘學派源流》,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
    牟宗三,《宋明理學演講錄》,《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何成軒,《儒學南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何忠禮,《南宋科舉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何忠禮等著,《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何俊,《從經學到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何冠環,《宋初朋黨與太平興國三年進士》,上海:中西書局,2018。
    何冠環,《拓地降敵:北宋中葉內臣名將李憲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23。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余英時,《中國近世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4。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6。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 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書局,1991。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北京:學林出版社,1997。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2009。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吳國武,《兩宋經學學術編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吳震,《朱子思想再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呂肖奐,《宋詩體派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呂振羽,《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呂蔚,《安史之亂與盛唐詩人》,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李日章,《程顥 程頤》,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社,1980。
    李同樂,《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實踐—以北宋前中期為中心的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李如冰,《宋代藍田四呂及其著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李昌憲,《司馬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李長遠,《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李建漳,《漢娜鄂蘭》,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李超,《南宋寧宗朝前期政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李敬峰,《二程後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杜保瑞,《北宋儒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杜瑜,《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唐宋間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89。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肖永明,《北宋的新學與理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
    肖永奎,《法度與道德—王安石學術及其變法運動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論著選集(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
    林桂榛,《天道天行與人性人情:先秦儒家“性與天道”論考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林素芬,《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8。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林慶彰主編,《中國歷代經書帝王學叢書 宋代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2。
    祁琛雲,《北宋科甲同年關係與士大夫朋黨政治》,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
    邸利平,《道由中出—呂大臨的道學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20。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9。
    侯外盧等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咸曉婷,《中唐儒學變革與古文運動嬗遞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
    胡孚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胡昭曦等,《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
    苗春德,《宋代教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韋兵,《完整的天下經驗—宋遼夏金元之間的互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7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
    夏長樸,《王安石新學探微》,台北:大安出版社,2015。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孫旭紅,《居今與志古—宋代《春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孫振青,《宋明道學》,台北:千華出版公司,1986。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增訂版)》,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徐吉軍,《南宋都城臨安》,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徐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
    涂美雲,《朱熹論三蘇之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5。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馬茂軍,《宋代散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高克勤,《王安石與北宋文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崔大華,《儒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張文治,《理學治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張其凡,《宋代政治軍事論稿》,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
    張岱年《思想‧文化‧道德》,成都:巴蜀書社,1992。
    張波,《張載年譜》,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張峻榮,《南宋高宗偏安江左原因之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張詩偉,《民本的極限:黃宗羲政治思想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張維玲,《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
    張維玲,《從南宋中期反近習政爭看道學士大夫對「恢復」態度的轉變(1163-1207)》,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張德蘇,《從「禮崩樂壞」到「克己復禮」—周室衰亂與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濟南:齊魯書社,2008。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台北:里仁書局,1982。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張灝,《幽暗意識與時代探索》,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梁啟超,《王安石傳》,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梁庚堯,《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許浩然,《周必大的歷史世界:南宋高、孝、光、寧四朝士人關係之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5。
    陳克明,《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來,《仁學本體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1996。
    陳來,《宋明理學》,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10。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陳東原,《中國教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陳峰,《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陳智超編,《陳樂素史學文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陳暢,《理學道統的思想世界》,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
    陳榮捷,《朱子門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陳榮捷,《朱學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
    陳學霖,《宋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陳蘇鎮,《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陶晉生,《女真史論》,台北:食貨出版社,1981。
    陶晉生,《宋遼金元史新編》,台北:稻鄉出版社,2013。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陸揚,《清流文化與唐帝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3。
