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方照穆 |
---|---|
論文名稱: |
臺灣基本地形圖中地圖符號使用演變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哲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5 |
中文關鍵詞: | 地形圖 、地圖符號 、製圖綜合 、地圖符號標準化 |
英文關鍵詞: | topographical maps, map symbols,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map symbol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95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形圖是許多現代國家的基本圖,在地形圖繪製的過程中,地圖符號被使用來表達空間中的地理資訊,而用圖者也透過地圖中的地圖符號來認識環境,所以,隨著環境變遷,地圖符號的使用應該有所變化。本研究主要透過歷史研究法途徑,歸納整理臺灣科學化製圖(1904年)以來,普通地形圖中地圖符號的使用情形,並以製圖綜合概念來探究、詮釋影響地圖符號使用的因素與製圖思維,且進一步對近來地形圖中地圖符號的使用趨勢與機制加以討論。研究結果如下:一、地圖符號在類別上由繁化簡,實際使用數量亦呈現減少的現象;二、地圖符號使用差異主要受製圖目的、用圖需求、測繪技術、產銷觀念及傳統關聯與標準化等因素的影響;三、內政部已對基本地形圖建置地圖符號標準化的使用,主要透過學術單位研究調查與基本地形圖資料庫小組會議研議決定,這將影響未來地形圖修測的內容與地理資訊的呈現。本研究建議如下:政府相關單位可發展基本地形圖教育計劃,使基本地形圖易為民眾所了解、使用;得透過網路互動式需求調查反映社會發展所需的地圖符號;促使國家基本地形圖內容發展更具教育性、文化性。
Topographic map is the basic map in many modern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topographic mapping, map symbols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geographic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and map users recognize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map symbols. So, the use of map symbols should be altered as changes 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collates and analyzes map symbols in the general map since the scientific mapping of Taiwan(1904), investigates and interpret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se of map symbols and the subjective thought in mapping through the conception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trends and mechanisms of the map symbol use in topographic maps in Taiwa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p symbols was simplified and the number used on maps was decreased actually. Seco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use of map symbols include the purpose of drawing, map use requirements, production and cost aspects, conventional associations and standardization, and geo-data characteristics. Third,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has establishe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p symbols on topographical map, mainl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ports of academic institution entrusted by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and the resolution at meetings of the working group of Basic and Topographic Map. That will affect revisions of topographic maps in the future and the map content and present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could develop education programs of the basic topographic map for general public, every one can search and use maps more conveniently. Reflect the map symbols needed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y interactive survey on web. Promote the conten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basic topographic map more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1998)。基本地形圖圖式規格表。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2007)。「基本地形圖資料庫相關標準修訂」期末報告書。未出版。
內政部(2010)。地形圖經建三版工作計劃書。台北:內政部。
石慶得(主編)(1991)。數值製圖之地名選取與地圖符號標準化之研究。台北市中華民國地圖學會。
朱瑪瓏(2004)。用GIS重新解讀日治時期兩套中比例尺地圖。地圖,14,93-104。
行政院內政部地政司(2010),取自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index.asp。
林怡先(2009)。房地產廣告地圖設計特徵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 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惠娟(1984)。主題地圖符號的設計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施添福(1996)。臺灣堡圖:導論--臺灣堡圖日本治台的基本圖。台北:遠流出版社。
