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秋月 Huang chiou-yueh |
---|---|
論文名稱: |
從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探究傳統書院學習計畫 |
指導教授: |
伍振鷟
Wu, Chen-Tso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0 |
畢業學年度: | 8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9 |
中文關鍵詞: | 讀書方法 、書院 、學習計畫 、傳統課程觀 |
英文關鍵詞: | learning method, academy, learning progromm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viewpoi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5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探討依朱子讀書法規劃的《讀書分年日程》及其在傳統書院學習活動的落實與影響。為了對本論題有深入且完整的瞭解,文中分別從《讀書分年日程》的背景、內容特色及外在環境等層面分析,並舉證書院實際課程安排及「教」和「學」的規定,歸納該套計畫的優點和缺點,以之作為探究我國傳統的本土化課程設計理念。程端禮鑑於科舉制下錯誤的學習目標,遂使讀書人「未曾讀書明理遽使之學文」,不但學子無以樹立為學的大本,整個社會亦彌漫了功利的思想。為了扭轉不當的學風,程氏最初即為其家塾子弟提出種種的讀書要求與主張,從學習目標的確立、課程設計、教材挑選、讀書方法、治學要領,乃至進一步要求學子須先明辨音義的源流演變以為掌握理學真義的入門途徑。依照《讀書分年日程》來實施,其目的在於提供一套系統的進學規程,並能同時兼顧未忘情於場屋的讀書人,協助並完成其將理學與舉業畢貫於一的終極理想。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 程氏《讀書分年日程》可視為是我國傳統的課程觀,其內涵包括目
標、方法、策略及教材,可概分為理念與實務兩部分;
二、《讀書分年日程》在書院史上的重要性及特殊地位,主要可從官方的
推崇及其自身的價值兩方面來說;
三、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及對朱子讀書法的發揚,是程端禮的一大貢獻;
四、明乎聲韻、訓詁,以求音義之實,是程端禮的重要見解;
五、建構了「德性之知」在立志存養及外在日常儀軌的完備程度;
六、二業合一的主張無法真正調和理想與現實,以致後世學者未能真正貫
徹程氏理念;
七、由官方欽定的統一課程標準,一方面扼殺學生的個性;另方面則不能
兼顧各書院的發展需求。
本研究對學校課程的啟示如下:
一、人才培養的目標有待深思;
二、重視道德教育的涵養;
三、教學與訓導的結合有助提昇師生關係;
四、結合教學及研究值得提倡;
五、學校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六、重視追求新知及思考能力的培養;
七、循年設計課程可收積累之功,惟須有彈性。
Abstract
Huang chiou-yueh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enquiries about The Learning Programme (“Du Shu fèn nián rì chéng ”by academy educator Cherng duan -li)and its practice in traditional academies. In order to probe deeply into the dissertation, the points of analyses round the programme include background,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 and the external factors, then illustrate with examples how academies fix up the curriculum. Finally, the researcher will conclude into merits and demerits.
Und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many common people spared no efforts to learn exquisite diction and were content with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ey did not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let along to have an insight into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philosophy. The society filled the air of utilitarian thought.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save a desperate situation, Cherng duan li taught untiringly his sons and stipulated his family school programme which contained study goal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 study method and so forth. Learning by The Study Programme , one´s actual strength was accumulated day by day and month by month. In addition, it was also useful to people who were determined to jo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is treatise are as follows:
1.The programme could be viewed as our native land viewpoint of curriculum design.;
2.The significance and special status of The Stydy Programme in academy-instruction history may be generalized as two respects: first, it was to be held in esteem by the government; second, it was due to its great value in itself.;
3.It was Cherng´s prominent contribution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 and to expound Ju- Shi´s learning methodology;
4.Cherng duan lí put forward an opinion on the necessity of comprehending phonology and gloss(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for mastering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5.He established the knowledge of moral conduct to a complete system on self-restraint and daily appearance;
6.The proposition of combin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with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 philosophy did not mediate the disparity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so many scholars could not carry out Cherng´s opinion;
7.The uniform curriculum standard made by imperial order could not only negl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ut also take no consideration to different necessities of academies.
The subject is worth researching. It arises our attention to some current shortcomings of school education. It inspires us to think:
1.We must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goal of man-cultivating;
2.Moral education remains to be promoted;
3.Combining teaching with admonition is conductive to elev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4.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to both the instruction and the research.
5.The mode of school teaching awaits to be revised;
6.Open our mind to receive new information permanently and train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z;
7.A well designed learning programme would have some efficacy in accumulating actual effects.
