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丘彥遂
HEW YUEN SUEY
論文名稱: 論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及其語法功能
On the Form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Affixes in Old Chinese
指導教授: 姚榮松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3
中文關鍵詞: 上古漢語詞綴形態語法功能上古音音近諧聲同族詞同源詞漢藏比較
英文關鍵詞: Old Chinese, affix morphology, grammatical functi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similar-sound xiesheng, family word, cognate, Sino-Tibetan comparis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1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上古漢語的研究,近年來借助於漢藏語的比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是可喜可賀的;不過,在漢藏同源詞的選取方面,各家有各家的標準,始終無法達成共識,似乎只要音義皆近,符合語音上的對應,即可視為同源詞。本文認為,漢藏同源詞的比較固然帶來相當大的突破,然而作為古音研究的基本語料:諧聲字和同源詞,除了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外,還必須在方法上,讓這兩項材料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本論文的內容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接著簡要回顧上古漢語詞綴的研究及現代古音研究的概況。本節嘗試指出,從高本漢至今的八、九十年間,現代古音研究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或許應該稱為「面貌」或「主張」,但由於本文所強調的是觀念與方法的轉變而非僅僅是主張的不同,因此稱之為「階段」。
    第二章「從詞族看上古漢語的詞綴」從詞族的角度,進行上古漢語詞綴的探索。首先,本文指出音韻層面的「音近義通」並不足以判斷同源詞,它是必要但非充分的條件。正確而有效的做法應該是將古音研究提升至形態的層面,為同源詞建立起一組組具有同一根源的詞族,然後構擬出這些詞族的詞根和詞綴的語音形式。最後,本文對於古藏語的詞綴形態可以作為構擬上古漢語詞綴的參照表示肯定。
    第三章「上古漢語詞綴的語法功能」針對上古漢語詞綴的具體形態及其語法功能進行兩方面的分析與討論,一方面從詞綴的形態交替觀察詞綴的語法功能;另一方面,從詞性轉換的原理探討詞綴的功能變化及其構詞與派生能力。這樣,除了能夠探討詞綴的語法功能、詞族的音義相關等專題之外,還能將形態學、詞源學與古音學結合研究,以取得單方面所無法取得的成果。
    第四章「形態相關與古音系統的構擬」嘗試從詞綴形態的角度出發,進行上古漢語的構擬。無論是同源詞族的建立,還是詞綴形態與語法功能的探索,研究上古音,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到音韻的層面,將研究成果全面反映在古音系統上。對於上古音的研究,本文使用時間層次這一概念去解決後來的歷史音變,而不把每一個字音放在同一個平面。
    第五章「結論」針對前四章所進行的研究作一總結。本章除了交待本文的研究成果之外,還指出未來的發展方向:上古漢語的研究(或古音研究)不能再局限於漢語內部的語料,也不能滿足於「音近諧聲」的標準。應該深入看到,同源詞族內部擁有相同的詞根,詞根相同決定了同源詞之間具有音義關聯的理據。

    In recent years,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Old Chinese research, which is worthy of congratulations.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varied in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ng Sino-Tibetan cognates and did not come to an agreement eventually. It appeared that cognates could be recognized by only similarity in sounds and meanings as well as phonological correspondence.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supposes that xiesheng(諧聲)characters and cognates, as basic material for Old Chinese phonology research, should not only be attached just importance to but also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 methodology, although a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the comparison of Sino-Tibetan cognate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addresse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steps of the dissertation, briefly review the study of Old Chinese affixes, and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modern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The present section attempts to point out that modern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after a review. Since what are emphasized in the dissertation is the change in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not merely the difference in views, the three stages that should probably be called three aspects or views remain named stages.
    The second chapter “Affixes in Old Chinese: From a Word Family Perspective” explores affixes in Old Chinese from the viewpoint of word family. First of all,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similarity of sounds and meanings in the phonology level, a 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 are not enough to recognize cognates. Therefore, the correct and effective approach is to move up Old Chinese phonology research to the level of morphology, to establish word families with a common root for each group of cognates, and then to reconstruct the phonetic forms of roots and affixes in those word families. After all, the dissertation agrees with that Old Tibetan affixe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reconstructing Old Chinese affixes.