    麥仲貴,《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香港:新亞研究所,1968。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喬象鍾等編,《唐代文學史 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曾亦、黃銘,《董仲舒與漢代公羊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曾棗莊,《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貢舉考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曾瑞龍,《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第五冊》,《三松堂全集》第10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馮茜,《唐宋之際禮學思想的轉型》,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2020。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系統(一):通論篇》,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
    黃進興,《優入聖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
    黃彰健,《經學理學文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黃寬重,《宋史論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
    黃寬重,《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
    黃寬重,《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
    黃寬重,《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楊小敏,《蔡京、蔡卞與北宋晚期政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楊天保,《金陵王學研究:王安石早期學術思想的歷史考察(1021—106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楊世文,《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楊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楊勝寬,《蘇軾與蘇門文人集團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楊渭生,《南宋理學一代宗師楊時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增訂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003。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工夫論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葉坦,《大變法—宋神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
    葉坦,《傳統經濟觀的大論爭—司馬光與王安石的比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葉坦,《葉坦文集》,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葛荃,《權利宰制理性》,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葛荃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董平,《王陽明的生活世界—通往聖人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虞云國,《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寧宗時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賈海濤,《北宋儒術治國政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漆俠,《王安石變法(增訂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漆俠,《宋學的形成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漆俠,《知困集》,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漆俠,《探知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裴汝誠,《半粟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趙冬梅,《大宋之變(1063-1086)》,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趙冬梅,《寬容與執拗:迂夫司馬光與北宋政治》,北京:中信出版社,2024。
    劉乃昌,《兩宋文化與詩詞發展論略》,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劉子健,《歐陽修治學與從政》,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劉丰,《北宋禮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伯驥,《宋代政教史 上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
    劉昭明,《蘇軾與章惇關係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1。
    劉紀璐,《宋明理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1。
    劉修明,《儒生與國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劉象彬,《二程理學基本範疇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劉學斌,《北宋新舊黨爭與士人政治心態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劉馨珺,《南宋荊湖南路的變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
    潘富恩等,《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蔡仁厚,《宋明理學 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
    蔡仁厚,《宋明理學 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
    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蔡方鹿,《程頤程顥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蔣復璁,《宋史新探》,台北:正中書局,1975。
    蔣慶,《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2003。
    諸葛憶兵,《范仲淹傳》,北京:中華書局,2012。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鄧克銘,《宋代理學概念之開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鄧廣銘,《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鄧潭洲,《韓愈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鄭臣,《內聖外王之道—實踐哲學視域內的二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鄭欽仁編譯,《中國政治制度與政治史》,台北:稻禾出版社,1996。
    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盧廣森主編,《洛學及其中州後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1985。
    錢建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組與文學新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6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錢賓四先生全集》第9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國史大綱》,《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7-28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國史新論》,《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錢穆,《陽明學述要》,《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0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戴君仁,《閻毛古文尚書公案》,台北:國立編譯館,1979。
    戴景賢,《宋元學術思想史論集 上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
    韓酉山,《秦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1989。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羅家祥,《宋代政治與學術論稿》,香港:華夏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 以「理」為考察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二)期刊論文
    丁為祥,〈余英時“政治文化”的特色及其形成—再讀《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哲學分析》,3:3,上海,2012,頁176-196。
    于瑞桓,〈司馬光的史學思想及其理學精神〉,《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濟南,2002,頁9-14。
    方笑一,〈兩宋之際的學派消長與學術變局〉,《學術月刊》,45:2,上海,2013,頁147-154。
    方誠峰,〈補釋宋高宗最愛元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2,北京,2014,頁69-76。
    方誠峰,〈論北宋熙、豐、元祐年間的中樞體制變動(1068-1093)〉,《漢學研究》,28:4,台北,2010,頁107-138。
    方震華,〈夷狄無百年之運—運數論與夷夏觀的分析〉,《台大歷史學報》,第60期,台北,2017,頁159-191。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論辯〉,《台大歷史學報》,第40期,台北,2007,頁19-55。
    方震華,〈從和戎到拓邊—北宋中期對外政策的轉折〉,《新史學》,24:2,台北,2013,頁35-67。
    王化雨,〈北宋元祐後期政局探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4:6,成都,2017,頁165-172。
    王化雨,〈政事、政爭與政局:北宋元祐吏額事件發微〉,《史林》,2016年第1期,上海,2016,頁36-46。
    王化雨,〈蔡京去留與徽宗朝初年政治〉,《史林》,2017年第6期,上海,2017,頁68-78。
    王聿均,〈清代中葉士大夫之憂患意識〉,《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台北,1982,頁1-11。
    王京生,〈夏竦告變看慶曆新政失敗原因〉,《濟南大學學報》,1992年1期,濟南,1992,頁61-63。
    王昌偉,〈兩宋之際理學家的帝王觀—以羅從彥《尊堯錄》為例〉,《現代儒學》,2021年第3期,上海,2021,頁81-97。
    王書華,〈二程對荊公新學的批判〉,《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濟南,2004,頁64-72。
