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水冰
Chen shway bing
論文名稱: 三重市推動國民中學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s in San Chung.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0
中文關鍵詞: 社區藝文活動策略規劃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Strategic Plan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指導教授:林振春 博士
    研究生-陳水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規劃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並且提請精熟推動社區藝文活動概念之專業人士,給予意見與建議,匯聚出合適的策略。最後,綜合研究發現,提出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的相關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德惠法(Delphi techniques)為研究方法。首先,探究學校與社區的基本概念、社區藝文活動與相關研究的分析,並探討策略規劃的內涵。經由文獻探討的結果,研究者編製「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問卷」,作為本研究之調查研究工具。依據德惠法之研究流程,延請對於推動社區藝文活動有相當瞭解之專業人士,組成諮詢小組(Delphi panel),諮詢小組的成員即為本研究的諮詢委員(Delphi member)。本研究諮詢委員背景橫跨四大領域,包含專家學者(4位)、學校教育人員(10位)、教育行政機關人員(3位),以及社區教育實務工作者(8位)等,共25位諮詢委員,研究過程中承蒙諮詢委員的熱心協助與配合,均全程參與,未有研究對象流失之情形。本研究將每一回合之問卷進行量化統計分析與質化意見分析,並針對二回合問卷之內容演變歷程分析討論。最後,綜合文獻探討、研究結果,以及研究者個人見解,提出對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的結論與建議。
    綜合文獻分析與德惠法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三十個策略,可達成下述五大目標:
    壹、厚植三重文化產業,提昇三重文化產值
    貳、開發藝文展演空間,增加文化休閒場所
    參、豐富文化內涵,擴增藝文人口
    肆、扶植藝文推動人員,營造良好藝文環境
    伍、行銷藝文活動,有效促成藝文發展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壹、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推展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落實終身學習理念。
    二、制定相關組織章程明定學校推動社區教育之運作規範。
    三、訂定「學校社區化」之短、中、長程工作計畫,以作為社區藝文活動的推動依據。
    四、編列推動學校社區藝文活動經費預算。
    五、鼓勵基層鄉鎮市社區普設社區教育工作站。
    六、建立不同類型社區教育研究資料。
    七、研擬獎勵性的措施,鼓勵學校與社區的結合。
    貳、對學校的建議
    一、主動開放校園的資源,使學校成為社區教育的中心。
    二、整合國民中學校內人力、物力資源成立社區藝文教育推廣團隊以利推展社區藝文活動。
    三﹑建立學校人員參與推動社區藝文教育推廣之獎勵機制,培訓學校推動社區藝文教育之領導人才。
    四、鼓勵校內課程發展委員會瞭解地方社區特性與需求,以融入各領域之教學活動。
    參、對學校所在社區的建議
    一、社區與學校互動,應尊重學校專業自主,切勿對學校行政造成干擾。
    二、社區對於校園開放後所增加的困擾,應與學校共同商議解決。
    肆、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架構方面;二、研究對象方面;三、研究方法方面。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s in San Chung.
