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俊勳
論文名稱: 現代繪畫發展中的寫實與復古現象
指導教授: 陳景容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6
中文關鍵詞: 寫實、復古現代、後現代寫實主義、古典主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現代繪畫發展中的寫實與復古現象
    二十世紀人類文明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的進步、政治社會制度的變革、人文思潮的衝擊,似乎將過去歷史所累積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在藝術的表現上更是百花齊放令人目不暇給,過去藝術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二十世紀這樣同時出現眾多的風格流派,各種主義、宣言與運動互別苗頭。在快速變遷、追求功利的社會中,個人主義抬頭,有些藝術工作者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包裝下,以非藝術的行為一夕成名,經過重新「詮釋」,這種類型成為新的藝術,前衛藝術家更斷言宣判「繪畫已死」,藝術這個名詞至此變得曖昧不明,這個時代沒有比宣稱自己是一個藝術家更容易的事了。
    面對這種奇異的現象,如何釐清自己的思緒,尋找可長可久的的藝術表現形式,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標。檢視現代藝術發展的過程,發現新的潮流固然不斷湧現,而舊傳統卻也未被完全淹沒,在新舊交替融合中,古典風格仍具有新生命與時代性,在多元價值觀下,每個人都能擁有自我的品味與愛好,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若缺乏自主性而隨波逐流,那就無法產生具有感情、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身處二十世紀末,反省本世紀的藝術現象,認清自己的人格特質,欲尋找藝術之常道,對古典寫實風格在現代藝術中的定位深感興趣,因此選擇「現代繪畫發展中的寫實與復古現象」為研究方向,對其歷史背景、創作風格、技法及思想內涵加以探討,希望從當中對自己創作觀念、態度提供一個導向,形成個人的表現風格。
    一、 研究內容與範圍
    本研究主題「現代繪畫發展中的寫實與復古現象」,內容涵蓋四個部份:
    (一) 二十世紀初期-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寫實與反現代現象,探討本世紀初世界藝壇的脈動與時代背景,對其前因後果,以國家地區加以分析。
    (二) 二十世紀晚期-後現代思潮中的復古現象,對至今仍在持續發展中的後現代藝術復古風格,對其形成之因素,尤其針對藝術思想部份提出探討。
    (三) 對後現代藝術之中的古典類型,以傳統的解釋及現在的發展予以定義,就畫家作品的表現題材和藝術風格詳細區分並論述。
    (四) 個人創作部份-以筆者現階段創作理念的形成與思想背景為開端,就個人創作思想的實踐過程,加以闡述分析,最後並對未來藝術發展提出個人的觀察、省思與願景。
    二、 研究方法
    「現代繪畫發展中的寫實復古現象」這個主題從四個方向加以分析:
    (一) 藝術史-從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中,就當時人、事、時、地、物之相互影響,了解藝術的演變過程,並對前因後果分析歸納,再予以綜合研究。
    (二) 思想背景-就近代及當代哲學思潮來了解此一現象的本質及內涵意義,釐清整個時代現象背後的觀念及思想。
    (三) 美學-從美學的形式分析中,探討藝術的風格,體認其美感價值。
    (四) 圖像學—以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研究」為方法,從主題形象、內容象徵,到內在心靈綜合的直覺,探討作品的主題及意義。
    二十世紀的古典寫實繪畫風格在各國零星發展,並未串聯成一有力的組織與運動,我們將它歸納起來,目的不在於將這些畫家歸類為某種畫派,而是就「古典風格在現代的創新」現象加以探討,透過客觀結構分析,希望在創作的主觀行為中給予自己一些力量,作為建立自我風格語彙的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二十世紀初期--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寫實與 反現代風潮 第一節 反現代之緣起 8 第二節 義大利 9 第三節 德國 12 第四節 法國 16 第五節 美國 18 第六節 回顧與前瞻 20 第三章 二十世紀晚期--後現代思潮中的復古現象 第一節 後現代思潮 31 第二節 重回寫實與古典 34 第四章 後現代藝術中的古典類型 第一節 形而上的古典主義 36 第二節 敘事性的古典主義 37 第三節 寓言性的古典主義 38 第四節 寫實主義者的古典主義 39 第五節 古典的意識 40 第六節 田園懷古—阿卡迪亞的嚮往 41 第五章 創作自述 第一節 創作理念 52 第二節 作品解說 53 結語 63 參考書目 65

    參考書目
    中文書籍
    (1) 黃海雲著 從浪漫到新浪漫 藝術家出版社 民國80年初版
    (2) 蔡源煌著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雅典出版社 民國87年8版
    (3) 陸蓉芝著 後現代的藝術現象 藝術家出版社 民國79年初版
    (4) 河清著 現代與後現代—西方藝術文化小史 香港三聯書店 1994年初版
    (5) 黃仁宇著 放寬歷史的視界 允晨出版社 民國79年7版
    (6) 黑格爾(Hegel)著;朱光潛譯 美學 商務印書館 卷一 民國71年
    (7)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吳美珍譯 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時報文化 民國87年初版
    (8) 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著;劉象愚譯 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 時報文化 民國82年初版
    (9) 陳英德,二十世紀美術史上被遺忘的一段寫實主義運動—記巴黎舉行的兩次大戰期間 寫實主義繪畫特展,藝術家雜誌71期,民國70年4月號
    (10) 陳英德,當前的寫實主義和古典主義,藝術家雜誌143期,民國76年4月號
    (11) Steven Henry Madoff著;羅青譯,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觀念(上)﹑(中)﹑(下),雄獅美術月刊,181﹑182﹑183,民國75年3﹑4﹑5月號
    (12) 羅青,後現代藝術研究綱要,雄獅美術月刊189期,民國75年11月號
    (13) 司徒立,尋找遺失的祕密—反現代的現代畫家德朗(Anderé Derian),雄獅美術月刊291期,民國84年5月號
    西文書目
    (1)C. M. Joachimides , N. Rosenthal , W. Schmied Ed. , German Art in the 20th Century --Painting and Sculpture1905-1985, Prestel 1986
    (2)Emily Braun Ed. , Italian Art in the 20th Century , Painting and Sculpture 1905-1988, Prestel
    (3)Charles Jencks, Post-Modernism, The new classicism in art and sculpture,Academy edition, London , 1987
    (4)Claude Roy, Balthus, Bulefinch,1996
    (5)Marie Luise Syring, Some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Historicism, Nouvelle Biennale de Paris, Milan / Paris, 1985
    (6)Schopenhauer, World as Will and Idea, third book, trans. R.B. Haldane and J. Kemp; in [Philosophies of Art and Beauty], eds. Albert Hofstadter and Richard Kuhns, N.Y.: Modern Library,1964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