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盧俞潔 Lu, Yu-Chieh |
---|---|
論文名稱: |
張翎《勞燕》中歷史與空間建構研究 A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spatial construction of Ling Zhang's A Single Swallow. |
指導教授: |
須文蔚
Shiu, Wen-Wei |
口試委員: |
須文蔚
Shiu, Wen-Wei 郝譽翔 徐國能 |
口試日期: | 2021/12/2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勞燕》 、張翎 、華語語系文學 、歷史建構 、空間建構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6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張翎身為海外移民女作家,於201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勞燕》,書寫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n Special Technic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1943年至1946年,後簡稱中美合作所)這一機密型的抗日機構,其成立期間與其後的故事。小說裡透過三名男性角色──美國牧師比利、中國士兵劉兆虎與美國軍官伊恩──以及兩隻狗,作為回憶的主要敘事者,並以女性角色姚歸燕作為其凝視對象,交錯書寫這段由鬼魅話語與報導、書信等史料構築而成的故事。
關於中美合作所這一機構,由於在對日抗戰期間始終是機密性質,因此其任務的真實內容,直到戰爭結束後才撥雲見日,然而因為政治立場的緣故,中美合作所在海峽兩岸有截然不同的形象與說法。在對岸1961年出版,大為通行的《紅岩》這部小說中,中美合作所被描述為監禁、偵查共產黨人為目標的特務機構。《勞燕》作為「中國第一部涉及美國海軍秘密援華使命」的文學作品,與《紅岩》一書顯然構築了全然不同的歷史敘事,更可見作家以書寫建構歷史的意圖。
本文以新歷史主義作為主要方法,探究《勞燕》一書中張翎的歷史建構;再以魔幻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視角,探析其鬼魅敘事的手法與意圖,並以人文地理學的視角,進行小說中空間建構的研究。期望從以上的探究過程,以《勞燕》一書,標舉出張翎身為海外華語語系作家的座標地位。
一、 張翎著作
[加]張翎:《望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加]張翎:《上海小姐》(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
[加]張翎:《交錯的彼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加]張翎:《塵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加]張翎:《盲約》(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加]張翎:《雁過藻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加]張翎:《溫州女人──一個郵購新娘的故事》(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7年)。
[加]張翎:《金山》(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0年)。
[加]張翎:《餘震》(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0年)。
[加]張翎:《睡吧、芙洛、睡吧》(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2年)。
[加]張翎:《女人四十》(北京:工人出版社,2011年)。
[加]張翎:《戀曲三重奏》(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年)。
[加]張翎:《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
[加]張翎:《一個夏天的故事》(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4年)。
[加]張翎:《唐山大地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
[加]張翎:《陣痛》(臺北:印刻出版社,2014年)。
[加]張翎:《流年物語》(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6年)。
[加]張翎:《每個人站起來的方式千姿百態》(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
[加]張翎:《死著:張翎中篇小說集》(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7年)。
[加]張翎:《勞燕》(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8年)。
[加]張翎:《胭脂》(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9年)。
[加]張翎:《廢墟曾經輝煌》(杭州:浙江文藝,2020年)。
[加]張翎:《三種愛:勃朗甯夫人、狄金森與喬治・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20年)。
[加]張翎:《一路惶恐:我的疫城紀事》(臺北:時報文化有限公司,2020年)。
[加]張翎:《廊橋夜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二、 專著
Amritjit Singh, Joseph T. Skerrett, Jr., Robert E. Hogan eds., Memory, Narrative, and Identity: New Essays in Ethnic American Literatures. (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4).
David Pocock, ed.,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 (London: Croom Helm, 1981).
Franz Roh, Realismo mágico: Post expresionismo: problemas de la pintura europea más reciente (Traducción del alemán por Fernándo Vela), (Madrid: Revista de Occidente,1927).
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Bruce Ramsey, Barkerville:A Guide to the Fabulous Cariboo Gold Camp , (Vancouver, B.C: Mitchell Press, 1987).
Henri Lefebrv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1991).
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1984).
John Agnew, Place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Ital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Kathryn Woodward編,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4年)
Leopold von Ranke, Roger Wines ed, The Secret of World History: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Art and Sciences of History,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85).
Maurice Halbwachs ,Francis J. Ditter, Jr. and Vida Yazdi Ditter trans.,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Books, 1980).