    The third chapter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Affixes in Old Chinese” in two aspects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form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affixes in Old Chinese. One is to observe the functions of affixes through their morphological alterations; the other is to treat the changes in functions of affixes and their abilities to build and derive words. As a result, except that the topics such as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affixes as well as the sounds and meanings of word families can be treated, the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can be combined with those on morphology and etymology, in order to make achievements that can not turn out in one discipline.
    The fourth chapter “Morphological Correlation(形態相關)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in Old Chinese”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Old Chinese from the affix morphology perspective. Whate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d families or the exploration for the form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affixes,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has to return to the phonology aspect and improve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ical system by all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refore, as for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the dissertation adopts the concept of chronological strata to settle later historical phonetic changes, not puts all sounds of words on the same plane.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draws a conclusion from the studies in the previous four chapters. Besid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present chapter also indicates the possible directions of fu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should not anymore be confined in Chinese internal material, nor is similar-sound xiesheng a satisfying criterion. The argument should be known that a word family consisting of cognates has a common root that determines the relationship in sound and meaning between cognates.

    第一章 緒 論…………………………………………………………1-16 第一節 研究意義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一、研究方法………………………………………………………………4 二、研究步驟………………………………………………………………6 第三節 上古詞綴研究的簡要回顧………………………………………8 一、上古詞綴的提出………………………………………………………9 二、詞綴功能的探討………………………………………………………12 第四節 現代古音研究的三個階段………………………………………16 第五節 新派的主張及相關檢討意見……………………………………30 第二章 從詞族看上古漢語的詞綴…………………………………39-98 第一節 同源詞族的建構…………………………………………………39 一、同源詞釋義……………………………………………………………39 二、古漢語同族詞的擇詞問題……………………………………………42 (一)擇詞必須以音近為前提……………………………………………42 (二)音近義通不一定同源………………………………………………53 三、詞族的建立與比較……………………………………………………57 第二節 詞族所顯示的詞綴形態…………………………………………62 一、詞綴形態乃上古遺留…………………………………………………62 二、古藏語詞綴形態的參照………………………………………………67 (一)從聲調形態到詞綴形態……………………………………………68 (二)詞族的檢驗與古藏語的參照………………………………………75 第三節 上古漢語的詞綴形態……………………………………………84 一、前綴形態………………………………………………………………87 二、後綴形態………………………………………………………………88 三、中綴形態………………………………………………………………92 四、環綴形態………………………………………………………………94 第三章 上古漢語詞綴的語法功能…………………………………99-158 第一節 詞綴的有無與形態交替…………………………………………99 一、聲母的清濁問題………………………………………………………99 二、詞綴的形態交替………………………………………………………106 第二節 詞性轉換與功能變化……………………………………………112 一、名謂化與動轉化………………………………………………………112 二、致使動詞與非致使動詞………………………………………………127 第三節 上古漢語的兩個構詞中綴………………………………………136 一、古本韻理論與二等介音說…………………………………………136 二、構詞中綴及其形態功能…………………………………………141 三、從形態關係看以母的上古聲值…………………………………149 第四章 諧聲關係與古音系統的構擬………………………………159-200 第一節 諧聲原則與形態關係……………………………………………159 一、傳統音韻層面的諧聲說………………………………………………159 (一)從韻部諧聲到聲母諧聲……………………………………………160 (二)諧聲原則的提出與修正……………………………………………163 二、諧聲屬形態反映的新說………………………………………………169 三、不同層面的諧聲問題…………………………………………………174 第二節 諧聲系列的推演…………………………………………………181 一、詞族與字族……………………………………………………………181 二、字族的諧聲系列………………………………………………………183 第五章 結 論………………………………………………………201-218 第一節 音近諧聲與形態相關……………………………………………201 第二節 詞綴形態與語法功能……………………………………………203 第三節 形態相關與古音系統……………………………………………215 第四節 上古漢語形態研究的未來展望…………………………………217 參考書目………………………………………………………………219-240