    王博,〈文治秩序與士人主體—論北宋士大夫主體性之形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北京,2001,頁85-90。
    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區分和文臣統兵〉,《中州學刊》,1984:2,鄭州,1984,頁107-111。
    王曾瑜,〈紹興和議與士人氣節〉,《中國史研究》, 2001年第3期,北京,2001,頁129-137。
    王曾瑜,〈關於秦檜歸宋的討論〉,《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北京,2002,頁166-172。
    王琦、朱漢民,〈以道學建構帝學—朱熹詮釋《大學》的另一種理路〉,《社會科學》,2018第4期,上海,2018,頁130-137。
    王瑞來,〈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論—以范仲淹為中心的考察〉,《宋史研究論叢》,第六輯,保定,2005,頁169-198。
    王瑞來,〈將錯就錯:宋代士大夫“原道”略說—以范仲淹的君臣關係論為中心的考察〉,《學術月刊》,41:4,上海,2009,頁126-132。
    王瑞來,〈試論導致慶歷新政失敗的一個因素—讀范仲淹致葉清臣信〉,《學術月刊》,1990年9期,上海,1990,頁79-81。
    王瑞來,〈論宋代皇權〉,《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北京,1985,頁144-160。
    王嘉川,〈秦檜歸宋問題平議〉,《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4,保定,2006,頁 98-103。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台北,1984,頁27-38。
    王曾瑜,〈北宋晚期政治簡論〉,《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1期,北京,1994,頁82-87。
    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區分和文臣統兵〉,《中州學刊》,1984:2,鄭州,1984,頁107-111。
    王曾瑜,〈洛、蜀、朔爭辨〉,文收吳榮曾等著,《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351-369。
    付長珍,〈胡寅辟佛思想的方法論辨析〉,《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第5期,上海,2008,頁59-61。
    包偉民,〈精英們“地方化”了嗎?—試論韓明士《政治家與紳士》與“地方史”研究方法〉,《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653-671
    申緒璐,〈道南一脈考〉,《中國哲學史》,2012年第4期,北京,2012,頁94-101。
    向世陵,〈“淪于空寂”與“滯于形器”—朱熹對呂學與陸學的批評〉,《社會科學戰線》,2019年第4期,長春,2019,頁20-26。
    向世陵,〈朱熹對呂學的批評及呂祖謙學問觀一瞥〉,《浙江學刊》,2018年第5期,杭州,2018,頁141-147。
    向世陵,〈宋代主流意識支配下的戰爭觀〉,《歷史研究》,2009年第2期,北京,2009,頁38-50。
    朱剛,〈士大夫文化的兩種模式:《虔州學記》與《南安軍學記》〉,《江海學刊》,2007年第3期,南京,2007,頁174-180。
    朱剛,〈從先憂後樂到簞食瓢飲—北宋士大夫心態之轉變〉,《文學遺產》,2009年第2期,北京,2009,頁54-63。
    朱雪芳,〈道南一脈—從楊時到李侗〉,文收明溪縣楊時文化研究會編,《楊時研究文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頁190-199。
    朱瑞熙,〈宋朝經筵制度〉,《中華文史論叢》,第55輯,上海,1996,頁1-52。
    朱瑞熙,〈慶曆新政行廢考實〉,《學術月刊》,1990年2期,上海,1990,頁50-55。
    朱漢民,〈師道復興與宋學崛起〉,《哲學動態》,2020年第7期,北京,2020,頁31-39。
    朱漢民、肖永明,《二程理學體系的建構與《四書》》,《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4,桂林,2004,頁29-32。
    朱銘堅,〈黨爭漩渦中的太學〉,《新史學》,29:2,台北,2018,頁67-76。
    朱學博,〈楊時身后形象的人為塑造—兼論楊時墓志撰寫的風波〉,《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上海,2020,頁32-42。
    江宜樺,〈“政治是什麼?”-試析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9期,台北,1995, 頁165-194。
    何玉紅,〈孝與高宗朝政治的展開〉,《中國史研究》,2023年第4期,北京,2023,頁148-166。
    何佑森,〈兩宋學風的地理分布〉,文收夏長樸等編,《儒學與思想 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 上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頁183-210。
    何忠禮,〈“紹興和議”簽訂以后的南宋政治〉,《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3,杭州,1997,頁61-68。
    何忠禮,〈論南宋高宗朝的科舉制度〉,《探索與爭鳴》,2007年第5期,上海,2007,頁73-77。
    何忠禮,〈關于秦檜歸宋問題的再討論—兼與王曾瑜先生商榷〉,《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北京,2003,頁 160-167。
    何俊,〈王學、洛學之消長與南宋理學的開始〉,《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杭州,2000,頁117-124。
    何俊,〈胡寅《崇正辨》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6,杭州,2001,頁20-25。
    何俊,〈慶元黨禁的性質與晚宋儒學的派系整合〉,《中國史研究》,2004第1期,北京,2004,頁109-117。
    吳展良,〈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台大歷史學報》,第 33期,台北,2004,頁71-95。
    吳振清,〈北宋《神宗實錄》五修始末〉,《史學史研究》,19952,北京,1995,頁32-37。
    吳海峰,〈溝通中西史學的範本:評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 《國際漢學》,2023年第1期,北京,2023,頁144-148。
    吳國武,〈北宋經筵講義考論〉,《國學學刊》,2009年第3期,北京,2009,頁41-52。
    吳國武,〈程頤入侍經筵考—兼談朱熹的講讀活動及程朱系譜的形成〉,收入陳來、朱杰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頁98-112。
    吳震,〈中國思想史上的「聖人」概念〉,《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杭州,2013,頁13-25。
    宋衍申,〈評司馬光的經濟思想〉,《晉陽學刊》,1985年第5期,太原,1985,頁95-97。
    宋衍伸,〈慶曆新政時期的諫官〉,《東北師大學報》,1982年第4期,長春,1982,頁21-26。
    李弘祺,〈絳帳遺風—私人講學的傳統〉,文收林慶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頁343-410。
    李存山,〈王安石變法的再評價〉,《博覽群書》,2006年第9期,北京,2006,頁51-59。
    李存山,〈范仲淹與宋代新儒學〉,《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長沙,2008,頁5-13。
    李存山,〈范仲淹與宋代儒學復興〉,《哲學研究》,2003年第10期,北京,2003,頁40-47。
    李存山,〈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年第1期,北京,2006,頁40-49。
    李存山,〈關于列寧評價王安石的一個誤引〉,《中國學術年鑒(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上卷,北京,2004,頁524-525。
    李如鈞,〈予奪在上-宋徽宗朝的違御筆責罰〉,《台大歷史學報》,第60期,台北,2017,頁119-158。
    李克建,〈論道統思想對宋代民族觀的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8期,成都,2016,頁197-201。
    李春梅,〈孔文仲與洛蜀黨爭〉,《宋代文化研究》,第11輯,成都,2002,頁119-127。
    李紀祥,〈「經世」觀念與宋明理學〉,《書目季刊》,32:3,台北,1989,頁30-40。
    李貞慧,〈蘇軾詩在北宋末年的流傳及其意義—以東坡詩註及宋人詩話為中心的觀察〉,《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新竹,2007,頁133-169。
    李海潔,〈夏竦蒙冤的道學環境與史學背景〉,《中華文史論叢》,2015年3期,上海,2015,頁163-184。
    李國祁,〈道咸同時期我國的經世致用思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下,台北,1986,頁17-65。
    李細成,〈“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四種歧解辨正〉,《孔子學刊》,第10輯,上海,2019,頁29-45。
    李華瑞,〈宋朝積弱說的再認識〉,《文史哲》,2013年第6期,濟南,2013,頁33-42。
    李華瑞,〈南宋時期新學與理學的消長〉,《史林》,2002年第3期,上海,2002,頁28-34。
    李德鋒,〈論朱熹對史學的影響-思想哲學史的邏輯研究必須歷史思維的介入〉,收入宋明理學研究中心編,《朱子與朱子學文獻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頁126-139。
    束景南等,〈四書升格運動與宋代四書學的興起〉,《歷史研究》,2007年第5期,北京,2007,頁76-94。
    汪高鑫,〈對司馬光歷史盛衰論的再認識〉,《史學史研究》,2000年第1期,北京,2000,頁30-38。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學的夷夏之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天津,2006,頁87-92。
    沈松勤,〈北宋臺諫制度與黨爭〉,《歷史研究》,1998年第4期,北京,1998,頁27-44。
    沈松勤,〈論“元祐學術”與“元祐敍事”〉,《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4期,上海,2007, 頁201-214。
    沈松勤,〈論“元祐學術”與“元祐敍事”〉,《中華文史論叢》,第88輯,上海,2007,頁201-238。
    沈松勤,〈論“紹興和議”期間的文學生態〉,《中文自學指導》,2007年第3期,上海,2007,頁3- 12。
    沈松勤,〈論南宋相黨〉,《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北京,2002,頁56-62。
    肖紅兵,〈呂公著居洛考〉,《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6,新鄉,2010,頁80-82。
    周佳,〈北宋仁宗朝的集議〉,《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4期,上海,2012,頁65-88。
    周寶珠,〈南宋對金和戰鬥爭中的主守派與趙鼎〉,《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5期,開封,1979,頁10-16。
    周鑫,〈韓明士:《官宦與紳士:兩宋江西撫州的精英》〉,《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卷,天津,2006,頁411-420。
    林永勝,〈作為樂道者的孔子—論理學家對孔子形象的建構及其思想史意義〉,《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新竹,2015,頁5-48。