    by shwey bing-Che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lan strategie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San Chung promote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o invite professionals who are expert in promoting the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o give their opinions, and to analyze the proper strategies. After summarizing all the strategies above, the researcher lays out a set of strategie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s promote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o obtain the research proposes stated above, the researcher adopt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Delphi techniques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er prob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analyzes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and related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contents of the strategies as the first step.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exploration, the researcher develops the questionnaire about “ strategie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San Chung promote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as the research tool. As for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researcher invites professionals who are expert in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o organize the Delphi panel. The 25members of this Delphi panel come from four fields, including four scholars, 10 school educators, 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and 8 experienced community educator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no Delphi member dropped out from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use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skill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hanges through the two rounds. Lastly, the researcher combines the literature explor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nd personal opinions, to propos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strategie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s promote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Strategy 1: Planning San Chung culture industry and developing culture character
    Strategy 2: Integrating human resourc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for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3: Integrating material resourc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for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4: Integrating financial resource of junior high schools for promoting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5: Integrating the arts and culture resource of the community, and conducting the enterprises, found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to sponsor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6: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maintaining culture property
    Strategy 7: Developing community culture character and reinforcing exchange between communities
    Strategy 8: Establishing the arts and culture space in San Chung and promoting the living level of the residents
    Strategy 9: Reinforcing the maintenance of remains and historical buildings
    Strategy 10: Fully developing and operating the performance space of arts and culture
    Strategy 11: Reinforcing the reutilization of arts and culture space in the city
    Strategy 12: Encouraging private agencies to build and operate arts culture places
    Strategy 13: Increasing the population to participate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14: Reinforcing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15: Encourag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arts activities and increasing performance opportunities of arts activities
    Strategy 16: Increasing the opportunities for minority groups to participate arts activities
    Strategy 17: Holding multi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o attract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Strategy 18: Holding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which can fulfill community residents’ need
    Strategy 19: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hould match every level of ages’ need
    Strategy 20: Encouraging those well-performed people who hold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to resume the work
    Strategy 21: Educating the specialists for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22: Promoting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to find the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Strategy 23: Educating the community leaders and increasing the power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Strategy 24: Recruiting different kinds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s abundant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25: Encouraging enthusiastic people to participate the service of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trategy 26: Using the mass media well to publicize the local culture character
    Strategy 27: Holding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activities should notice the innovative marketing and the mass media operation
    Strategy 28: Encouraging the community media to produce and broadcast programs which can reinforce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Strategy 29: Promoting the cultural tourism points in San Chung
    Strategy 30: Integrally planning the map of the community arts and culture in San Chung and compiling related information