    一、專 書
    丁邦新 1998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丁邦新、孫宏開主編 2000 《漢藏語同源詞研究(一)──漢藏語研究的歷史回顧》,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丁邦新、孫宏開主編 2001 《漢藏語同源詞研究(二)──漢藏、苗瑤同源詞專題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丁邦新、孫宏開主編 2004 《漢藏語同源詞研究(三)──漢藏語研究的方法論探索》,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王 力 1957 《漢語史稿》,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北京4刷。
    王 力 1985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4刷。
    王 力 1989 《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北京3刷。
    王 寧 1996 《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王士元主編,李葆嘉主譯 2005 《漢語的祖先》,北京:中華書局。(原為1994年7月14日至17日在香港城市大學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語言學國際會議的論文)
    王輔仁、索文清 1982 《藏族史要》,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包擬古(Nicholas C. Bodman) 1980 《原始漢語與漢藏語》,潘悟雲、馮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北京1刷。
    全廣鎮 1996 《漢藏語同源詞綜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朱駿聲 1833 《說文通訓定聲》,臨嘯閣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北京2刷。
    江 荻 2002a 《漢藏語言演化的歷史音變模型──歷史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
    江 荻 2002b 《藏語語音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何大安 1987 《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2版4刷。
    何大安 1988 《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景印1版。
    何九盈 1985 《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何九盈 1995 《中古現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2版2刷。
    何九盈 2002 《音韻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九盈 2006 《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安其 2002 《漢藏語同源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吳安其 2006 《歷史語言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 玉 1994 《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李 榮 1973 《切韻音系》,台北:鼎文書局。
    沈兼士 1985 《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周 何 1997 《中國訓詁學》,台北:三民書局。
    周法高 1962 《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專刊之三十九,1994年景印2版。
    孟蓬生 2001 《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季旭昇 2002 《說文新證》(上冊),台北:藝文印書館。
    季旭昇 2004 《說文新證》(下冊),台北:藝文印書館。
    林 尹 1982 《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改版。
    竺家寧 1991 《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2版4刷。
    竺家寧 1995 《音韻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金理新 2002 《上古漢語音系》,合肥:黃山書社。
    金理新 2006 《上古漢語形態研究》,合肥:黃山書社。
    姚榮松 1991 《古代漢語詞源研究論衡》,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施向東 2000 《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段玉裁 1807 《說文解字注》,經韻樓藏版;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增修1版1刷。
    胡 坦 2002 《藏語研究文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胡士雲 2007 《漢語親屬稱謂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繼明 2003 《廣雅疏證同源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韋樹關 2004 《漢越語關係詞聲母系統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孫玉文 2007 《漢語變調構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 1996 《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 1997 《語言論》,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格 勒 2006 《藏族早期歷史與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殷寄明 2007 《漢語同源字詞叢考》,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班 弨 2006 《論漢語中的台語底層》 北京:民族出版社。
    耿振生 2004 《20世紀漢語音韻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學良主編 1991 《漢藏語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北京2刷。
    馬學良等 1994 《藏緬語新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高本漢(Karlgren, B.) 1926 《中國音韻學研究》,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北京1版1刷。