    林保全,〈南宋學者對北宋理學社群之建構—以朱熹《伊洛淵源錄》為觀察核心〉,《東華人文學報》,第23期,花蓮,2013,頁83-123。
    林素芬,〈帝王與「天」─王安石、程頤《易》說中天道論的帝王學應用〉,《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4期,台北,2018,頁79-105。
    林瑞翰,〈紹興十二年以前南宋國情之研究〉,文收大陸雜誌社編,《宋遼金史研究論集》,台北:大陸雜誌社,1960,頁74-84。
    林聰舜,〈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從明清之際的顧、黃、王等人談起〉,《哲學與文化》,14:7,台北,1987,頁47-58。
    芮和蒸,〈論宋太祖之創業開國〉,《宋史研究集》,第5輯,(台北,1970),頁429-478。
    邱俊鵬,〈蘇軾政治思想管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成都,1979,頁54-62。
    邱漢生,〈王安石《詩義》的法家思想〉,《天津師範學院學報》,1974年第1期,北京,1974,頁44-48。
    金中樞,〈宋代三省長官廢置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17輯,台北,1988,頁39-92。
    金中樞,〈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聶崇義的三禮圖學〉,《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10期,台南,1983,頁77-104。
    金生楊,〈張浚與新學〉,《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年第2期,南充,2014,頁45-50。
    金春峰,〈宋代的學派與政派—從紹興學禁到慶元黨禁〉,《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8:3,永洲,2007, 頁1-12。
    青山大介,〈中國先秦「聖人」與「賢者」概念探析〉,《經學研究集刊》,第18期,高雄,2015,頁19-40。
    俞菁慧,〈《周禮‧泉府》與熙寧市易法〉,《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北京,2014,頁23-33。
    俞菁慧,〈北宋熙寧青苗借貸及其經義論辯—以王安石《周禮》學為線索〉,《歷史研究》,2016年第2期,北京,2016,頁20-39。
    姜鵬,〈北宋經筵中的師道實踐〉,《學術研究》,2009第7期,廣州,2009,頁114-121。
    姜鵬,〈宋初文治導向與經筵緣起〉,《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7輯,上海,2009,頁271-285。
    姜鵬,《北宋經筵與宋學的興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頁203-225。
    施平,〈評司馬光的元祐復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6年第3期,北京,1976,頁61-66。
    胡適,〈記李覯的學說〉,文收項維新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7,頁1-20。
    范立舟,〈程顥、程頤論王道與治道及其現代意義〉,《浙江社會科學》,2020第12期,杭州,2020,頁117-126。
    范立舟,〈論兩宋理學家的政治理想〉,《政治學研究》,2005年第1期,北京,2005,頁107-114。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頁191-195。
    范兆飛,〈中古地域集團學說的運用與流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廈門,2016,頁13-25。
    范建文,〈兩宋之際政治與王安石新學流變〉,《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6:6,南昌,2015,頁115-121。
    唐明亮、黃鴻春,〈周初至春秋天命觀中的德與道〉,《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2,南寧,2011,頁150-153。
    夏長樸,〈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台大中文學報》,第9 期,台北,1997,頁115-144。
    夏長樸,〈李覯的重禮思想及其與荀子的關係〉,《台大中文學報》,第2期,台北,1988,頁265-282。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宋史研究集》,第36輯,台北,2006,頁1-66。
    夏長樸,〈尊孟與非孟一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中國哲學》,第24輯,瀋陽,2002,頁 559-624。
    孫杰,〈經筵講讀:經筵講官與帝王互動中的經典傳承—以《五經》《四書》為中心的考察〉,《學術探索》,2021第3期,昆明,2021,頁105-113。
    孫歌,〈丸山真男政治學中的「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3期,台北,2009,頁219-242。
    孫艷輝,〈南宋名臣趙鼎年譜簡編〉,《船山學刊》,2010年第3期,長沙,2010,頁96-99。
    徐公喜,〈元代前期朱子學官學化的確立與緣由〉,《船山學刊》,2023年第1期,長沙,2023,頁71-84。
    徐洪興,〈經學更新運動中的一個轉折點—論慶曆之際的社會思潮〉《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6期,上海,1988,頁102-108。
    徐洪興,〈試論范仲淹與北宋理學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上海,1992,頁 60-66。
    徐洪興,〈試論歐陽修與北宋理學思潮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6期,上海,1997,頁41-48。
    徐規,〈宋太祖誓約辨析〉,《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北京,1986,頁190-192。
    涂美雲,〈從「禁錮」到「一尊」-看 朱學在宋、元時期的發展〉,《東吳中文學報》,第27期,台北,2014,頁101-141。
    涂美雲,〈從元祐黨爭看蘇軾學禁及其發展〉,《東吳中文學報》,第19期,台北,2010,頁198-206。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 第19期,台南,2007,頁249-298。
    祝尚書,〈重讀呂本中:政治傾向與詩史情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6:1,北京,2019,頁72-82。
    馬積高,〈試論蘇軾政治態度與文學成就〉,《湖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3期,長沙,1978,頁73-85。
    高紀春,〈秦檜與洛學〉,《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2期,北京,2002,頁97-108。
    高紀春,〈趙鼎集團的瓦解與洛學之禁〉,《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3期,北京,1997,頁108-117。
    崔大華,〈理學形成的兩個支 點〉,《開封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開封,1997,頁12-14。
    張立文,〈略論宋明理學〉,收入中國哲學史學會、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論宋明理學:宋明理學討論會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頁14-36。
    張立文、方立天,〈王安石反對司馬光的鬥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1期,北京,1974,頁37-44。
    張希清,〈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范仲淹與慶曆新政〉,《博覽群書》,2010年第10期,北京,2010,頁10-13。
    張邦煒,〈重文輕武:趙宋王朝的潛規則〉,《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1(成都,2015),頁138-145。
    張邦煒,〈關於建中之政〉,《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9:6,成都,2002,頁99-108。
    張其凡,〈“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試析—北宋政治架構探微〉,《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6,廣州,2001,頁114-123。
    張家偉,〈從政事到學術:徽宗時期王安石批判的重心轉變〉,《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5,撫州,2021,頁423-433。
    張素卿,〈思想的展示:述論張載思想的「學思歷程」〉,《台大中文學報》,第7期,台北,1995,頁313-346。
    張健,〈從祀配享之議:南宋政治與思想視野下的蘇學地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5:2,北京,2018,頁112-127。
    張健,〈從配享到削祀:王安石的孔廟位次與王學升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9:3,北京,2022,頁56-68。
    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5-72。
    張蔭麟,〈宋太祖釋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收入張云台編,《張蔭麟文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頁497-501。
    張曉宇,〈「學派」以外:北宋士人鄒浩的政治及學術思想〉,《思想史》,第8,台北, 2018,頁1-46。
    張曉宇,〈從黃隱事件再論元祐初期政局與黨爭〉,《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6期,香港,2018,頁 1-20。
    張曉宇〈理學與皇權一兩宋之際「聖學」觀念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2本第4分,台北,2021,頁649-700。
    張曉淮,〈兩宋文化轉型的新詮釋—讀劉子健 《中國轉向內在一-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學海》,2002年第4期,南京,2002,頁208。
    張興武,〈慶曆聖德詩與北宋中期政治文化轉型〉,《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1期,上海,2007,頁203-221。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文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3-20。
    曹家齊,〈從推尊漢唐到超邁漢唐—司馬光的「三代」漢唐史論及其現實關照〉,《新亞學報》,40:2,香港,2023,頁59-84。
    曹家齊,〈愛元祐與遵嘉祐〉,《學術研究》,2005年第11期,廣州,2005,頁103-107。
    曹鑫,〈再造秩序:王安石變法的道、術與勢〉,《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青島,2018,頁59-67。
    梁山,〈司馬光《溫公易說》的政治思想〉,《宋代文化研究》,第25輯,成都,2019,頁244-260。
    梁天錫,〈北宋台諫制度之轉變〉,《宋史研究集》,第9輯,台北,1977,頁277-338。
    梅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41:4,新竹,2011, 頁621-667。
    章權才,〈胡安國《春秋傳》研究〉,《學術研究》,1995年第2期,廣州,1995,頁89-93。