Milton E. Miles, A Different Kind of War: The Unknown Story of the U. S. Navy’s Guerrilla Forces in World War II China,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7).
Patricia Parker and Geoffrey Hartman eds., Shakespeare and the Question of Theory, (New York: Methven, 1985).
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著,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6年)
Paul Ricoeur, translated by K. Blamey & D. Pellauer, Memeory,History, Forget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Roy Olin Stratto, Saco-The Rice Paddy Navy (New York: C.S. Palmer Publishing Company , 1950).
[古]阿萊霍・卡彭鐵爾(Alejo Carpentier)著,盛力譯:《人間王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
[法]卡謬(Albert Camus),張一喬譯:《異鄉人》(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
[法]卡謬(Albert Camus),嚴慧瑩譯:《瘟疫》(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21年)。
[法]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主編,黃艷紅等譯:〈記憶與歷史〉,《記憶之場──法國國民意識的文化社會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法]沙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桂裕芳譯者:《嘔吐》(臺北:志文出版社,2009年)。
[法]柏格森著:《時間與意志自由》(臺北:商務印書館,2011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三灣: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11)。
[法]傅柯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三灣: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11)。
[美]王德威:《華夷風:華語語文文學三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6年5月)。
[美]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美]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美]艾蘭・普瑞德(Allan Pred)著,許坤榮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出版有限公司,1994)
[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方雙虎譯:《心理學原理》(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美]段義孚(Yi FuTuan):《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美]段義孚(Yi FuTuan):《戀地情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國永、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新譯:《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
[美]梅樂斯(Milton E.Miles)撰,臺灣新生報編輯部譯:《另一種戰爭(A Different Kind of War : The Unknown Story of the U. S. Navy’s Guerrilla Forces in World War II China)》(臺北:臺灣新生報社,1968年)。
[美]魏德斐(Frederic Wakeman Jr.)著,梁禾譯:《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
[美]魏德斐(Frederic Wakeman Jr.)著:《特工教父:戴笠與他的秘勤組織》(臺北:時英出版社,2004年)。
[英]孔復禮著,李明歡譯:《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9年)。
[英]杰弗里・丘比特(Jeffrey Cupid)著,王晨鳳譯:《歷史與記憶》(南京:譯林出版社,2021年)。
[英]麥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哥]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著,葉淑吟譯:《百年孤寂》(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2019)。
[捷]卡夫卡(Franz Kafka)著,姬健梅譯:《變形記》(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方厚升譯:《夢的解析》(新北:新雨出版社,2019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引論》(新北:左岸文化出版公司,2018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自我與本我》(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歇斯底里症研究》(臺北:Portico Publish Ltd.;2007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方厚升譯:《夢的解析》(新北:新雨出版社;2019年)。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安斯加爾・紐寧主編,李恭忠、李霞譯:《文化記憶研究指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