    高本漢 1954 《中國聲韻學大綱》,張洪年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0年再版。
    張 博 2003 《漢語同族詞的系統性與驗證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文國 2005 《古漢語的名動詞類轉變及其發展》,北京:中華書局。
    梁章鉅 1848 《稱謂錄》,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版1刷。
    梅祖麟 2000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錫良 2005 《漢語史論文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錫良 2007 《古代漢語語法講稿》,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保亞 1999 《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濟南:山東教授出版社。
    陳新雄 1972 《古音學發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初版4刷。
    陳新雄 1978 《音略證補》,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增訂初版17刷。
    陳新雄 1999 《古音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新雄 2004 《廣韻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新雄 2005 《聲韻學》(上、下),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修訂再版。
    陸志韋 1947 《古音說略》,原載《燕京學報》專號之二十;收入《陸志韋語言學著集(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1刷。
    陸德明 583 《經典釋文》(上、下),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初版。
    游汝杰 1989 《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新版。
    雅洪托夫(Yakhotov. S. E) 1986 《漢語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典誠 1992 《詩經通譯新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2刷。
    黃典誠 2003 《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易青 2007 《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光榮 2000 《藏語漢語同源詞研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2版3刷。
    楊伯峻、何樂士 1989 《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2版3刷。
    董同龢 1944 《上古音韻表稿》,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7年景印5版。
    董同龢 1968 《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4刷。
    趙秉璇、竺家寧編 1998 《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潘悟雲 2000 《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鄭張尚芳 2003 《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龍宇純 2002 《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台北:五四書店有限公司。
    薛德才 2001 《漢語藏語同源字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薛德才 2007 《漢藏語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謝雲飛 1971 《中國聲韻學大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4刷。
    瞿靄堂 1991 《藏語韻母研究》,青海:青海民族出版社。
    瞿靄堂 2000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龔煌城 2002 《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龔群虎 2002 《漢泰關係詞的時間層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丁邦新 1978 〈論上古音中帶l的複聲母〉,《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頁601-617。
    丁邦新 1979 〈上古漢語的音節結構〉,《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0.4;收入《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頁2-32。
    丁邦新 1983 〈從閩語論上古音中的*g-〉,《漢學研究》1卷1期,頁1-6。
    丁邦新 1994 〈漢語上古音的元音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2冊,台北:中研院史語所,頁21-36。
    丁邦新 2003 〈漢語音韻史上有待解決的問題〉,《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3年,頁1-21。
    王 力 1937 〈上古韻母系統研究〉,《清華學報》12卷3期;收入《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59-129。
    王 力 1964 〈先秦古韻擬測問題〉,《北京大學學報》5期;收入《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204-242。
    王 力 1965 〈古漢語自動詞和使動詞的配對〉,《中華文史論叢》6輯;收入《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469-486。
    王 力 1984 〈上古音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語言學論叢》1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49。
    王寧、黃易青 2003 〈黃侃先生古本音說中的聲韻「相挾而變」理論──兼論古今音變的「條件」〉,《語言文字學》10期,頁9-17。
    白一平(Baxter, W. H.) 1983 〈上古漢語*sr-的發展〉,《語言研究》1期,頁22-26。
    白一平 1991 〈關於上古音的四個假設〉,第二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中研院史語所,頁1-18。