    許紀霖,〈「我是大正之子」:丸山真男的思想史研究〉,《讀書》,2022年第6期,北京,2022,頁23-32。
    許家星,〈克己最難—略析程子克己工夫論之內涵及其意義〉,文收陳義初主編,《二程與宋學—首屆宋學暨程顥程頤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頁155-165。
    許起山,〈論宋高宗朝後期的科舉與政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73期,香港,2021,頁1-32。
    郭文佳,〈也談慶曆新政失敗的原因〉,《黃淮學刊(社會科學版)》,11:4,商丘,1995,頁68-71。
    陳力衛,〈談丸山真男的《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書城》,2018年第6期,上海,2018,頁68-72。
    陳守忠,〈王安石變法與熙河之役〉,《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蘭州,1980,頁3-14。
    陳克明,〈略論司馬光的哲學思想〉,《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第5期,瀋陽,1982,頁39-40。
    陳良,〈慶曆新政何以失敗—兼談北宋朋黨之爭〉,《學習月刊》,2014年7期,武漢,2014,頁54-55。
    陳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述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3年10月號,香港,2003,頁130-139。
    陳東,〈皇權下的師道尊嚴—中國古代經筵坐講立講之爭〉,《教育學報》,5:4,北京,2009,頁103-108。
    陳政揚,〈張載「致學程聖」說析論〉,《揭諦》,第19期,嘉義,2010,頁29-74。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第1分,台北,1998,頁1-37。
    陳榮捷,〈朱子言體用〉,收入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頁251-256。
    陳德述,〈廖平論孔子托古改制思想評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重慶,1986,頁56-63。
    陳樂素,〈流放嶺南的元祐黨人〉,文收陳智超編,《陳樂素史學文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頁578-610。
    陳曄,〈詞匯與理念:宋代政治概念中的“公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1,蕪湖,2019,頁73-82。
    陸敏珍,〈刻書、辨書、讀書與南宋道學的展開 以二程著作為中心〉,《哲學與文化》,43:10,台北,2016,頁109-124。
    斯維至,〈說德〉,《人文雜志》,1982年第6期,西安,1982,頁74-83。
    景新強,〈論北宋的文字獄〉,《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2,西安,2007,頁51-56。
    曾亦,〈論胡安國的《春秋》學〉,《社會科學輯刊》,2021年第4期,瀋陽,2021,頁26-36。
    曾春海,〈「敬」概念在朱學之提出與涵義〉,《哲學與文化》,20:2,台北,1993,頁174-180。
    曾祥波,〈南宋初年建都之議及其影響〉,《國學學刊》,2014年第1期,北京,2014,頁62-72。
    曾祥波,〈經筵概念及其制度源流商兌〉,《史學月刊》,2019第8期,開封,2019,頁26-35。
    程水龍、曹潔,〈《性理群書句解》的價值探究〉,《歷史文獻研究》,第37輯,上海,2016,頁96-103。
    程民生,〈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3,開封,1999,頁56-64。
    粟品孝,〈試論洛蜀會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第3期,重慶,1997,頁91-96。
    馮友蘭,〈略論道學的特點、名稱和性質〉,收入中國哲學史學會、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論宋明理學:宋明理學討論會論文集》,頁37-56。
    馮友蘭,〈程顥 程頤〉,《哲學研究》,1980年第10期,北京,1980,頁44-50。
    黃克武,〈經世文編與中國近代經世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台北,1986,頁83-96。
    黃克武,〈錢穆的學術思想與政治見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第15期,台北,1987,頁393-412。
    黃宏,〈北宋三孔籍貫新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7:6,南京,2005,頁64-66。
    黃寬重,〈酈瓊兵變與南宋初期的政局〉,文收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77-89。
    楊宇勛,〈宋高宗的政治緣飾:從中興復國道製造堯舜〉,《嘉大中文學報》,第14期,嘉義,2021,頁57-78。
    楊宇勛,〈南宋紹興和議前的財政政策〉,《史耘》,第3、4期,台北,1998,頁1-37。
    楊希牧,〈再論堯舜禪讓傳說〉,《食貨月刊》,7:7,台北,1977,頁297-307。
    楊念群,〈為甚麼要重提“政治史”研究〉,《歷史研究》,2004年第4期,北京,2004,頁10-13。
    楊治平,〈北宋《孟子》詮釋的兩個面向—新學與理學〉,《中國文學研究》,第37期,台北,2014,頁37-66。
    楊柳岸,〈“嚴夷夏大防”抑或“重君臣大義—《論語》“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解〉,《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4期,北京,2009,頁58-63。
    楊國宜,〈兩宋之際理學的境遇和演變〉,《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4,保定,2019,頁1-7。
    楊勝寬,〈眉山二蘇與臨江三孔的交誼考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31:3,樂山,2016,頁7-14。
    楊渭生,〈范仲淹與宋學之勃興〉,《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 1,杭州,1999,頁8-12。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第195,台北,2003,頁125-141。
    葉坦,〈司馬光理財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6期,北京,1986,頁34-40。
    葉坦,〈役法鬥爭中的司馬光〉,《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重慶,1985,頁28-34。
    葛兆光,〈洛陽與汴梁: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的分離〉,《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北京,2000,頁24-37。
    葛兆光,〈理學誕生前夜的中國〉,《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北京,2001,頁63-76。
    葛兆光,〈置思想於政治始背景之中—再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文收(美)田浩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頁371-412。
    董春林,〈衙前役法與北宋黨爭〉,《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鄭州,2023,頁64-71。
    虞云國,〈宋代臺諫系統的破壞與君權相權的關係〉,《學術月刊》,1995年第11期,上海,1995,頁56-63。
    賈玉英,〈臺諫與宋代權臣當政〉,《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3,開封,1996,頁38-43。
    鄒賀,〈中國古代經筵制度沿革考論〉,《求索》,2009第9期,長沙,2009,頁271-285。
    鄒賀,〈宋朝經筵官設置考〉,《宋史研究論叢》,第13輯,保定,2012,頁101-113。
    雷艷紅,〈陳寅恪關隴集團說評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廈門,2002,頁72-79。
    廖寅,〈天下為公:制度視野下的宋代公權塑造〉,《學術界》,2023年第3期,合肥,2023,頁193-199。
    廖隆盛,〈從澶淵之盟對北宋後期軍政的影響 看靖康之難發生的原因〉,《食貨月刊》,15:1-2,台北,1985,頁15-31。
    漆俠,〈范仲淹的歷史地位〉,文收李光壁編,《中國歷史人物論》,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1957,頁271-280。
    漆俠,〈范仲淹集團與慶曆新政—讀歐陽修〈朋黨論〉書後〉,《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北京,1992,頁126-140。
    熊鳴琴ヽ張其凡,〈曾布 “奸臣論”辨析一立足於北宋中後期黨爭的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6期,廣州,2009,頁167-174。
    熊鐵基,〈道家、道教、道學〉,《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6,武漢,2005,頁157-160。
    蒙文通,〈中國歷代農產量的 擴大和賦役制度及學術思想的演變〉,《四川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7年第2期,成都,1957,頁27-106。
    劉成國,〈入室操戈:楊時的新學批判〉,《新宋學》,第11輯,上海,2023,頁335-352。
    劉成國,〈宋代學記研究〉,《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北京,2007,頁53-60。
    劉京菊,〈“吾道南矣”—道南學派之考辨〉,《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濟南,2008,頁68-75。
    劉依平,〈《大學》經典地位 的確立與宋代理學的關係〉,《現代哲學》,2012 年第6期,廣州,2012,頁 122-126。
    劉述先,〈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2: 1,香港,2003,頁316-334。
    劉培,〈元祐學術與北宋中后期辭賦創作—以蘇軾為中心的考察〉,《齊魯學刊》,2018年第3期,曲阜,2018,頁108-117。
    劉復生,〈北宋儒學復興是要復興甚麼〉,《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5,保定,2019,頁1-8。
    劉靜貞,〈從皇后干政到太后攝政—北宋真仁之際女主政治權力試探〉,文收《國際宋代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8,頁579-597。
    樊樹志,〈朱熹:作為政治家的評價〉,《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3期,上海,1981, 頁80-85。
    潘富恩,〈論二程的刑治與教化思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上海,1987,頁31-36
    蔡哲修,〈從「攘夷」到「尊王」(1127-1142)—「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研究之三〉,《中興史學》,第11期,台中:2005,頁25-46。
    諸葛憶兵,〈宋代士大夫的境遇與士大夫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北京,2001,頁107-112。
    諸葛憶兵,〈洛蜀黨爭辨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南京,1996,頁100-105。