    【 目 次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2 第一節 學校與社區的相關概念-------------------------12 第二節 社區藝文活動的意涵與相關研究-----------------32 第三節 策略規劃的分析與探討-------------------------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6 第一節 研究架構-------------------------------------66 第二節 研究方法-------------------------------------69 第三節 研究對象-------------------------------------72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處理---------------------------75 第五節 研究步驟-------------------------------------78 第四章 調查結果的分析與討論-----------------------------82 第一節 第一回合問卷調查結果分析---------------------83 第二節 第二回合問卷調查結果分析--------------------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2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9 參考書目 附錄 附錄一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問卷調查問卷說明函----------------------------------------142 附錄二 第一回合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問卷----------------------------------------------144 附錄三 第二回合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之策略規劃問卷----------------------------------------------151 附錄四 德惠法諮詢小組成員名單--------------------------161 【 圖 表 目 次 】 圖2-1-1 學校與社區的傳統概念 圖2-1-2 學校為社區範型的概念 圖2-1-3 社區學校的概念 圖2-3-1 Kolter規劃過程模式圖 圖2-3-2 Kolter規劃過程模式圖 圖2-3-3 學校社區化策略規劃系統 圖2-3-4 策略管理程序流程圖 圖3-1-1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規劃之研究架構 圖3-5-1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規劃研究之研究步驟 表3-3-1 研究對象人數分配表 表3-5-1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規劃研究之流程 表4-1-1 第一回合問卷「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的功能」之統計分析 表4-1-2 第一回合問卷「內部環境部分-人力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1-3 第一回合問卷「內部環境部分-物力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1-4 第一回合問卷「內部環境部分-財力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1-5 第一回合問卷「外部環境部分-社區環境」之統計分析 表4-1-6 第一回合問卷「外部環境部分-社區藝文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1-7 第一回合問卷「外部環境部分-社區藝文活動之需求」統計分析 表4-1-8 第一回合問卷「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規劃」之統計分析 表4-1-9 「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的功能」第一回合修正題項 表4-1-10 「內部環境部分-人力資源策略」第一回合修正題項 表4-1-11 「內部環境部分-物力資源策略」第一回合修正題項 表4-1-12 「內部環境部分-物力資源策略」第一回合修正題項 表4-1-13 「外部環境部分-社區環境」第一回合修正題項 表4-1-14 「外部環境部分-社區藝文資源」第一回合修正題項 表4-2-1 第二回合問卷「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的功能」之統計分析 表4-2-2 第二回合問卷「內部環境部分-人力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2-3 第二回合問卷「內部環境部分-物力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2-4 第二回合問卷「內部環境部分-財力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2-5 第二回合問卷「外部環境部分-社區環境」之統計分析 表4-2-6 第二回合問卷「外部環境部分-社區藝文資源」之統計分析 表4-2-7 第二回合問卷「外部環境部分-社區藝文活動之需求」之統計分析 表4-2-8 第二回合問卷「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規劃」之統計分析 表4-2-9 二回合問卷後研究架構與題項分配情形 表4-2-10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內外部環境SWOT分析表 表5-1-1 三重市國民中學推動社區藝文活動策略SWOT矩陣分析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鶴琴(民93)。宜蘭縣推展藝術休閒文化成效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王秋絨(民86)。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王如哲(民91)。以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觀點論如何提升學校社區化之教育效能-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學校社區化27集。
    古宜靈 (民88)。都市藝文活動參與選擇行為之研究。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民87)。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民88)。學習型組織。台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民71)。各國社區教育。台北:幼獅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1995)。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文建會(民89)。社區總體營造行動資源手冊。台北:文建會。
    文建會(民88)。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務。台北:文建會。
    文建會(民88)。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文建會。
    文建會(民83)。藝文活動消費人口調查。委託蓋洛普公司進行。
    司徒達賢(民84)。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4)。社區總體營造整合規劃分析-供作參考手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7)。文化政策白皮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朱美珍(民71)。都市中社區發展與鄰里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銘書(民92)。學校社區化的策略規劃-一個國小校長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呂祝義(民83)。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明順(民79)。教育社會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李春梅(民87)。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民84)。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建興(民68)。小學與社區。台北:正中。
    李建興(民73)。社區教育的意義與做法。社區發展。
    李建興、楊國賜(民77)。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教育計畫叢書之九十三。教育部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邱天助(民79)。社會教育活動方案設計。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天助(民83)。推展社區學校教育落實終生教育理念。載於八十三年度社區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林清江(民84)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人教育雙月刊。
    林勝義(民82)。學校社會工作。台北:巨流。
    林勝義(民84)。學校辦理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77)。運用學校資源參與社區發展工作。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林振春(民82)。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3a)。學校與社區共同推動家庭教育。社教雙月刊,第63期,48-49頁。
    林振春(民83)。學校與社區結合以建立社區文化。載於八十三年度社區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6-29頁。台北: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林振春(民84)。學校推動社區家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5)。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台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
    林振春(民86a)。學校社區化。國民教育。
    林振春(民86b)。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與做法。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5期,23-225頁。
    林振春(民87a)。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7)。社區小百科。台北:光寶文教。
    林振春(民87)。終生學習與社區。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8)。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民89)。營造新家園。台北:光寶文教。
    林振春(民91)。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學校社區化27集。.