    丘彥遂 2002 《喻四的上古來源、聲值及其演變》,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丘彥遂 2004a 〈論上古音中的零聲母〉,《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全國研究生論文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所,頁1-19。
    丘彥遂 2004b 〈論高本漢的複聲母B式〉,第二十二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頁1-18。
    丘彥遂 2006 〈郭店楚簡中的喻四及其上古的通轉〉,《孔仲溫教授逝世五週年紀念文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頁463-481。
    丘彥遂 2007 〈從幾組同族詞看上古聲母的擬音〉,第十屆國際暨第二十五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究會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頁1-25。
    包擬古(Bodman, N. C.) 1954 〈釋名複聲母研究〉,原為《釋名研究》第三章,哈佛大學出版;竺家寧譯,收入《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0-114。
    石林、黃勇 1997 〈論漢藏語系語言塞音韻尾的發展演變〉,《民族語文》6期,頁41-51。
    西田龍雄 1979 〈聲調的形成與語言的變化〉,日本《言語》雜誌8卷11期;收入《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編,1984年,頁183-192。
    何大安 1992 〈上古音中的*hlj- 及其相關問題〉,《漢學研究》10.1,頁343-348。
    何大安 1999 〈古漢語聲母演變的年代學〉,《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87-112。
    何大安 2007 〈從上古到中古音韻演變的大要〉,《中國語言學集刊》,北京:中華書局,頁35-43。
    何九盈 2002 〈上古元音構擬問題〉,《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收入《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頁112-133。
    何九盈 2004 〈漢語和親屬語言比較研究的基本原則〉,《語言學論叢》29輯;收入《語言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頁1-67。
    吳世畯 1996 〈李方桂諧聲說商榷〉,《聲韻論叢》6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531-558。
    吳世畯 2002 〈從古代韓語看上古漢語[*KR->l-]的來源〉,《第二十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頁389-406。
    吳安其 1996 〈漢藏語使動和完成體前綴的殘存與同源的動詞詞根〉,《民族語文》6期,頁21-32。
    宋金蘭 2002 〈漢藏語形態變體的分化〉,《民族語文》1期,頁29-33。
    李 榮 1982 〈從現代方言論古群母有一、二、四等〉,《音韻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收入《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209-215。
    李壬癸 2005 〈漢語和南島語有發生學聯繫嗎?〉,王士元主編,李葆嘉主譯,《漢語的祖先》,北京:中華書局,頁221-241。
    李方桂 1971 〈上古音研究〉,《清華學報》新9卷1、2期合刊;收入《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3刷。
    李方桂 1979 〈藏漢系語言研究法〉,瘂弘編《中國語言學論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133-147。
    李方桂 1983 〈上古音研究中聲韻結合的方法〉,《語言研究》2期,頁1-6。
    李方桂 1984 〈論開合口〉,《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5:1,頁1-7。
    李存智 1995 《秦漢簡牘帛書之音韻學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李妍周 1995 《漢語同源詞音韻研究》,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沙加爾(Sagart, L.) 2005a 〈關於漢語祖先的若干評論〉,王士元主編,李葆嘉主譯,《漢語的祖先》,北京:中華書局,頁345-371。
    沙加爾 2005b 〈沙加爾的評論〉,王士元主編,李葆嘉主譯,《漢語的祖先》,北京:中華書局,頁514-548。
    周季文 1998 〈論藏語動詞的形態變化〉,《藏學研究》9集,北京:民族出版社,頁294-304。
    周流溪 2002 〈上古漢語音系再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4期,頁99-103。
    周祖謨 1946 〈四聲別義釋例〉,《輔仁學志》13卷1、2合期;收入《問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81-119。
    竺家寧 1981 《古漢語複聲母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竺家寧 1995 〈《說文》音訓所反映的帶l複聲母〉,《音韻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87-113。
    竺家寧 2001 〈論上古的流音聲母〉,《聲韻論叢》10輯,頁69-84。
    金理新 1999 〈上古漢語的*l-和*r-輔音聲母〉,《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0卷4期,頁53-61。
    金理新 2001 〈上古漢語的*-l-中綴〉,《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2卷5期,頁18-25。
    金鐘贊 1998 〈段玉裁的歸部與其「古十七部諧聲表」〉,《聲韻論叢》7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35-58。
    金鐘贊 2001 〈從音義關係看「酉」字的上古音〉,《聲韻論叢》10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85-98。
    姚榮松 1982 《上古漢語同源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
    胡 坦 1964 〈哈尼語元音的鬆緊〉,《中國語文》1期;收入《藏語研究文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頁581-612。
    胡 坦 1979 〈藏語(拉薩話)聲調研究〉,第十二屆國際漢藏語言學會議論文;收入《藏語研究文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頁165-208。
    胡 坦 1993 〈藏語語法的類型特徵〉,《藏學研究論叢》4輯;收入《藏語研究文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頁234-256。
    唐作藩、耿振生 1998 〈二十世紀的漢語音韻學〉,劉堅主編《二十世紀的中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52。
    孫玉文 2002 〈《漢語歷史音韻學.上古篇》指誤〉,《古漢語研究》4期,頁13-23。
    孫宏開 1999 〈原始漢藏語的複輔音問題〉,《民族語文》6期,頁1-8。