    諸葛憶兵,〈論宋高宗朝科舉制度之演變〉,《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廣州,2022,頁173-183。
    鄧小南,〈司馬光《奏彈王安石》辨偽〉,《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北京,1980,頁73-77。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杭州,2003,頁99-103。
    鄧小南,〈祖宗故事與宋代的《寶訓》、《聖政》—從《貞觀政要》談起〉,《唐研究》,第11卷,北京,2005,頁95-116。
    鄧小南,〈談宋初之“欲武臣讀書”與“用讀書人”〉,《史學月刊》,2005年第7期(開封,2005),頁45-55,
    鄧楠,〈宋代蘇學和蜀學之再認識〉,《宋史研究論叢》,第29輯,保定,2021,頁83-94。
    鄧廣銘,〈王安石—北宋時期傑出的法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3期,北京,1974,頁24-30。
    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附說理學家的開山祖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北京,1991,頁23-28。
    鄧廣銘,〈南宋對金鬥爭中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63年第2期,北京,1963,頁21-32。
    鄧廣銘,〈談談有關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長春,1986,頁137-144。
    鄭丞良,〈百年論定-試論黃榦〈朱子行狀〉的書寫與朱熹歷史形象的形塑〉,《漢學研究》,30:2,台北,2012,頁131-164。
    鄭臣,〈宋代思想轉型中的二程與王安石〉,《蘭州學刊》,2007年第10期,蘭州,2007,頁28-30。
    蕭慶偉,〈元祐學術之禁考略〉,《電大教學》,1998:1,杭州,1998,頁25-27。
    蕭璠,〈皇帝的聖人化及其意義試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1分,台北,1993,頁 1-37。
    錢穆,〈經學與史學〉,文收杜維運等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 一》,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120-137。
    閻云,〈以「理」駕馭「勢」-論胡安國《春秋傳》的義理邏輯〉,《北京社會科學》,2019年第10期,北京,2019,頁15-25。
    霍無忌,〈宋仁宗、英宗易代事研究〉,《故宮學刊》,2019年第1期,北京,2019,頁33-43。
    駱嘯聲,〈溫公與荊公變法思想之比較〉,《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6期,武漢,1987,頁82-86。
    戴景賢,〈論錢賓四先生「中國文化特質」說之形成與其內涵〉,《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台北,2000,頁39-62。
    謝貴安,〈《宋實錄》史料的來源與流向〉,《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2:4,武漢,2009,頁423-428。
    鍾彩鈞,〈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台北,1994,頁441-476。
    鍾彩鈞,〈宋明理學及其發展脈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台北,1992,頁385-420。
    聶言之,〈孔平仲與蘇軾交誼考〉,《齊魯學刊》,1993年第4期,曲阜,1993,頁18-20。
    魏彥紅,〈北宋重要經筵官對皇帝的影響〉,《宋史研究論叢》,第31輯,保定,2022,頁43-47。
    羅思鼎,〈從王安石變法看儒法論戰的轉變-讀《王荊公年譜考略》〉,收入人民出版社資料室編,《論述法家和儒法鬥爭部分文章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頁497-510。
    羅家祥,〈元祐之政剖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5期,武漢,1986,頁30-35。
    羅家祥,〈北宋君子有黨論述評〉,《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5期,武漢,1989,頁66-74。
    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朱熹之前“道統”一詞的用法〉,收入陳來、朱杰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頁82-88。
    顧全芳,〈司馬光與王安石變法〉,《晉陽學刊》,1984年第2期,太原,1984,頁67-74。
    顧全芳,〈宋神宗與熙豐變法〉,《學術月刊》,1988年8期,上海,1988,頁72-77。
    顧宏義,〈“吾道南矣”說的文獻學考察〉,《宋史研究論叢》,第12輯,保定,2011,頁480-504。
    龔延明,〈南宋行在所臨安府研究〉,《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鄭州,2018,頁59-72。
    (三)翻譯著作(含論文)

    (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譯,《中國的千年王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
    (日)三浦國雄著,李若愚等譯,《王安石—立於濁流之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日)丸山真男著,陳力衛譯,《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日)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小島毅著,何曉毅譯,《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日)外山軍治著,李東源譯,《金朝史研究》,牡丹江: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8。
    (日)平田茂樹著,朱剛等譯,《宋代政治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寺地遵著,劉靜貞等譯,《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
    (日)吾妻重二著,傅錫洪等譯,《朱子學的新研究:近世士大夫思想的展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日)松浦友久著,劉為治譯,《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日)青木正兒著,鄭樑生等譯,《中國文學思想史》,台北:開明書局,1977。
    (日)宮崎市定著,馬云超譯,《科舉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20。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註,《佛教與儒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瑷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日)渡邊秀方著,劉侃元譯,《中國哲學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日)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日)溝口雄三著,牟堅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日)溝口雄三著,喬志航等譯,《中國的歷史脈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日)增淵龍夫著,呂靜譯,《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日)諸橋轍次著,唐卓群譯,《儒學之目的與宋儒慶曆至慶元百六十年間之活動》,南京: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1937。
    (法)伊夫夏爾‧札卡(Yves C. Zarka)著,董皓等譯,《霍布斯的形而上學決斷一政治學的條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
    (法)畢來德(J. F. Billeter),宋剛譯,《沉默的中國》,高雄:無境文化,2015。
    (法)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苑舉正譯註,《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美)包弼德著,王昌偉譯,《歷史上的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美)田浩(Hoyt C. Tillman)著,《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美)克拉姆尼克(Isaac Kramnick)、華特金士(Frederick M. Watkins)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的時代:從1750年到現在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美)杜維明著,段德智譯,《中庸論儒學的宗教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美)狄百瑞(W. T. de Bary)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北京:中華書局,2016。
    (美)貝淡寧(Daniel A. Bell)著,吳萬偉譯,《儒家政治哲學》,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9。
    (美)葛艾儒(Ira E.Kasoff)著,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美)賈志揚(John W.Chaffee)著,趙冬梅譯,《天潢貴胄:宋代宗室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美)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林宏濤譯,《人的條件》,台北:商周出版,2015。
    (美)劉子健著,張鈺翰譯,《宋代中國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美)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美)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著,顏世安等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美)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楊立華等譯,《歷史的嚴妝一解讀道學陰影下的南宋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6。
    (美)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美)龍沛(Peter Lorge)著,康海源譯,《重歸一統 宋初的戰與和》,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
    (美)謝康倫(C. Schirokauer)等著,劉云軍譯,《為世界排序:宋代的國家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
    (英)崔瑞德(D. C. Twitchett)等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英)葛瑞漢(A. C.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英)葛瑞漢著,程德祥譯,《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英)葛瑞翰(A. C. Graham)著,程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日)小林義廣著,朱剛譯,〈歐陽修的諫諍觀和輿論觀〉,《思想史研究》,第4輯,上海,2007,頁3-28。