〔美〕艾蘭・普瑞德(Allan Richard Pred)著、許坤榮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公司,1994年)。
〔英〕克雷斯韋爾(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
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王彪:《新歷史小說選》(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萬象:《紅樓夢新視野》(臺北:里仁書局,2015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6年5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古僧:《戴笠將軍與抗日戰爭》(臺北:華新出版社,1975年)。
曲波:《林海雪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吳昌雄:《現代主義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31-37。
吳強:《紅日》(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
吳淑鳳等編輯:《戴笠先生與抗戰史料彙編:中美合作所的業務》,(臺北:國史館,2011年12月)。
李楊:《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沈醉、文強:《軍統內幕》(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
沈醉:《軍統內幕》(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
沈醉:《戴笠其人》(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5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洪敏秀、陳正芳:《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年)。
夏祖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學〉,《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
夏祖焯:《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7年)。
徐曙玉、邊國恩編:《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格非:《迷舟》(新北:小知堂文化公司,2002年)。
高行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高宣揚:《佛洛伊德主義》(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中美合作所誌》(臺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11年10月),頁173-176。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張力校訂:《稻田海軍:中美所美方人員口述歷史訪問記錄(初稿)》(臺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11年),
國防部情報局:《忠義救國軍誌》(臺北:國防部情報局,1962年)。
國防部情報局編:《中美合作所誌》(臺北:國防部情報局,1970年)。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霈芝:《戴笠與抗戰》(臺北:國史館,1999年)。
梁斌:《紅旗譜》(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
梅樂斯(Milton E.Miles)撰,臺灣新生報編輯部譯:《另一種戰爭(A Different Kind of War : The Unknown Story of the U. S. Navy’s Guerrilla Forces in World War II China)》(臺北:臺灣新生報社,1968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文化公司,1995年)。
莫言:《紅高粱家族》(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7年)。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臺灣》(台北:生活人文,2007年)。
陳由歆:《話語權力再生產──《紅岩》的成形過程及改編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陳由歆:《話語權力的再生產——《紅巖》的成型過程及改編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28。
陳思和:〈關於新歷史小說〉,《雞鳴風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陳思和:《新時期文學簡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教程1949-1999》(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陳思和:《雞鳴風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陳鼓應:《存在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9年)。
陳黎明:《魔幻現實主義與新時期中國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
曾利君:《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的影響與接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程曉嵐:《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1990年)。
馮德英 :《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楊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葉兆言:《夜泊秦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熊哲宏:《心靈深處的王國: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劉增杰、關愛和編:《中國近現代文學思潮史》(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劉震雲:《故鄉天下黃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劉震雲:《溫故一九四二:劉震雲中篇小說選》(臺北:九歌出版社,2013年)