    林明地(民91)。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林家永(民90)。學校教育、社會網絡與社區意識。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達(民85)。社區居民對國民小學與社區互動之角色期望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5)217-253頁。
    林瑞欽(民84)。「社區意識」凝聚之道。(118)8-17頁。
    周郁山君(民89)。淺談管理在學校經營上的運用。台中師院學報,11,167-194。
    吳宗立(民88)。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50(6),19-25。
    吳麗琴(民90)。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呂生源(民89)。國民小學行政組織再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祝義(民83)。國民中學學校環境.社區環境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正峰(民91)。我國學校社區政策之探討。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學校社區化27集。
    洪哲義(民86)。社區與學校。台灣教育。(558 )20-27頁。
    洪秀容(民78)。屏東縣三地鄉居民社區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夢群(民86)。教育行政-理論部份。台北:五南。
    徐震(民67)。社區一辭的用法與演進。東吳政治學報。
    徐震(民87)。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台二版。
    徐薇(民88)。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水德(民67)。以社區為中心做好中華文化向下扎根的工作。社區發展季刊。
    許水德(民84)。學校社區化--教育改革的方向。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許芳懿(民92)。學校經營之策略管理運用~以SWOT分析為例。高師教育研究所,11期,243-252。
    陳炤華(民92)。彰化縣鹿港鎮地區性觀光市鎮的發展機制與策略建議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論文。
    陳其南(民90)。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教改會第二十次委員會議委員報告。
    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8/19.html
    陳春壅 (民88)。民眾參與藝文活動休閒取向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平 (民89)。藝術概論。台北 : 五南。
    陳瓊花 (民84)。藝術概論。台北:三民。
    陳德揚(民80)。藝術休閒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民91)。推動志願服務以增進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0)137-147頁。
    教育部(民84)。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教育部印。
    游家政(民83)。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朝盟(民89)。公共策略管理之適當模式--哈佛企業政策、策略聯盟、競爭力分析...還是其他?載於中國行政評論。9:4,頁1-34。
    黃富順(民83)。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30)5-11頁。
    黃富順(民83)。加強社區意識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社區成人教育。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23-33頁。
    黃鴻文(民84)。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黃營杉(民80)。企業政策。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政傑(民76)。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民84)。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
    張碩玲(民90)。台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永(民84)。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載於學校社區化的社會學理論基礎(民91)。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
    湯梅英(民90)。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現代教育論壇研討會。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授兼教務長。
    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15/index15.htm
    董文(民81)。新辭典。台北:三民書局,再版。
    楊國賜(民73)。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民85)。社會教育活動計畫的內容。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編:社會教育機構問題與對策。
    楊國德(民85)。終生學習社會。台北:師大書苑。
    鄭熙彥(民83)。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出版社。
    鄭熙彥(民74)。社區學校化與社區發展。高雄市:復文書局出版社。
    蔡瑞榮(民84)。「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理念與做法。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蔡文輝(民86)。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菁芝(民91)。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學校社區化27集。
    劉子利(民91)。衝突理論在學校社區化之運用-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料集刊,學校社區化27集。
    蕭玉煌(民85)。社區學校化與社區發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校化。台北:心理。
    謝文全(民67)。得懷術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今日教育,34期,頁35-38。
    閰自安(民89)。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決策與校長領導方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閰自安(民88)。學校社區化之基本理念、策略與實施。國教學報,(11)307-331頁。
    閰自安(民87)。校園中家長疏離感與解決策略之探討。教師天地。(92)30-37頁。
    英文部分:
    Arthur J.and Bailey R.(2000). School and community-The communitarian agenda in educ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Falmer Press.
    Adler, M., & Ziglio, E. (1996). Gazing into the oracle: The Delphi techniqu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cial policy and public health.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Brookfield, S.(1999).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British: Open University.84-89.
    Calderwood, P. (2000). Learning community: Finding common ground in difference.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elbecq, A. L., Van de Ven, A. H., & Gustafson, D. H.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 U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elbecq, A. L., Van de Ven, A. H., & Gustafson, D. H.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 U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Gallagher, D. R., Bagin, D., and Kindred, L.W. (1997).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6th .).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Mennel, S. (1979) :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needs. Sociology Review, 13(2), p.235.
    Merz, C., & Furman, G.(1997 ).Community and schools:Promise & paradox. New York, NY: TeachersCollege Press.
    Merz, C. & Furman,G. (1997). Community and school:Promise & pradax. 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dg Press.
    Olsen,E.D.(1957).School and Community. Prentice-Hall,INC.Englewood Cliffs,N.J.
    Parson,R.M.(1999). Transfoming school into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N.Y,:Eye On Educaion.
    Porter, M.E. (1985)“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ch.8, New York: Free Press.
    Thompson, S.( 1995 ). The community as classroo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ay,17-20.
    Totten, W.F. & Manley, F.J. (,1989 ). The Community School :Basic Concepts,Funcion andOrganizaion. Michigan:Allied Education Council.
    Williams,W.&Robins,W.R. (1980).Community Education:Observations on the California Case in Issue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Fletcher,C.& Thompson,N.H.K.:The Falmer Press.
    UNESCO(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Report to UNESCO of the Internationa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