    (日)中嶋隆博著,王前譯,〈以“制作”取代“自然”:論丸山真男“近世日本思想史中的自然與制作”〉,《知識分子論叢》,第16輯,南京,2021,頁3-18。
    (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文收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0-18。
    (日)戶崎哲彥著,王青譯,〈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文收林慶彰等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頁491-527。
    (日)平田茂樹,〈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現狀與課題〉,《史學月刊》,2006年第6期,開封,2006,頁95-102。
    (日)平田茂樹著,呂明劍譯,〈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的可能性—以政治空間和交流為線索〉,文收平田茂樹等編,《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頁13-27。
    (日)荒木見悟,吳震譯,〈道統論的衰退與新儒林傳的展開〉,文收吳震等編,《思想與文獻 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頁1-43。
    (日)澤井啟一著,劉瑩譯,〈丸山真男與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38:3,承德,2018,頁95-100。
    (比)魏希德(Hilde De Weerdt)著,傅揚譯,〈重塑中國政治史〉,《漢學研究通訊》,34:2,台北,2015,頁1-9。
    (美)包弼德(Peter K. Bol),〈政府、社會和國家〉,收入(美)田浩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154-157。
    (美)田浩(Hoyt C. Tillman),〈行動中的知識分子與官員—中國宋代的書院和社倉〉,收入(美)田浩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頁475-488。
    (美)田浩著,程綱譯,〈評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世界哲學》,第4期,北京,2009,頁103-107。
    (美)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李霞譯,〈本真性的秩序:超時間、性別以及現代中國的民族史〉,文收孫江主編,《新史學 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247-255。
    (美)韋其勒(H. Wechsler)著,李聖光譯,〈初唐政治上的黨爭〉,文收國立編譯館編,《唐史論文選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0,頁46-86
    (美)劉子健著,劉紉尼譯,〈宋初改革家—范仲淹〉,文收《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頁123-163。
    (美)謝康倫(C. Schirokauer)著,何冠環譯,〈論偽學之禁〉,收入陶晉生等譯,《宋史論文選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頁159-200。
    (德)傅海波(Herbert Franke ),〈賈似道(1213-1275)—個邪惡的亡國丞相〉,收入中研院中美學人社科合作委員會編譯,《中國歷史人物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73,頁298-324。
    (四)日文著作(含論文)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集》第7卷,東京:岩波書店,1997。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丸山真男講義錄》第4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丸山真男講義錄》第5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丸山真男,《政治学》,《丸山真男講義錄》第3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
    丸山真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 増補版》,東京:未來社,1987。
    丸山真男,《開囯》,《丸山真男集》第8卷,東京:岩波書店,1997。
    土田健次郎,《朱熹の思想体系》,東京:汲古書院,2019。
    小柳司気太,《東洋思想の研究》,東京:森北書店,1942。
    小島祐馬,《政論雜筆》,東京:すず書房,1974。
    小島毅,《宋学の形成と展開》,東京:創文社,1999。
    山下龍二,《朱子学と反朱子学》,東京:研文社,1991。
    山井湧,《明清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0。
    中嶋諒,《陸九淵と陳亮: 朱熹論敵の思想研究》,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2014。
    內藤湖南,《支那論》,《內藤湖南全集》第5卷,東京:筑摩書房,1972。
    友枝龍太郎:《朱子の思想形成》,東京:春秋社,1969。
    加地伸行,《「論語」再説》,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9。
    市川安司,《程伊川哲学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64。
    市来津由彦,《朱熹門人集団形成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2。
    伊東貴之,《思想としての中国近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5。
    衣川強,《宋代官僚社会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6。
    佐野公治,《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4。
    松沢弘陽等編,《定本 丸山眞男回顧談(下)》,東京:岩波書店,2016。
    武內義雄,《支那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1936。
    武內義雄,《宋學の由來及び其特殊性》,東京:岩波書店,1934。
    芳賀良信,《禮と法の間隙—前漢政治思想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
    苅部直,《丸山眞男:リベラリストの肖像》,東京:岩波書店,2006。
    金成奎,《宋代の西北問題と異民族政策》,東京:汲古書院,2000。
    室伏高信,《東洋政治思想》,東京:日本評論社,1942。
    重澤俊郎,《原始儒家思想と経学》,東京:岩波書店,1949。
    宮村治雄,《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精読》,東京:岩波書店,2001。
    宮崎聖明,《宋代官僚制度の研究》,札幌: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10。
    島田虔次,《中国の伝統思想》,東京:みすず書房,2001。
    島田虔次,《朱子学と陽明学》,東京:岩波書店,1967。
    高畑常信,《宋代湖南学の研究》,東京:秋山書店,1996。
    笹倉秀夫,《丸山真男の思想世界》,東京:みすず書房,2003。
    渡邊義浩,《後漢国家の支配と儒教》,東京:雄山閣,1995。
    湯淺幸孫,《中國倫理思想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81。
    楠本正継,《宋明時代儒学思想の研究》,柏:広池学園出版部,1962。
    蜂屋邦夫,《老子探究:生きつづける思想》,東京:岩波書店,2021。
    福谷彬,《南宋道学の展開》,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9。
    麓保孝,《北宋に於ける儒學の展開》,東京:書籍文物流通会,1967。
    麓保孝,《宋元明清近世儒學變遷史論》,東京:国書刊行会,1976。

    (美)包弼德,〈唐宋變遷の再考-最近のアメリカの宋史研究の最近の傾向について-〉,《史滴》,第17号,東京,1996,頁2-16。
    丸山真男,〈原型‧古層‧執拗低音—日本思想史方法論についての私の歩み〉,《丸山真男集》第12卷,東京:岩波書店,1996,頁136- 155。
    宮崎市定,〈宋代の士風〉,收入《宮崎市定全集 第11卷》,東京:岩波書店,1992。
    宮崎聖明,〈元豊官制改革の施行過程について〉,《史朋》,37卷,札幌,2004,頁20-39。
    近藤一成,〈「洛蜀党議」と哲宗実録—『宋史』党争記事初探〉,文收早稲田大学東洋史研究室,《中国正史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1984,頁311-334。
    近藤一成,〈南宋初期の王安石評價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38:3,京都,1979,頁340-365。
    熊本崇,〈中書檢正官 : 王安石政權のにないてたち〉,《東洋史研究》,47:1,京都,1988,頁54-80。
    吾妻重二,〈王安石〈周官新義〉の考察〉,文收小南一郎,《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1995,頁515-558。
    荒木見悟,〈張九成について〉,文收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記念事業會,《森三樹三郎博士頌壽記念東洋學論集》,京都:朋友書店,1979,頁741-756。
    三浦国雄,〈気質変化考〉,《日本中國學會報》,第45集,東京,1993,頁95-110。
    市川安司,〈四書の順序とその意義〉,《二松学舎大学東洋学研究所集刊》,第2集,東京,1972,頁45-67。
    市来津由彦,〈朱熹の「雑学弁」とその周辺〉,文收宋代史研究会編,《宋代の社会と宗教》,東京:汲古書院,1985,頁3-50。
    寺地遵,〈建炎、紹興年間の政治過程に関する 若干の考察—呂頤浩政治の特質と范宗尹の藩鎮構想の政治的背景〉,《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38:2,東広島,1978,頁52-74。
    寺地遵,〈宋代政治史研究方法試論—治乱興亡史論克服のために〉,收入佐竹晴彥等編,《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6,頁69-89。
    小笠智章,〈王蘋の生涯と師承〉,《中国思想史研究》,第22卷,京都,1999,頁87-116。
    福田殖,〈胡安国小論 上〉,《文学論輯》,25号,福岡,1978,頁55-75。
    平田茂樹,〈宋代の垂簾聽政について〉,文收《柳田節子先生古稀紀念:中國の傳統社會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頁71-88。
    平田茂樹,〈宋代政治構造研究序説〉,《人文研究》,57卷,大阪,2006,頁243-256。
    木下鐵矢,〈「治」より「理」へ : 陸贄・王安石・朱熹〉,《東洋史研究》,55:3,京都,1996,頁467-501。
    林田慎之助,〈韓愈における発憤著書の説〉,《文學研究》,第70卷,福岡,1973,頁11-35。
    楠本正継,〈全体大用の思想〉,文收国士館大学附属図書館編,《楠本正継先生中国哲学研究》,東京:国士館大学附属図書館,1975,頁352-392。
    稻葉一郎,〈司馬光の少年期における家庭環境と教育〉,《人文論究》,43:2,西宮,1993,頁9-25。
    橫山博俊,〈北宋哲宗朝の政治文化と人脈 : 「編類章疏」と「看詳訴理」を事例として〉,《人文研究》,第66卷,大阪,2015,頁49-66。

    (五)英文著作(含論文)
    Arendt, Hannah. On Revolution .London: Penguin Group, 1963.