    孫宏開 2001a 〈原始漢藏語輔音系統中的一些問題〉,《民族語文》1期,頁1-11。
    孫宏開 2001b 〈原始漢藏語中的介音問題〉,《民族語文》6期,頁1-12。
    格桑居冕 1982 〈藏語動詞的使動範疇〉,《民族語文》5期,頁27-39。
    格桑居冕 1991 〈藏文字性法與古藏語音系〉,《民族語文》6期,頁12-22,轉35。
    耿振生 2003 〈論諧聲原則──兼評潘悟雲教授的「形態相關說」〉,《語言科學》2卷5期,頁10-28。
    耿振生 2005 〈漢語音韻史與漢藏語的歷史比較〉,《湖北大學學報》32卷1期,頁81-88。
    馬提索夫(Matisoff, J. A.) 2006 〈歷史語言學研究不是奧林匹克競賽──回復何九盈〈漢語和親屬語言比較研究的基本原則〉一文〉,《語言學論叢》3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46-359。
    張光宇 2004 〈比較法在中國〉,《音韻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48-71。
    梅祖麟 1980 〈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6期;收入《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306-339。
    梅祖麟 1986 〈上古漢語*s-前綴的構詞功能〉,《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頁23-32。
    梅祖麟 1988 〈內部構擬漢語三例〉,《中國語文》3期;收入《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頁352-376。
    梅祖麟 1992 〈漢藏語的「歲、越」、「還(旋)、圜」及其相關問題〉,《中國語文》5期,頁377-402。
    梅祖麟 2000 〈中國語言學的傳統與創新〉,《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研院史語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頁475-500。
    梅祖麟 2002 〈中國特色的漢語歷史音韻學〉,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0.2, 頁211-239。
    梅祖麟 2003 〈比較方法在中國,1926~1998〉,《語言文字學》6期,頁11-21。
    梅祖麟、龔煌城 1989 〈上古音對談錄〉,《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1冊,頁665-719。
    郭錫良 1987 〈古漢語詞類活用淺談〉,《湖北電大學刊》1期;收入《古代漢語語法講稿》,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年,頁164-170。
    郭錫良 2002 〈歷史音韻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古漢語研究》3期;收入《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441-466。
    郭錫良 2003 〈音韻問題答梅祖麟〉,《古漢語研究》3期,頁2-17。
    陳其光 2001 〈漢語苗瑤語比較研究〉,《漢藏語同源詞研究──漢藏、苗瑤同源詞專題研究》(二),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頁129-651。
    陳新雄 1981 〈群母古讀考〉,《輔仁學誌》10期,頁221-252。
    陳新雄 1989 〈論談添盍怗分部說〉,中研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收入《文字聲韻論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分司,1994年,頁225-245。
    陳新雄 1991 〈《毛詩》韻三十部諧聲表〉,《孔孟學報》61期;收入《文字聲韻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頁135-150。
    陳新雄 1992 〈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的幾點質疑〉,《中國語文》6期;收入《文字聲韻論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頁47-61。
    陳新雄 2002 〈古韻三十二部音讀之擬測〉(上、下),《上古音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頁31-122。
    喻世長 1984 〈用諧聲關係擬測上古聲母系統〉,《音韻學研究》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182-206。
    喻世長 1986 〈邪─喻相通和動─名相轉〉,《音韻學研究》2輯,北京:中華書局,頁44-51。
    游汝杰 1996 〈中國語言系屬研究述評〉,《雲夢學刊》3期,頁67-75。
    雅洪托夫(Yakhotov. S. E) 1960a 〈上古漢語的複輔音聲母〉,收入《漢語史論集》,唐作藩、胡雙寶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頁42-52。
    雅洪托夫 1960b 〈上古漢語的唇化元音〉,收入《漢語史論集》,唐作藩、胡雙寶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頁53-77。
    黃 侃 1923 〈音略〉,《華國月刊》1卷1、3、5期;收入《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黃侃、劉師培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293-315。
    黃侃 1964 〈談添盍怗分四部說〉,《黃侃論學雜著》,上海:中華書局,頁290-298。
    黃布凡 1981 〈古藏語動詞的形態〉,《民族語文》3期,頁1-13。
    黄布凡 1997 〈原始藏緬語動詞後綴*-s的遺跡〉,《民族語文》1期,頁1-7。
    黃典誠 1980 〈關於上古高元音的探討〉,《廈門大學學報》1期;收入《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6-16。
    黃樹先 1997 〈古文獻中的漢藏語前綴*a-〉,《民族語文》6期,頁39-40。
    黃樹先 2003 〈漢語緬語的形態比較〉,《民族語文》2期,頁22-25。
    蓋興之 1994 〈藏緬語的松緊元音〉,《民族語文》5期,頁49-53。
    趙元任 1927 〈高本漢的諧聲說〉,《國學論叢》1卷2號;收入《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頁209-239。
    潘悟雲 1984 〈非喻四歸定說〉,《溫州師專學報》1期。
    潘悟雲 1987 〈諧聲現象的重新解釋〉,《溫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
    潘悟雲 1991 〈上古漢語使動詞的屈折形式〉,《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期;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潘悟雲卷》,2002年,頁52-68。
    潘悟雲 1997 〈喉音考〉,《民族語文》5期,頁10-24。
    潘悟雲 2002 〈流音考〉,《東方語言文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頁118-146。
    潘悟雲 2007 〈上古漢語的韻尾*-l與*-r〉,《民族語文》1期,頁3-8。