歐陽山:《三家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59年)。
賴俊雄:《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
錢振文:《《紅岩》是怎樣煉成的──國家文學的生產與知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錢振文:《紅色的發酵──紅岩的生產、傳播與消費》(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閻連科、梁鴻:《巫婆的紅筷子:閻連科、梁鴻對談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
閻連科:《沉默與喘息:我所經歷的中國和文學》(臺北:印刻出版社,2014年)。
戴厚英:《人啊,人!》(廣州:花城出版社,1980年)。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
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在烈火中永生》(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9年)。
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紅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
蘇童:《妻妾成群》(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年)。
蘇隆編譯:《佛洛伊德十講》(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7年)。
三、 單篇期刊
Fredric Jameson, “Third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 Social Text, 15 (1986),pp. 65-88.
Sigmund Freud,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 14. London: Hogarth Press(1955) ,pp.237-58.
Milton E. Miles, “U.S. Naval Group, China”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Vol.72No.7/521(1946),pp.920-931.
[加]Leah McLaren著、牛抗生譯,〈借來的東西──關於張翎「抄襲」事件的調查〉,《華文文學》,2013年總第114期,頁64-71。
[加]徐學清:〈文化的翻譯和對話:張翎近期小說論〉,《中國現代文學叢刊》2017年第5期(2017年5月),頁170-176。
[加]徐學清:〈論張翎小說〉,《華文文學》2006年第4期(2004年8月),頁88-93。
[美]沈愚(或譯沈于)著,許茵譯:〈史實與評說──中美合作所功罪之爭〉,《民國檔案》第3期(2002年8月),頁88-96。
[美]梅樂斯夫人(” Billy” Wilma Jerman Miles):〈與戴笠將軍共同組織中美合作所的美國海軍中將梅樂斯傳(一)〉,《傳記文學》(第22卷,第6期)(1973年6月),頁5-12。
[美]梅樂斯夫人(”Billy” Wilma Jerman Miles):〈與戴笠將軍共同組織中美合作所的美國海軍中將梅樂斯傳(二)〉,《傳記文學》(第23卷,第1期)(1973年7月),頁93-98。
[美]陳瑞琳:〈「離散」後的「超越」──論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態〉,《華文文學》2007年第5期(2007年10月),頁35-39。
[美]陳瑞琳:〈風雨故人,交錯彼岸——論張翎的長篇新作《交錯的彼岸》〉,《華文文學》2001年第3期(2001年9月),頁18,62-65。
[美]陳瑞琳:〈風景這邊獨好──我看當代北美華文文壇〉,《華文文學》2003年第1期(2003年2月),頁8-14。
[美]陳瑞琳:〈衝出中國當代文學的精神困境──試論海外「三駕馬車」對當代華語文壇的現實意義〉,《第十六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10月18日),頁3-10。
[韓]朴貞姬:〈構成的真實──《紅岩》的敘事形成考察〉,《啟明星》總第29、30期(1998年)。
公仲:〈陽光沐浴下的愛──評《羊》〉,《中國小說排行榜》(2004年6月),頁40-41。
公仲:〈論新世紀新移民小說的發展〉,《小說評論》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頁152-159。
王春林:〈戰爭中人性與命運的裂變──關於張翎長篇小說《勞燕》〉,《百家評論》2019年第5期(2019年10月),頁67-79。
王彪:〈與歷史對話──新歷史小說論〉,《文藝評論》1992年第4期(1992年8月),頁26-32。
王麗:〈以新歷史主義解讀小說《金山》〉,《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0期(2011年10月),頁152-154。
司方維:〈論張翎小說中的溫州書寫〉,《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3期(2012年6月),頁19-22。
石恢:〈新歷史小說與新歷史小說辨〉,《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2000年2月),頁47-50。
石曉楓:〈莫言中短篇小說裡的鬼魅敘事〉,《清華中文學報》第22期(2019年12月),頁297-329。
石曉楓:〈幽冥時空書寫的現世意涵——中國後新時期小說中的南方女鬼〉《中國現代文學論叢》2020年第1期(2020年8月),頁92-101。
朱育穎:〈由「藻溪」到「大洋」:張翎小說中的水意象〉,《皖西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2012年6月),頁110-114。
朱景冬:〈魔幻現實主義是什麼?〉,《聯合文學》107期(1993年9月),頁178-179。
池雷鳴:〈加拿大華人文化涵化的歷史軌跡──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金山》〉,《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第5期(2015年10月),頁52-60。
艾佛森(Dayton Lee Alverson)原著,余維民譯:〈中美合作所工作憶往(一)〉,《傳記文學》第86卷第3期(2005年3月),頁4-21。
艾佛森(Dayton Lee Alverson)原著,余維民譯:〈中美合作所工作憶往(二)〉,《傳記文學》第86卷第4期(2005年4月),頁48-70。