    Balazs,Etienn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Variations on a Theme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Bruehl, E. Y. Why Arendt Mat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Collingwood, R. An Autobi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9.
    Cottom, Daniel. Text and Culture: 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Creel, Herrlee G.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The Western Chou Empire v. 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Dant, Tim. Knowledge, Ideology and Discourse: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1991.
    Davis, Richard L. Wind Against the Mountain: The Crisi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de Bary, William T.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Fry, K. A. Arendt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London: Continuum, 2009.
    Hartman, Charles. The Making of Song Dynasty History: Sources and Narratives 960-1279 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Hayden, Patrick. Hannah Arendt- Key Concepts .London: Routledge, 2014.
    Hymes, Robert.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London: Routledge, 2002.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Volume 2: The Problem of Monarchial Decay .New York: Routledge, 1964.
    Levine, A. D. Divided by a Common Language: Factional Conflict in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8.
    Levi-Strauss, Claude.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Lovejoy, A. O.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Mann, Michael.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ume 1, 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 17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Mills, C. W.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ing-kin, Chu. The Poli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Hong Kong: HKU Press, 2020.
    Pocock, J. 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Raphael, D. D. Proble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76.
    Ricoeur, Paul.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ssays on Language, A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Schmitt, Carl.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Expande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Skinner, Quentin. Liberty before Liber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Skinner, Quentin.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 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Skinner, Quentin. Visions of Politics Vol.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Skinner, Quentin. Visions of Politics Vol.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Strauss, Leo.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Its Basis and Its Gene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Thompson, John B.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n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Walton, Linda.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Warner, Daniel. An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1.
    Weber, Max.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1964.
    Wright, Arthur F. Confucianism anb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Yang, Shao-yun. The Way of the Barbarians Redrawing Ethnic Boundarie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9.
    Yu-Sheng, Lin.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Zizek, Slavoj. 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 .London: Verso, 1989.

    Borrell, Ari. “Ko-wu or Kung-an? Practice, Realiz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Thought of Chang Chiu-ch'eng,” In Peter N. Gregory (ed.),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pp.62-108
    Chaffee, John W. “Reviewed Work(s):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by James T. C. Liu”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49: 4 (Nov, 1990), pp.906-908 .
    Chang-pwu, Hsia. “介父之學,大抵支離—二程論王安石新學/The Cheng Brothers on Wang Anshi's New Learning”,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42:1 (November, 2009), p. 123-148
    Cheung Hiu Yu. “Consolidation of the ‘Cheng School’: Yang Shi and Yin Tun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Asia Major, 34:1 (2021), pp.111-146.
    de Weerdt, Hilde. “Is There a Faction in This List”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4:2 (Mar,2020), pp.347- 389.
    Dunn, John “Consent 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John Locke”, in John Dunn, Political Obligation and its Historical Context: Essays i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Foisneau, Luc. “Omnipotence, Necessity and Sovereignty: Hobbes and the Absolute and Ordinary Powers of God and King,” in Patricia Springborg Edit,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obbes's Leviatha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Haeger, John W. “1126-27: Political Crisis and the Integrity of Culture,” In John W. Haeger (ed.), Crisis and Prosperity in Sung China.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75, pp.143-162.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Dec, 1982), pp.365-442
    Jing-Shen, Tao. “Barbarians or Northerners: Northern Sung Images of the Khitans,” in Morris Rossabi Edit,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14th Centurie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pp.66-88.
    Liu, James T. C. “How Did a Neo-Confucian School Become the State Orthodox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3: 4 (Oct, 1973), pp.483-505.
    Liu, James T. C. “The Neo-Traditional Period (ca. 800-1900) in Chinese History: A Note in Memory of the Late Professor Lei Hai-Tsu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 (Nov, 1964), pp.105-107.
    Lo, Winston W. “Reviewed Work: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by James T. C. Liu” Oxford Journals, 96: 3 (Jun, 1991), p.929.
    Nylan, Michael. “Confucian Piety and Individualism in Han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6:1 (Jan. - Mar, 1996), pp.1-27.
    Rawson, Jessica. “ Statesmen or Barbarians? The Western Zhou as Seen through Their Bronze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 Volume 75 (Mar, 1990), pp.71-95
    Sariti, Anthony. “Monarchy, Bureaucracy and Absolutism i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Ssu Ma Kua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2:1 (November,1972), pp. 53–76.
    Schmidt-Glintzer, Helwig. “Zhang ShangYing (1043-1122)— an Embarrassing Policy Adviser Under The Northern Song, ” In衣川強編,《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東京:同朋舍,1989),頁521-531。
    Schwartz, Benjamin I. “The Age of Transcendence,” Daedalus, 104: 2 (Spring, 1975), pp.1-7.
    Skinner, Quentin. “Motives, Intention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New Literary History, 3:2 (Winter, 1972), pp.393-408.
    Trinkaus, Charles. “Review: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by Quentin Skinne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85: 1 (Fed, 1980), pp79-80.
    Van Ess, Han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Works of the Ch'eng Brother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Learning of the Right Way of the Southern Sung Period.” T'oung Pao, 90:4 (2004), pp.264-298.
    Wallacker, Benjamin. “Han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us in Han,” In David Roy (ed.), Ancient China: Studies in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215-228.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7/0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