    鄭張尚芳 1984 〈上古音構擬小議〉,《語言學論叢》1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6-49。
    鄭張尚芳 1987 〈上古韻母系統和四等、介音、聲調的發源問題〉,《溫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
    鄭張尚芳 1990 〈上古漢語的s-頭〉,《溫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收入趙秉璇、竺家寧編《古漢語複聲母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335-351。
    鄭張尚芳 1992 〈切韻四等韻的來源與方言變化模式〉,《東方語言與文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頁110-117。
    鄭張尚芳 1998 〈上古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古漢語研究》4期,頁11-17。
    鄭張尚芳 1999 〈上古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古漢語研究》1期,頁8-17。
    鄭張尚芳 2000 〈上古音研究的新近動態〉,《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1.4,頁35。
    鄭張尚芳 2003 〈中古三等專有聲母非、章組、日喻邪等母的來源〉,《語言研究》,23.2,頁1-4。
    鄭張尚芳 2006 〈上古漢語的元音、韻尾及聲調的發源〉,趙嘉文等編《漢藏語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頁74-81。
    薛德才 2002 〈藏文*-r、*-l韻尾與上古漢語若干韻尾的對應──兼論前上古漢語的複輔音韻尾〉,《上海大學學報》9卷5期,頁60-65。
    瞿靄堂 1981 〈藏語的聲調及其發展〉,《語言研究》1期,頁177-194。
    瞿靄堂 2002 〈聲調起源研究的論證方法〉,《民族語文》3期,頁1-13。
    羅常培 1939 〈《經典釋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于兩紐〉,《史語所集刊》8.1;收入《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選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頁117-121。
    龍宇純 1978 〈有關古韻分部內容的兩點意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4,頁5-10。
    龍宇純 1979 〈上古陰聲字具輔音韻尾說檢討〉,《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0.4,頁679-716。
    龍宇純 1988 〈上古音芻議〉,《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9.2;收入《中上古漢語音韻論文集》,台北:五四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頁381-462。
    龔煌城 1977 〈古藏文的y及其相關問題〉,《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8.2;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379-399。
    龔煌城 1990 〈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若干聲母的擬測〉,《西藏研究論文集》3;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31-47。
    龔煌城 1993 〈從漢、藏語的比較看漢語上古音流音韻尾的擬測〉,《西藏研究論文集》4;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49-65。
    龔煌城 2000a 〈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語言暨語言學》1.2;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161-182。
    龔煌城 2000b 〈從原始漢藏語到上古漢語以及原始藏緬語的韻母演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語言組論文;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213-241。
    龔煌城 2001 〈上古漢語與原始漢藏語帶r與l複聲母的構擬〉,《台大文史哲學報》54;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龔煌城 2002年,頁183-211。
    龔煌城 2002 〈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統〉,《上古音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29。
    龔煌城 2007 〈漢語與苗瑤語同源關係的檢討〉,《中國語言學集刊》創刊號1.1,北京:中華書局,頁245-260。

    三、外文資料
    Benedict, P. K.(本尼迪克特) 1972 Sino-Tibetan: A Conspect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漢藏語言概論》,樂賽月、羅美珍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語言室,1984年。
    Bodman, N. C.(包擬古) 1969 “Tibetan sdud ‘Folds of a Garment’ the Character 卒 and the *st-Hypothesi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lology, Academia Sinica, Vol. 39, Part 2;中譯文〈藏文的sdud(衣褶)與漢語的「卒」及*st-假說〉,馮蒸譯,收入《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北京1刷,頁1-24。
    Bodman, N. C.(包擬古) 1973 “Some Chinese Reflexes of Sino-Tibetan s- Cluster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3;中譯文〈漢藏語中帶s-的複輔音聲母在漢語中的某些反映形式〉,馮蒸譯,收入《原始漢語與漢藏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北京1刷,頁25-45。
    Chan, K. M.(陳潔雯Marjorie) 1984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 in Old Chinese: Evidence from Sesquisyllabic Words in the Yue Dialects”(〈上古音複聲母:粵方言一個半音節的字所提供的佐證〉),《方言》4:300-313.
    Coblin, W. S.(柯蔚南) 1976 “Notes on Tibetan Verbal Morphology”, T’oung Pao 52;中譯文〈藏語動詞的形態變化〉,俞觀型譯,《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三)》,1984年,頁107-132。
    Coblin, W. S.(柯蔚南) 1986 A Sinologist’s Handlist of Sino-Tibetan Lexical Comparisons, Nettetal: Steyler Verlag.