艾佛森(Dayton Lee Alverson)原著,余維民譯:〈中美合作所工作憶往(二)〉,《傳記文學》第86卷第4期(2005年4月),頁48-70。
何卓倫:〈「似真感」、歷史敘述與文學自信 ——以張翎小說《勞燕》為例〉,《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2020年4月),頁42-48。
何康莉:〈進入《勞燕》的三個維度:個人・性別・文化〉,《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9年第1期(2019年3月),頁93-99。
何蜀:〈文藝作品中與歷史上的中美合作所〉,《書屋》第7期(2002年7月),頁72-76。
何蕊伊:〈張翎小說《勞燕》中的女性書寫〉,《世界文學評論(高教版)》2019年第2期(2019年8月),頁125-129。
吳淑鳳、許順昇:〈「無名英雄・英雄無名:探索情報作戰的歷史」座談會會議紀實〉,《國史研究通訊》第一期(2011年12月),頁63-74。
吳淑鳳:〈軍統局對美國戰略局的認識與合作開展〉,《國史館館刊》第33期(2012年9月),頁147-174。
周政保:〈交錯的彼岸:歷史與人性的故事〉,《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第5期(2001年6月),頁39-40。
周瑉佳:〈「亡靈隔空對話」──《勞燕》的敘事新法〉,《東吳學術》2019年第4期(2019年7月),頁73-79。
南航:〈十年積累的噴發──張翎訪談錄〉,《文化交流》,2007年第4期,頁18-20。
洪小夏:〈抗日戰爭時期中美合作所論析〉,《抗日戰爭研究》第3期(2007年8月),頁59-87。
洪天國:〈告別邊緣文學──從張翎交錯的彼岸說起〉,《全國新書目》2001年第4期(2001年4月),頁17。
洪嘉琦:〈對被侮辱與被損害女性的懺悔錄──《勞燕》「死魂靈」敘事的深層意義〉,《北方文學》2019年第20期(2019年7月),頁24、26。
范宜如:〈疫病書寫的鏡像與反思──張翎《一路惶恐:我的疫城紀事》〉,《國文天地》第427期(2020年12月),頁120-123。
徐學清:〈貞操觀和性強暴:論勞燕〉,《華文文學》2019年第1期(2019年2月),頁61-66。
徐遲〈現代化與現代派〉,《外國文學研究》1982年第2期(1982年4月)。
高俠:〈文化交錯時空中的「族性栽植」──論張翎小說的歷史敘事〉,《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5年第3期(2015年9月),頁72-77。
張帥:〈言說・身份・寬恕──《勞燕》中女性的創傷記憶與療傷書寫〉,《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20年第3期(2020年6月),頁50-55。
張娟、張翎:〈海外視角下的「中國故事」寫作──海外華文作家張翎訪談錄〉,《寫作》,2020年第1期(2020年2月),頁59-67。
張娟:〈虛構死亡:張翎近年來的敘事轉向與文本策略〉,《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253期(2020年2月),頁18-26。
張翎、木葉:〈任何一個概念或主義都不能撼動我〉《上海文化》2010年第4期,(2010年7月),頁114-127。
張翎、王紅旗:〈以「死魂靈」男性敘事書寫戰爭廢墟上崛起的女性傳奇——從張翎的《陣痛》《勞燕》談起(上)〉,《名作欣賞》2018年第19期(2018年7月),頁99-104。
章怡虹、周春英:〈精神原鄉與基因來源──論溫州文化對張翎小說的影響〉,《當代文壇》2014年第4期(2014年7月),頁96-99。
莫言:〈兩座灼熱的高爐──加西亞・馬爾克斯和福克納〉,《世界文學》1986年第3期(1986年6月),頁298-299。
莫言:〈戰友重逢〉,《長城》2012年第11期;莫言:〈拇指銬〉,《鍾山》1998年第1期;莫言:〈枯河〉,《北京文學》1985年第8期。
許詠淩:〈寄寓/際遇:論張翎《望月》、《交錯的彼岸》、《郵購新娘》之跨國敘事〉,《有鳳初鳴年刊》2017年13期(2017年5月),頁260-273。
陳建忠:〈歷史敘事與想像(不)共同體:論兩岸「新歷史小說」的敘事策略與批評話語〉,《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2007年第3期,(2007年4月),頁345-363。
陳思和:〈當代文學中的文化尋根意識〉,《文學評論》1986年第6期(1986年12月),頁24-33。
陳國球:〈文學與文學史的斷裂與賡續──《香港文學大系1950-1969》總序〉,《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3期(2020年2月),頁1-20。
陳智德:〈「遺忘」與「反遺忘」:香港文學遺忘史的幾個側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6卷2期(2018年6月),頁7-34。
陳進金:〈戴笠與忠義救國軍〉,《國史館館刊》第33期(2012年9月),頁108-109。
陳福民:〈向無名者敞開的歷史書寫──關於張翎的《金山》及海外華文文學寫作〉,《南方文壇》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頁22-23。
喬家才:〈中美合作所功不可沒〉,《中外雜誌》,第34卷第6期-第35卷第1期(1983年12月、1984年8月)。
彭貴昌:〈歷史祛魅、英雄重構與身份追尋——論北美新移民文學的戰爭書寫〉《湘潭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2020年5月),頁146-151。
斐可權:〈抗日戰爭中「中美技術合作所」的貢獻〉,《傳記文學》,第38卷第6期(1981年6月),頁43-48。
斐可權:〈戰時中美情報合作〉,《中外雜誌》第33卷第4期(1984年4月),頁65-68。
湯俏:〈從差異角度論海外華文作家的中西文化感受──以嚴歌苓和張翎為例〉,《東吳學術》2020年第2期(2020年3月),頁94-102。
湯俏:〈從差異角度論海外華文作家的中西文化感受——以嚴歌苓和張翎為例〉,《東吳學術》2020年第2期(2020年3月),頁94-102。
程光煒:〈重建中國的敘事──《紅旗譜》、《紅日》和《紅巖》的創作策略〉,《南方文壇》2002年第3期(2002年5月),頁21-26。
程國君、劉雪娥:〈修辭、語境與敘事策略──新移民文學抗戰敘事的史料化傾向與意義建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2020年9月),頁65-74。
費雲文:〈中美合作抗日秘錄(一)〉,《中外雜誌》第35卷第2期(1984年3月),頁14-20。
費雲文:〈諜海秘辛〉,《中外雜誌》,第33卷第6期-第34卷第2期(1983年6、7、8月)。
須文蔚:〈不斷熔舊鑄新的小說家--評張翎《死著》與《心想事成》〉,《文訊》第382期(2017年8月),頁150-153。
須文蔚:〈翱翔在稻田海軍上空的燕子、星星與風──張翎《勞燕》導讀〉,《文訊》第396期(2018年10月),頁103-107。