徵引書目
一、史料部份
主要史料:
程端禮(元),《讀書分年日程》收錄於【四部叢刊】廣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程端禮(元),《畏齋集》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四明叢書約園刊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7年台一版)。
《朱子讀書法》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9冊(台北:商務印書館)。
參考史料:
不著撰人(清),《天下書院總志》,(台北:廣文書局印行,1974)。
王梓材、馮雲濠(清)輯,《宋元學案補遺》,(臺北:世界書局,1961)。
王雲五主編,《象山先生全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
全祖望(清),《鮚埼亭集》外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宋濂(明),《元史》(臺北:藝文出版社,1958)。
呂燕昭(清)修,《重刊江寧府志》卷十六〈學校〉(台北:成文書局,1974)。
吳澄(元),《吳文正文集》卷八十五,收於【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台北:商務印書館)
林柏桐(清),《學海堂志》(台北:廣文書局印行,民60)。
昆岡(清)等奉敕撰,《清會典事例》卷395,據光緒二十五年石刻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91)。
紀昀撰(清),《續文獻通考》卷五十,(台北:新興出版社,1965)。
柯劭忞(民),《新元史》(臺北;開明書店,1974)。
海瑞撰(明),《慶元黨禁》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
袁枚,《隨園隨筆》,(台北:台北書局印行,民46年)。
徐世昌(清),《清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印行,民55再版)。
唐鑑(清)撰,《清學案小識》(台北:廣文書局印行,民61)。
陸世儀(清),《思辨錄輯要》(台北:廣文書局,民66)。
脫脫(元)著,《宋史》(乾隆四年校刊本。台北:藝文出版社,1956)。
曹秉仁(清)修,《寧波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梁章鋸(清),《退菴隨筆》上冊卷三(台北:廣文書局,民58)
陳邦瞻(明)著,《元史紀事本末》(臺北:商務印書館,1956)。
陳宏謀(清)撰,《五種遺規》(台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湛若水(明),《湛甘泉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年黃楷刻本影本。台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印行,1997)。
黃宗羲(明),《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
黃溍(元),《金華黃先生文集》,收於【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張伯行(清),《學規類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台北:世界書局,民51)。
楊廷望(清)纂修,《衢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趙家蓀修,《鄞縣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歐陽修、宋祁(宋)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印行,民65年)。
黎靖德(宋)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戴表元(元)撰,《剡源文集》,收於【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魏源(清)撰,《元史新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張仲深(元)撰,《子淵詩集》,收於【四庫全書】121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近人著作:
王石番著,《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 1989)。
王克先,《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6)。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台北:台灣商務,民86)。
中國教育學會、師鐸教育有聲雜誌社主編,《從科際整合的觀點談道德教育》,(台北:台灣書店印行,民76年12月初版)
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等著,《中國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3)。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書店,民85)
任時光著,《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
地球出版社編輯部編輯, 《元代》上冊(台北:地球出版社,1994)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收入氏著《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民65)。
余書麟《教學原理》上,(台北:文景出版社,民61)
李才棟著,《江西古代書院研究》(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李邦國著,《朱熹與白鹿洞書院》(湖北:湖北教育出版,1989)。
李國鈞、王炳照等編,《中國書院史》(湖南:湖南出版社,1994)。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7)
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台北:萬卷樓,民85)。
林安梧著,《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的哲學省察》(台北:幼獅出版,民85)。
林寶山,《個別化教學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77初版)。
林寶山,《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77初版)。
周良霄、顧菊英著,《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周峰主編,《元明清名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周愚文,《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民85)。
姚永樸撰,《群儒考略》,(台北:廣文書局印行,1977)。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胡青,《書院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高強華主編,《學校教育革新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印行,民86)。
徐梓著,《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章柳泉,《中國書院史話》,(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
陳元暉、尹德新、王炳照編著,《中國古代的書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陳谷嘉等主編,《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陳東原著,《中國教育史》(台北:商務出版社,1970)。
陳奎喜,《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民87)
陳榮捷著,《朱學論集》(台北:學生出版社,1982)。
陳學恂主編,《中國教育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台北:中華書局,民23)。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台北:中華書局,民25初版)。
黃公偉著,《宋明清理學體系論文集》(台北:幼獅出版社,1971)。
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1988初版)。
黃炳煌,〈從教學的概念分析談教學設計〉,收於《教學研究專集》(台北:南宏圖書出版社,1987)。
黃政傑,《教育的生路》(台北:師大書苑,民82初版)。
黃政傑,《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民86)
喻本伐、熊賢君著,《中國教育發展史》(台北:師大書苑,民84)。
程方平著,《遼金元教育史》(重慶出版社,1993)。
張正藩編著,《教育論衡》(台北:商務出版社,1981)。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4年)。
楊孝榮撰,〈內容分析法〉,載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1989)。
揚布生,《中國書院與傳統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楊鑫輝、李才棟編,《江西古代教育家評傳》(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趙所生、薛正興主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魯毅編著,《學規類纂》(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歐陽周著,《中國元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樊克政著,《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劉伯驥著,《廣東書院制度》(台北:中華叢書出版社,1958)。
羅鴻翔,《教學設計》(台北:久洋出版社,民75)
三 期刊論文
伍振鷟,陳伯璋,〈我國近四十年來教育研究之初步檢討〉,《中國論壇》, 21卷1期,民74年。
李琪明撰,《德育的政治意識型態批判---海峽兩岸義務教育階段德育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民85)。
陳道生,〈中國書院教育新論〉,《師大教研所集刊》第一輯,民國47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高級中學採行學年學分制之研究(一)》(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民80年)。
《高級中學試辦學年學分制實驗總報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研中心,民84年)。
英文部份:
Ho,Ping-Te(1964).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Columbia:Southern Material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