    Gong, Hwang-cherng.(龔煌城) 198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Tibetan, and Burmese Vowel Systems”, Bulletin of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BIHP) 51.3;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1-30。
    Gong, Hwang-cherng.(龔煌城) 1994 “The First Palatalization of Velars in Late Old Chinese”,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67-77。
    Gong, Hwang-cherng.(龔煌城) 1995 “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 The Ancest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收入《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2年,頁79-124。
    Haudricourt, A. G.(奧德里古) 1954a “Del’ origine des tons du vietnamien”, Journal Asiatique 242:69-82;中譯文〈越南語聲調的起源〉,馮蒸譯,收入《民族語文研究情報資料集(七)》,北京:中國社科院民族所語言室編,1986年,頁88-96。
    Haudricourt, A. G.(奧德里古) 1954b “Comment reconstruire le chinois archaïque”, Word 10;〈怎樣擬測上古漢語〉,馬學進譯,收入《中國語言學論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9年,頁198-226。
    Karlgren, B.(高本漢) 1933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5;中譯本《漢語詞類》,張世祿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Karlgren, B.(高本漢) 1940 “Grammata Serica”,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2,1957年修訂為“Grammata Serica Recensa”,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29;中譯本《漢文典》(修訂本),潘悟雲等編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
    Li, Fang-kuei(李方桂) 1933 “Certain Phonetic Influences of the Tibetan Prefixes upon the Root Initials”,《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頁135-157;中譯文〈藏文前綴音對於聲母的影響〉,馮蒸譯,《漢語音韻學論文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639-670。
    Marspero. H.(馬伯樂) 1920 “Le dialecte de Tch’ang-ngan sous les T’ang”, BEFEO. XX, 2;中譯本《唐代長安方言考》,聶鴻音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Matisoff, J. A.(馬提索夫) 1990 “Deltacism of Laterals in Sino-Tibetan and Elsewher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Oct. 3-6, 1990;中譯文〈漢藏語和其他語言中邊音的塞音化〉,蘇玉鈴、丘彥遂、李岳儒譯,《聲韻論叢》14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頁45-65。
    Pulleyblank, E.G.(蒲立本) 1962 “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Asia Major 9;中譯本《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潘悟雲、徐文堪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Pulleyblank, E.G.(蒲立本) 1973 “Some New Hypotheses Concerning 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Jourm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111-125.
    Pulleyblank, E.G.(蒲立本) 1982 “Some Evidence on the Reconstruction df the Zhen Rhyme Category in Old Chinese”(擬構上古真部的一些證據),《清華學報》新14(1,2), pp.249-255
    Sagart, L.(沙加爾) 1999 The Root of Old Chinese,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Philadelphia;中譯本《上古漢語詞根》,龔群虎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Sagart, L.(沙加爾) 2003 “Sources of Middle Chinese Manner Types: Old Chinese Prenasalized Intials in Hmong-Mien and Sino-Tibetan Perspectiv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4:757-768.
    Schussler, A.(薛斯勒) 1974a “Final -l in Archaic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1, pp.78-87.
    Schussler, A.(薛斯勒) 1974b “R and L in Archaic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186-199.
    Schussler, A.(薛斯勒) 1976 Affixes in Proto-Chinese, Franz Steiner Verlag GMBH, Wiesbaden.
    Ting, Pang-hsin(丁邦新) 1977 “Archaic Chinese *g, *gw, *γand *γw”, Monumenta Serica 33:171-179.
    Yang, Fu-mien(楊福綿) 1991 “Proto-Chinese Prefixes as Reflected in Archaic Polyphonous Characters”(〈反映在上古漢語多音字中的原始漢語前綴〉),《語言研究》1期, pp.133-144.

    四、語料及工具書
    丁邦新、孫宏開 http://iea.cass.cn/stdpi/index.htm 漢藏語言詞語資料庫導覽
    王 力 1982 《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5刷。
    王文耀編 1998 《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王本興 2006 《甲骨文小字典》,北京:文物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教研室編 1989 《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哈杜默德.布斯曼(Hadumod Bumann) 2003 《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施向東 2000 〈漢-藏同源詞譜〉,《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頁23-145。
    徐中舒 1989 《甲骨文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2003年6刷。
    殷寄明 2007 《漢語同源字詞叢考》,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梁立基主編 1997 《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彭年、丘雍 1008 《新校宋本廣韻》,重刊澤存堂藏版,台北:洪葉文化,2004年。
    陳達生編審 1990 Kamus Am Terbaru Bahasa Malaysia(《馬來西亞語普及詞典》),吉隆坡:普及出版社。
    黃布凡主編 1992 《藏緬語族語言詞彙》,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楊貴誼、陳妙華編 1972 Kamus Umum Bahasa Malaysia(《馬來語大詞典》),吉隆坡:世界書局有限公司,1988修訂版。
    戴維.克里斯特爾(David Crystal) 2000 《現代語言學詞典》,沈家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2刷。
    戴慶廈等 1991 《藏緬語十五種》,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瞿靄堂、譚克讓 1983 《阿里藏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藏緬語語音和詞彙》編寫組 1991 《藏緬語語音和詞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藤堂明保 1965 《漢字語源辭典》,東京:學燈社。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