黃瑤:〈想像戰爭,建構「真實」──從《勞燕》看「後革命」語境中非親歷者的戰爭書寫〉,《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2018年9月),頁92-100、169。
黃錦珠:〈社會的九彎十八拐──讀張翎《死著:張翎中篇小說集》〉,《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224期(2017年8月),頁46-47。
楊飛:〈被誤讀的中美合作所〉,《文史博覽》2013年01期,(2013年12月23日),頁26-27。
鄒建軍:〈從原鄉、異鄉到世界──新移民小說中三重地理空間的跨界書寫〉,《華文文學》2009年第6期(2009年12月),頁39-45。
廖淑芳:《台灣文學史長編17:探索的年代──戰後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及其發展》(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裴可權:〈抗日戰爭中「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貢獻〉,《傳記文學》第38卷第6期(1981年6月),頁43-48。
趙映林:〈歷史的誤讀──一個真實的中美合作所〉,《傳記文學》第105卷第5期(2014年11月),頁38-48。
趙稀方:〈歷史,性別與海派美學──評張翎的《郵購新娘》〉,《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頁32-34。
趙穎超:〈戰爭・女人・人性──《勞燕》的三重主題〉,《世界文學評論(高教版)》2018年第2期(2018年12月),頁136-139。
趙璵:〈戴笠與稻田海軍〉,《傳記文學》(第91卷,第4期)(2007年10月),頁4-30。
劉俊:〈北美華文文學中的兩大作家群比較研究〉,《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頁94-109。
劉俊:〈論北美華人文學中的故土歷史和個人記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9期(2014年10月),頁89-94。
劉容雁:〈回首漫漫淘金路-論張翎《金山》中的移民書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5年9卷第1期(2015年3月),頁89-103。
慕江偉:〈戰爭敘事的探索及其突破──論張翎《勞燕》的抗戰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頁212-219。
鄧又平:〈簡析「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國研究》第3期(1988年6月),頁26-39。
鄧珊珊:〈戰爭中的女性與女性的戰爭──評張翎小說《勞燕》〉,《瀋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2018年8月),頁524-527、538。
鄭仰恩:〈什麼是「拯救」?〉,《新使者雜誌》第43期(1997年12月),頁38-41。
謝金嬌:〈《勞燕》:男性敘述下的女性故事〉,《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2020年4月),頁63-68。
韓宇瑄、伊藝飛:〈論《勞燕》對「抗戰書寫」的突破與創新〉,《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2019年9月),頁61-67。
羅蓀、曉立:〈黎明時刻的一首悲壯史詩〉,《文學評論》第3期(1962年6月),頁99-109。
羅蓀:〈最生動的共產主義教科書〉,《文藝報》第3期(1962年)。
饒芃子、蒲若茜:〈新移民文學的嶄新突破──評華人作家張翎「跨越邊界」的小說創作〉,《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2004年7月),頁65-70。
四、 學位論文
Yu Shen(沈于,或譯沈愚),"SACO: An Ambivalent Experience of 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95.
李蓉:《張翎小說論》(合肥:安徽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李燕妮:《跨文化與女性書寫──張翎小說研究》(寧波:寧波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肖向明:《幻魅的現代想像──論中國現代作家筆下的「鬼」》(廣州:中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林芳:〈在「他者」中建構 ——張翎小說中的「牧師」形象研究在他者中建構〉,(廣州:暨南大學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林清:《女性主義視域下張翎小說的女性形象》(南昌:南昌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翁嘉伶:《在邊緣凝望:張翎小說的離散書寫與女性敘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現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張亞莉:《異域守望者的女性言說──論張翎小說的女性書寫》(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郭坤英:《論張翎小說中的女性書寫》(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陳正芳:《台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楊婷婷:《論北美新移民女作家張翎的歷史敘事》(無錫:江南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楊琴:《張翎小說歷史書寫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鄭青君:《跨文化視野下張翎小說的歷史敘事》(長春:吉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謝金嬌:《論張翎小說中的女性生命困境書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顧芳羽:《主體性的覺醒與再生──張翎「郵購新娘」系列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2017年)。
五、 其他
David Seamon,“Body-subject, time-space routines, and place-ballets” in Anne Buttimer and David Seamon (eds.),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pp.162-164.