施添福(1999)。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使用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
洪明宏(1998)。臺灣區地圖之視覺符號調查研究-以單張式臺灣省縣市地圖為主。設計學報,4(1),1-17。
洪明宏(2003)。由歷史地圖來考察台灣的環境觀~以清朝、日據、民國為主。設計學研究,6(1),21-39。
夏忠平(1996)。地圖的文化歷史地理學觀點—詮釋臺灣地圖史中地圖的文化意涵(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夏黎明(1996)。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台北:知書房出版。
徐聖謨(1986)。地圖傳播理論及其應用,地學彙刊,5,169-187。
祝國瑞(2004)。地圖學。中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高慶珍(1999)。從地理期刊之發表探討台灣近卅年來地圖學之發展趨勢。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2,131-142。
高慶珍(2000)。觀光地圖上常用符號之認知研究。華岡理科學報,17,115-130。
高慶珍(2002a)。地圖符號之偏好研究。華岡理科學報,19,77-90。
高慶珍(2002b)。地圖符號語意差異研究。地圖,12,29- 44。
高慶珍(2008)。台灣地圖教育與研究。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主編),第十二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A5-1-1~A5-1-14。
國土資訊系統(2010),取自http://ngis.moi.gov.tw/index.aspx。
基本地形圖資料庫(2010),http://basicmap.moi.gov.tw/。
張春蘭(2004)。我國博碩士論文於地圖研究發展之趨勢。地圖,14,63-70。
許哲明(1992)。地圖圖式之評介。地圖,3,77-84。
許哲明、石慶得(1988)。地圖傳播理論在地圖符號設計上之應用,測量工程,30(4),21-30。
陳宗杰(1993)。台灣地區數值地形圖之發展與展望。地籍測量,24,73-81。
訪談資料(2010)。本研究訪問記錄,附錄。
聞祝達(1995)。地圖簡化目的與內涵之探討。地圖,6,43-55。
聞祝達(1997)。國家製圖機關之角色與功能。地圖,8,113-124。
聞祝達、石慶得、鄒永龍(1992)。地圖設計之研究。地圖,3,95-108。
聞祝達、石慶達(1990)。地圖資料簡化之探討。地圖,1,27-41。
聞祝達、張芝生(1998)。地圖比例尺與國家基本圖。地圖,9,33-42。
臺灣地區基本圖測製管理規則,內政部(2004),取自http://www.land.moi.gov.tw/law/chhtml/lawcontext.asp?lcid=49。
劉延猷(主持)(1993)。基本地形圖資料庫及相關標準之規劃設計報告書。台北:內政部。
劉承洲(1998)。地圖符號的哲學與美學層面及其資訊傳輸功能之討論。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11,35-58。
賴逸書(2005)。不同時期地形圖等高線品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聯勤測量署(1959)。大比例尺地形圖圖式(第一版)。台北:聯勤司令部。
鍾美淑(1995)。臺灣地圖測繪史(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魏德文、高傳棋、林春吟、黃清琦等(2008)。繪測台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1895-1945。台北:南天書局。
羅文珊、陳美心、周天穎(2006)。台灣國土測繪資訊整合流通系統之發展構想與展望。地籍測量,25(4),23-34。
二、外文部份
日文
日本國土地理院(2010),取自http://www.gsi.go.jp/index.html。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10),取自http://www.stat.go.jp/data/jinsui/new.htm。
英文
Beata Medynska-Gulij. (2008). Point Symbols: Investigating Principles and Originality in Cartographic Design.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 45(1), 62–67.
Bos, E. S. (1984).Systematic symbol design in identity of cartography.ITC Journal, 1, 8-20.
Jan, K. R. (2004). Cartographic Signs and Arbitrariness. Cartographica, 39(4), 27-36.
John, C. K., Jerome, E. D., Stephen, L. E., & Matthew, D. D. (2008). Cartographic Symbols for Humanitarian Demining.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 45 (1), 18–31.
MacEachren, A. M. (1995). How maps work: represen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design. (pp. 217-307). New York: The Guiford Press.
Richard, J. P., & Brian, C., & Eiichi, k., & John, K., & Stephen, B., & Graham, W., & Piers, E. (1990). An Experimenttal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Cartographic Symbol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4, 485-497.
Robert, S. S. (2001). New theoretical research trends in cartography. Revista Brasileira de Cartografia, 53, 29-37.
Robinson, A. H., & Petchenik, B. B. (1976). The Nature of Maps. (pp. 23-42).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urtleff, M., & Geniselman, R. E. (1986). A Human-Performance Based Evaluation of Topographic Maps and Map Symbols with Novice Map Users.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 23, 52–55.
U.S.G.S. (2010).Retrieved from http://www.usgs.gov/pubprod/maps.html