Stuart Hall, “Cultru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and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1990) pp.222-237.
[美]杜彬斯氏(Charles G.Dobins):〈中國神祕的人物──戴笠將軍與中美合作所〉,《大公報上海版》第2版(1945年3月29、30日)。
[美]貝樂利(I.F.Bylerly):〈貝樂利談戴將軍〉,《申報上海版》第2版(1946年6月18日)。
[美]理查・特普斯卓(Richard Terpstra):〈理查・特普斯卓(Richard Terpstra)先生訪問紀錄〉,收錄自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張力校訂:《稻田海軍──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美方人員訪問記錄(初稿)》(臺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11年),頁104。
[美]陳瑞琳:〈戰爭,讓女人無法走開──解讀張翎的長篇新作〉《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檢索日期:2021年7月26日,取自http://www.ocwwa.org/index.php/work-publish2/book-review/328-2017-12-28-05-51-03。
[美]菲力浦・韋格納(Phillip E. Wegner)著,程世波譯:〈空間批評:批評的地理、空間、場所與文本性〉,收錄於[法]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等著,閻嘉編:《文學理論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美〕艾蘭・普瑞德(Allan Richard Pred)著、許坤榮譯:〈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公司,1994年)。
[美]王德威:〈女作家的現代「鬼話」—從張愛玲到蘇偉貞〉,《眾聲喧華: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頁223-238。
[美]王德威:〈魂兮歸來〉,《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227-269。
[法]沙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存在主義即是人文主義〉,摘自陳鼓應:《存在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9年),頁300-326。
水華導演:《在烈火中永生》(北京: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
石曉楓:〈世道艱難,有女匍匐──張翎《陣痛》中的女性經驗〉,《銅鐘經典講座》(2016年8月7日),檢索日期:2021年3月22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tonzhongclassic/posts/1131898766875595/。
朱元鴻:〈正義與寬恕之外:戰爭、內戰與國家暴行之後的倫理〉,摘自汪宏倫:《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7月),頁349-392。
何群導演:《紅岩》(北京市委宣傳部、重慶市委宣傳部,1999年)。
呂芳上:〈序言〉,收錄於吳淑鳳等編:《戴笠先生與抗戰史料彙編:中美合作所的業務》(臺北:國史館,2011年)。
李歐梵:〈序:歷史與記憶──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的開幕詞〉,《墨痕深處 : 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3。
汪宏倫:〈把戰爭帶回來!重省戰爭、政治與現代社會的關聯〉,摘自汪宏倫:《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7月),頁1-34
林勇,〈故土難捨鄉音難改:旅加華裔女作家張翎回鄉省親記〉,《澳門早報》2013年4月3日A4版。
林富士:〈釋「魅」〉,摘自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頁109-134。
陳眾議:〈論魔幻現實主義的民族淵源〉,摘自柳鳴九編:《未來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臺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頁382-413。
張力:〈關於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歷史記憶與論述〉,收錄於《中美合作所誌》,(臺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11年10月),頁205-221。
張羽:〈《紅岩》出版大事記〉,收錄於錢振文:《紅色的發酵──紅岩的生產、傳播與消費》(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頁233-237。
張翎、楊翠:〈見識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張翎、楊翠談《勞燕》〉,《Openbook閱讀誌》,檢索日期:2021年2月9日,取自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8916。
莊紅勝導演:《戰爭讓女人走開》(上海:上海電影製片廠,1987年)。
莫言:〈寫作就是回故鄉〉,《交錯的彼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7月),頁1-4。
陳芳明:〈他們又回來開放〉《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周末書房)(2018年10月6日)。
傅小平:〈張翎:「人」真是個叫我驚歎不已的造物〉,《中國作家網》(2020年8月6日),檢索日期:2021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talk/2016/2016-05-20/272840.html。
傅小平:〈張翎:「人」真是個叫我驚歎不已的造物〉《作家資訊網──中國作家網》(2016年5月20日),檢索日期:2021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ln-job.com/talk/2016/2016-05-20/272840.html。
傅仁慧、楊汝城、唐毓春執導:《紅岩》(四川:四川廣播電視臺、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1984年)。
須文蔚:〈巧焉動容,視通萬里:張翎小說中令人驚嘆的想像力〉收錄於[加]張翎:《死著:張翎中篇小說集》(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17年)頁4-8。
黃子平:〈第七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及專家推薦獎作品〉作品評介,《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檢索日期:2021年7月27日,取自http://redchamber.hkbu.edu.hk/tc/winners/7th/result。
楊益言:〈我從集中營出來──瓷器口集中營生活回憶〉,重慶《國民日報》(1949年12月29日)。
趙浚凱、孫小光執導:《烈火紅岩》(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重慶廣播電視集團,2010年)。
劉德彬:〈還歷史真面目〉,收錄於錢振文:《紅色的發酵──紅岩的生產、傳播與消費》(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頁215-220。
蔣雲龍:〈《紅岩》的真,歷史為證〉,《人民日報》(2021年4月6日),檢索日期:2021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81.cn/big5/yd/2021-04/06/content_10017189.htm。
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江姐》(1964年)。
戴瑤琴:〈21世紀20年北美華文文學:新變與挑戰〉,《中國作家網》(2020年8月6日),檢索日期:2021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05/c433141-31811525.html。
戴瑤琴:〈新變與挑戰〉,《文藝報》第4版(2020年10月9日)。
鍾文音:〈捨不下那場火光絢麗的蛾子〉《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周末書房)(2019年5月4日)。
鐘林:〈我從渣滓洞逃了出來〉,重慶《國民日報》(1949年12月29日)。
中央通訊社:〈中美所成員 禁與中國人談戀愛〉,《台灣英文新聞》(2011年10月6日),檢索日期:2021年11月8日,取自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1727914。
〈抗戰女傑何若梅 接受美國獎章 昨在寓所舉行給獎禮〉,《大公報上海版》第3版(1945年11月18日)。
〈軍管會將向全國全世界控訴 烈士五百餘人慘烈犧牲 逃離重慶前屠殺政治犯 蔣匪幫罪行滔天!〉,《大公報上海版》第2版(1949年12月15日)。
〈焦屍橫陳遍野,旁觀的人眼淚盈眶,生還的人悲憤欲絕〉,《大公報重慶版》第2版(1949年12月3日)。
〈屍親昨赴魔窟,又認出忠骸廿多具,八個月的嬰兒認出來了,他有什麼罪也慘遭毒手〉,《大公報重慶版》第2版(1949年12月6日)。
〈「中美合作所」名稱怎麼來的〉,《大公報重慶版》第3版(1949年12月12日)。
〈重慶十烈士就義〉,《大公報上海版》第1版(1949年12月28日)。
〈「世界華文文學的『溫州現象』——張翎、陳河小說研究工作坊」主題研討會在溫州大學成功召開〉,《溫州大學人文學院》(2019年11月22日),檢索日期:2021年11月12日,取自 http://hum.wzu.edu.cn/info/1012/21735.html。
〈作家張翎:「童年和故鄉是我創作的基礎」〉,《南方日報》(2018年4月12日),檢索日期:2021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8-04/12/c_129848194.htm。
〈張翎長篇小說《金山》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家網》(2009年8月12日),檢索日期:2021年7月9日,取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09/2009-08-12/75515.html。
〈中國小說學會2017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揭曉〉,《中國作家網》(2018年1月29日),檢索日期:2021年8月13日,取自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29/c403994-29793533.html。
《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檢索日期:2021年8月13日,取自http://redchamber.hkbu.edu.hk/tc/winners/7th/result;〈新浪好書榜2017年度十大好書〉,《新浪讀書》,檢索日期:2021年3月28日,取自http://book.sina.com.cn/zt_d/top/2017/。
〈張翎《勞燕》獲2017當代》長篇小說論壇年度最佳〉,《中國出版集團公司》(2018年1月25日),檢索日期:2021年8月13日,取自http://www.cnpubg.com/publish/2018/0125/38000.shtml。
〈華僑華人「中山文學獎」情況介紹〉,《中山網》(2019年11月19日),檢索日期:2022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zsnews.cn/zhuanti/index/view/cateid/530/id/627650.html。
〈第三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及專家推薦獎作品〉,《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檢索日期:2022年1月25日,取自http://redchamber.hkbu.edu.hk/tc/winners/3rd/j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